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鍇
春秋時期,凡是稱霸的諸侯總會召集其他諸侯,根據(jù)共同利害訂盟,亦稱之為會盟。后世將春秋時期勢力強大到足以稱霸的諸侯統(tǒng)稱為“春秋五霸”。依照為《孟子》作注的東漢經(jīng)學家趙岐的說法,“春秋五霸”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不過,這一說法值得商榷。因為,秦穆公和宋襄公勢力雖強,卻并未成為春秋時期的中原霸主。另據(jù)《荀子·王霸》的說法,“春秋五霸”指的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相比之下,這一說法更符合春秋時期的歷史狀況。
“春秋五霸”中,最先稱霸的是齊國。齊桓公去世后,齊國雖然沒有失去大國地位,卻無法維系齊桓公時期的霸主地位。其后,稱霸時間最長的是晉國。晉國在中原地區(qū)的霸主地位始于公元前632年的“踐土之盟”,一直延續(xù)至戰(zhàn)國初期,即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晉”。盡管楚國、吳國和越國先后呈現(xiàn)出與晉國爭鋒之勢,但最終止步于南方地區(qū)的諸侯霸主。
作為春秋時期最先稱霸的諸侯,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宗旨,不僅平定了周王室的內(nèi)亂,還動員其他諸侯制止了周邊少數(shù)民族對中原地區(qū)部分小諸侯的進攻。齊桓公曾多次與諸侯會盟,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召陵之盟和葵丘會盟(亦稱為葵丘之會)。
召陵之盟是齊國與楚國的一次重要會盟。在齊桓公“尊王攘夷”的過程中,楚國在南方不斷擴展勢力,兵鋒轉(zhuǎn)向中原地區(qū),并屢次攻伐齊國的盟友鄭國。公元前656年,齊桓公親率齊、魯、宋、陳、衛(wèi)、鄭、許、曹八國大軍,先討伐楚國的附庸,而后進兵楚國邊境,楚成王派大夫屈完與齊桓公和談。在和談之初,齊桓公與屈完同乘一輛戰(zhàn)車參觀諸侯聯(lián)軍,試圖用軍事壓力迫使楚國就范,但是,屈完的應對卻不卑不亢。最終,雙方于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區(qū))結(jié)盟,齊桓公率諸侯聯(lián)軍返回,楚國也暫緩了北進的勢頭。
公元前651年夏,齊桓公召集宋、魯、衛(wèi)、鄭、許、曹諸侯會盟于葵丘(今河南蘭考縣和民權(quán)縣一帶),周襄王派使者賜予齊桓公祭肉、弓矢和車輛。同年秋,再會諸侯于葵丘,周襄王也派使者前往。會上訂立盟約,相約各國言歸于好,約定“不廢嫡立庶、不以妾為正妻、不擅殺大夫、不壅塞河道、不囤積糧食、士不世襲官職”等。后世將葵丘會盟視為齊桓公霸業(yè)的頂點。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齊國陷入內(nèi)亂。
繼齊桓公之后,晉文公繼續(xù)齊桓公“尊王攘夷”的事業(yè)。一方面,晉國平定了周王室的內(nèi)亂,迎周襄王復位。另一方面,晉國阻止了楚國勢力的北進。公元前632年,晉國與楚國決戰(zhàn)于城濮(今山東-城縣西南),晉國取勝,楚國的北進再度受阻。此后,晉國與楚國的爭霸持續(xù)了百余年。換而言之,楚國耗費了百余年時間,試圖取代晉國在中原地區(qū)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32年,晉文公與齊、魯、宋、蔡、鄭、衛(wèi)、莒等國諸侯會盟于踐土(今河南原陽縣西南),相約共輔周室,互不加兵。周襄王正式冊封晉文公為侯伯(諸侯之長)。此次會盟確立了晉文公的霸主地位,史稱“踐土之盟”。
與齊桓公相比,晉文公更善于平衡晉國的公族(諸侯的同族)與卿大夫(諸侯分封的臣屬)勢力,使得晉國實力強盛。比如,晉文公重用卿大夫狐偃,并在其勸諫下響應周襄王的勤王號召,平定周王室的叛亂并迎奉周襄王復位。得益于晉國公族和卿大夫的支持,晉文公之后的晉國沒有像齊桓公之后的齊國那樣陷入內(nèi)亂,在春秋時期長期保持了霸主地位。
就在晉文公成為春秋霸主之后不久,南方的楚國勢力日益強盛。在此之前,有一段關于楚國參加會盟的軼事。公元前639年,宋襄公會同楚、齊兩國,召集鄭、陳、蔡、曹、許等國在盂地(今河南睢縣西北)會盟。當時,參與會盟的楚成王認為自己是王爵,應為盟主。依照周禮,宋襄公是公爵,楚國國君是子爵,楚成王是僭越稱王。雙方爭執(zhí)不下,楚成王竟然動武并一度拘禁了宋襄公。
晉文公去世后,楚莊王兼并了楚國鄰近的許多小諸侯國。公元前597年,楚軍在邲(今河南滎陽市北)之戰(zhàn)中重創(chuàng)晉軍,繼而使鄭、宋等國歸附楚國。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其子楚共王繼位,與晉國進行了長達13年的爭霸戰(zhàn)爭。楚共王于公元前589年在蜀(今山東泰安市西)與蔡、許、秦、宋、陳、衛(wèi)、魯、鄭、齊國會盟,正式確立了楚國的霸主地位。可以說,雖然楚莊王身負霸主之名,楚國在春秋時期的霸主地位卻是歷經(jīng)楚莊王和楚共王兩代才得以確立的。這樣的霸主地位主要是靠戰(zhàn)爭獲取的,并不牢靠。
