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雙減”背景下要想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就要求教師要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向課堂教學要質量,因此必須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優(yōu)化英語教學策略成了教師的研究課題。本文圍繞“雙減”政策的內涵和意義、“雙減”背景下實施高效教學的必要性、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和“雙減”背景下實施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孫艷霞(1986.12-),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市晉安第五中心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雙減”政策的具體內容簡單來說就是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在“雙減”政策下如何高效利用課堂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優(yōu)化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是廣大教師所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雙減”政策的內涵和意義
“雙減”政策主要是針對兩方面:一方面是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另一方面是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此項政策的出臺旨在減輕學生和家長的壓力,同時為學校營造一個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由“雙減”政策內容可以看出,對校內教學其主要針對面在于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因此,“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重心應當更多地放在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及如何在不增加作業(yè)負擔的前提下提高學生課后學習的自主性。
二、“雙減”背景下實施高效教學的必要性
(一)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的要求
從“雙減”政策的具體內容來看,已經(jīng)不可能再依靠課后輔導和組織大量家庭作業(yè)來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無需花費太多的空閑時間進行鞏固訓練,側面達到減輕學生課余壓力的目的。
(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在“雙減”背景下,為了不降低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合理組織課堂的每一分鐘,規(guī)劃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使教學過程更加充實、有效,引導學生通過互動、探索、思考、綜合逐步建立知識,從而真正學會學習,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xiàn)最佳的教育效益,避免浪費時間。
三、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一)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不強
由于課堂時間緊張,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一些英語教師為了讓學生有效地學習英語知識而追求教學內容的數(shù)量,卻忽視了教學內容的質量。在課堂上,教師無法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難點向學生進行深入講解,缺乏有效的教學計劃。在課堂教學中,沒有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教學。
(二)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課堂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技能。目前,大多數(shù)小學英語教師都面臨初中入學考試的壓力。為了提高教學效率,他們在課堂上直接告知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進行思考和分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導致學生學習英語效果不佳,英語水平難以提高。
(三)對知識的應用重視不足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聽、說、讀、寫”的英語教學只包括聽、讀、寫三個方面,主要側重于書本練習。在講解相關知識點后,教師將為學生組織相關練習,通過實踐進一步鞏固知識點。而口語部分只關注課堂上幾分鐘的交流。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方式是書本練習,這種方式相對枯燥。
此外,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的英語學習時間主要集中在課堂上。學生是否在課后使用和復習所學知識往往取決于學生的個人意識,處于未知狀態(tài),缺乏一些量化指標來衡量學生的實際應用。
(四)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低
小學生處于學習英語的最佳年齡段,但長期以來,小學生對英語學習不重視,英語學習興趣不高。
四、“雙減”背景下實施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確保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聽講。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無法思考和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這使得學習知識只是浮在表面。對于大多數(shù)英語學生來說,小學英語具有難度。課堂氣氛枯燥的主要原因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存在缺陷。此外,英語學習注重理解和應用;只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而沒有自己的思考,是不可能掌握這些知識的。因此,教師必須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導地位,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二)營造激勵評價的課堂氛圍
目前,試題的形式越來越靈活。學生需要發(fā)散思維來找到知識和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新時代對人才的新要求。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枯燥過時,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空間。這不僅是因為教師過于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忽視了思考的重要性,而且還因為教師不注重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說話,給予學生適當?shù)墓膭詈驮u價,而不是否認他們的錯誤思維。如果教師總是拒絕學生,從長遠來看,學生將沒有信心解決新問題,學生也將不敢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后,學生們不相信自己是對的,即使他們是對的。
(三)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
