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榮
內(nèi)容摘要:蒙學教材是古代社會專門為幼兒編寫的教材,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通過對蒙學教材的閱讀,幼兒能獲得識字教育、生活基礎知識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等。作為“蒙學之冠”的《三字經(jīng)》以其簡單基礎的文字、韻律和諧的句式、德育為主的中心思想、豐富有趣的故事,成為了蒙學教材的典范,經(jīng)久不衰;同時,其中蘊含的教育教學思想方法,也為今天小學語文的教學提供了重視閱讀、德智并行、循序漸進、重視榜樣等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蒙學 教材 《三字經(jīng)》
蒙學是中國古代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學校,蒙學教材則承載了蒙學教育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有識字教育、生活基礎知識教育、道德教育等。我國最早的蒙學教材可追溯到西周時期,之后歷朝歷代蒙學教材不斷更新豐富,宋代出現(xiàn)了《三字經(jīng)》《百家姓》等優(yōu)秀的蒙學教材,其中又以《三字經(jīng)》為頂峰之作。家喻戶曉的《三字經(jīng)》以獨具特色的語言、生動豐富的內(nèi)容以及明白曉暢的說理方式,代表了古代蒙學教材的最大成就。筆者擬以《三字經(jīng)》為例,研究蒙學教材的特點,即文字基礎,簡單常用;句式整齊,韻律和諧;內(nèi)容豐富,包羅萬象;德育為主,養(yǎng)正于蒙;列舉故事,趣味性強。通過總結(jié)《三字經(jīng)》的特點,可以得出古代蒙學教材的特色,也能從中探尋今天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經(jīng)驗。
一.《三字經(jīng)》的主要內(nèi)容
《三字經(jīng)》可謂是微言大義,全文雖然僅僅一千多字,但文字所囊括的內(nèi)容實在是豐富無窮。全書共分為六部分,無論是天文地理,還是文學經(jīng)典,又或是千年歷史,《三字經(jīng)》都有所涉及,是當之無愧的小百科全書。書中第一部分從“人之初,性本善”至“人不學,不知道”,主要強調(diào)了學習對兒童成長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告訴我們后天的教育可以幫助兒童成長成才。第二部分為“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弟,次見聞”,以孔融和黃香的事例教導幼兒要懂得禮儀、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第三部分為“知某數(shù),識某文”至“此十義,人所同”,書中介紹了諸多生活常識和科學知識,內(nèi)容十分豐富。從“凡訓蒙,須講究”至“文中子,及老莊”是第四部分,簡要介紹了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以及兒童讀書的程序。第五部分為“經(jīng)子正,讀諸史”至“通古今,若親目”,以簡短的文字將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圖卷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并且各朝代的事跡敘述詳略得當,文字含蓄雋永。最后一部分是“口而誦,心而惟”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diào)學習要勤奮刻苦、專心致志、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為?!度纸?jīng)》六部分所涉及的知識面之廣、囊括的內(nèi)容之豐富實在令后人贊嘆,幼兒通過誦讀《三字經(jīng)》雖不能對事物有深刻的了解,但能開闊視野、拓寬眼界,這恰好體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
二.《三字經(jīng)》的特點
(一)文字基礎,簡單常用
蒙學教材的功能諸多,其中之一就是識字教育,幼兒通過閱讀蒙學教材認識基礎的漢字,并掌握語言的特點,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文字基礎。識字教育也就是《三字經(jīng)》“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中的“小學”,所以蒙學教材的用字十分講究,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大多是基礎字,這一點在宋代教材《三字經(jīng)》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首先,《三字經(jīng)》可以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的簡單常用字?!