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建,孔 毅,朱光瓊,陳毅美,劉坤祥
遵義醫(yī)科大學:1.人體解剖學教研室;2.教育教學質量控制中心, 貴州 遵義 563000
2017年12月和2020年5月,教育部分別發(f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及《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全面推進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建設進程中,充分挖掘各個學科的思政元素[1],在全國高校推廣實施思政教育融入專業(yè)課中,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yè)知識教育相結合[2]。課程思政不是一門具體的科目,它是一種教學理論體系,須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3]。當前課程思政建設存在諸多不足,主要表現為任課教師的認識不足、思政案例挖掘差強人意、實施模式單一,以及考核評價體系缺失等問題[4-5]。醫(yī)學生的醫(yī)學啟蒙課程是人體解剖學,在啟蒙階段如何培養(yǎng)醫(yī)學生醫(yī)德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等值得我們去探索[6]。當前,專任教師欠缺人體解剖學中所涉及的思政實例及運用這些實例的方法技巧;傳統(tǒng)教材和教法的思維固化,一時難以改變;科研和晉升壓力較大造成教師只是單純介紹專業(yè)知識,沒有時間深入挖掘蘊含在課程中的潛在思政元素:基于此,該文通過深入挖掘人體解剖學課程思政元素并用實際案例加以總結,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課教育的最佳契合點,促進教師改變觀念和提升思政教育能力,同時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1教學對象
該研究選取遵義醫(yī)科大學2020級臨床醫(yī)學一年級本科生作為教學對象。所有學生均于2021年3月起參加人體解剖學課程思政實例的教育教學,信息的收集均獲得被調查者的知情同意。
在人體解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的理論和實驗環(huán)節(jié)均穿插不同的課程思政實例。
1.2.1理論教學環(huán)節(jié)
緒論實例講解人體解剖學發(fā)展史時,結合典型事跡,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及團隊合作精神。鐘世鎮(zhèn)院士一生踐行“配角人生”。當好配角,若沒有精湛的人體結構知識,焉能進行高超的外科手術?鐘院士課題組于2003年完成中國首例女虛擬人數據采集,把一具標準女尸從頭到足切成8556個橫斷面,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擁有本國虛擬人數據庫的國家,后期又進行人體三維立體重建,模擬出虛擬數字人[7]。教師通過圖片講述并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是永無止境的,以此激發(fā)學生的科研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創(chuàng)新精神。
運動系統(tǒng)實例教師在講解骨髓時,重點講解骨髓為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質間隙內的軟組織,分黃骨髓和紅骨髓。紅骨髓有造血和免疫功能,失血過多或貧血會激發(fā)人體的造血功能。課堂上通過引入無償獻血講解相關知識點,并重點講述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可幫助患者解除病痛、挽救他們的生命;并宣傳中國鼓勵18~55歲的人群無償獻血等相關公益行為的政策,鼓勵學生積極加入無償獻血的隊伍,加強對醫(yī)學生的人文和仁愛的教育[8]。
內臟學實例講解肝臟相關知識點時,教師應重點講解肝臟的位置及形態(tài),并通過講述“焦裕祿精神”,穿插展示焦裕祿同志與蘭考縣人民一起治理流沙和在田間勞動的圖片,講述焦裕祿同志一生為民,年僅42歲便因肝癌去世的故事,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學習他無私奉獻、情系人民的高尚品格,從而培養(yǎng)學生兢兢業(yè)業(y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講解食管的三個生理性狹窄及胃部結構時,通過播放胃食管插管術的操作視頻,當胃管到達食管的狹窄處時,操作要緩慢、輕柔,并囑咐患者做吞咽動作,避免因插管造成患者食管粘膜的損傷,培養(yǎng)學生的愛傷觀念和敬業(yè)精神[9]。
講解呼吸系統(tǒng)概述之前,先播放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公益短片。2019年12月以來,全世界暴發(fā)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力防控疫情的過程中,廣大醫(yī)務工作者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線,不顧個人安危始終堅守在患者身旁,時刻做好準備主動請戰(zhàn)前線,堅決服從指揮千里馳援疫區(qū)。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涌現出一大批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先進事跡,榜樣感召世人,模范凝聚力量。通過講解,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使命,學好醫(yī)學基礎知識,將來為人民的健康貢獻力量。
脈管系統(tǒng)實例講解心血管系統(tǒng)總論時,教師可以介紹無償獻血的相關政策,并重點強調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是中國血液事業(yè)發(fā)展的總方向。獻血是愛心奉獻的體現,幫助患者解除病痛、搶救他們的生命,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通過講解獻血前、獻血中及獻血后的注意事項,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地參加這項公益活動,培養(yǎng)其無私奉獻的精神。
