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軍
魯迅說:“魏末,何晏他們以外,又有一個團體新起,叫作‘竹林名士,也是七個,所以又稱‘竹林七賢。正始名士服藥,竹林名士飲酒。竹林的代表是嵇康和阮籍。但究竟竹林名士不純粹是喝酒的,嵇康也兼服藥,而阮籍則是專喝酒的代表。但嵇康也飲酒,劉伶也是這里面的一個。”(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魏晉風度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92頁)不錯,竹林名士是以飲酒見長的,三五個人在一起,最主要的活動就是飲酒。李白在唐代高喊:“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保ā秾⑦M酒》)元許恕也說:“古來飲者高其人,飲中八仙嵇阮倫”(《次陳師道別酒韻》)明楊爵勸人喝酒說:“古來飲者多圣賢?!保ā对龠M酒歌》)不僅因為飲酒而成名,竹林名士也因為飲酒而帶動了一個時代的風尚。東晉前將軍王恭不無幽默地說:“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敝窳置慷颊l在一起飲酒、論《莊子》呢?
第一,山濤與嵇康、呂安、阮籍為金蘭之契。
阮籍、嵇康、山濤是竹林七賢的核心人物,也是靈魂人物,正是三人的輻射交往,才有了竹林七賢的雛形?!渡綕齻鳌份d:“(山濤)與嵇康、呂安善,后遇阮籍,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毙枰⒁獾氖?,山濤的金蘭之交是有呂安的,并且二人的交情要比其他人篤厚,呂安卻逐漸被排除出竹林七賢之列?!妒勒f新語·賢媛》記載:“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山妻韓氏,覺公與二人異于常交?!弊犯菰?,其說均出自東晉太子中庶子戴逵所撰《竹林七賢論》。戴逵,譙郡铚人。嵇康是戴逵的前輩鄉(xiāng)賢,戴逵能道故老趣聞是毋庸置疑的。又劉孝標注引《晉陽秋》曰:“濤雅素恢達,度量弘遠,心存事外,而與時俯仰。嘗與阮籍、嵇康諸人著忘年之契?!憋当緜饕喾Q,所與神交者,惟阮籍、山濤。東晉袁宏作《山濤別傳》,曰:“陳留阮籍、譙國嵇康,并高才遠識,少有悟其契者。濤初不識,一與相遇,便為神交?!保ㄐ靾浴冻鯇W記》卷一八,中華書局,1962,436頁)山濤與嵇康友善,再與阮籍相交,竹林七賢的核心圈子由此形成。王曉毅說:“所謂‘竹林之契,是指約定時間游于竹林。這條史料透露的信息是:正始五年(244)三十九歲的山濤出任河內郡功曹,作為負責選拔人才的官員,結交了寓居本郡的才子嵇康、呂安,后將新識的阮籍介紹給嵇康,前期竹林之游的核心由此形成?!保ㄍ鯐砸恪丁爸窳制哔t”考》,《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確切地說,山濤是四十歲,不過這一判斷是比較合理的。正始五年,嵇康已經二十一歲。陸侃如認為,在這一年“嵇康尚主,拜郎中”(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上冊,《陸侃如馮沅君合集》第拾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471頁),正始六年,“嵇康遷中散大夫,居山陽,為竹林之游”(同上)。而山濤在河內郡做功曹,或上計掾;呂安沒有遷徙到山陽是可以判斷出來的,否則就不會有兄弟齟齬事件發(fā)生,但這并不影響山濤、嵇康、阮籍成為朋友。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盛贊阮籍,只是嘲笑他酒量過差而已。
第二,阮籍與王戎交,然后嵇康加入。
