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卡帕,《倒下的士兵》*
系其著名作品……”我麻木如標簽
習慣刀子進進出出,如呼吸
幾十年。
那個晚上,我切著土豆,燈光昏暗
屋子像沾滿泥土的馬鈴薯,婭塞妮婭
塞進一本薄薄的東西,從門縫
慌慌張張,從她的眼神,我知道
關于你。
有時候死是一個可笑的動作
就像你每次大笑著仰倒,躺進黃昏
的干草堆,點燃一支煙。
我恨事實,恨卡帕,在那一刻
我恨所有不從事謊言制造的人,
但我不恨戰(zhàn)爭,一個錯誤
必須用另一個糾正。
我記得我們在路口吻別。
我記得那件白襯衫
四月節(jié)里,系上領結(jié),恰似舞服
戰(zhàn)場上,迎向子彈,就是壽衣。我拒絕
國旗,軍樂,獎章,只呼喚你的手
穿過黑夜和我的脖頸,擁住
我已被天空壓得傾斜的肩膀。
博物館,雜志,電視……我被迫注視
你的死亡—你總是在死,在死
一刻不停,永不完成。
人們需要偉大的意義,聽不見
一個女人的哭泣。
多年后,我才明白
那顆子彈射穿你之后,飛越木里亞諾山丘
繞過梅塞塔高原,進入了我—
我們都一樣,沒有選擇的權利。
作者注:《倒下的士兵》是戰(zhàn)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的著名攝影作品。詩歌中情節(jié)、人物(妻子和婭塞尼婭)均系虛構(gòu)。
世賓:每一個女人的哭泣
《民兵之妻》用敘事性的結(jié)構(gòu)展現(xiàn)了一個女人的堅毅和對戰(zhàn)爭的思考、對愛的渴望。詩歌中的故事就像詩人的注釋說明一樣,全是虛構(gòu)的,它只是因為看到戰(zhàn)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的著名攝影作品《倒下的士兵》而想象出來的。詩中描寫了一個女人在一個晚上,燈光昏暗,她正切著土豆,忽然婭塞妮婭慌慌張張從門縫里塞進一份關于她丈夫的死亡通知書。詩人寫得很有畫面感,就像一場電影。我想在寫這段詩歌時,她的腦海里肯定浮現(xiàn)了小時候看阿爾巴尼亞或者蘇聯(lián)老電影的鏡頭,就塞進了詩歌中,但感覺非常豐滿,有如身臨其境。詩人在下一段通過照片中士兵被子彈擊中即將倒下的瞬間姿勢聯(lián)系到在干草堆嬉戲的歡樂時光。在寫到死亡時蕩開一筆,通過修辭,通過“就像”這個比喻詞的聯(lián)系,把死亡帶到了充滿生命活力的現(xiàn)場。這是沒有更高的生命意識的人寫不出來的。它立刻拉開了詩歌精神的空間感。
“我恨事實,恨卡帕,在那一刻/我恨所有不從事謊言制造的人,/但我不恨戰(zhàn)爭,一個錯誤/必須用另一個糾正?!边@是一個多么堅毅和明辨是非的女人才能說出的話!她必須既對個體生命有深切感受又能站在人類的歷史經(jīng)驗,并且具有不屈不撓的擔當命運的勇氣。“我恨”兩行正話反說,更能展現(xiàn)語言的空間。五六段分別是對第四段個人感受和人類精神的展開,寫出一個女人的愛意、纏綿,與對勛章和所謂榮耀的輕視,并把這種精神普遍化:對所有死亡的控訴,對所有女人的同情。
如果上面幾段是寫一個女人對同一時空的死亡和所有女人的情同此心,那么最后一段是跨越時空,從民兵之妻的時空來到詩人“我”的時空,它通過那顆射入士兵身體的子彈“射穿你之后,飛越木里亞諾山丘/繞過梅塞塔高原,進入了我—”,展現(xiàn)任何時候,人類無法逃脫的命運;也表達了他人之痛也是我的痛的具有普遍性的人類精神。
吳投文:詩的想象與詩意的內(nèi)在秩序
