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青 青
(閩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福建漳州 363000)
伊格爾頓曾說,語言的獨特魅力、特殊氣質與其變形息息相關。在語境表達的強制下,普通的語言“被強化、凝聚、扭曲、縮短、拉長、顛倒”[1]。陌生化的語言賦予平常事物特殊的氣氛,既能喚醒人們對文本的注意,從而引發(fā)讀者思考,進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同時也能使審美主體和審美對象之間產(chǎn)生一定的距離,增強語言接受者與文本之間的距離美,從而增強文章的可讀性。賈平凹運用陌生化的語音、語詞、語法推陳出新,打破語言文字的尋常形式,變常見為新知,化腐朽為神奇,在傳遞更多信息的同時也給讀者帶來深度的情緒觸動和審美意味。
語音修辭是出于大眾對語言順口流暢、和諧悅耳的語音審美探尋,創(chuàng)作者為了實現(xiàn)形式與內容統(tǒng)一而根據(jù)語義用途和語體類型,在實踐中對語音發(fā)音方式作出優(yōu)化配置的一種手段。常規(guī)的語音修辭通過對傳統(tǒng)的語音調配,使語言發(fā)音節(jié)奏分明,富有音樂美感。變異語音修辭則超越語言秩序,使語音發(fā)生偏離、變異。賈平凹小說語言偏離語音的慣用規(guī)則,運用語音飛白和韻律變異,即利用能指與所指的有機聯(lián)系,使能指產(chǎn)生根本上的變化,并使所指呈現(xiàn)特殊的含義。
飛白是指運用各種不準確的語音加以摹聲。賈平凹小說運用飛白的修辭手法模擬聲音,增加語言的新鮮感,給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觸動,帶給讀者新鮮的審美感受。例如:
(1)姓蘇的警察就一邊跑一邊戴頭上的硬殼帽子,罵著老叫花子:“pi!”“pi!”是西京城里罵“滾”的最粗俗的土話。[2]2
(2)門口臥著一只貓,貓說聲:不妙喔!我撒腳就跑,一件衣服又掉下去,拿著的是件胸罩。[3]38
例(1)中“pi”表示“滾”的意思,由于是土話,作者很難在漢語中找到發(fā)音相同的漢字與之對應,于是直接用發(fā)音相近的拼音代替,既能生動地摹擬出西京城中罵人的土話,又給人新奇陌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例(2)中“不妙喔”既直接模仿貓叫的聲音,又表示主人公偷衣服被發(fā)現(xiàn),情況不妙。作者通過諧音雙關靈活巧妙地將音同的語言單位結合,構成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表達,充分體現(xiàn)他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
中國自古講究語言聲律美,正如《文心雕龍·聲律》中所言:“是以聲畫妍蚩,寄在吟詠,滋味流于下句,氣力窮于和韻?!保?]語言聲律得當,可使文章流韻回環(huán)、悅耳動聽、音義相彰,起到因聲顯情、因聲顯義的作用。但音律變異卻要求人們對語言結構作出調整,使語言形式產(chǎn)生陌生化。例如:
(3)鏘哩哐,鏘哩哐,哐,哐。亡人過了已過奈何橋,陰間陽間路兩條。[5]8
(4)烙餅賽鍋蓋,房子無磚無瓦土里埋,手巾帕帕頭上戴·,有辣子不吃菜。[6]15
