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
(重慶師范大學 歷史與社會學院,重慶 401331)
從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頭十年,共有230余萬來自俄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等東、南歐地區(qū)的女性移民進入美國,引發(fā)了美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外來女性移民潮。在這股女性移民大潮中,東歐猶太女性移民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美國參議院移民委員會(The Immigration Commission of U.S. Senate,以下簡稱美國移民委員會)的統(tǒng)計資料顯示,1880-1910年間共有80余萬猶太女性入境美國,占該時期外來女性移民總數(shù)的35%[1]34-44。這些猶太移民女性大都在紐約、波士頓、費城等美國東北部工業(yè)城市中落腳,其中的青年未婚女性大量進入服裝工廠中充當產業(yè)工人,對于推動美國服裝行業(yè)的發(fā)展和女性移民自身及家庭在美國的立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外學界對于該時期猶太女性移民的研究成果較為豐富,既有將其作為美國女性移民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論述[2-3],也有專門以猶太女性的移民經歷、工廠就業(yè)、家庭文化、與美國主流社會的互動等為主題開展研究[4-6],還有與其他移民群體的比較和綜合研究[7-8]。國內學界尚未出現(xiàn)專門研究該時期猶太女性移民就業(yè)問題的成果,只是在一些關于東、南歐移民的整體性研究中稍有涉及。鑒于此,本文在參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利用相關檔案文獻資料,集中探討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猶太女性移民在服裝廠就業(yè)中的遭遇及其反應,并深入思考產生此種現(xiàn)象的原因,以期對了解該時期東、南歐女性移民在美國的歷史有所裨益。
美國移民委員會的調查顯示,從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的頭十年,服裝產業(yè)一直是美國城市吸納勞動力最為重要的行業(yè)之一,吸收了大約20多萬女性勞動力。尤其是在20世紀初,美國女式服裝產業(yè)中85%至95%的工人是女性,其中尤以來自東、南歐的女性移民為主[9]259-269。從族裔來看,俄裔猶太移民所占比例最高。以紐約市為例,1900年紐約服裝產業(yè)中俄國猶太女工占40%[9]271,到1913年增長到56%[10]38。正如美國移民委員會報告中指出的,“對于東歐猶太人而言,這一行業(yè)成為城市勞動力市場中最重要的生存資源的地位持續(xù)了長達二十年”[9]259。猶太移民進入美國后之所以大量進入服裝廠就業(y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在19世紀末東、南歐女性移民洪流涌入美國之前,美國的服裝行業(yè)由于受到消費需求的刺激以及新型縫紉機、印染機等新技術發(fā)明的運用,已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和擴張時代。19世紀中期以前,大多數(shù)美國人的衣服都是由自己家庭制作,或者去裁縫店定做,或是購買別人的二手衣服。服裝作為一項產業(yè),市場較為狹小。但是,隨著19世紀中后期美國工業(yè)革命和商業(yè)革命的不斷發(fā)展,包括服裝在內的消費品需求迅速增長。到19世紀后期,城市中男性的大衣、褲子、馬甲和襯衫基本已經商業(yè)化,而女性服裝產品則有襯衣、裙子、內衣、套裝、套裙、大衣等諸多品類,基本囊括了女性所有的衣服種類。與服裝產業(yè)蓬勃發(fā)展相伴增長的便是服裝就業(yè)工人的數(shù)量。相關調查顯示,1849年美國男士服裝工業(yè)中雇傭工人的數(shù)量大約是9.6萬人,這一數(shù)據(jù)在此后的數(shù)十年內都保持穩(wěn)定增長,到1909年達到了19萬人。在女裝和童裝領域,1859年雇傭工人的數(shù)量僅有6000人,到1909年時增長至15萬人[6]91。