仍然需要從猜測的角度進入對此詩的理解,而這并不是一個恰當?shù)姆绞?。此詩似乎是寫一次閱讀的情景和由閱讀所引起的想象,詩中所提到的《倒下的士兵》大概只是一個引子,抑或此詩是對這幅攝影的文字解讀?詩中的人物關系是含混的,“我”是誰?“你”是誰?婭塞妮婭又是誰?實話說,我并沒有理清這些人物之間的關系?抑或這些人物就是同一個人,共同指向?qū)γ癖薜奶崾??如果非要坐實這些人物,從詩中朦朧的提示來看,“我”是詩人自己,“你”是倒下去的民兵,而婭塞妮婭是詩人為民兵虛擬的妻子?!拔摇痹诋嬐?,“你”和婭塞妮婭則是畫中的人物,在這些人物并不確定的關系之間,暗示著這是讀與被讀的關系,似乎也暗示著身處戰(zhàn)爭之中和身處戰(zhàn)爭之外的關系。詩中晃蕩著夢幻的色彩。
實際上,羅伯特·卡帕的攝影《倒下的士兵》畫面非常簡潔,只有一個被子彈擊中倒下去的民兵,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由此再推測,詩人是在看到這幅攝影后聯(lián)想到民兵之妻,通過民兵之妻對丈夫的懷念傳達出對戰(zhàn)爭的反思。但這樣的猜測似乎又顯得非常勉強,似乎也沒有必要。由此看來,此詩是寫詩人在看到這幅攝影后的情緒反應,詩中呈現(xiàn)的場景是詩人心理的投射,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有時,詩人的想象處于一個封閉的空間內(nèi),來不及向外人打開,或者詩人處于某種考慮,不愿意向外人打開。這是新詩晦澀的來源之一。此詩也有晦澀之處,讀者不太容易觸及到詩的內(nèi)核。作者的想象力非常突出,對詩的語言也非常敏感,但在詩歌結(jié)構(gòu)的層次上是否可以有更清晰一些的部署?即使是線團型的復雜結(jié)構(gòu),也可以擺布在內(nèi)在的秩序中。在詩的想象與詩的結(jié)構(gòu)的關聯(lián)上,還是可以找到一種內(nèi)在的秩序感的。
向衛(wèi)國:生活細節(jié)是反對戰(zhàn)爭最有力的武器
林麗筠的詩歌寫作似乎有一個特點,就是擅長把抽象的“真理”還原為具體的“戲劇”場景,讓細節(jié)自身來闡釋思想?!峨[形人》虛擬了一個“她”“將匕首刺進/他空蕩蕩的胸膛”的場景,以實現(xiàn)思維/思想的逆轉(zhuǎn)。這首詩則通篇都是對一個死去的士兵的妻子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假想+一些瞬間的冥思。
我們可以廣義地將這首詩定義為反戰(zhàn)詩歌,在此刻正在進行的俄烏戰(zhàn)爭的膠著狀態(tài)之下,它顯得更有意義了。詩歌采用了自古以來這一主題下最常見的敘述視角:女人/妻子。不同尋常的是,這個角色(以及另一個送信人婭塞尼婭)是詩人虛擬的,進而詩歌中的細節(jié)當然也都是虛構(gòu)(這一點詩人在自注中已有說明),因為詩歌其實是對20世紀30年代西班牙內(nèi)戰(zhàn)期間一張世界聞名的新聞照片的文學演繹,照片是無法提示任何關于人物的背景資料的,更無從展示其細節(jié)。
至于詩歌中哪些句子是生活細節(jié)的展示,哪些又是(詩人托身)妻子對生死的冥思,讀者自有分辨。作為闡釋者關注的焦點,通常會集中在詩人的個性思考,因為這部分通常代表了詩歌的思想深度。林麗筠正是這樣一個有深度的詩人,我們可以嘗試著對詩歌中的一些思想觀點進行解讀:
“有時候死是一個可笑的動作”,這原本是照片本身的寫實“動作”,詩人顯然用了反諷的語調(diào),試圖將內(nèi)心極度害怕的死亡消息,化解為一個心理上可接受的甚至帶有滑稽色彩的“動作”,以減輕心理上的壓力。
“我恨所有不從事謊言制造的人”,憎恨謊言的一般道德原則,反轉(zhuǎn)為對謊言的渴望:妻子多么希望死亡的消息是假的;而詩人也可能希望那個死去的士兵的照片是偽造的。
“但我不恨戰(zhàn)爭,一個錯誤/必須用另一個糾正?!比绱死硇远鴽Q絕,詩中的妻子,顯然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懂得戰(zhàn)爭,懂得戰(zhàn)爭只能用戰(zhàn)爭來制止,因此她毅然選擇了“在路口吻別”自己的男人。這個了不起的女人的實際身份,顯然包含著詩人的思想者身份。