例(3)和例(4)都是通過調整結構以達到語序陌生化的目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定,數(shù)量詞放在名詞之前,即“數(shù)量詞+名詞”,謂語應位于賓語之前,即“謂語+賓語”。而在例(3)中作者為使句尾的韻律與“了”和“橋”押韻,有意將原本的“兩條路”改為“路兩條”,既體現(xiàn)了音律美,又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順其自然的思想,提升了語言的表達力。同理,在例(4)中作者為了使第三句的結尾字與“蓋”和“菜”押韻,將賓語放置在謂語之前,使原本分散的語句、跳躍的內容、奔騰的情感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陌生化的語言順序使語序發(fā)生偏離,語音和諧悅耳、明快動聽,增強了語言的變異美和音樂美。
語詞是語言的“建筑”材料,具有穩(wěn)定性的特點,不易輕易改動。常規(guī)語詞修辭雖能精當?shù)乇磉_和描寫具體物象,但有時無法傳達說話者的情緒思想,讀起來平平無奇、枯燥乏味。而變異修辭則彌補常規(guī)修辭的不足,因此,善用變異的方式表達言外之意,能使原本尋常的文辭光芒四射、精彩不已。賈平凹根據(jù)情景題旨的需要,對文本語言進行加工,附加大量的潛在信息,滿足多樣復雜的表達需求。
語素伸縮是指人們將長期使用的結構固定的詞語中的一個或若干語素抽離或者增加。這類詞語使用不符合現(xiàn)代詞語規(guī)范,但擺脫了詞語運用自動化的約束,使慣用的詞語出奇出新,造成語言感受上的陌生感。例如:
(5)鎮(zhèn)民們就以打通節(jié)關的長竹接流,直穿墻到達鍋上,用時將竹竿向里捅捅,不用則抽抽。[3]1
(6)河畔的水稻又逢·了蟲害,秋后父子就日日上山,挑野菜,挖老鴉蒜水拔了毒吃。[3]7
例(5)中的“捅捅”和“抽抽”是語素增加的具體體現(xiàn),“捅”和“抽”都為成詞語素,能單獨使用。作者通過語素增加的方法臨時將原本能單獨使用且不常重疊使用的詞語進行重疊,形成疊音,突破語言常規(guī),既渲染了鎮(zhèn)民們打水時輕松愉快的心情,又協(xié)調了音韻,加強了語意。類似的還有“臉臉”“窄窄”等。例(6)中的“逢”體現(xiàn)出語素的縮減,“逢”字一般出現(xiàn)在“逢遇”“逢迎”等詞語中,在現(xiàn)代漢語中它一般不能單獨使用。而作者卻將文本中該出現(xiàn)的“逢遇”一詞縮減為“逢”,字數(shù)上的減少與夏季遭受干旱,百姓收成不好,糧食縮減一致。作者既通過文字的數(shù)量側面反映現(xiàn)實生活,又表明文本語言簡約精練、明快活潑。在《浮躁》中,語素縮減較為普遍,還有將“彎曲”縮減成“曲”,將“聚集”縮減成“聚”等。
常見的語域變異主要包括方言詞用于普通話、古詞用于今文、外語用于漢語,即適用于甲事物的詞語用乙詞語。文本使用方言土語“可以展現(xiàn)鄉(xiāng)土特色,刻畫人物形象更生動逼真”[7],運用古語能增添語言莊重典雅、風趣幽默的情調,引入外語詞可傳遞豐富的潛在信息。賈平凹小說多處運用到古語詞和方言詞,既使語言凝練典雅、古色古香,又讓小說充滿生活氣息和地域特色,給人莊重古樸而又幽默詼諧的感覺。
1.使用古詞
(7)女人是過日子的,沒有錢的時候受了恓惶,有了錢就不顯山露水,沉著氣合理安排,以防人的旦夕禍災。[8]56
(8)你吃過飯了嗎?我給你拾掇飯去。[8]252
例(7)和例(8)都運用古語詞。例(7)中的“恓惶”為悲傷、憂戚、煩惱不安之義。《篇?!费裕骸皭j,恓惶,煩惱之貌?!保?]32白居易的《得微之到官后書》云:“通州海內恓惶地,司馬人家冗長官?!保?]32例(8)中的“拾掇”是“收拾、整理”之義,《聊齋俚曲集·翻魘殃》:“拾掇了飯來,給二相公吃著。”[6]32文言詞的恰當運用使賈平凹小說語言簡練而又不過于深奧,既不像白話文那樣過于淺白,也不像文言文那樣過于艱深。語言錯落有致,讀起來朗朗上口。