從服裝工人的來源來看,在1880年以前,服裝業(yè)的從業(yè)人員主要是來自于愛爾蘭、英國、德國、瑞典等西、北歐的“老移民”;到了19世紀末期,迅速被涌入的東、南歐移民女性所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內戰(zhàn)和重建期間,由共和黨控制的聯(lián)邦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東北部工商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比如發(fā)行國債、豁免或者減免稅收等,使得東北部地區(qū)在19世紀末期成為美國紡織業(yè)的中心,其中尤以馬薩諸塞和紐約最為發(fā)達。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20世紀初,馬薩諸塞州在美國紡織工業(yè)中一直居于首位。而紐約市是美國的服裝生產中心,1909年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該市提供了全美國46%的男裝、70%的女裝、92%的袖領、60%的手套和60%的女帽[11]158。猶太女性移民幾乎都是從紐約進入美國的,并且絕大部分選在城市落腳,正好滿足了服裝行業(yè)對廉價勞動力的需求。
在東、南歐女性移民中,俄裔猶太女性是較為特殊的一支。歷史上看,俄國境內幾乎沒有猶太人定居,然而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俄國與普魯士、奧地利對波蘭的三次瓜分,讓原定居于波蘭的猶太人變成了俄國猶太人。這些猶太人的異文化屬性使其長期遭受沙俄政府的壓迫。尤其是19世紀末期俄國頻頻爆發(fā)的反猶太人暴力事件,迫使猶太人從俄國猶太隔離區(qū)(Shtetl)離開,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漂洋過海到美國尋求安身立命之所[12]114-119。由于遭受到了沙俄政府的經濟高壓和深度剝削,俄裔猶太移民普遍貧困,很多猶太家庭在移民美國之前就已經瀕臨破產[13]290-291。這些移民群體到達美國后幾乎是衣食無靠、白手起家。更為嚴峻的是,相較于歐洲母國,美國社會極高的生活成本給初來乍到的移民家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如果單靠家中的男性家長,根本不足以擔負起整個家庭的經濟負擔,因此移民女性不得不大量置身于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獲取經濟收入。
在俄裔猶太移民大量涌入美國之前,先期移民美國的德裔猶太人已在服裝行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們塑造的社會關系網絡在很大程度上鎖定了俄裔猶太女性的就業(yè)路徑。在經營服裝行業(yè)的資本家和工廠主中,德裔猶太商人占據(jù)較大比重。早在19世紀中期之前,德裔猶太商人和販賣二手衣服的小販就開始不斷尋求在服裝領域創(chuàng)業(yè),他們一開始主要投向男裝行業(yè),到19世紀70、80年代又擴大到女裝行業(yè),成為猶太裔在美國服裝行業(yè)中的先驅,并很快在服裝領域站穩(wěn)腳跟。該市的布盧門撒爾兄弟公司(Blumenthal Brothers)、哈特、夏弗納與馬克斯公司(Hart, Schaffner& Marx)等多家知名服裝公司都是由德裔猶太移民創(chuàng)建和經營的[14]235-251。他們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已經形成了集猶太人為生產商、合同分包商、工人于一體的產業(yè)網絡鏈條。
美國服裝產業(yè)這種非常濃厚的猶太民族移民網絡特征,使得猶太服裝廠非常喜歡雇傭自己的親屬、同胞以及鄰居,而這些人又會帶來與他們有相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新工人。久而久之,猶太服裝行業(yè)因為個人、親戚、朋友關系已經形成了一張社會關系網,相互之間拉攏更多自己的親朋好友和來自同一母國地區(qū)的人進入工廠。實際上,很多猶太移民女性在還沒有到達美國之前,便已經知道將來的去處,即到一家猶太服裝廠工作。例如,移民女工戈爾迪·謝爾(Goldie Share)曾回憶道:“在我還沒有啟程的時候,在美國的親屬已經將我安排到一家非常好的女士襯衫廠工作,在那里我將成為一名機器操作員。”[6]94猶太女性移民還有一個重要的途徑便是通過慈善機構來尋求工作。慈善機構幫助猶太人找工作,服裝廠是一個重要的去向。一方面,服裝廠急需勞動力,對勞動力素質要求也不高,能夠大量解決用工需求;另一方面,猶太工廠出于人道主義或者想要獲得工人等原因,往往對這些慈善機構有資金或物資的捐助,這樣一來,慈善機構也投桃報李,向移民女性推薦這些公司[15]7。
