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咪 楊葉 王嘉露
摘要:艾草是常見的一種菊科草本植物,又有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等多種別稱。其作為一種效用特殊的民俗本草,生長適應性強,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民間常有俗語“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可見艾草的藥用價值早已深入人心,但隨著時代變遷,其價值逐漸被遺忘。本文就艾草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發(fā)展演變及其價值展開探討,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關(guān)鍵詞:艾草;中國傳統(tǒng);傳統(tǒng)文化
1艾之起源
人類對火的利用是歷史進程進入文明的一大步,遠古時代火被認為是自然界賦予的神奇力量。艾草歷史之悠久,其出現(xiàn)最早可追溯到作為引取“天火”的媒介?!痘茨先f畢術(shù)》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古人將冰制作成球形透鏡,聚焦光引燃艾草取太陽火,故艾草又名冰臺?!痘茨献印ぬ煳摹分幸嘤杏涊d:“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陽燧,金也,取金杯無緣者,熱摩令熱,日中時,以當日下,以艾承之,則燃得火也?!薄吨芏Y》等史志有“陽燧以銅為之,向日則生火”的記載。《本草綱目》曰:“陽燧,火鏡也。以銅鑄成,其面凹,摩熱向日,以艾承之,則得火?!惫式Y(jié)合歷史考證,現(xiàn)認為陽燧或是用金屬制成的尖底杯,或為一種青銅的凹面鏡,放在太陽光下,使光線聚在杯底尖處,杯底放置艾草,聚焦太陽光便能燃燒起來。但無論是刨冰取火亦或陽燧取火,艾草作為引取“天火”的媒介,隨著火之起源而出現(xiàn),是艾草最早的記載。
2艾與巫術(shù)
在火的利用并未普及的遠古時代,陽燧作為獲取“天火”的器物,其地位可見一斑。人們將其推崇為“神器”“天鏡”,僅掌握在巫師等少數(shù)權(quán)利者手中,用于祭祀或宗教儀式之類的神圣場合。古時巫醫(yī)不分,巫師往往包含祀官和醫(yī)官雙重身份?!段迨》健分杏腥〈致榈乃槟┕诟稍锏陌~里,在頹疝患者的頭頂正中部灸治,要把皮膚燒潰爛為止的記載,這種灸法便可視為巫醫(yī)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巫師用“天火”驅(qū)趕邪氣,用艾草占卜。據(jù)考證認為殷商以前,艾草常作為占卜工具,預測兇吉。在古時的北方,巫術(shù)掌握在薩滿手中,“篙草卜”便是薩滿運用蒿草桿預測兇吉的占卜術(shù)之一。西夏人“以艾灼羊髀骨以求兆”,名“炙勃焦”,即用艾草熏灼羊胛骨,以羊胛骨灼裂的紋路來判斷吉兇禍福,故又被稱為“死跋焦”。
3艾與醫(yī)術(shù)
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便有了關(guān)于艾草醫(yī)用的記載?!肚f子》云“越人熏之以艾”?!睹献印るx婁上》云:“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笨梢姡缭诖呵飼r期,艾草的療效就已被認可。孟子所謂“三年之艾”,更是對艾草使用的進一步認識。保存3~5年的艾草最適宜艾灸,既祛除了燥氣,又保存了藥性。《五十二病方》中有將艾草燃燒的艾煙熏烤治療痔瘡的記載?!秱摗分斜阌涊d了艾葉,膠艾湯時至今日仍是治療血虛寒滯、月經(jīng)過多的婦科良方。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載“以艾灸病人四床角,各一壯,令不相染”,是以艾葉煙熏消毒預防瘟疫傳染病。