2.夾用方言
(9)心急也沒顧著近旁的草里還有人坐著,悄沒聲地扔了半塊磚頭過來,磚頭砸著他的肩。[5]1
(10)兩人是帶膻的羊,著了氣味就認了同類,一來二往熟忒起來。[5]4
(11)鎮(zhèn)街在河的北岸,長蟲的尻子,沒深沒淺的,長,且七折八折全亂了規(guī)矩。[3]1
例(9)中的“悄沒聲”是東北方言,表示“靜悄悄”的意思,形容聲音低。作者以極具趣味性的方言表現(xiàn)人物的無意之舉,體現(xiàn)當事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了一件錯事,具有戲劇性。例(10)中的“忒”常見于口語,屬灤河流域方言,為“太、很”之義,表示程度深。方言詞“忒”以獨特的方式表達兩人過于熟悉。例(11)中的“尻子”為古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一帶的方言,指人、動物的屁股。方言的恰當使用,既能傳達濃郁的地域文化信息和價值,還能增強藝術語言的幽默感。賈平凹小說運用各地的方言,展現(xiàn)了地方語言特色,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拉近了讀者與文本的情感距離。
抽換語素即通常所說的“仿擬”,把現(xiàn)成的合成詞或成語中的某語素換成意義相近、相反或相對的語素,從而臨時仿造出一個“新”的詞語[9]。賈平凹突破語言常規(guī)組合,衍生出新的形式與內涵,使語言簡潔高效而又新奇靈動。例如:
(12)古爐村人都是肉乎乎的柿餅臉,唯有霸槽臉長長的,有棱有角。[10]15
(13)金狗說:“金狗不是沒心狼?!保?]13
例(12)中“柿餅臉”是仿造“瓜子臉”“國字臉”等形成的?!冬F(xiàn)代漢語詞典》中并無收錄“柿餅臉”一詞,但作者根據(jù)語境的需要,根據(jù)詞典中已有的詞語進行仿造,突出有棱有角的“霸槽”的臉與大部分“柿餅”形狀的古爐村人臉的不同,彰顯人物性格的不同,語言輕松幽默。例(13)中“沒心狼”顯然是仿造“白眼狼”而來,形象生動、靈活巧妙地表達金狗是個知恩圖報而并非是個不懂人情的人。此外,賈平凹小說中的“瓊瑤鼻”等都通過抽換語素的方法突破語言的固有模式,增強語言的敘事性、生動性。
直取本義是指根據(jù)文本表達的需要,舍棄詞語的比喻義或者引申義,直接使用字面意義表達的語言行為。賈平凹小說中的語義直用使語言準確地表達出文本意義,語言新穎易辨,富有幽默感。例如:
(14)間或這和尚也到船上來,和韓文舉喝酒,喝到醉時竟一臉高古,滿身神態(tài),口誦誰也聽不懂的經(jīng)文,爬至河邊一巨石尖上枯坐如木,一夜保持平衡未有墜下。[3]3
(15)英雄不可一世的紅頭蟈蟈,只剩下一個大頭一條大腿,其它的全不見了,蝎子的肚子鼓鼓的,形容好兇惡。[8]54
例(14)中的“神態(tài)”原指神的容態(tài),與明代陳子龍《巫山高》詩“神態(tài)恍忽將安居?精神徘徊不可治”[6]23中的“神態(tài)”意同。該例中的“神態(tài)”并非指人的表情、神色。作者利用語境直取本義,指巫山女神的風姿形貌。此外,賈平凹《商州》中的“泥牛入?!薄巴媾钡仍~也都無貶義之義。例(15)中的“形容”取其本義,指動物的容貌神色。文中是指紅頭蟈蟈一個頭一條大腿的樣子,和《紅樓夢》“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6]23中的“形容”語義相同。賈平凹擯棄詞匯的引申義,轉而使用本義,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取得返璞歸真、出奇制勝的修辭效果。