度纸?jīng)》一書內(nèi)容豐富,包羅萬象,卻只有短短一千余字,且近一半是重復的字,所以幼兒閱讀此書實則只需學習五百余字。將這五百余字與今天的《現(xiàn)代漢語常用表》對照,“有451字是一樣的,占到了總字數(shù)的85%”[1]。雖然某些句子中有個別難學的字,但大多數(shù)是地名、人名、物名中的不常用字,對幼兒的基礎識字不會產(chǎn)生影響。其次,《三字經(jīng)》可以幫助幼兒認識語言結(jié)構(gòu)。《三字經(jīng)》中的識字教育并不是學習一個一個的單字,而是字與字組合,滿足了漢語寫作中的基本結(jié)構(gòu)。古代漢語有偏正、中補、狀中、聯(lián)合等語言結(jié)構(gòu),這些結(jié)構(gòu)大多數(shù)都囊括在了《三字經(jīng)》中。如“人之初”等是偏正結(jié)構(gòu),“擇鄰處”等是動賓結(jié)構(gòu),“性本善”等是主謂結(jié)構(gòu)。幼兒經(jīng)常朗讀背誦《三字經(jīng)》就會產(chǎn)生語感,從而認識這些結(jié)構(gòu),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漢語打下基礎。并且,《三字經(jīng)》中的識字教育是與學習知識、養(yǎng)成品德結(jié)合在一起的,幼兒在識字的過程中就能獲得超出識字教學所給的知識,給單調(diào)的識字教育豐富了精神內(nèi)涵。
(二)句式整齊,韻律和諧
蒙學教材是專門為幼兒編寫的,除了文字簡單之外,還要編寫得符合兒童語言發(fā)展的特點。上蒙學的幼兒年紀輕,語言能力較低,思維上不能理解長句,口頭上朗讀多重韻律的句子困難,所以蒙學教材往往要編寫得朗朗上口,便于兒童誦讀和記憶。大多蒙學教材采用的都是韻文的形式,《三字經(jīng)》也不例外?!度纸?jīng)》名為“三字經(jīng)”,正是因為其以三字為一句,或四句一組,或六句一組,甚至八句一組。這樣的結(jié)構(gòu)單位上下句之間節(jié)奏輕快、韻律和諧、句式精煉,誦讀起來猶如吟唱,“在行文上避免了枯燥乏味”[2]。不僅如此,這種語言形式還有利于記憶?!度纸?jīng)》雖然整本教材內(nèi)容豐富,有客觀存在的科學文化知識,有需要主觀理解的禮儀規(guī)范內(nèi)容,讓幼兒朗讀并背誦下來相當困難,但三字一句且韻律和諧的句式恰好能克服對兒童來說內(nèi)容龐雜的弊端,幫助幼兒記憶背誦。另外,通過誦讀節(jié)奏鮮明、韻律和諧、朗朗上口的《三字經(jīng)》,還能幫助幼兒建立語感,體會到漢語的組合結(jié)構(gòu)記憶文字的無窮韻味,為其后來的閱讀和作文筑牢根基。
(三)德育為主,養(yǎng)正于蒙
培養(yǎng)幼兒道德一直是蒙學教材的功能之一,這是蒙學在封建統(tǒng)治時期的目的。“蒙”有幼稚之意,養(yǎng)正于蒙即在幼兒時期去除蒙昧,將人培養(yǎng)成正人君子,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度纸?jīng)》提出了“首孝弟,次見聞”的觀點,強調(diào)做人首先要講孝悌,其次才是學習知識,增廣見聞,這正是體現(xiàn)了德育為主的思想。《三字經(jīng)》中的道德教育內(nèi)容豐富,涉及人性起源、三綱五常、禮儀秩序等,大致可分為性善論教育、孝文化教育、義利關系教育三方面[3]。首先是性善論教育,《三字經(jīng)》開頭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一觀點來自于孟子的性善論,肯定了人人生而有善端,如果不修養(yǎng)品德,就會失去善端。這一點對幼兒提出道德要求就是要通過學習來進行自身修養(yǎng),否則就會與他人有差距。其次是孝文化教育,儒家文化特別注重家庭倫理關系的和諧有序,孝是對長輩的尊敬、善待,只有孝順的人才會忠于君主,才能在學問上有所建樹。第三是義利關系教育,《三字經(jīng)》中反復出現(xiàn)“義”字,書中的“義”指的就是應當遵守的道德倫理關系和行為準則?!度纸?jīng)》中對“義”的強調(diào),就是要求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義利觀,遵守道德原則,重義輕利。在道德教育上,《三字經(jīng)》不僅內(nèi)容豐富,其說理方式也極其巧妙,例舉了大量的典故、故事規(guī)勸幼兒,而這些典故也無一不顯示了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深厚底蘊。
(四)引入故事,趣味性強
《三字經(jīng)》內(nèi)容十分豐富,對幼兒來說要消化這樣龐大的知識系統(tǒng)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同時通篇的引導、勸誡也會使文本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幼兒的興趣。于是作者在說理時,引入了具有代表性的古圣先賢或是在歷史上口碑良好或是有善可取的人物的故事,從擺事實和講道理兩個方面闡述其觀點。[4]《三字經(jīng)》中的典故豐富有趣,或倡導尊敬師長,或鼓勵勤奮學習,或贊揚清正廉潔,一個個通俗淺易的故事向我們闡釋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這是《三字經(jīng)》又一個鮮明的特點,也是其優(yōu)點。如第一部分中,舉了孟母為了培養(yǎng)孟子曾三次搬家,以及竇燕山家教嚴格、教育有方,五個兒子均科舉登第的例子來說明教育的重要性。又如第六部分中,舉了西漢人路溫舒、公孫弘即使家庭貧困無錢買書,也要自食其力、奮進苦讀,以及漢朝人孫敬、戰(zhàn)國人蘇秦刻苦學習的故事來鞭策幼兒勤奮刻苦地學習。這些真實事例的引入,使書中的觀點更具有說服力;同時幼兒本身善于模仿,優(yōu)秀人物的事例能給幼兒提供榜樣的作用,鼓勵他們認真學習。另外,枯燥生硬的理論原則和生動的故事結(jié)合在一起后,就把抽象的勸誡變得形象、具體、生動,使難懂的道理變得通俗明白,更能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