公元前583年,晉國采納巫臣(楚國舊臣)的策略,扶植吳國以制衡楚國。晉國派遣巫臣到吳國,教授吳軍兵車戰(zhàn)陣之法。此后,吳軍連年攻伐楚國,蠶食其領土,導致楚國不得不同時與晉國和吳國作戰(zhàn)。隨著晉、楚爭霸的持續(xù),各國倡議休戰(zhàn)的呼聲日益高漲。宋國執(zhí)政向戌具有敏銳的眼光,他利用與晉、楚兩國執(zhí)政者的私交,奔走于晉、楚兩國以及齊、秦、衛(wèi)、鄭、魯?shù)戎T侯國。公元前546年,在向戌的倡議下,晉國執(zhí)政大夫趙武、楚國令尹屈建、宋平公以及其他諸侯國的代表在宋國都城(今河南商丘)蒙門外會盟,約定晉、楚兩國暫時妥協(xié)。楚國承認了晉國在中原地區(qū)的霸主地位,晉國則承認了楚國在南方地區(qū)的霸主地位。同時約定,除了齊、秦、邾、滕四國,各中、小諸侯國都要向晉、楚兩國進貢,史稱“弭兵之會”。此后,晉、楚之間40余年沒有爆發(fā)戰(zhàn)爭,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中心由中原地區(qū)轉(zhuǎn)向了南方地區(qū)。
晉國的霸業(yè)長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晉國公族與卿大夫勢力之間的平衡。到了春秋末期,晉國的公族勢弱,卿大夫呈現(xiàn)出強勢。晉國出現(xiàn)了韓、趙、魏、知、范、中行氏六卿專權(quán)的局面。卿大夫之間不斷攻伐和兼并,如公元前490年,趙氏擊敗范氏、中行氏;公元前458年,知、趙、韓、魏四家盡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家又滅知氏,三分其地;其后,晉國逐漸被趙、韓、魏三家瓜分,晉國國君成為卿大夫勢力的傀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冊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至此,晉國的霸主地位成為歷史。
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繼位,伺機伐楚。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cè)蚊f臣伍子胥率軍聯(lián)合唐、蔡兩國攻楚。吳軍五戰(zhàn)五勝,最后攻破并一度占領了楚國的國都郢(今湖北江陵),楚昭王被迫逃往隨(今湖北隨州)。至此,楚國憑借戰(zhàn)爭獲取的霸主地位,最終因戰(zhàn)敗而失去。
吳王闔閭贏得霸主地位后,將兵鋒轉(zhuǎn)向了吳國的近鄰越國。周敬王在位時,越國國君允常僭越稱王。多年以來,他一面向楚國稱臣,一面與吳國交戰(zhàn)。直到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趁機再次討伐越國。吳、越兩軍在槜李(今浙江嘉興市南)會戰(zhàn)。越軍偷襲得勝,吳軍潰敗,吳王闔閭在亂戰(zhàn)中身負重傷,在回國途中去世,其子夫差繼位。公元前494年,越國興兵伐吳,大敗于夫椒(今江蘇蘇州吳中區(qū)),不得不向吳國稱臣求和。此后,吳國逐步向中原地區(qū)擴張勢力,與齊國和魯國等國交戰(zhàn)。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率軍北上,在黃池(今河南封丘縣)與晉定公、魯哀公等諸侯會盟,訂立盟約,共尊周室。
就在吳王夫差北上爭霸之時,越王勾踐乘機伐吳,大敗吳軍,夫差被迫求和。公元前478年,吳國暴發(fā)災荒,越國再度伐吳,越軍三戰(zhàn)三捷。公元前473年,越軍攻滅吳國,夫差自殺。越國的勢力范圍包括今江蘇北部、江蘇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東部和浙江北部。不久,越王勾踐與諸侯會盟于徐州(今山東滕州),向周元王進獻物品。周元王派人把祭祀用的肉賜給勾踐,并任命其為伯。勾踐將之前吳國在中原地區(qū)攻占的部分領土劃分給楚國、宋國和魯國等國。
公元前468年,越國建都于瑯琊(今山東青島黃島區(qū))。時值春秋末期,依照《墨子·非攻下》的說法,越國與齊國、晉國、楚國并稱為四大諸侯國,“四分天下而有之”。進入戰(zhàn)國時期,越國在角逐中勢衰。至越王翳在位時期,越國將國都南遷到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333年,楚威王興兵伐越,殺越王無強(又名無疆),兼并了越國。
回顧春秋五霸的會盟,齊桓公和晉文公算是“名實兼?zhèn)洹钡陌灾鳎阂环矫?,他們尊奉周天子,獲得了周朝的冊封,令自己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名義上的承認;另一方面,他們號召的會盟得到了其他諸侯的響應。與齊桓公和晉文公相比,楚莊王(及其子楚共王)的霸主地位雖然獲得了諸侯國的認可,卻未獲得周朝的冊封,只能說是“有實無名”。相比之下,越王勾踐雖獲得了周朝的冊封,卻未能獲得中原諸侯國的普遍認可。在春秋五霸之中,吳王闔閭(及其子夫差)的霸主之名是最為勉強的,因為既沒有獲得周朝的冊封,也沒有贏得中原諸侯國的普遍認可。
(作者為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助理教授,牛津大學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