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江
摘要:習作支架教學是統(tǒng)編教材習作教學的一大特色,但支架的搭設是否精準有效,我們必須遵從“學情為基,目標為核”,本文試著從支架運用是否適量、適切、適時、適宜的反觀角度來展開冷思考,防止支架的 “堆積”、“空搭”、“越位”、“嫁接”。
關鍵詞:小學習作;支架教學;冷思考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三到六年級共編排習作58次。以往的的教材對習作的指導偏向于題材、內(nèi)容的解說,而統(tǒng)編教材做了很大的努力,試著從選材、構(gòu)思到寫法指導,再到修改評價,習作全過程上都提供了豐富的支持,可以說“支架”教學,是統(tǒng)編教材習作教學的一大特色。
習作支架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有激發(fā)興趣,喚醒主體的情境支架;有顯化思維、理清思路的導圖支架;有遷移方法、豐富表達的語例支架;還有幫助梳理文章的問題支架;幫助學生準確選材的圖例支架;還有表格式評價支架、小貼士的修改支架等等?!爸Ъ堋痹诹曌髦笇е邪l(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樣運用支架,讓習作教學用更加精準有效?筆者認為在設計習作支架時,一定要以學情為基,目標為核。本文試從支架運用是否適量、適切、適時、適宜,反觀的角度來具體談談這一觀點。
一、防止“堆積”,讓支架更靈活
過多的支架堆積,會束縛學生的手腳,學生容易養(yǎng)成按圖索驥的惰性,變成籠中之鳥。
三上習作《我來編童話》,一個老師是這樣教的:先出示一只啄木鳥圖片,學生說一說它在干什么。接著出示一幅玫瑰花,學生都哇哇的贊嘆,然后老師又出示一幅玫瑰枯萎圖,問學生這是怎么回事?學生一個個都說生病了。最后,讓學生串起來編一個故事,學生都大同小異地寫了啄木鳥給玫瑰花捉蟲治病的童話故事。
上述案例中的學生其實并沒有真正掌握學編童話的方法。這個案例告訴我們,課堂上我們要防止支架過多過密。這個老師一步一個坑,緊鑼密鼓,步步為營,學生在教師設計好的圈套中看似輕松快樂地學習,順順利利。實際上已經(jīng)喪失了主動探究的能力。如同嗷嗷待哺的籠中之鳥,一旦失去支架的保護,難以獨善求生。這個單元習作的訓練目標是通過選擇人物、時間、地點,展開想象學編一個故事。
習作的支架應該緊緊圍繞習作目標來架設。有個老師只用了一招,就讓學生掌握了編寫童話的方法。那就是造人,先想好童話里誰是正面人物,誰是反面人物,各自有什么本領和缺點。因為有正反面,故事才有沖突,才會精彩。在這樣開放式的導圖支架下,學生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發(fā)揮:有的人把王國當正面人物,啄木鳥是反面人物。啄木鳥在厚厚的城墻上啄了一個洞,偷走了王宮里的玫瑰花,國王用魔法權(quán)杖定位找到了啄木鳥,最后把啄木鳥抓住了。也有人把啄木鳥當正面人物,國王當反面人物的,啄木鳥給國王看病,國王恩將仇報;啄木鳥逃到森林,從此只給樹木治病。還有國王綁架啄木鳥的、啄木鳥好吃懶做受到國王處罰、有啄木鳥打探情報打敗兇惡的國王……學生腦洞大開。
以上兩個案例,告訴我們支架的提供不在于多,而在于巧。支架提供的是策略,是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學會捕食,而不是投放食物,從中獲得安逸享受,反而喪失能力了。
二、防止“空搭”,讓支架接地氣。
脫離學生的支架如同空中樓閣,學生只能望而興嘆,終究是海市蜃樓。
課堂上,我們在創(chuàng)設情境支架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認知世界,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才能勾起聯(lián)想,喚醒習作的動機。
筆者課題組一位老師參加地區(qū)觀摩示范課《游--》。一開課,老師就和小朋友聊上了:五一節(jié)快到了,據(jù)說今年五一出游的國人將有2億之多,去哪里玩好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一下子來了興趣。接著,老師很自然地引出他自己班里舉行了一個“分享我的游記,評選心動景點”的活動,還觀看了活動花絮,這個情境支架的創(chuàng)設一下子吸引了學生,也為這堂課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情感基礎,接下來老師緊緊依托評選十大心動景點,巧妙地利用心動指數(shù),牢牢抓住學生的心理,整堂課水到渠成,一氣呵成。這樣的情景支架依托學生,吸引學生,順勢而導,搭建非常成功。
三、防止“越位”,讓支架更有效
越位拔高的支架會迷失目標,學生霧里看花,終究是花拳繡腿。
關于“寫人”的習作,教材從三年級出現(xiàn),一直到六年級。有些老師就迷糊了,這該怎么教啊,其實每個階段的目標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找準目標,在對癥下藥,不同階段用好不同的支架。有的老師總喜歡一些神操作,來顯示自己的高明和自己學生的能干,如,三年級的學生習作就在提供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理描寫的小妙招了,很顯然這些支架過早的提供,只會混亂整個小學階段有序的習作階段目標。任意拔高要求,這樣的濫用支架,只會給學生灌輸迷魂湯,懵逼懵逼的一頭霧水,只會一些花拳繡腿了。
正確解讀教材,不要隨意越位,支架不是萬能的,也必須遵循認知規(guī)律。
四、防止“嫁接”,讓支架生根
外部嫁接的支架學生會生搬硬套,出現(xiàn)假活現(xiàn)象,缺少根植難以茁壯成形。
教材中有些習作例文,并不是很適切,學生并不受待見,原因是這些例文要么辭藻過于優(yōu)美,要么語境遠離學生的生活。如《七月的天山》語言優(yōu)美,描寫細致,很多老師在景物習作教學時,喜歡拿來做例文支架。但學生大多沒有親歷目睹過天山,這種天山之美也就成了空洞之美了,所以拿來當例文支架,強加給學生效果并不會太理想,還不如給學生提供鮮活一點、接地氣一點的,用教師自己的下水文、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來呈現(xiàn)例文支架效果會更好。
筆者在教學五上第七單元習作《? 即景》時做了大膽的嘗試。課前,一直有困惑:想讓孩子寫校園的風景,但是校園寫景作文以前早就寫過。如何寫出新的高度,寫出一點別的味道來呢?思索之后,初步定位如下:五年級的孩子就要帶著思考去觀察,從細膩處去感受蘊藏在景中的情感,既要寫出眼中的景,更要寫出心中的景。采取的策略是:和學生一同參觀,教師親自示范。那天早晨,和學生一起在教學樓后面的萌芽園走了一圈,完后就把拍攝的照片配上一些文字做成了一個美篇。上午第二節(jié)語文課趁熱打鐵,亮出了自己的下水文,當大屏幕打開時,學生們一個個都很驚訝,吸引他們的不僅僅是一張張唯美的照片,還有老師配圖的文字,學生似乎一下子找到了那種感覺——校園的冬韻之美。那天的作文課印象特別深,孩子的語言和思想都出來了。
優(yōu)美的范文支架是學生由內(nèi)而需的,是根植于心的,如果外部強加的嫁接,盡管修枝造型再美,那也是一時的假活現(xiàn)象。名家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適合學生的永遠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