三.《三字經(jīng)》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啟示
(一)重視誦讀
小學是義務教育的第一階段,是為初中和高中打基礎的階段,此時學生應該通過讀寫等訓練來獲得基礎的語文知識,其中朗讀格外重要。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他們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處于較低的水平,不能對課文內(nèi)容有深刻的理解,但此時他們擁有超強的記憶力,是訓練聽說讀寫和積累基礎知識的最佳時期,所以此時的教學不能像初中高中那樣著重傾向于強調(diào)文本的內(nèi)涵,更多的應當是識字、寫字、閱讀。尤其是誦讀,“兒童誦讀過程類似念唱”[5],眼睛看、嘴巴念的時候啟動了右腦,而對文字的辨認、整理、加工則要用到左腦,整個誦讀過程同時運用了左右腦,有助于幼兒智力的提升。幼兒理解能力稍弱但強于記憶,誦讀課文時,也許不能立馬理解是什么意思,但隨著長年累月的吟誦和生活閱歷的豐富,就能慢慢體會文中要表達的思想。另外,通過誦讀還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語感既是語文學習的目的,也是語文學習的途徑,良好的語感能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固的基礎?!度纸?jīng)》三字一句、韻律和諧的語言特點具有誦讀的優(yōu)勢,教師應從中獲得啟發(fā),在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篇目中選取適合的文本給學生誦讀。尤其是針對古詩文,誦讀是關鍵一步,只有通過“讀”才能體會到中華語言的古老韻味。
(二)德智并行
小學階段不僅是積累與打基礎的關鍵期,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此時的教學智育與德育同等重要。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性質(zhì)決定其對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地位,語文教師應當在教給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充分挖掘課文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的意義,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三觀?!度纸?jīng)》不僅是一部語文知識和科學知識的“小百科全書”,也是一部道德教育的力作。書中提出了“首孝弟,次見聞”的觀點,強調(diào)做人首先要講孝悌、懂禮儀,其次才是學習知識、增加見聞,《三字經(jīng)》是德智并重的。為了幫助兒童明白這個道理,書中舉了諸多名人的例子,如孔融讓梨等。今天的語文教學中,有的老師認為小學生思維不成熟,不必要進行“道德教化”;有的老師甚至沒有意識到語文的人文性功能,一味以死記硬背的方式教授語文知識點,只強調(diào)語言文字的學習,這些現(xiàn)象都不利于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其實教師在講授課文時,不僅要將焦點集中于文本的知識性上,還要挖掘其人文性的內(nèi)涵,利用語文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使語文課真正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三)循序漸進