正始五年,阮籍與王渾同官尚書郎而為友,與小二十四歲的王戎相交。王戎弱冠時,與阮籍飲酒,兗州刺史劉昶竟無分杯的可能。文獻記載,阮籍與王戎常常在一起飲酒?!妒勒f新語·任誕》載:“阮公鄰家婦有美色,當壚酤酒。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酒,阮醉,便眠其婦側?!薄锻跞謧鳌芬灿涊d:“嘗經黃公酒壚下過,顧為后車客曰:‘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酣暢于此,竹林之游亦預其末?!辈贿^,《阮籍傳》關于阮籍醉臥婦側的記載,卻沒有王戎的身影。“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籍嘗詣飲,醉,便臥其側?!贝巳墨I記載,應該是同一種文獻的不同編寫。不過,王戎入竹林,還是有其他記載的?!妒勒f新語·排調》曰:“嵇、阮、山、劉在竹林酣飲,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王笑曰:‘卿輩意,亦復可敗邪?”在這里,竹林七賢中的五個人在一起飲酒,而王戎本傳記載的只是王戎與阮籍、嵆康作竹林之飲,并不涉及山濤、劉伶二人。王戎與之相識都存疑,何況向秀、阮咸了。因為這時阮籍在洛陽做官,阮咸在陳留閑居,向秀在河內注《莊子》;如果是上計掾,山濤就會在年末向朝廷匯報本郡本國的人口、錢糧、賦稅等情況,是有機會進洛陽的?!锻跞謧鳌放c《世說新語》所載王戎與阮籍飲酒故事恐怕是同構的,只是出自不同的文獻,不同人之口,并且有增改。
第三,劉伶與阮籍、嵇康因酒結緣。
劉伶性格淡泊,不喜交游,所以朋友很少。劉伶所居的沛國,與嵇康所在的譙國,歷史上同屬于沛郡,顯然居住地是比較接近的,二人能成為好友恐怕有地緣的關系在?!秳⒘?zhèn)鳌吩疲骸埃▌⒘妫╁D傺裕煌挥?,與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攜手入林?!眲⒘骘嬀聘镁浦槿?,這就使三人的豪飲,增添了品味,有了精神上的默契。故臧榮緒《晉書》曰:“劉伶與阮籍、嵇康相遇,忻然神解,便攜手入林?!保ɡ顣P等《太平御覽》卷五七,中華書局,1960,276頁)遍尋史料,劉伶與嵇康共同飲酒的記載很少。但是,有了好酒,阮籍卻愿意與劉伶共飲。劉孝標注《世說新語》引《文士傳》曰:“(籍)聞步兵廚中有酒三百石,忻然求為校尉。于是入府舍,與劉伶酣飲。”此二人不僅愛飲善飲,飲酒后的行為舉止又相投,喝起酒來自然暢快淋漓?!妒勒f新語·任誕》載:“劉伶恒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裈衣,諸君何為入吾裈中?”劉伶裸飲非常符合不拘禮教的阮籍的個性,這也是二人能成為朋友的主要原因吧。對此,王隱《晉書》記載得更為生動形象:“魏末,阮籍有才,而嗜酒荒放,露頭散發(fā),裸袒箕踞,作二千石不治官事,日與劉伶等共飲酒歌呼?!保ㄍ希?276頁)由此可見,竹林名士比竹林七賢更符合七個人的身份特征,而竹林七賢的行為特征又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標志性符號。
第四,向秀與嵇康、呂安,只在山陽的聚會。
向秀與山濤都是河內懷縣人,少年時就被山濤賞識。正始四年,嵇康成婚之后,遷居山陽,也在河內郡。需要指出的是,有研究者誤讀了山陽(國)郡和山陽縣,前者為漢獻帝退位而為山陽公所居之地,在今天的山東菏澤巨野一帶;后者在距洛陽一百多公里的太行山南麓(大體在洛陽東北方向),隸屬河內郡,即今天河南焦作修武一帶。向秀、嵇康雅好老莊之學,同聲相求成為友朋。嵇康作《養(yǎng)生論》,向秀論辯作《難養(yǎng)生論》,嵇康又作《答難養(yǎng)生論》,向秀又注《莊子》,二人均得超然心悟的妙處。嵇康喜歡鍛鐵,向秀常常為之佐助;向秀又與呂安親密,一起耕作田園,故《思舊賦》僅懷二人。故《向秀別傳》稱:“秀字子期,河內人。少為同郡山濤所知,又與譙國嵇康、東平呂安友善,并有拔俗之韻,其進止無不同,而造事營生,業(yè)亦不異?!庇帧妒勒f新語注·文學》引《向秀別傳》曰:“秀與嵇康、呂安為友,趣舍不同。嵇康傲世不羈,安放逸邁俗。而秀雅好讀書,二子頗以此嗤之。”從行為放誕、不拘禮俗的角度來看,向秀是不符合竹林七賢標準的。而相比于向秀,呂安更有資格進入竹林七賢的隊伍。呂安每一相思千里命駕,與王子猷雪夜訪戴精神上是一致的,又有嘲笑嵇喜為凡鳥的趣事,不失晉人風度,所以比向秀更有資格列為七賢。惜《晉史》失其傳。