常規(guī)的語言具有有序性、線條性和別異性的特點。許多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為了適應語境,會突破語言的線性規(guī)則,構成變異表達,生成簡潔、含蓄等美學信息,提升語用效益。賈平凹小說運用拆詞、重復、反序的方法打破語言符號線條性的規(guī)則,使語言產(chǎn)生陌生化的效果。例如:
(16)因為演員們一走完,我就沒有理由再去夏天智的家了。一時灰了心情,懶得和三踅他們說話,擰身要走。[11]17
(17)我說:“他哭啥的?”陳亮說:“我哥一一心想當個歌歌手的的,只是為了吃吃飯才四處跑跑著做鞋補補輪胎的,這果園一承承包就把他拴拴拴在清風街了!”[11]35
例(16)中利用拆詞,將原本固定的詞語“灰心”拆開使用。在現(xiàn)代漢語中,“灰心”是一個較為常見的穩(wěn)定的短語,中間不能加其他成分。作者獨具匠心,將“灰心”轉化為“灰了心情”,使語氣在舒緩之余又強調了主人公內心的悲傷沮喪,體現(xiàn)語言的變異美和靈活性。例(17)中“歌”“的”“拴”是語言單位重復。正常情況下,它們不能多次出現(xiàn)。但這種違反組合規(guī)則的別異性,能打破語言自動化的局限性,易給人眼前一亮、新穎別致之感,能恰到好處地突出人物說話結結巴巴的特點。
語法是語言的構成、變化規(guī)則,具有概括性、生成性、系統(tǒng)性和穩(wěn)固性。文本一般按照詞法、句法規(guī)則進行組合。但小說家有時會根據(jù)語用意圖、情境題旨的需要,有意偏離現(xiàn)有語法規(guī)則,對語法作出變異。小說家通過新奇的表達,突破常規(guī)語言形式,制造陌生的語言氛圍,從而收到特殊的表達效果。
凡是詞,就應根據(jù)語句辨別詞性,離開句子的詞無詞性可言。在政論語體中,常規(guī)詞性的使用頻率較高。而對文學語體而言,詞性一般會發(fā)生變異,即一種詞類會臨時具備另一類詞的特征,這種轉化的詞簡潔直觀、獨具魅力。賈平凹小說以形容詞轉變?yōu)閯釉~,使形容詞臨時具備動詞的功能,既滿足讀者求新求異的心理,又隱含大量潛在信息,生成獨特的語言美學。例如:
(18)這期間,小水在寂寞里悄悄發(fā)育,滾圓了肩膀,白皙了脖頸,胸部臀部顯出曲線,人才十分的排場。[3]13
(19)一幫閑漢自然擁他,唆使再說謠兒,老頭卻吝嗇了口舌,只吼很高很長的“破爛嘍——!承包破爛嘍——!”[2]4
例(18)和例(19)都是將形容詞轉變?yōu)閯釉~,使詞性發(fā)生轉變?!鞍尊币话阕餍稳菰~,放于名詞之前,作定語。例(18)中的“白皙”帶動態(tài)助詞“了”,瞬間變化為動詞,它兼具形容詞和動詞兩種修辭功能,既說明主人公皮膚白嫩,人長得漂亮,又表現(xiàn)出“小水”的脖頸的皮膚處于變化中,語言表現(xiàn)張力強。例(19)中的“吝嗇”是形容詞活用動詞?!傲邌荨笔侵改橙嗽谠撚媚澄飼r卻不用某物,往往表示人物的小氣。文中改變詞性,將本是形容詞的詞語轉變?yōu)閯釉~,并與“口舌”搭配,彰顯老頭專心工作、無心搭理他人。這讓語言新穎靈活、別致生動。
詞是短語的構成材料,詞的運用首先體現(xiàn)在詞與詞的組合上[12]。常規(guī)詞語搭配符合人們對詞語的語義和邏輯的認知,但缺乏原創(chuàng)性與新鮮感。而超常搭配則突破語義和邏輯的限制,增加感覺的難度和閱讀的時長,使讀者對文本產(chǎn)生別樣的審美體驗。
1.主謂搭配
(20)主流道從不蹈一,走十里滾靠北岸,走十里倒貼南岸,故商州的河灘皆寬,“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成語在這里已經(jīng)簡化為一個符號“S”代替。[3]序言之一