宋·蘇頌《圖經(jīng)本草》:“艾葉,舊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處處有之,以復道者為佳,云此種灸百病尤勝。”并附有“明州艾葉”圖。復道即今河南安陽湯陰縣,四明即今浙江寧波。明·李時珍是對艾草極為推崇的一位醫(yī)家,對艾草的稱贊不勝枚舉,其著作《本草綱目》對艾草做了大量研究及記載,包括“艾葉能灸治百病”“艾灸則通透諸經(jīng),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臍腹,妙不可言”,并指出艾葉“自成化以來,蘄艾為道地藥材沿用至今。
4艾與民俗
4.1端午插艾
端午插艾是一項傳統(tǒng)習俗,相傳唐僖宗年間,黃巢的起義軍攻打鄧州時,黃巢被一位婦人的大義所感動,便承諾這位婦人只要在門前插上艾,便不會有人攻打,消息傳開,家家戶戶都插上艾草,保以平安,并由此沿襲至今。端午節(jié)也稱“衛(wèi)生節(jié)”。古人認為端午是“惡日”,5月蚊蟲滋生,瘟疫易于流行,《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艾草可祛除穢氣,端午插艾便有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另有古民謠唱到“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蟲歸地府”。端午有懸艾人、戴艾虎的民間習俗,虎為百獸之王,戴艾虎是對邪魔的一種震懾,以驅(qū)散邪氣避鬼。
4.2民間食艾
自唐朝開始,《食療本草》便有將艾草食用的記載:“若患冷氣,取熟艾面裹作餛飩,可大如丸子許,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農(nóng)歷三月三是食艾最佳的采摘期,清明節(jié)前后,人們會采摘新鮮的艾葉做成食物。清明節(jié),江南地區(qū)有吃青團的習俗。青團的由來據(jù)載始于太平天國年間,將領(lǐng)李秀成被清兵所困,農(nóng)民將糯米與艾葉汁做成青色的團子,混入青草內(nèi)供李秀成食用,竟發(fā)覺味道頗為不錯??图胰耸嘲伲M州則愛做艾米果。廣東的客家人用艾草的根煲湯,以祛寒暖胃。而艾葉中天然孕酮的含量顯著高于其他植物,尤其適合女性服用。安徽的部分地區(qū),產(chǎn)婦有食用艾葉煮雞蛋的習俗,孕期或坐月子期間食用以暖宮、理氣血、調(diào)養(yǎng)身體。
4.3葉藥浴
“洗了端午澡,一年身上好”。在湖南,端午節(jié)有用艾葉洗端午澡的習俗,以防病祛邪,祈求健康。而在湖北的蘄春地區(qū),世代與艾相伴的當?shù)厝?,家里剛出生的嬰兒有用艾葉“洗三”的習俗,以洗滌污穢,消災免難,祈求平安健康,代表著長輩對子孫的殷切祈愿。許多年邁的長者一直堅持用艾草泡腳的習慣,取家中儲藏的全柱艾草,入鍋大火煮沸5min左右,溫水浴足約20min,以溫養(yǎng)身體,延年益壽。每日以艾葉泡腳還可除濕殺蟲,治療腳癬。
5小結(jié)
綜上所述,在歷史的演變中,巫、醫(yī)、俗的發(fā)展與艾草緊密相連,艾草在傳統(tǒng)文化中意義重大。而艾草更具有逐寒濕、溫經(jīng)、止血等較高的醫(yī)用價值,被譽為“草中鉆石”。當代對艾草的認識卻相對匱乏,以致艾草曾一度被埋沒。雖然如今艾草文化逐漸興盛,艾草引起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艾灸養(yǎng)生、艾灸貼、艾草精油、艾草茶等各種艾草衍生品層出不窮。但作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人們對艾草的認識遠遠不夠,普及“艾”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保護和繼承。
參考文獻:
[1]艾君. 端午掛艾習俗與艾草文化歷史的探尋[J]. 工會博覽,2021,(17):43-46.
[2]王金龍. 艾草的文化符號意義與書寫傳統(tǒng)[J]. 中醫(yī)典籍與文化,2020,(01):146-156+341.
[3]古言之. 和艾草有關(guān)的文化內(nèi)涵和故事[J]. 人生與伴侶,2020,(21):14-16.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新媒體藝術(shù)學院,專業(yè):戲劇影視美術(shù)設(shè)計,職稱,單位所在省市:陜西省西安市郵編:710048 是否帶基金:否
注明:本論文由西安工程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