感覺器實例講解眼球壁的組成時,教師可以對角膜捐獻的相關政策和事例進行介紹。角膜是無色透明、具有屈光作用的器官。以青年歌手姚貝娜為例,介紹其將眼角膜捐獻給深圳和成都的兩位受捐者,這是一種無私而崇高的行為。目前,中國民眾對眼角膜捐獻還存在許多顧慮,很多人持保守態(tài)度。然而事實上,中國目前有超過200萬角膜盲患者,教師通過講解、宣傳器官捐獻的相關政策和事例,讓更多的人對眼角膜捐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使其認識到這種行為可以給他人帶來光明,也能讓亡者的眼睛得以“重生”。
神經系統(tǒng)實例講解脊髓時,教師可以介紹“糖丸爺爺”,即中國著名的病毒學家顧方舟教授。這個承載著無數人兒時記憶的“糖果”就是顧方舟帶領團隊研制出的脊髓灰質炎活疫苗,它護佑了幾代中國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國進入無脊髓灰質炎的時代。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這樣評價到:“舍己幼,為人之幼,這不是殘酷,是醫(yī)者大仁;為一大事來,成一大事去;功業(yè)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靈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載著新中國的孩子渡過病毒的劫難?!钡麉s只是淡淡地說到: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顆小小的糖丸。通過講解顧方舟教授的事跡,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精神,為中國的醫(yī)學事業(yè)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1.2.2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運動系統(tǒng)實例教師在講解翼點的相關知識時,可重點介紹太陽穴,又稱為“經外奇穴”,位于眉梢與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断丛┘洝罚骸邦~下者眉,眉際之末者太陽穴”。主治病癥為: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疾病。長時間用腦后,太陽穴會出現重壓或脹痛的感覺,這是大腦疲勞的信號,這時施以按摩效果顯著。按摩太陽穴可使大腦以良性刺激,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并且能繼續(xù)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內臟學實例教師在講解內臟學總論時,可對器官和遺體捐獻的相關政策和事例進行介紹,培養(yǎng)學生珍惜生命的價值,敬畏生命,才能更好地為醫(yī)學事業(yè)奉獻余生。課下可以組織學生參加遺體捐獻的過程、清明節(jié)祭掃活動等,讓學生親身感受遺體捐獻者的無私大愛,及其用自己的身體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0]。
講解彈性圓錐時,教師可以播放環(huán)甲膜穿刺術的視頻,強調穿刺時的位置、毗鄰結構及注意事項,避免因穿刺不當造成患者出血而引發(fā)窒息,以培養(yǎng)學生兢兢業(yè)業(y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脈管系統(tǒng)實例教師在講解全身的淺靜脈,尤其是上下肢淺靜脈時,可結合臨床輸血和靜脈輸液的操作視頻,強調貴要靜脈、頭靜脈、肘正中靜脈及大隱靜脈等的位置及走行,重點講解在給患者采血或輸血、輸液時要從靜脈遠端移向近端,從而保護患者的血管,以培養(yǎng)學生敬業(yè)精神。
感覺器實例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執(zhí)行掃雷任務時,杜富國命令戰(zhàn)友“你退后,讓我來!”排查過程中,突遇爆炸。瞬間,他用身體保護了戰(zhàn)友,而自己卻失去了雙手雙眼。通過講解杜富國的英勇事跡,培養(yǎng)大學生恪盡職守、不怕犧牲的優(yōu)秀品格,響應祖國的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下去,為中國人民的健康事業(yè)做出貢獻。
神經系統(tǒng)實例講解脊神經時,教師應結合臀部肌肉注射部位,介紹坐骨神經的走行和分布范圍,以及準確定位進針的位置,避免損傷坐骨神經,引發(fā)患者運動障礙,培養(yǎng)學生作為一名醫(yī)師要有一顆仁愛之心,增強其敬業(yè)精神。
該研究利用問卷星創(chuàng)建問題和問卷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調查問卷問題主要涉及學生對人體解剖學的學習興趣、專業(yè)能力、綜合素質、人文和誠信精神及文化自信等方面,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類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
共有500名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參與了調查,受訪者中均是大一學生,其中男生246人(49.2%),女生254人(50.8%);年齡18~21歲。群眾102人(占20.4%),黨員7人(占1.4%),團員391人(占78.1%)。
在學期末,采用問卷星對學生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專業(yè)課中的教學效果進行調查,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416份,有效率83.2%。結果顯示:77.16%的學生知道人文素質的概念,而有22.84%的學生不知道;87.98%的學生認為人文素質教育是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的綜合育人理念;82.69%的學生認為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81.01%的學生認為是將思想與專業(yè)教育相結合,建立綜合的育人體系;79.09%的學生認為是培養(yǎng)全方位社會主義接班人;77.64%的學生認為思政教育有作用;70.43%的學生認為增加了其對人體解剖學的學習興趣。另外,有82.45%的學生認為思政教育提高了其專業(yè)能力、綜合素質(84.38%)、人文和誠信精神(82.93%)及文化自信(86.54%)(如表1所示)。