“博物館,雜志,電視……我被迫注視/你的死亡—你總是在死,在死/一刻不停,永不完成?!睉?zhàn)爭中的死亡總是沒完沒了,而每一個人的死亡都被等同于她的丈夫的反復死亡。這就是全世界善良的女性身上所具有的普遍性的悲憫之心。
“那顆子彈……進入了我”。什么是愛情?這就是。什么是偉大?這就是。既然偉大已然完成,假如我是詩歌的作者,我可能就會選擇放棄詩歌的最后一行。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似乎是上面這些帶有主觀色彩的思想閃光照亮了這首詩。但實際情況可能不完全是這樣的,詩人用一系列虛構(gòu)的生活細節(jié),支撐著這些瞬間的思想或者說僅僅是一些碎片式的“念頭”;這兩者的關系也許才是這首詩最值得細細品讀之處。如果我們還沒有忘記這是一首反戰(zhàn)的詩歌,那么,一個死去的士兵的女人表面上仍然波瀾不驚的生活細節(jié),才是反對戰(zhàn)爭最有力的武器,而并不是那些抽象的思想。
周瑟瑟:詩的子彈擊中尋找事實與真相的人
詩人不一定是導演,但詩人可以創(chuàng)造出行動的影像。林麗筠虛構(gòu)了《民兵之妻》這部詩影像。讀她的詩,我被帶入事件的緊張與喘息中。
她在詩后注釋:“《倒下的士兵》是戰(zhàn)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的著名攝影作品。詩歌中情節(jié)、人物(妻子和婭塞尼婭)均系虛構(gòu)?!?/p>
虛構(gòu)掩蓋不了詩的真實,她在《倒下的士兵》之外虛構(gòu)了她的詩,一首關于戰(zhàn)爭、愛與死亡的詩。
真實的攝影作品只是一個背景,林麗筠重新加入了她的個人想象,脫離了這幅攝影作品本身的信息。她在詩的最后說出:“我們都一樣,沒有選擇的權利。”戰(zhàn)爭撕裂了世界,并且加深了人類的傷口。作為女性,林麗筠在《民兵之妻》這首詩里或許更有無法避免的傷痛,我想這是她要寫這首詩的理由。我在閱讀時屏住呼吸,深感戰(zhàn)爭給人類造成的精神痛苦無處不在。
詩以“民兵之妻”的口吻開始,“我麻木如標簽/習慣刀子進進出出,如呼吸/幾十年。”殘酷的獨白讓人心碎。雖然作者不斷克制著敘述的氣氛,但我能感受到沉重的壓抑感。
日常生活場景展開,“那個晚上,我切著土豆,燈光昏暗/屋子像沾滿泥土的馬鈴薯,”此處讀起來溫馨,但僅僅只是片刻的輕松。
“有時候死是一個可笑的動作”—作者直接說出了真相?!拔液奘聦?,恨卡帕,在那一刻/我恨所有不從事謊言制造的人,/但我不恨戰(zhàn)爭,一個錯誤/必須用另一個糾正。/我記得我們在路口吻別。”“我恨事實”的無奈,但“吻別”的場景與接下來的“那件白襯衫”,在壓抑里不斷透露出愛的甜蜜。
不過甜蜜只是記憶,事實是白襯衫就是“壽衣”?!爸缓魡灸愕氖?穿過黑夜和我的脖頸,擁住/我已被天空壓得傾斜的肩膀?!睂鄣目释诨貞浝镒兊脽o力。
“博物館,雜志,電視……我被迫注視/你的死亡—你總是在死,在死/一刻不停,永不完成。/人們需要偉大的意義,聽不見/一個女人的哭泣?!绷蛀愺薜恼Z言干凈,基本上都是陳述句,沒有任何裝飾性的語言,因為她面對的是戰(zhàn)爭,是死亡之愛。
當我讀到“你總是在死,在死/一刻不停,永不完成”時,被作者的理性所震撼,愛爾蘭詩人希尼說“詩并不能抵擋一輛坦克”,但詩可以聽見“一個女人的哭泣”。這首詩帶給讀者心靈的震撼超越了普通意義上的喪失。
來自于戰(zhàn)爭的喪失隨著時間的推移,“多年后,我才明白/那顆子彈射穿你之后,飛越木里亞諾山丘/繞過梅塞塔高原,進入了我”,詩是歷史的那顆子彈“進入了我”,并且準確地擊中了我們每個人,因為“我們都一樣,沒有選擇的權利?!?/p>
如果說詩在尋找事實與真相,這是唯一的殘酷的事實與真相。