對于那些沒有關系網絡的猶太移民來說,到達美國后既不會說英語也不認識說英語的其他移民,最大的可能性便是通過說本民族語言意緒第語(Yiddish)或者俄語的人來幫助他們找工作。麗貝卡·格雷特(Rebecca Gealt)是一名從羅馬尼亞來的猶太寡婦,她到費城后就直奔那里的猶太工廠,因為她可以與那里的監(jiān)工交流,最終選擇了一家離自己居住地很近的猶太女士套裙廠工作。另一個常用的途徑便是通過招工廣告來獲取工作。例如,猶太社區(qū)的意緒第語報紙《猶太前進日報》(Jewish Daily Forward)便是猶太移民找工作的重要媒介。該報定期刊登服裝廠的招工廣告,比如招聘縫扣子工、機器操作員、熨燙工和縫合工等等,這些廣告經常許諾穩(wěn)定的工作和良好的報酬[10]43-44。此外,宗教信仰也成為推動猶太女性移民進入服裝產業(yè)的重要因素。猶太人對于像安息日這樣的宗教典禮尤為重視,因此,工廠是否在星期六放假或者是否允許在工作場所祈禱,成為很多猶太人在找工作時會著重考慮的問題。猶太移民進入猶太人開設的制衣廠,在宗教信仰和實踐方面能夠獲得相對較大的便利條件和認同感。
總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于服裝業(yè)廣泛存在的關系網絡和文化認同因素,猶太女性移民進入服裝廠工作是非常自然的結果,也是她們在新世界站穩(wěn)腳跟、維持生活最現(xiàn)實的選擇。
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美國產業(yè)革命急速發(fā)展的時期,生產方式、生產技術、管理模式等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服裝行業(yè)自不例外。總體的變化趨勢是,傳統(tǒng)的裁縫獨立完成或者裁縫加助手式的制衣過程被流水線式的機器化大生產所取代。在機器化大生產的模式下,工序越來越被細化和分割,生產工人也從裁縫式的全手匠人演變?yōu)橹恍枰撠熞坏拦ば虻摹皶f話的機器”,以追求最佳經濟效益為原則的科學管理模式(或稱“泰羅制”)在服裝工廠中被廣泛采用。在這樣的行業(yè)背景下,蜂擁而至的猶太女性移民大都被當作廉價勞動力來使用,她們在服裝廠的工作境遇呈現(xiàn)出以下特征。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科學管理模式在服裝行業(yè)得到運用,使得服裝生產環(huán)節(jié)被一步步細化,工人被反復訓練以達到熟練操作某一程序,從而實現(xiàn)效率的最大化。很多服裝廠已經完成了制衣過程的崗位細分。比如,完成一件女士裙子包括如下工作崗位:袖子、身軀部分、袖子和身軀部分組裝、裙子、腰部、裙子和腰部的連接、打褶、縫褶、蕾絲生產、修剪、抱扎、畫扣眼兒位置、打扣眼兒、縫扣子、衣領、袖口、衣領安放和機器刺繡。在一些大型工廠中,這些分工還會有更細致的劃分,甚至于一個袖子的生產又會分別由4到5個女性工人完成[16]157-159。這種細化分工的生產方式已經成為工業(yè)化時代美國生產領域高效和高速的縮影。
對于較早到美國的猶太女性移民而言,部分熟練掌握制衣技術的女性尚有可能因此在工廠中謀到一個較好的職位,但對于越晚到的移民,傳統(tǒng)的紡織技能并不能成為她們挑選崗位的籌碼,一切都得從零開始。普遍的情況是成為一名基層員工,負責衣服一個部件的制作。然而,盡管“女式襯衫工廠的女性移民工人,無論是出于需要工作收入應對經濟壓力,還是想要獲得技能的提升,都表達了她們希望獲得崗位提升的強烈愿望”[16]172,但對于大多數(shù)服裝行業(yè)的女工而言,幾乎沒有太大的上升空間。當移民女性成為操作機器的“會說話的工具”之后,工廠管理者最大的愿望就是讓她們在自己的崗位上成為熟練工以提升勞動效率,而不是變換其他工作崗位。如此一來,她們在服裝產業(yè)中的崗位晉升就變得異常困難。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些移民美國前沒有先期培訓或者沒有工作經驗的女性在服裝工業(yè)中遇到了非常嚴重的職業(yè)晉升困境,即便是技術熟練的服裝女工在美國的職業(yè)晉升也非常有限[6]106。作為外來移民,由于宗教、文化、語言和相貌等方面都相異于美國本土人士,因而被美國主流社會視為“非我族類”的“他者”,一直受到排斥和打壓,因此幾乎無緣美國勞動力市場的體面職業(yè)。