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未成年被害人檢察保護的問題與對策

2022-03-22 01:12:40趙敏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22年2期
關鍵詞:社會支持

趙敏

摘 要:我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對涉案未成年被害人的權益保護相對匱乏,主要表現(xiàn)在維護被害人的法律援助、精神損害賠償以及隱私權的檢察支持、保障、監(jiān)督力度有待進一步增強。檢察機關要完善法律援助、專人辦理、一次性詢問、隱私保護以及精神損害賠償?shù)仍V訟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未成年被害人身體醫(yī)療、心理輔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支持等方面的協(xié)調組織機制,強化對未成年被害人的檢察保護力度。

關鍵詞:未成年人檢察 未成年被害人 少年司法 社會支持

近年來,我國修訂刑事訴訟法,各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關于依法處理監(jiān)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關于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等規(guī)范性文件,為未成年被害人的司法保護提供了愈加堅實的法律支撐。但同時,我國未成年人權益受到侵害,特別是遭受性侵害的惡劣事件屢見報端,凸顯出未成年被害人司法保護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與現(xiàn)實需求。司法保護是我國未成年人權利保護的法定組成部分,也應成為檢察工作中未成年被害人權益保護的重要內容。加強對未成年被害人的檢察保護,需要在厘清實踐問題的基礎上,構建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中涉案未成年被害人的系統(tǒng)保護機制,切實增強對未成年被害人的檢察保護效果。

一、未成年被害人檢察保護的實踐問題

實踐中,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人員一般傾向于將教育、感化、挽救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作為中心工作,側重于對未成年被告人的非罪化、非刑罰化、非監(jiān)禁化處遇。相比之下,對未成年被害人的生理損害、心理創(chuàng)傷及其對未來生活潛在影響的關注較少,對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幫助、經濟救助、法律援助乃至轉學安置等保護措施的實施力度不足,[1]致使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存在一定的“犯罪人中心主義”,雙向保護原則有待進一步加強落實。[2]具體來看,檢察工作中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主要問題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維護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權利的檢察支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增強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78條規(guī)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但并未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專章對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律援助權利作出規(guī)定。而根據(jù)“兩高兩部”2013年印發(fā)的《關于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guī)定》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2013年修訂通過的《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guī)定》,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法律援助,但條件是因“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相對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援助權利,未成年被害人獲取法律援助需要滿足“經濟困難”等條件,而各地司法實踐中對“經濟困難”的認定標準不一、把握尺度各異,檢察機關在保障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律援助權利方面存在一定困難。[3]

(二)維護未成年被害人精神損害賠償權利的檢察保障力度有待進一步增強

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無論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還是刑事案件審結后單獨提起的民事訴訟,刑事案件被害人都無權向司法機關申請精神損害賠償。[4]未成年人身心發(fā)育不成熟,閱歷少、情感脆弱,一旦遭受犯罪侵害,往往不只是財產損失、身體健康損害,同時會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甚至精神崩潰。由于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缺乏保障未成年被害人獲取精神損害賠償?shù)闹贫葯C制,被害人及其家庭無法以法定形式追究犯罪行為人的精神損害責任。盡管檢察機關已在未成年被害人精神損害救濟工作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尚未從個案中總結形成完整系統(tǒng)的程序規(guī)范。[5]

(三)維護未成年被害人隱私權的檢察監(jiān)督力度有待進一步增強

近年來,檢察機關積極推行“一站式詢問”,對于減輕未成年被害人二次傷害,維護其隱私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實踐中,偵查人員有時在接到性侵害未成年被害人的報案后,沒有及時通知檢察機關介入詢問工作,致使詢問取證產生紕漏,[6]不得不在后續(xù)司法環(huán)節(jié)進行再次詢問。在案情復雜或定案證據(jù)存疑的情況下,難以保證偵查人員不會對未成年被害人再次詢問。上述情形違背了“一次性詢問原則”以及維護未成年人隱私權等合法權益的司法初衷,需要檢察機關進一步加強監(jiān)督力度。