宮白云:“借用”的意義所在
這一首《民兵之妻》是林麗筠借用一幅畫加上自己的虛構(gòu)而改編的一個詩故事。它既是真實的事件發(fā)生,又是作者超現(xiàn)實的想象。林麗筠在這首詩中直接用了第一人稱“我”,把“我”植入詩中,讓“我”有效地參與到真實的事件和自我意識的臆想虛構(gòu)之中,同是超現(xiàn)實的想象,因其有“我”便更多了一份真實的存在感。羅伯特·卡帕是20世紀最廣為人知的攝影師,1954年在越戰(zhàn)中不幸觸雷,在去醫(yī)院的路上殞命,享年41歲。他那句“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被許多搞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人奉為圭臬,此詩的作者也深諳此句的奧妙,她把“我”直接投入到這個詩歌故事之中,不可不謂夠近。全詩從羅伯特·卡帕的一幅著名攝影作品《倒下的士兵》著手,開始虛構(gòu)本詩歌中的故事情節(jié)與人物,詩中的“我”自然而然進入了“士兵之妻”的角色,作者沒有按那幅攝影作品《倒下的士兵》的邏輯來命名題目“士兵之妻”,而用“民兵之妻”,是因為那名士兵為西班牙共和黨(?;逝桑┪溲b人員,也就是俗稱的民兵,所以題目的《民兵之妻》更貼近于真相。那么,我們來看該詩作者是如何安排《民兵之妻》這個故事的,首先第一節(jié)除了交代此故事的來源外,又不露痕跡地以“進進出出的刀子”這個象征意象把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的時代背景暗示出來;接下來第二節(jié)進入當時具體的生活情景,民兵妻子也就是“我”在燈光昏暗的屋子里切著土豆,突然收到“婭塞妮婭”從門縫“塞進一本薄薄的東西”;于是接下來,“我”順理成章得知了士兵“你”的死訊,而關于“你”的一些情景浮現(xiàn)眼前,然后是“我”連續(xù)的幾個內(nèi)心的“恨”字把戰(zhàn)爭的殘酷和“我”絕望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當讀者還在“我”之“恨”中不能自拔時,作者突然筆鋒一轉(zhuǎn)“但我不恨戰(zhàn)爭,一個錯誤/必須用另一個糾正”。詩中出現(xiàn)的“不恨戰(zhàn)爭”的悖謬的確讓人匪夷所思,戰(zhàn)爭的錯誤用哪另一個去糾正?此時,作者給出了一個畫面:“我記得我們在路口吻別?!编?,原來戰(zhàn)爭的錯誤只能用美好去糾正,由此,“我們在路口吻別”這一美好的瞬間瞬時產(chǎn)生了極強的震撼作用,美好永遠是消滅錯誤的法寶。而生者對死者的懷念總會伴隨左右,當“我”又想起“你”,記起有關“白襯衫”的過往,“你”的死再一次成為“我”痛苦的根源,因那件“白襯衫”恰是民兵死亡時所穿,于是“白襯衫”充當了生與死的橋梁,它把“你”的死亡與“我”的愿望連接起來,在“我”眼里,“國旗,軍樂,獎章”一文不值,統(tǒng)統(tǒng)被“我”拒絕,唯愿鮮活的生命還能得以相擁才是生命的美好所在。但殘酷的是,死不能復生,但卻能被反復消耗,因“人們需要偉大的意義”,所以“我”就要“被迫注視”那些關于“你的死亡”的宣傳—在“博物館,雜志,電視……”中“一刻不停,永不完成?!痹谶@樣一場接一場的死亡凝視中,生與死已失去了界限。記得有句話說,你凝視深淵,深淵就凝視你,所以,在這個故事中,作者安排了那顆穿透民兵的子彈,飛越西班牙木里亞諾山丘的戰(zhàn)場,繞過梅塞塔高原“進入了我”—“我們都一樣,沒有選擇的權利?!边@樣的結(jié)尾石破天驚,散發(fā)著一種無法消除的絕望感,同時也具有了啟示錄一樣的效果,當生與死一起成為回憶和背影,當死亡變得沒有了選擇,唯有對生靈涂炭的戰(zhàn)爭說“不”,才會讓生命萬物回到應有的自然軌道。而這首《民兵之妻》所要表達的就是揭露戰(zhàn)爭,喚醒愛好和平的人們一起起來拒絕戰(zhàn)爭、抵制戰(zhàn)爭、阻止戰(zhàn)爭,這才是作者借用《倒下的士兵》創(chuàng)作這首《民兵之妻》的意義所在。