根據(jù)美國婦女局的抽樣調查顯示,只有3.9%的新移民女性從事白領行業(yè)[17]74-75。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服裝產業(yè)中,性別不平等是十分普遍的現(xiàn)象,比如崗位的分配,職業(yè)晉升等等,尤其是工資收入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性別不平等。幾乎所有的調查和研究都顯示,盡管存在不乏個別女工的工資收入高于男性的現(xiàn)象,但從整體而言,女性的收入水平普遍都低于男性。例如,美國人口普查局選取1899至1914年中的單個年份的年度工資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在男士服裝生產中女性平均年工資略低于男性的一半,而在女士服裝業(yè)中,女性年平均工資只有男性的52%左右[18]。美國勞工局在1907至1908年對5座城市的男士服裝產業(yè)工人(主要是機器操作工、縫紉工和熨燙工)的工資單的調查顯示,女性的收入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二。例如在芝加哥,女性的平均周工資是男性的70%,大約為7美元;而在紐約女性服裝工人的周工資為男性的60%,不到7美元[19]130-131。
一般認為,兩性之間的工資不平等主要來自于生產效率的不同,因為男性的速度和耐力是女性所無法達到的,這使得男性工人的工資要超過女性。女性工人自己有時也承認男性在速度和力量上要更勝一籌。一位在芝加哥庫本海默服裝廠(Kuppenheimer’s)工作的女工承認:“她們廠一個男性工人有能力一天生產175件馬甲,因為他更強壯,而一個女工最多生產150至160件,但是這是極限,而女工平均的產量是每天100件。因為女性的手部力量真的達不到男性的水平?!盵6]118然而,事實上,即便是女性表現(xiàn)出了比男性更高的效率,她們依然不能獲得比男性同事更高的工資。在芝加哥的工廠,羅斯·薩斯金(Rose Soskin)是一名機器操作員,負責縫制男式麻料大衣。她抱怨說:“我曾經是廠里縫得最快的工人,但是那些男工在速度上比不上我,每到發(fā)工資的時候就會拿著工資信封過來用嘲諷的口吻問我掙了多少。我羞于啟齒,因為我沒有他們掙得多,盡管我的速度更快?!盵6]118更普遍的現(xiàn)象是,女性和男性在相同的崗位從事同種工作,男性也比女性的工資要高。1907至1908年的周工資抽樣顯示,芝加哥女性縫紉機操作員的工資是8.56美元,男性是9.87美元。在紐約,男士大衣廠的男性熟練技術手工縫紉工人的周工資是10.23美元,而在相同崗位上的熟練女工的工資是7.20美元[6]118。由此可見,服裝廠中工資收入的性別不平等,并不完全是基于勞動效率,更多的是制度性因素,根植于該時期美國普遍存在的不平等的社會性別文化。
對于年輕的猶太女性移民來說,想要找到一份服裝廠的工作并不難。但是,她們的工作相當不穩(wěn)定,崗位變動也比較頻繁。1907至1908年,紐約市專門針對工廠女工進行過一次調查,發(fā)現(xiàn)該市男式服裝工業(yè)中28%的女職工在同一崗位的工作時間不超過5個星期。而且這種換工作的高頻率在服裝工業(yè)的其它部分也非常高[20]52。
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移民女性一開始的起薪非常低,根本不足以支付她們的生活開銷,因此會不斷尋求更高薪水的工作。如果停留在固定的崗位,工廠管理者往往不會主動漲薪,女工需要通過各種方式與資方進行博弈才能獲得更高的工資水平。再加上,服裝工業(yè)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特點,在生產淡季的時候可能存在開工不足,裁員或者降低工資的情況;而在生產旺季時又會面臨著別的工廠“高薪”聘請工人的誘惑等等。1925年,一項關于費城移民女性生活的調查提供了很好的證明。調查報告顯示,52%受調查的服裝工人離開她們的崗位是因為淡季停工,要么她們所在的工廠關閉了,要么暫時沒有工作或者就是被直接解雇了。同時,該報告還顯示,29%的服裝女工是因為不滿意低工資或者希望找到更好的職位而離開現(xiàn)有崗位[17]115。1909年,一項針對紐約市移民就業(yè)者的調查顯示,12%的女工離開先前的崗位要么因為工資太低,要么就是想有更高職位[10]196-210。一位在紐約市制帽廠工作的猶太女工說道:“換工作是我們期待改變經濟現(xiàn)狀的唯一辦法,因為若你呆在一個廠里太長時間……資方老板會迫使你接受更低的工資,因為他們知道你還有金錢以外的其他東西自行補償?!盵21]93此外,諸如工傷事故、結婚、另謀職業(yè)等因素也加強了服裝廠猶太移民女工的流動性。