第五,嵇康、阮籍、山濤、劉伶、王戎。
據《世說新語·排調》載,嵇康、阮籍、山濤、劉伶在竹林酣飲,王戎后往。如此傳神的場景描繪,說明五人相聚是有現實基礎的。這也是文獻記載竹林七賢聚會人數最多的一次。也是僅此而已,文獻中再無更多人乃至七賢聚會的記載?!妒勒f新語·賢媛》云:“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庇纱耍鯐砸阏J為:“山濤家的這次小聚會,實際上是竹林之游的序曲。他們介紹各自的好友加入,是順理成章之事。向秀與山濤故里相近,‘少為山濤所知,自然由山濤介紹;阮咸、王戎是通過阮籍;劉伶則因同氣相求,‘與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攜手入林。當時山濤‘家貧,嵇康的園宅成了活動中心。”(王曉毅《“竹林七賢”考》,《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
這一判斷還是有其合理之處的。實際上,嵇康、山濤等五人是一個輻射性的聚合團體,諸人互相引以為友,漸次凝聚在一起。這里王戎年齡最小,又是瑯琊臨沂人,如果不是機緣巧合,如何能識得山濤、劉伶。阮籍可以無障礙地與王戎相交,其他人似乎不能以此衡量。王戎是隨父親到京師才認識阮籍等人的,這次聚會最可能的時間當在王戎出仕之前,即正始五年至正元二年(255)之間。
第六,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
《晉書·嵇康傳》關于竹林七賢的記載,來自東晉孫盛《魏氏春秋》。東晉戴逵作《竹林七賢論》,顏延之“作《五君詠》以述竹林七賢,山濤、王戎以貴顯被黜”(《宋書·顏延之傳》);幾乎同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問世,竹林七賢便成為定讞。南朝齊臧榮緒《晉書》載:“嵇康以高契難期,每思郢質,所與神交者,唯阮籍、山濤,遂為竹林之游。預其流者,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保ɡ顣P等《太平御覽》卷五七,中華書局,1960,276頁)但是,竹林七賢何時聚會,在哪里聚會,聚會的情景如何,并沒有具體的歷史書寫。除了《晉史》以外,《嵇氏譜》《嵇康傳》《嵇康別傳》《向秀別傳》,以及袁宏的《山濤別傳》,裴松之《三國志注》,五臣《文選注》,沒有任何一家文獻記載一次竹林七賢聚會的情況,即便這些相關書籍今天已經佚失,但在宋代類書《太平御覽》所引的《經史圖書綱目》中卻還能見到。這就增加了我們對于竹林七賢聚會的懷疑,而唐代《藝文類聚》的記載可以支持這種懷疑。《世說新語·賢媛》載,山濤、嵇康、阮籍為金蘭之契,山濤對夫人韓氏說:“我當年可以為友者,惟此二生耳?!保ㄓ嗉五a《世說新語箋疏》卷下,中華書局,2007,799頁)山濤是被司馬昭比喻成姜尚的淳謹智者而視為腹心,又以“柔媚處世”,識量遠勝二人,未入仕時即自稱可作三公,不枉交是肯定的。竹林名士有七人,除了嵇康、阮籍二人,其馀諸人可交與否,就存在著很大的想象空間。竹林七個人的聚會能否實現,存在著極大的變數。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易代之際文學思想研究”(項目編號:14ZDB073)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