趙目珍:反向建構(gòu)與細節(jié)的分量
作者擅長以藝術素材入手建構(gòu)詩歌。本詩以戰(zhàn)地記者羅伯特·卡帕的攝影作品《倒下的士兵》為素材,成功地虛構(gòu)人物、虛構(gòu)情節(jié),將一個有血有肉的“民兵之妻”的形象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
與《隱形人》不同的是,本詩完全采用虛擬的方式進行建構(gòu),雖然卡帕的攝影作品是一個現(xiàn)實存在,但原作品并未有一毫涉及其妻子這一形象。作者別出心裁地從對方(即妻子)而非士兵本人的角度出發(fā)來刻畫人物、展現(xiàn)心理。這與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詞”這一體裁在早期發(fā)展中的創(chuàng)作方式有不謀而合之處。在詞的早期創(chuàng)作中,詞人們往往不是直接表現(xiàn)個人的內(nèi)心,而是反向揣度對方心理,以對方(尤其是女性)作為敘述主體來完成作品的建構(gòu)。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創(chuàng)作技巧,盡管這首詩的作者在建構(gòu)這首詩時可能并未意識到這樣一種技巧,但呈現(xiàn)出來的恰恰是這樣一種思維,并且取得了非同凡響的效果。
詩歌的成功還表現(xiàn)在對“民兵之妻”這一人物形象的刻畫上。全詩以“民兵之妻”的口吻展開敘述,并且將其作為敘述的主體一以貫之。具體地說,詩歌以卡帕的攝影作品引出,由此打開敘述主體的心理歷程。作為倒下的士兵的妻子,她在卡帕的作品刺激下,痛苦地生活了幾十年,這是此詩的一個大背景。接下來,詩人借助士兵的妻子的視角,采取倒敘的方式將士兵之死做了一個回憶(第二節(jié))。緊接著,再讓其對丈夫的死發(fā)表感慨,甚至讓其對死亡本身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詩歌中,詩人代言的有關死亡的議論非常深刻,如第三節(jié)中關于死亡的形象化表達,看起來舉重若輕,實際上給讀者帶來無比震撼的效果。
另外,詩歌中還體現(xiàn)出對女性意識和人權意識的尊重,主要表現(xiàn)在詩歌的最后兩節(jié)。如其中的敘述:“人們需要偉大的意義,聽不見/一個女人的哭泣?!薄拔覀兌家粯?,沒有選擇的權利”,表現(xiàn)了士兵之妻追求正常個人權利,以及對“偉大意義”的反抗,這是個體意識的一種覺醒。這一點與舒婷《神女峰》中的表達:“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比這一表達表現(xiàn)得更深刻。
其實,以上這些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詩人在細節(jié)上的處理。細節(jié)描寫是此詩的一個亮點。在詩歌中,詩人將很多細節(jié)都刻畫得非常細致,如妻子得到士兵之死的信息的細節(jié),關于白襯衫的細節(jié),等等,而且想象合理,運筆細膩。這些不同程度、不同側(cè)面的的敘述與刻畫,都為此詩的成功和深刻性增加了分量。
高亞斌:人們需要偉大的意義,聽不見一個女人的哭泣