(21)一群老鴉在空中一會兒聚起,一會兒散開,后來風似的一陣呼呼聲,鋪天蓋地壓過村子,瞬息間又飛向樹林子里去,夜也被馱了下來。[8]501
例(20)中的“滾靠”和“倒貼”一般不與“河道”構成主謂關系。“滾靠”和“倒貼”的主語一般和人或動物組合,比如“這個小孩滾靠他媽媽”“她出嫁時倒貼了”。賈平凹在此用“滾靠”“倒貼”而不用“流向”“倒流”等詞,以擬人的手法巧妙生動地表現(xiàn)出河流的狂野、任性、浮躁的特點。例(21)中“壓”“馱”的主語分別是老鴉和夜,“壓”的主語一般是重量較大的人、動物等,一般不與重量較輕的鳥類組合。賈平凹用“壓”則是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老鴉的數(shù)量多,給人壓迫感。這里將視覺轉化為感覺,體現(xiàn)出作者想象力豐富?!榜W”的主語多為人或者動物,此處主語用“夜”體現(xiàn)作者用詞思維跳躍、別具匠心,新奇靈動地表現(xiàn)夜幕降臨。
2.動賓搭配
(22)二十分鐘后,這灰白便減弱了,變得幽幽的黑,氣溫也降低了,掃著颼颼的風。[6]24
(23)突然間,一陣噗噗地喘響,如鴿子在飛動,三大仰頭看天,天上依舊固定著云彩。[8]618
例(22)中“掃”的賓語為“風”,“掃”的賓語多為“垃圾”“樹葉”等有形的物體,“風”為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所以文學中很少將“掃”與“風”進行搭配。語義搭配變異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出隨著氣溫的驟降,冷風席卷而來,如一把冰冷的掃把,拍打著人們單薄的身軀的情景,渲染了寒冷肅殺的環(huán)境,體現(xiàn)了人物內心的擔憂、恐懼。例(23)中“固定”與“云彩”構成動賓關系,新穎奇特。“云彩”本是變化莫測,無法固定之物。作者借云彩的固定表明天空依然絢麗、五彩斑斕,彰顯人物內心持久的祥和安定、悠閑舒適。賈平凹以靜寫動,出人意料的手法令人折服。
3.偏正搭配
(24)太陽正照在她的臉上,金狗覺得天上的太陽已不存在,那臉是一盤肉太陽。[3]11
(25)夜郎口里應著,到底年輕臉嫩,再也敷衍不下去,原是堆上來的一層笑,這時
候就僵扯著,使一張長臉越發(fā)地長吊。[5]7
例(24)用“一盤肉”形容太陽,令人嘆為觀止?!疤枴痹诖颂幉⒎钦娴奶?,而是指金狗的臉,而“金狗”的臉又像盤子一樣,所以用“一盤肉”作定語修飾“太陽”。此種搭配既能體現(xiàn)金狗親切和藹、陽光樂觀,又能呈現(xiàn)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奇特的語言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忍俊不禁。例(25)中“一層”和“笑”形成定中關系。從邏輯上講,“笑”非實物,無法用“一層”修飾,作者之所以用“一層”與“笑”搭配,是為了用新穎別致的語言吸引讀者,幫助讀者展開聯(lián)想,想象人物臉上皮膚折起,形成“一層”,以此強調主人公的笑并非真心,而是敷衍。
4.述補搭配
(26)只是世代農(nóng)民,鞭桿戳牛的尻子,恨天,怨地,鞏家田家人罵不得,倒日娘搗老子的把牛罵得有板有眼。[3]5
(27)棗核女人腳無力氣……天一聲,地一聲,破口大罵,直罵得天昏地暗,蚊子也睜不開眼。[13]211