美國人口普查局曾經對1890-1920年間的就業(yè)女性的年齡和婚姻特征進行過調查,發(fā)現(xiàn)該時期女性就業(yè)人員的年齡高度集中在16-24歲之間。1890年,全國女性就業(yè)總數(shù)為369萬人,處于該年齡段的人數(shù)高達185萬人,占總人數(shù)的比重高達50%。1920年,女性就業(yè)總人口上漲到820萬,該年齡段女性為322萬,占總人數(shù)的40%[22]67。因此,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女性就業(yè)群體的總體特征便是年輕化和未婚,青年未婚女性是該時期美國就業(yè)女性的主體。相關統(tǒng)計顯示,高達83%入境的東、南歐移民都是處于14至44歲的青壯年[23]88。對于猶太女性移民而言,大部分進入服裝行業(yè)的女性是從14、15歲開始職業(yè)生涯的,一般工作5、6年后,到20歲左右就因成家陸續(xù)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畢竟,受傳統(tǒng)文化和美國主流社會觀念的影響,該時期無論是對于美國本土女性還是對于移民家庭來說,已婚女性在工廠就業(yè)都不是受到認可的舉動。因此,猶太已婚女性大都回歸以家庭為中心的經濟生產活動。職業(yè)生涯短暫也成為女性工資處于低水平,職業(yè)升遷困難和受到性別歧視的重要原因。
從整體上看,猶太女工在服裝廠扮演的是廉價勞動力的角色,在職業(yè)階梯中處于最底層,是最受壓迫和歧視的群體。然而,面對這樣的工作境遇,猶太女性相比于其他女性移民群體有著相對不同的反應,并且,不同時期的不同女性所采取的應對措施也并不相同。
正如前文所言,經濟貧困是猶太女性移民進入工廠工作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因此,她們必須要盡快賺取工資收入來擺脫生活困境。面對美國服裝廠的生產和經營管理模式,這些移民女性首先做的便是適應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例如,一位從俄國來的猶太女性,她此前在母國從事女裝裁縫工作,掌握了非常精細的裁縫技術。到美國以后,為了尋求更高的工作收入,她進入到一家套裙服裝廠工作,然雇主提供的工作崗位并不是裁縫,而是機器操作員。在這家服裝廠的生產體系下,她在“舊世界”學習的一切技術都將束之高閣。她說道:“他們首先教我怎樣成為一名機器操作員。我很快發(fā)現(xiàn),女士服裝裁縫是一回事,而機器操作員是另一回事兒。作為裁縫需要依照客人的身形做設計和調整。但是機器操作員就非常不同,監(jiān)工給一捆衣服材料,通常是6件衣服的量,你得學習操作工作的先后程序。例如,首先生產袖子,然后是領子,你就可以把它們交給負責粗縫的工人了,然后這些部件就到熨燙工手里,然后再回到你的手里。這種工廠的系統(tǒng),我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雖然他們也培訓了我,但是整個工作中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整個工作的過程都非常的緊湊。我最終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因為收入還是不錯的?!盵6]102面對生存問題以及美國工業(yè)化時期的生產模式,女性移民想要在工廠中謀得職位,除了適應之外別無他法。
除了適應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外,猶太女工還需要文化方面的適應,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擺脫傳統(tǒng)宗教的束縛。在服裝廠中,猶太女性進行宗教實踐的時間和機會非常有限,尤其是在猶太教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安息日宗教實踐。只有出自本民族的工廠相對能夠體諒工人的宗教實踐需求,一般會在周六關門方便工人過安息日,但這樣的舉措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越來越少。到了20世紀初,猶太移民社區(qū)嚴格的宗教實踐也開始走向衰落,特別是在年輕一代中,因為她們在生存壓力下沒有別的選擇。正如一位紐約的服裝工人回憶道:“擺在我們面前的就兩種選擇,要么周六正常上班,要么被解雇。但是很多女孩子都不會選擇后者,因為那個年代找份工作不容易,服裝產業(yè)的季節(jié)性太強了,生產旺季很快就過去了。”[6]142盡管到1912年紐約下東區(qū)仍然有25%的猶太工人還堅持周六的安息日,但他們大都在同胞的分包合同作坊里工作,而不是正規(guī)的服裝廠。并且,越來越多的分包制作坊也開始在周六持續(xù)工作,至于工廠,幾乎所有的工廠在周六都沒有停工。