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而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如果英語教學枯燥無聊,就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困倦。如果英語教師能在課堂上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將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學生可以在活動中學習英語知識,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四)教師研讀教材,認真?zhèn)湔n
教師必須在課前認真?zhèn)湔n,不僅要備教材和教學方法,還要備學生和學習方法。他們必須知道教學的目的,并意識到重點和難點的突出,這樣課堂教學才能有用。在不斷演進的教學中,始終做到教學目標不偏離、教學思路清晰、教學過程不混亂,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在備課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情況,適當整合和刪除教學內容,以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五)注重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的統(tǒng)一
小學英語教學應注意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在課堂教學中,應根據(jù)現(xiàn)狀,結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不同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特別注意教學形式和教育內容的統(tǒng)一。在一些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對基本英語詞匯和發(fā)音的講解不涉及句子,只引導學生“朗讀”和“欣賞”。雖然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很好,學生的“熱情很高”,但課后學生被問到這堂課具體講了什么內容時,卻沒有實際收獲。因此,在研究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方向和有效策略時,不僅要注意學生的自主性,還要注意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實現(xiàn)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的統(tǒng)一。
(六)課后指導學生閱讀
在實施“雙減”政策后,各學科教師需要輪流參加課后服務。此時,英語教師可以抓住機遇,設計各種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課后服務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播放英語動畫片并隱藏字幕,要求學生邊聽邊翻譯,或者讓學生進行英語配音,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此外,還可以準備英文小報、圖文并茂的書籍等材料供學生閱讀,不斷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從他們閱讀的文章中選擇感興趣的進行合作解讀,教師可以記錄學生的表現(xiàn)過程,并在課堂小組中分享,供家長和其他教師評論。通過實踐,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獲得應用知識的機會,這將有助于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提高教學的整體質量。
(七)科學合理地布置口頭作業(yè)
“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學生減少作業(yè)量,因此教師應及時改變對英語作業(yè)的看法。英語的本質是一種交際工具,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往往忽視交際的主要作用,而把重點放在詞匯上。許多老師喜歡在課后布置的家庭作業(yè)之一是讓學生抄寫課堂上學到的單詞。一方面,這種無意義單詞抄寫會占用學生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對提高學生記憶單詞的效果作用也不大。記憶的基礎是理解,而復制單詞本身的過程是一個無腦的過程,因此復制單詞本身不利于單詞的記憶。抄寫單詞的根本目的是加深學生的記憶,但這一目的不能僅通過這種方式實現(xiàn)。老師可以組織口頭作業(yè),讓學生自發(fā)地在教室里組成英語學習小組,互相檢查和背誦單詞,借用單詞卡片或周圍的東西,比如拿起鉛筆,問:“What is this in English?”答:“Pencil, p-e-n-c-i-l,pencil.”如果不具備組建小組的條件,也可以邀請家長合作,并在學生完成口頭任務后,形成合理有效的家庭作業(yè)任務完成評估表。有問題的學生將對單詞的發(fā)音、拼寫和意義的掌握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家長記錄下來,并將完成家庭作業(yè)的情況告知老師。這樣,即使學生不在課堂上,他們也會在父母的監(jiān)督下開展英語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境氛圍,加深單詞記憶。
(八)對學生持續(xù)鼓勵和指導
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師想讓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就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為了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并有效地進行學習,教師必須時刻鼓勵學生,使其保持好奇心和熱情。此外,教師還可以表揚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鼓勵消極的學生。此外,在課堂對話時間,教師應采取適當措施,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害怕出錯。學生都會犯錯誤,如果學生回答不正確或發(fā)音不標準,不要責備學生,而應適當激勵,使英語學習活躍起來,實現(xiàn)有效的英語課堂。
(九)教師必須認識到英語課堂的主角是學生
教師要明確地把學生作為英語課堂的主體,支持學生的學習,學生犯了錯誤后,積極地修正錯誤的同時也能學習英語。學生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吸收知識,總結知識規(guī)律。教師積極指導學生自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讓學生積極學習英語。在英語課堂上,學生應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舒適和愉快。
(十)活用小組合作學習
為了構建有效的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非常重要。小組合作的方法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英語水平。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點是學生可以共同討論問題并得到不同的回答和反饋。
(十一)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為了提高教學水平,教師要對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找出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喚起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關注。
五、結語
“雙減”政策的推行可以促進更有效的英語教學,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小學英語教師應落實“雙減”政策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有效開展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卓麗秀.探索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6):288.
[2]羅小玲.探索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0(8):167-168.
[3]王雅玲.探索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