例(26)中“罵得有板有眼”的中心語是“罵”,補語是“有板有眼”?!傲R”本是貶義詞,一般指人物為發(fā)泄負面情緒或者因犯錯遭受他人指責等而發(fā)生的行為。“有板有眼”是褒義詞,形容人說話辦事條理清晰。文中借“罵”和“有板有眼”在語義上的特殊組合,指出農(nóng)民對難以翻身的現(xiàn)狀感到不滿的情緒是合理的。新鮮的搭配形成語義上的變異美,新奇別致、耐人尋味。例(27)中“罵得天昏地暗,蚊子也睜不開眼”構成語義變異?,F(xiàn)實生活中,罵人不可能罵得天昏地暗,也不會導致蚊子睜不開眼。作者在補語中巧用“天昏地暗,蚊子也睜不開眼”的夸張語言,極言人物罵的程度,語言生動形象、活潑逼真,令人印象深刻。
常規(guī)語句按照語法將語言單位組裝起來,例如,主謂結構的句子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動賓結構的句型是動詞在前、賓語在后。句子成分變異是根據(jù)語義表達,擺脫正常語序,“使形式變得復雜難辨,使句子呈現(xiàn)出復雜多樣的形式,并且具有明顯的修辭效果”[14]。賈平凹往往將主語、謂語、賓語前的修飾成分或者限定成分加以調整,使語言富有變化,在避免語句冗長或累贅的同時,又能突出焦點、強調語義。
1.定語位置變異
(28)背河的這面街房,卻故意不連貫,三家五家了隔有一巷,黑幽幽的,將一階石級直垂河邊,日里月里水的波光閃現(xiàn)其上,恍惚間如是鐵的環(huán)鏈。[3]1
(29)水底里摸到那個麻袋,踹踹,肉肉的,軟,不知裝的是人是獸,拎起來特別輕。[3]8例(28)和例(29)都是定語后置。例(28)中的“黑幽幽的”原本放于“巷”之前,即正常的語序是“黑幽幽的巷”。作者將“黑幽幽”易位至中心語之后用逗號隔開,顯得更加醒目。定語的后置強調巷子的黑沉沉,更能反襯下文波光的亮閃閃。例(29)中“肉肉的,軟”放于主語中心語“麻袋”之后,一是為了突出麻袋軟的特點,二是為了將句子化整為散,使言語表達活潑而不呆板。定語后置不僅能強調事物與人物的特征,還能避免表達單一,使語言豐滿。
2.狀語位置變異
(30)鎮(zhèn)街在河的北岸,長蟲的尻子,沒深沒淺的,長,且七折八折全亂了規(guī)矩。[3]1
(31)小水搖船過去,擺渡的是田中正的侄女,艷陽里,妖妖地笑出兩排細碎白牙。[3]13
例(30)中“沒深沒淺的”原本應位于“長蟲的尻子”之前,因此正常的語序是“沒深沒淺地長著長蟲的尻子”。扭曲的語序既能突出尻子沒深沒淺的特征,使人印象深刻,又能避免頭重腳輕,主語過長。語序變異是作者根據(jù)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有意地通過焦點凸顯引起讀者的注意,從而達到凸顯語義、變換結構的目的。例(31)中“艷陽里”一般位于句子開頭,作者將其放于中間是為了強調在艷陽中的小女孩笑得格外妖艷燦爛,同時也烘托溫暖的氛圍,襯托人物內心的快樂之情。語義重心后移,不僅能成功引起讀者注意,化平直為起伏,還能使表達簡潔鮮明。
陌生化理論是由俄國形式主義理論家提出的一個著名的文學理論,它強調形式與內容要與人的常規(guī)認識心理和認知相違背。陌生化的基本構成原則是組成語言的各要素之間表面形成對立而內里實則統(tǒng)一。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作家一方面遵循語言規(guī)約框架,呈現(xiàn)常態(tài)化的語言形式,但另一方面出于表達需要,又會突破現(xiàn)行規(guī)范,別創(chuàng)形式、另立新解,使人們最習以為常的語言產(chǎn)生異樣、陌生感。賈平凹的創(chuàng)作為適應特殊語境,使用新穎奇妙、幽默生疏的語言,增強信息的傳遞、思想的表達、情感的抒發(fā),從而提升表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