《三字經(jīng)》內(nèi)容豐富、含量驚人,但讀來不會讓人感到混亂,因其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將內(nèi)容由淺入深一一道來。并且,《三字經(jīng)》在指導幼兒閱讀時,提供的書目也是由易到難、漸漸深入,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fā)展水平。循序漸進這一教學原則在《三字經(jīng)》一書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這也是我們教師一定要遵循的原則之一。語文不像數(shù)學等其他學科,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將原理弄清、迅速得到提高,語言文字是慢功夫,需要一天天的積累。小學生處于記憶超強時期,但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處于低水平,教師“不能一味搞提前量”[6]。語文新課標已出來多年,雖然強調(diào)低年級階段要減負,但當下許多老師仍然為了考試和分數(shù)在“壓迫”學生學習。就拿識字教育而言,課標對低年級階段的識字數(shù)量要求已經(jīng)大大降低,許多都是能認就行,不必一定會寫,但有些老師就會將多認多寫設為學生是否合格優(yōu)秀的標準,結(jié)果無疑是挫傷了兒童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速度上都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照顧到低年級學生的接受情況,教學時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勻速講解、適時提問,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得扎實的同時學得開心,不至于敗壞了學語文的口味。
(四)榜樣作用
《三字經(jīng)》講道理時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論講解,而是加入了許多名人的事例進行論述,這樣不僅使其更具有故事的趣味性,名人的真實事例也更能說服兒童,起到榜樣的作用。小學生因其年齡特征和身心發(fā)展水平是不善于思考的,但善于模仿,為其提供正確的模仿對象有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三字經(jīng)》中引用了車胤用螢火蟲照明、孫康借助積雪反光讀書、蘇洵后悔沒有早日苦讀等典故,學生在閱讀后會受到鼓舞,對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從而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刻苦奮進。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好榜樣的作用激勵學生學習。榜樣可以是書中的,通過對學生介紹學習刻苦、品德高尚的名人,使他們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同時,榜樣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人,甚至是身邊的老師、同學,學生離他們更近,更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優(yōu)秀之處。教師要注意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做一個勤學善思的教書匠,為學生努力學習做好榜樣。
《三字經(jīng)》作為古代蒙學教材的典范,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在整個中國語文教育史上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度纸?jīng)》在文字、句式、內(nèi)容、編排上的特點體現(xiàn)了古代蒙學教材的特色,代表了蒙學教材的最高成就,沉淀著前人在蒙學教材編寫上的心血和經(jīng)驗。通過對《三字經(jīng)》的誦讀和研究,有助于我們了解蒙學教材,增強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同時吸取蒙學教材的經(jīng)驗更好地進行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我們要深入挖掘《三字經(jīng)》中的積極要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它的價值在教育事業(yè)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參考文獻
[1]郝甜甜.《三字經(jīng)》與現(xiàn)代語言啟蒙教育[J].文學教育(中),2012(07):10-11.
[2]鄒太龍,易連云.傳統(tǒng)蒙學課本的當代教育價值——基于對《三字經(jīng)》贊語的探析[J].南昌師范學院學報,2014,35(05):147-151.
[3]楊冰.淺談《三字經(jīng)》中透視出的傳統(tǒng)道德教育[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08):9.
[4]張金慧.宋代道德類蒙學教材的特點[J].內(nèi)蒙古教育,2008(12):16-17.
[5]李士奇.《三字經(jīng)》:傳統(tǒng)啟蒙教育的典范教材[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12):145-146.
[6]溫儒敏.溫儒敏論語文教育三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