在《民兵之妻》一詩里,詩人在敘述一個文本以內(nèi)的故事,故事出自二戰(zhàn)期間的戰(zhàn)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的作品《倒下的士兵》。戰(zhàn)爭中一個普通士兵的死,牽系著人們的戰(zhàn)爭記憶,歷史會不斷重現(xiàn),戰(zhàn)爭至今還在時刻對普通人的生命進行著無情的吞噬,這種寫法,既是一種歷史文本的復調(diào),又是一次對現(xiàn)實世界審慎的反思,飽含著譴責、質(zhì)疑、悲憤、祈禱。
我寧愿把詩人的敘述作為一次倒敘,于是,詩歌就從“多年后”開始,“那顆子彈射穿你之后,飛越木里亞諾山丘/繞過梅塞塔高原,進入了我”。盡管這是詩人后來才意識到的,但這卻是詩人所有情緒的來源,因此才有了“我恨事實,恨卡帕,在那一刻/我恨所有不從事謊言制造的人”。那是因為,詩人已經(jīng)與“倒下的士兵”有了特殊的共情,產(chǎn)生了一種深刻的切膚之痛。由此,詩人進入了那個“民兵之妻”的角色,進行了一次跨時空的書寫。
死亡作為敘事主題,是所有文學作品對人之存在的思考的一個常見的視角。透過死亡,尤其是那些凝固成為永恒瞬間的死亡,(比如羅伯特·卡帕的這幅《倒下的士兵》,盡管后來證實這張照片確系造假),死亡的情景可以被反復呈現(xiàn):“總是在死,在死/一刻不停,永不完成?!本驮趯λ劳鲆淮斡忠淮蔚摹白⒁暋敝?,生命的價值被重新發(fā)現(xiàn)、審視,活著的意義被一遍遍翻檢、考量。就士兵戰(zhàn)死疆場這一話題來說,通常人們看到的總是正義、勇敢、舍生取義之類無比正確的宏大主題,但他們卻往往忽略了個體的疼痛,如詩中所說,“人們需要偉大的意義,聽不見/一個女人的哭泣”。詩人借著“民兵之妻”的個體視角,完成了一次對歷史的消解,與此同時,也在生命與死亡、個體與歷史之間展開了持久的博弈和拷問。
徐敬亞:浪費才華
毫無疑問,《民兵之妻》展現(xiàn)了林麗筠相當高超的詩歌才華。
①在虛擬的想象空間里,她輕松地駕馭著敘事與抒情……②在別人的傳說中,她自如地揮灑著自己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③我最看重的是,她的詩歌子彈異常精準。對死亡,對戰(zhàn)爭,她發(fā)出了一流的表述。
我只是不明白,她為什么要把自己一流的經(jīng)驗嫁接在別人的故事里。可惜的是這個故事并非天下皆知。我想起兩個中國的典故:一個是“錦衣夜行”,一個是“明珠暗投”。還想起一句北方的口頭語:“沒有費事的必要?!?/p>
從詩歌發(fā)生學的角度看,林麗筠兩首詩均以“閱讀經(jīng)驗”為詩歌架構(gòu)的藍本,而把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日常經(jīng)驗作為詩意的襯托與填充。這一帶有“知識寫作”的詩歌方式,使她的詩缺少第一現(xiàn)場的摩擦感,也缺少生存上真切的質(zhì)感。好像非要把一盞油燈放到九曲蜿蜒的山洞里。
從接受美學的角度,讀者與詩人之間顯然隔絕著她的個人閱讀。人們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弄懂她的詩歌來源,更不明白她的小說般的轉(zhuǎn)換。不能說林麗筠有意賣弄智慧,但至少可以說她過于忽視讀者。在詩中她寫出的照片標題是《倒下的士兵》,她卻有意選擇了另一說法“民兵”。最不可理解的是她竟然有意添堵般地創(chuàng)造了一個無關緊要的送信人物“婭塞尼婭”,以至于很多人會誤以為婭塞尼婭就是民兵的妻子。其實完全可以簡略地寫成“郵差”。
她說她是一個詩歌的練習者,正如我這幾天翻看的《梵高手稿》中直到臨死前都把自己歸入到練習者的梵高大師一樣,林麗筠對詩歌發(fā)出了充分的敬意。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練習者,然而我們還暗懷著通過練習不斷變得更高明一些的奢望。