進入工廠工作的大部分年輕女性移民雖然都把這段就業(yè)經歷看作是她們從少女時代到婚姻生活的一個過渡期,但是部分女性移民,尤其是其中的猶太女性在工作上顯得非常有進取心。她們對自身經濟責任和消費訴求的期許,促使其不斷謀求崗位升遷。好的工作就意味著好的收入,這對于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具有重要意義。在解決了基本生存問題之后,很多猶太女性移民到美國的最大希望就是繼續(xù)改善經濟條件,因為這會讓她們生活的物質條件得到更好的滿足——好的住宿條件,漂亮的衣服,甚至鋼琴等其他金錢可以購買的奢侈品[24]125-126。在服裝行業(yè)中,女性工人在女式成衣、套裙和內衣制造廠中作為設計者、樣品生產師以及服裝裁剪師助理等幾個女性占主導地位的崗位中,有相對較大的崗位升遷機會[25]155-168。雖然男性也在這些部門中從事相應崗位,但是他們并不像在服裝產業(yè)中的其他崗位那樣,成為女性職業(yè)上升的障礙,在這些崗位上,女性和男性往往共同分享中等和偏高崗位。盡管女性在職業(yè)升遷中困難重重,但相比于其他行業(yè)中的就業(yè)女性,服裝廠中的女性獲得升遷的幾率是最高的。在20世紀的前十年,美國服裝部門中有85%至95%的勞動力是女性。女性不僅控制著機器操作崗位,除裁剪師以外的其他中高級崗位也不乏女性的身影[16]159。1914年威斯曼(Weiseman)服裝公司的16個縫紉機操作員中有11個是女性,其余5個是男性。有2名女性負責服裝樣品制作,這項工作要求極高,必須擁有最高水平的裁剪技術并對整個服裝的制作流程非常熟悉。此外,還有一位女性在熨燙部門擔任主管[6]111。盡管最終獲得升遷的女性并不多,但畢竟在部分崗位上實現(xiàn)了可能。
對于大多數(shù)女性來說,她們在工作幾年之后往往選擇回歸家庭,脫離工廠環(huán)境,進入家庭生產領域。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猶太女性移民的職業(yè)生涯較為短暫,這些移民女性大都在20歲左右會選擇進入婚姻生活,一旦結婚,她們在工廠的職業(yè)生涯往往就意味著結束。美國勞工統(tǒng)計局1907至1908年對五大城市的男式服裝制造業(yè)的調查發(fā)現(xiàn),猶太就業(yè)女性中只有7%已婚,并且超過90%的猶太女工處于16至22歲的年齡階段[19]540。一些學者針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東、南歐女性移民就業(yè)問題的研究發(fā)現(xiàn),意大利已婚婦女的就業(yè)比例最高,達到了32.6%,其次是馬扎族的29.0%,斯拉夫民族的22.9%,愛爾蘭人的17.9%,猶太女性是最低的,只有4.4%[26]529。在東、南歐普遍比較保守的文化傳統(tǒng)之下,已婚女性依然保持較高就業(yè)比例,其根本原因在于自身及家庭的經濟貧困。
到了20世紀30年代,意大利移民家庭的男性在掙工資的能力獲得提升后,已婚女性外出就業(yè)的比例就出現(xiàn)了較大幅度下滑[27]27-29。而對于猶太女性移民而言,已婚女性之所以不再進入工廠就業(yè),主要原因則在于,他們回歸家庭后依然可以采取別的經濟參與活動形式來獲取收入,比如房間和床位租賃活動。20世紀初期,美國移民委員會的抽樣調查顯示,猶太移民(主要是俄國猶太移民)從事家庭房間或床鋪租賃的比例高達43%,在猶太移民更為集中的大城市,從事這項經營的家庭的比例更高,例如,紐約市的這項比例便高達56%[28]546。因此,對于進入婚姻生活的猶太女性而言,她們基本上就退出了工廠就業(yè)領域,回歸傳統(tǒng)的生活狀態(tài),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脫離了經濟參與活動,而是通過其他手段獲取經濟收入。