二、未成年被害人檢察保護的訴訟工作機制

(一)完善法律援助機制

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功能,但當前的法律援助制度卻并未對未成年被告人與被害人實施同等的權利保障。在檢察實踐中加強對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律援助權利保障,一方面,檢察機關應切實保障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親屬的知情權,要求辦案人員及時告知其享有申請法律援助的權利;另一方面,辦案人員應根據(jù)具體案情酌情把握“經濟困難”等法律援助申請條件,積極傾聽、切實尊重未成年被害人對法律援助的主觀意愿,并以被害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意愿為主要評估標準及時啟動法律援助程序。

(二)完善專人辦理機制

專人辦理是我國刑事訴訟法對檢察機關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原則性要求,但實踐中不同地區(qū)不同層級的檢察機關在不同訴訟環(huán)節(jié)的專人辦理情況不同、效果各異。應當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別是有未成年被害人案件的專人辦理機制,明確自刑事立案時起,檢察機關應當指派具有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經歷的專門辦案組織或專門人員辦理,并應當針對因特殊原因更換辦案組或辦案人員等情況,完善相應的人員更換審批機制。

(三)完善一次性詢問機制

實踐中,各地對一次性詢問的理解存在模糊認識:是在整個刑事訴訟過程中只能詢問一次,還是在不同訴訟環(huán)節(jié)只能詢問一次?筆者認為,調查詢問的目的在于查清案件事實,了解被害人具體傷情與幫教需求。如果能夠在任何一次詢問中實現(xiàn)主要目的,就不應在其他刑事訴訟環(huán)節(jié)以任何理由再次詢問被害人。檢察機關應當堅持整體上的一次性詢問原則,主動同偵查機關協(xié)商,完善引導偵查環(huán)節(jié)的一次性詢問工作機制。

(四)完善隱私保護機制

一方面,在詢問未成年被害人之前,辦案人員可就計劃詢問的時間、地點征求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意見,參與詢問、知曉案情的人員應嚴格限制在辦案人員范圍之內,并要求辦案人員以及訴訟代理人等簽署隱私保密協(xié)議;另一方面,庭審中應堅持以未成年被害人不出庭作證為原則進行舉證、質證,當案情重大復雜,法庭認為被害人有必要出庭時,審判人員、訴訟代理人、辯護人可在庭外就爭議問題向被害人進行一次性核實。

(五)完善精神損害賠償機制

根據(jù)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自然人因人身權益受到嚴重精神損害的,有權申請精神損害賠償。為了更好地保障未成年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權益,可在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的前提下,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lián)合開展試點工作,在有未成年被害人的刑事案件特別是性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中,開展精神損害賠償訴訟機制試驗,允許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親屬向檢察機關提出申請,通過檢察機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方式保障被害人的精神損害賠償權益,探索補齊精神損害賠償?shù)闹贫榷贪濉?/p>

三、未成年被害人檢察保護的協(xié)調組織機制

解決好檢察保護的實踐問題不僅需要完善訴訟工作機制,也需要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加強對未成年被害人身心健康、受教育情況等方面的關注力度,積極協(xié)調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等多方面支持,共同促進未成年被害人的身心健康成長。

(一)身體醫(yī)療

檢察人員在引導偵查或檢察環(huán)節(jié)中,應第一時間詢問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親屬關于被害人所受侵害的情況,及時了解被害人是否已在醫(yī)院進行身體檢查、康復醫(yī)療等情況。關于未成年被害人的醫(yī)療費用問題,筆者認為,可由檢察機關建議當?shù)卣O立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醫(yī)療專項經費,并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計劃,由政府無償支付一般性體檢費用,后續(xù)治療費用則可由政府提前墊付后向被告人追償。

(二)心理輔導

大部分未成年被害人會因性侵害行為留下心理陰影,由此受到的心理創(chuàng)傷也難以短時間彌合。鑒于心理輔導工作的專業(yè)性,檢察機關既要根據(jù)案件特點以及被害人需求,建立健全“檢察購買服務”機制,依法依規(guī)聘請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為被害人提供個性化的心理康復服務,也要加強對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辦案人員的心理輔導能力水平。