林麗筠具有一流詩人的潛質(zhì)。知識化的二手題材寫作或許制約了她。也許《民兵之妻》只是偶然誤入了一個小型的西方攝影典故。假如改成《馬特洛索夫之妻》,或《黃繼光之妻》,或《堵槍眼者之妻》,詩意的顯現(xiàn)會立刻恍然。
韓慶成:角度、虛構(gòu)與反辭
此詩是中國好詩榜周評榜5月第2周上榜詩歌,我查了一下,在五位評委中獲4票,得到絕大多數(shù)評委的肯定。
這是一首比較高明的反戰(zhàn)詩。其高明之處我覺得有這么幾點:
角度。一般反戰(zhàn)詩都寫戰(zhàn)爭情節(jié)或戰(zhàn)士本身,《民兵之妻》寫的是戰(zhàn)士的妻子,因此避開了對戰(zhàn)爭殘酷性的正面渲染(這是小說和電影的強項),而此詩是通過妻子的內(nèi)心活動,完成對戰(zhàn)爭,特別是戰(zhàn)爭背后因素的控訴。
虛構(gòu)。作者通過虛構(gòu)的民兵之妻這個人物更好地完成了其非虛構(gòu)意圖。因為虛構(gòu),作者可以把她寫成任何人,也可以把任何人包括作者自己的心理加給她,我們于是看到詩中的閃光點頻頻出現(xiàn),從而強化了控訴的力量。
反辭。以“我不恨戰(zhàn)爭”來追問戰(zhàn)爭背后的深層原因,達到更高層次的反戰(zhàn)效果。“我不恨戰(zhàn)爭”,不是“題旨悖論”,而是一種反辭,是一種痛到麻木后的清醒,這比說一百遍“我恨戰(zhàn)爭”更有張力。她真不恨嗎?她當然恨。你看,她恨那個同樣虛構(gòu)的人物“婭塞妮婭”“塞進”的“事實”,她恨照片的攝影者,她恨不用“謊言”來欺騙她的人,她還恨“國旗,軍樂,獎章”這些戰(zhàn)死的士兵可能得到的榮譽。而這一切她所恨的,都是戰(zhàn)爭所賜。而所有的戰(zhàn)爭,毫無例外都有一只背后摁下按鍵的手。這只手不以平民意志為轉(zhuǎn)移,在這只手的操控下,平民絲毫“沒有選擇的權利”,于是,“人們需要偉大的意義,聽不見/一個女人的哭泣?!睆亩羁探沂玖巳诵缘娜觞c和人類的悲劇。
相對于照片中的士兵,照片的攝影師、戰(zhàn)地記者卡帕的悲劇亦具反戰(zhàn)意義。與他同赴戰(zhàn)地的女友達娜死于坦克履帶,他本人于1954年在越南戰(zhàn)場采訪時觸雷身亡。這位用鏡頭反戰(zhàn)的青年記者與無數(shù)“倒下的士兵”一樣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霍俊明:一首開闊的詩更能激發(fā)閱讀共情
相較于上一首《隱形人》,這首《民兵之妻》我更為喜歡,因為它的打開空間更為開闊,也更能激發(fā)閱讀的感受和共情?!睹癖蕖沸枰喿x者有一個經(jīng)驗準備,因為整首詩都是建立于戰(zhàn)地記者羅伯特·卡帕拍攝于1936年的一幅著名攝影作品。西班牙內(nèi)戰(zhàn)時期一名共和軍士兵在一個山坡剛剛躍出戰(zhàn)壕時剛好被子彈擊中。這幅攝影就是士兵被擊中瞬間的留影,但是自誕生之日起這部攝影作品就一直存在著真?zhèn)蔚木薮鬆幾h,直至今天仍有很多關于其真實性的質(zhì)疑和否定的聲音,甚至不斷有新的證據(jù)出現(xiàn)。無論這是一個歷史性巧合的瞬間還是具有“擺拍”嫌疑的制作,這并不妨礙我們關于人類的戰(zhàn)爭、自由、正義和犧牲(死亡)等話題的思考。林麗筠的詩沿著這幅歷史性的攝影作品不斷展現(xiàn)出深度的思考,其中虛構(gòu)的人物、場景、人性和命運反倒是獲得了更深層次的歷史感和真實感,這得力于詩人個人化的歷史想象力和求真意志。整首詩的細節(jié)、場景以及相應的命運感、幽微的心理紋路和悲劇意識都非常真切而富有啟示化的效果。正如那件中彈的白襯衫,夜晚的廚房里切著土豆的女性,門縫里塞進來的一張關于死訊的薄紙,不斷倒下去的死亡的瞬間,不斷延宕的子彈和擊中的女性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