在工廠工作的年輕女性有很多人加入勞工組織,通過勞工運動維護自身權益。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服裝行業(yè)由于競爭激烈,資本家大都通過延長勞動時間、克扣工人工資(包括隨意罰款等)等手段對工人進行壓榨。因此,服裝行業(yè)也成為工人和資本家矛盾沖突最為激烈的行業(yè)之一。美國移民委員會的一份報告顯示,猶太服裝女工每天平均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有時甚至超過14個小時,而且需要一周連續(xù)工作六天,有時候全周都沒有休息時間[29]5。為了維護服裝女工自身的權益,1900年7月以猶太移民女工為主的紐約下東區(qū)服裝工人成立了名為“國際服裝女工工會聯(lián)盟”(International Ladies’ Garment Workers’ Union)的勞工組織[30]383。1907至1908年,美國遭遇了比較嚴重的經濟危機,激化了工人與資本家的矛盾,最終爆發(fā)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服裝女工罷工運動。這次罷工運動在短短幾個月內發(fā)展成為了一場全行業(yè)的罷工,共有兩萬多名服裝工人參與?!皣H服裝女工工會聯(lián)盟”公開提出了每周工作時間限制在52小時、支付加班費、廢除不合理的罰款、承認工人合法權利等訴求。在罷工運動中,猶太移民女性最為活躍,她們參與罷工的比例遠高于其他女工。猶太女性占服裝產業(yè)勞動力的55%,但是她們參與罷工運動的比例卻高達66%至70%[31]211。經過艱苦的斗爭與談判,到1910年2月中旬時,紐約市450家女士襯衣工廠中有300家實現(xiàn)了資方與罷工工人之間簽訂協(xié)定,工人的合理訴求得到了部分實現(xiàn)[32]239。此后,美國服裝行業(yè)的罷工運動此起彼伏,服裝女工工會的會員數(shù)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從最初的幾千人增加到1920年的10多萬人[30]383。這些女性工會會員大都是有東、南歐移民背景的女性工人。
不僅如此,猶太移民女性還協(xié)助其他民族群體的女性成立工會,參與罷工運動。1912年,在“國際服裝女工聯(lián)盟”的協(xié)助下,波士頓女士襯衣工廠女工成立了自己的工會組織并開展罷工運動。猶太女性領導的女性工會和罷工運動獲得了來自波蘭、愛爾蘭等移民后裔的女性就業(yè)者的支持,因為她們對罷工運動所主張的女性和工人階級權利心生同情和向往[25]189-190。于是,猶太女性成為該時期美國社會運動的重要行動者,“始終公開地參與她們那個時代的所有重大問題”[33]ii。
綜上所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伴隨著美國轉型時期的外來女性移民大潮,一大批東歐猶太女性進入美國。這些猶太女性移民大都因為生活貧困不得不進入就業(yè)市場,其中的年輕未婚女性往往因為傳統(tǒng)文化和人際關系網絡而進入服裝廠工作。她們大都作為廉價勞動力分布在制衣生產線的基礎性崗位上,不僅職業(yè)升遷困難,工資處于低水平,還遭遇到廣泛的性別歧視等。對于這樣的工作境遇,她們一方面積極適應美國工廠的生產方式,同時也通過跳槽、參加工會和罷工等方式進行抗爭,但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大多數(shù)猶太移民女性在婚后回歸家庭,結束短暫的工廠職業(yè)生涯,但在家庭中仍積極開展新的經濟活動。
需要說明的是,猶太女性移民在服裝廠中的境遇并非特例,不過是該時期廣大東、南歐女性移民在美國各類工廠中就業(yè)遭遇的縮影。作為外來移民,整個東、南歐女性移民群體遭到主流社會的敵視和排斥,然而她們?yōu)榱俗陨砗图彝ピ诿绹纳婧桶l(fā)展,不得不投身美國工業(yè)化的大潮之中,通過各種形式的經濟參與活動獲取收入。除了青年未婚女性在工廠中就業(yè)外,廣大的其他女性尤其是其中的已婚女性,大都通過以家庭為中心的分包合同制生產、房屋或床位租賃、小商品交易等非正規(guī)就業(yè)形式廣泛地參與經濟活動[34]62-72。從長遠來看,經過幾十年努力和奮斗,女性移民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整體上較之在歐洲母國時期獲得了提升,同時對自身、家庭以及美國的經濟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僅如此,東、南歐移民女性廣泛參與經濟活動,加強了與美國主流社會的交往,為她們擺脫舊世界傳統(tǒng)文化的束縛,產生追求獨立和自由的意識創(chuàng)造了條件,最終為她們在美國立足并融入美國社會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