晏 紅
(豫章師范學院,南昌 330103)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報告、論著中都闡述了有關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性,形成了其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習近平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善于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在治國理政中展示了全新的執(zhí)政理念和獨特的執(zhí)政風格。高校是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主陣地,承擔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推進習近平歷史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下簡稱“三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爸袊F代史綱要”(簡稱“綱要”)是現階段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唯一的一門與歷史相關的課程,高校如何科學把握并將習近平歷史觀系統(tǒng)融進“綱要”教學,有效做好習近平歷史觀“三進”工作,對增強“綱要”教學實效,引導學生更充分地把握“兩個了解”“四個選擇”,堅定“四個自信”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1.強調辯證統(tǒng)一的整體性
習近平歷史觀充滿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精神。
第一,強調歷史連續(xù)性與階段性相統(tǒng)一。習近平指出:“歷史的聯系是不可能割斷的,人們總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向前發(fā)展的?!盵1]歷史的過程雖然可以分成若干階段,每個階段有其相對獨立性,但總體上每個階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承接的,“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因此,要注意把握各個歷史階段的關聯和邏輯,將其與現今的實踐、對未來的探索聯系起來,尋找規(guī)律、指導行動。
第二,強調歷史民族性、世界性相統(tǒng)一。習近平指出:“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任意選擇,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2]因此,應具有廣闊的世界眼光,學習世界歷史知識,吸收中外優(yōu)秀文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三,強調歷史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tǒng)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不會一帆風順,但總體是在曲折中前進,呈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因此要分清楚主流和分支,把握住歷史發(fā)展的主線和本質,推動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強調以人民為中心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3]。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
第一,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對社會發(fā)展起著主要決定作用。中國人民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民族發(fā)展史,創(chuàng)造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培育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創(chuàng)業(yè)史成就了中國的發(fā)展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了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第二,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一切為了人民,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習近平強調:“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4]人民群眾是黨和國家前進的根本力量,只有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才能創(chuàng)造豐功偉業(yè)。
第三,人民是時代的閱卷人。人民是每個時代歷史最終的檢驗者。因此,要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以實現人民幸福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以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發(fā)展實績持續(xù)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充分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共同推動社會的發(fā)展。
3.重視歷史資鑒,掌握歷史主動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教科書。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重視歷史借鑒,強調“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chuàng)新”[5]。因此,不但要借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思想觀念,借鑒我國歷史上治國理政的經驗,還要用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優(yōu)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裝自己,要虛心學習、借鑒人類社會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歷史發(fā)展有其規(guī)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只要把握住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和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順勢而為,奮發(fā)有為,我們就能夠更好前進”[6]。過去的一百年,我們黨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識歷史規(guī)律、把握歷史大勢,善于抓住歷史機遇,始終掌握事業(yè)發(fā)展的歷史主動,帶領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chuàng)造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進入新時代,我們依然要牢牢把握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方向,在時代的前進潮流中把握主動、贏得未來。
推動習近平歷史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綱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課程定位。
1.發(fā)揮“綱要”思政育人功能的需要
高校開設 “綱要”必修課,不是對初高中歷史課程的簡單延伸,而且區(qū)別于大學歷史專業(yè)的近現代史課程,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組成部分,“綱要”意在運用歷史教育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厚植立德樹人的精神根基及實踐品格。在“綱要”課程中做好習近平歷史觀“三進”,能夠使學生充分認識近現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及其規(guī)律性,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選擇了走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從而更好地實現思政課程加深“兩個了解”,懂得“四個選擇”必然和必要性的教學目的。加強習近平歷史觀“三進”工作,了解近代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深重苦難,能夠使學生進一步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了解近代以來中國的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進行的艱苦探索、奮斗歷程及其經驗教訓,能夠使學生進一步增強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和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的自覺性;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使學生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通過學習,提高學生運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分析和評價歷史問題、辨別歷史是非和社會發(fā)展方向的能力。
2.提高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需要
歷史思維,就是充分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將過去、現在和未來貫通,通過揭示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和內在邏輯去認識歷史、把握現實的科學思想方法。歷史思維能力是建立在歷史思維基礎上的學習、研究歷史問題的能力?!熬V要”課中做好習近平歷史觀“三進”工作,可以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從而分析歷史的曲折性和向前性,認識歷史發(fā)展的多樣性與選擇性??梢耘囵B(yǎng)學生擴散思維能力,使其能夠從一個歷史事件出發(fā),把自己的思維擴散開來,延伸出去。