表1 思政教學問卷調查評價表 n(%)
一段時間以來,高校思政教育與專業(yè)課教育出現相互脫節(jié)的現象,在對醫(yī)學生進行專業(yè)培養(yǎng)的同時,忽略了人文素質教育和科研誠信等方面的教育[11],導致近些年出現了與國家教育理念不一致的事例。醫(yī)學人文素質教育,是每一位醫(yī)者都必須學習的課程,貫穿于醫(yī)學教育的整個階段[12],不論是從社會現實的角度、從患者的角度,還是從醫(yī)者的角度,我們都應該重新認識人文素質教育,用實際行動踐行醫(yī)學人文理念,重塑人格金身[13]。為此,教育部分別發(f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及《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全國高校推廣實施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yè)課中,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yè)知識體系教育相結合。以“課程思政”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中檢索,2018年全國發(fā)表相關文章為613篇,2019年達到2544篇,2020年6529篇,2021年1—11月則達到8011篇。從發(fā)表論文的數量來看,課程思政已在全國全面推進。但是以“人體解剖學課程思政”為關鍵詞檢索,2019年發(fā)表11篇,2020年23篇,2021年33篇,從數量來看,課程思政在人體解剖學的推進中較慢,且多是總結性文章,少有以案例為主的文章?;诖耍撐耐ㄟ^深入挖掘人體解剖學相關思政元素,將人文素質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上通過案例導入、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感染每一名學生,課下通過組織學生參與遺體捐獻過程、清明節(jié)祭掃等活動,讓學生近距離、貼近實際地領悟人文素質教育,這就是目前醫(y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最具現實意義和最迫切需要加強的思政內容。
在人文素質教學中,通過問卷調查得知,有77.16%的學生知道人文素質的概念,而22.84%的學生不知道;87.98%的學生認為人文素質教育是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的綜合育人理念;82.69%的學生認為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81.01%的學生認為是將思想與專業(yè)教育相結合,建立綜合的育人體系;79.09%的學生認為是全方位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通過對問卷的分析得知,人文素質教育對大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一名高校專任教師,還需要進一步挖掘和完善人文素質教育的實例,探索如何將課程思政建設與人體解剖學教學相結合,進一步提高課程思政的意識和能力,使其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2],將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貫穿于每一門專業(yè)課中,使人文素質教育成為每一名教師的共識,激勵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醫(yī)者。
課程思政是立德樹人的一種新嘗試,不同學科有不同的元素和特色,如何達到理想的效果,還需要不斷地提高思想認識[14]。在此次思政教學應用中,也發(fā)現了諸多不足和局限性:①課程思政教育的目標不明確,教學實施后發(fā)現教師只根據實例教學,不關心學生的學習效果,生搬硬套地完成任務[5]。②師資力量薄弱、學時少、教學內容多,是目前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思政教學是以核心價值觀和職業(yè)道德為主[15],能否實現教學目標,關鍵在教師,教師主觀意愿不強或教改能力不夠[3],如何科學和辯證地將思政案例融入到教學中,需要教師有一定高度的思想認識、專業(yè)素養(yǎng)和技術素養(yǎng)[16]。③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評價方式單一,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課堂講授和實驗驗證的方式,第二課堂等課外活動開展較少。據相關研究報道,學生參與遺體捐獻、解剖繪圖比賽、制作標本、摸骨比賽等均可提升醫(yī)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17-18]。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目前僅限于問卷調查的形式,客觀評價指標較少。為保證課程思政的教學質量,可改變課程考核方式,過程性評價可全方位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理論和實驗考試的基礎上,增加學生自我反思環(huán)節(jié)[19]。④課程間缺乏融合,基礎醫(yī)學科目眾多,彼此之間缺乏溝通,各自為戰(zhàn),不能達到協(xié)同推進的局面。
教育教學全過程要始終貫穿思政教育,是塑造大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主要途徑之一。對人體解剖學而言,不僅要加強教學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和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20],還需要不斷提升教師的思想認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