(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不到位已成為當前未成年被害人保護工作的重要短板,其中反映出的重要問題在于家長的教育責任缺位。一方面,應進一步提高家長的教育保護意識;另一方面,應從強化責任履行的角度督促家長切實履行教育責任。具體而言,如果檢察機關發(fā)現(xiàn)未成年人被犯罪侵害與家長的監(jiān)護不盡責有直接關系,可以訴請法院責令被害人家長按照檢察機關的要求接受定期的親職教育,保證在一定時間內陪同被害人生活。如果家長有能力執(zhí)行法院裁判但未認真執(zhí)行,則可由檢察機關再行申請人民法院判處一定數(shù)額的罰款以示處罰。

(四)學校教育

除了家庭教育缺失這一因素外,學校教育不到位的問題也應予以高度重視,尤其在學校范圍內(如教室、宿舍、衛(wèi)生間)發(fā)生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或校園欺凌致人重傷等犯罪案件,學校負有不可推卸的教育管理責任。筆者認為,檢察機關應當高度重視檢察工作人員在當?shù)刂行W擔任“法治副校長”的崗位職責,積極協(xié)調教育部門授權“法治副校長”根據(jù)學校發(fā)生的學生違法犯罪案件情況,牽頭成立調查組,對學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職工人員配置、涉案學生思想動態(tài)等問題開展全面評估和常態(tài)化監(jiān)督,切實督促中小學校強化教育監(jiān)管意識,落實未成年人保護責任。

(五)社會支持

當前,我國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及其他有關組織的未成年人保護意識已有所提高,這在不同領域不同級別的官方文件中得以充分體現(xiàn),但保護行動的效果卻參差不齊,其中重要原因是各地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令出多方、機構互不隸屬,以致協(xié)調配合過程中產生事務性損耗,影響了未成年人權利保護與司法幫教的實際效果。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中,檢察機關應基于“立檢為民”的司法理念以及多年來豐富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經驗,勇于擔負起統(tǒng)一協(xié)調的責任。同時,應進一步發(fā)揮好“檢察建議”的司法監(jiān)督效能,協(xié)調、督促地方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履職盡責,幫助各部門切實承擔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責任與義務。

[1] 參見劉小慶:《未成年被害人“當事人”地位的反思及其實踐路徑》,《內蒙古社會科學》2021年第4期。

[2] 參見張志利、張春玲:《未成年人的檢察司法保護和能力建設研究——以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的保護為視角》,《社科縱橫》2021年第4期。

[3] 參見王常聰:《詢問未成年被害人程序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21年碩士學位論文。

[4]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規(guī)定:“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害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p>

[5] 參見姚建龍、陳子航:《“牛某某性侵未成年人案”觀點聚訟與辨正——對新〈刑訴法解釋〉第175條的理解與適用》,《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22年第2期。

[6] 參見向燕:《未成年被害人保護制度的中國特色及改革方向》,《青少年犯罪問題》2021年第5期。

3344501908253

猜你喜歡
社會支持
大學生社會支持、孤獨感與手機依賴的關系研究
科教導刊(2016年20期)2016-12-27 18:27:06
農村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網(wǎng)絡建構
科教導刊(2016年20期)2016-12-27 17:30:20
惠州市精神病患者病情復發(fā)的社會支持研究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影響因素及社會支持研究
高校輔導員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關系探析
武漢市養(yǎng)老機構服務滿意度調查研究
青年時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23:01
職高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社會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
腦卒中患者家庭照顧者的照護負擔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
社會支持與員工工作滿意度的相關關系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4:35:09
“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大學生感恩、社會支持與心理幸福感的關系研究
阿城市| 广德县| 佛山市| 碌曲县| 恩施市| 买车| 松滋市| 永修县| 定结县| 正蓝旗| 章丘市| 肇庆市| 共和县| 吉林省| 钟祥市| 靖安县| 婺源县| 芦溪县| 慈溪市| 迁安市| 姚安县| 马关县| 贵南县| 广元市| 平潭县| 吐鲁番市| 田阳县| 抚宁县| 治县。| 塘沽区| 淮阳县| 定日县| 鹤岗市| 益阳市| 多伦县| 资源县| 陇南市| 大兴区| 顺义区| 墨竹工卡县| 依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