3.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盵6]歷史虛無主義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否定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抹黑、丑化中國共產黨領袖人物及革命英烈。青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定型,思維活躍,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易受外界新鮮事物的影響,加上自媒體、互聯網的普及,使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有所抬頭。因此要將習近平歷史觀融入“綱要”教學,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在課堂上用鐵的歷史事實和真相對歷史虛無主義進行揭露。只有旗幟鮮明地堅定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和方法論,才能幫助大學生堅定政治立場,掌握唯物史觀和階級分析方法,有效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綱要”課程是高校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教育的主陣地。習近平歷史觀“三進”,有助于更好地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四史”,培育歷史認同,弘揚革命傳統(tǒng)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進一步增強理想信念和強化歷史擔當。高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習近平歷史觀“三進”工作的開展。
1.理論體系轉化為教材體系,強化學生歷史思維
首先,加強理論學習。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綱要”教師在思想上要充分認識習近平歷史觀“三進”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歷史觀的學習。在人類思想史上,馬克思主義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等而言,沒有一種學說能達到如此高度,能對世界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鮮明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處處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又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現實針對性,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是新時代黨和人民共同奮斗的精神旗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綱領,是為世界謀大同的中國智慧。面對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當今社會,作為思政課教師,必須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其次,分析研讀教材,不斷補充內容。2021年修訂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全面客觀地展示了中國近現代史的主線,展現了中華兒女為救亡圖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前赴后繼、不斷艱苦探索的歷史,尤其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盡艱辛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新中國,又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教材編寫中已經將習近平有關歷史發(fā)展、黨史國史的基本闡述和重要觀點有機融入其中,教師要分析研讀教材、牢牢把握教材,吃透基本精神,同時也要注意到習近平歷史觀是一個科學的體系,需要全面、系統(tǒng)、科學地把握。此外,“綱要”教材不可能把習近平歷史觀詳盡地寫入其中,況且習近平歷史觀還在與時俱進地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在充分尊重現有教材框架的基礎上及時補充內容,強化學生歷史思維。如“綱要”第九章“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fā)展”,其中就涉及探索中的嚴重曲折和如何正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這里就可補充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引導學生運用歷史思維,正確客觀地評價歷史人物,論證為什么說就毛澤東的一生來說,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同時,還可以補充習近平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有關論述。他強調,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本質上都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探索,是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qū)別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7]。面對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期探索中發(fā)生的嚴重曲折、深刻教訓,要充分運用習近平大歷史觀,闡釋好“歷史的聯系是不可能割斷的”[8]。
2.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強化學生歷史認同
“進課堂”是習近平歷史觀“三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斑M課堂”既是“進教材”的延伸和有效落實,也對“進頭腦”這個目標的實現具有決定性作用。
首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熬V要”課程肩負著立德樹人的使命,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獲得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討論式教學基于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能夠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激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展現;問題鏈教學結合學生關注點和教材重難點精心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引導教學、點燃課堂,可以使學生在不斷深入、連續(xù)追問中學會思考歷史;翻轉課堂式教學能夠促使課堂和教師的角色發(fā)生變化,教師可以更多地去理解學生的問題和引導學生運用歷史知識。同時,教師可綜合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技術,精心制作課件,讓抽象的歷史理論知識通過富有創(chuàng)意的文本、圖像、動畫、圖形等,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以獲得最佳教學效果??傊?,教師應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用習近平關于黨史、國史的重要論斷、習近平的歷史研究方法啟發(fā)、引導學生,用學生樂于接受、生動活潑的方式引入習近平歷史觀,切實做好習近平歷史觀“進課堂”,幫助學生從歷史認知走向歷史認同。
其次,關注熱點、關注學生動態(tài)。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個性,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正確歷史觀、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了解和理解學生。在信息化社會中,時刻注重捕捉學生關心的歷史熱點、疑點問題,密切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用習近平歷史觀促進學生深度思考,提高解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既滿足學生求知、求新的需要,又不斷強化學生的歷史認同。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學生歷史擔當
習近平歷史觀“三進”不僅僅在于“以史鑒今”,更重要的是服務未來、開拓未來。習近平歷史觀入腦、入心,必須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讓學生自覺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認清和明確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和歷史任務,找準自己的方位,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加強校內實踐。一是加強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高??梢酝ㄟ^建立歷史知識長廊、黨史文化墻、改革開放圖片展等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社團的作用,讓學生參與到校園環(huán)境建設中,以營造濃厚的學習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二是以情景劇的形式再現歷史??梢越M織學生選定角色、創(chuàng)造情景,從課堂模擬—預演—公演,以情景劇表演的形式再現歷史故事,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三是建立網絡學習平臺,開設歷史教育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鼓勵學生參與其中,提高網絡教育的實效。
其次,實現校外實踐基地標準化。加強學校與社會合作,建立歷史教育實踐基地。高校要結合地方特色,與歷史遺跡紀念館、博物館、名人故居等對接,建立相應的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學習、參觀,擴大認知歷史的維度。
再次,把握重要時點、節(jié)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如黨的生日、國慶日、辛亥革命紀念日、長征勝利紀念日等,講授相關教育內容,并以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形式開展多種教育活動,將歷史知識的認知與現實、未來相聯系,強化學生歷史擔當意識。
習近平歷史觀“三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熬V要”課程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任,教師要深入學習和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發(fā)揮思政課的獨特優(yōu)勢,通過優(yōu)化教學體系、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強化教學實踐,切實做好習近平歷史觀“三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