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名楊 楊新濤
“雙減”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維護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態(tài)的關鍵舉措。我們知道“雙減”指的是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半p減”政策的實施為家庭生活和教育贏得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但其在給孩子“減負”的同時,對社會、學校,尤其是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全新的挑戰(zhàn)。“雙減”之下,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的班主任,如何調整觀念與心態(tài)迎接挑戰(zhàn),及時轉身,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在雙減政策下農村小學對班主任對自己的工作不能準確定位。我作為一名參加工作二十余年的老班主任,就曾自認為雙減政策對班主任工作的影響不大,狹隘的認為雙減政策只適合在具體學科中,對班主任工作沒有影響,所以就忽視了雙減政策下班主任工作的調整與重視。其次部分教師簡單的認為雙減不僅是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沒有意識到雙減政策下教師們卻要做“加法”,作業(yè)量與作業(yè)時間減少了,但是教學目標并沒有降低。而班主任作為班級活動的組織者,其對雙減政策的錯誤認識,以及在雙減背景下的定位不準確都導致了班主任工作質量的下降。
(2)班主任工作不夠重視。農村小學由于班級上的學生人數(shù)少的原因,大多數(shù)情況下班級的一名老師既是班主任又是任課教師,并且部分教師認為班里就那么十來個學生,只要傳達一下校長的會議精神,一周開一次班會,學生有問題就進行解決的工作,所以就將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學科教學上,因此忽略了班主任工作的開展,使班主任工作與雙減背景脫節(jié),影響了班主任工作的質量與效果。
(3)缺乏對任課教師的引導?,F(xiàn)在的農村小學的教師年齡結構配比不均衡,老中青數(shù)量差別大,有的老教師再有幾年就退休;中年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班主任管理經驗也豐富,但由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負擔過重,精力有限;青年教師剛上班沒幾年,缺乏管理經驗……結合這些實際情況來看,一些班主任對自己的職責認識不清,忽視了對任課教師的引導,任課教師在雙減政策下都自行選擇了自己認為合適的教學方式,缺乏一致性,影響了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
(4)與家長溝通缺乏有效性。農村小學學生有的是留守學生,留給爺爺奶奶管教,有的父親外出務工,母親在家管教,還有的是留給外婆外公照顧,這些情況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在當今的社會,家校合作是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尤其是班主任,他是進行家校合作的重要主體,因此班主任要擔負與家長溝通學生情況的職責,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部分班主任只有在學生違反紀律之后才會聯(lián)系家長,忽視了平時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家校合作效果十分不理想。
二、雙減政策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1)雙減政策下對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定位準確。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的班主任,首先要改變思想,端正態(tài)度。糾正自己的“雙減政策只限在學科教學方面”的錯誤觀點,認識到雙減政策對班主任工作產生的深遠影響,要高度重視班主任工作在雙減政策下的調整;其次班主任要明確雙減政策并不是給班主任減負,班主任不僅不能做減法,還要做加法,不斷探索在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方面的措施。
(2)提高對班主任工作的重視程度。意識是行為的先導。只有提高對班主任工作的重視程度,才能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進行有意識的調整與優(yōu)化。
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的班主任,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所在,在實際工作中要自覺履行職責,并且將班主任工作做到盡善盡美;其次班主任要協(xié)調班主任工作與學科教師工作,不將工作重點放在其中一方,而是要做到二者的協(xié)調發(fā)展,做好班主任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要保證學科教學的質量。
(3)做好任課教師之間紐帶。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學生整體學習質量的提高,班主任必須從各個學科入手,在任課教師之間形成一種向心力,朝著一個方向努力。并且很多時候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普適性,面對的學生也是同一批,因此各個任課教師可以進行經驗的互享,發(fā)展自己的教學能力。而班主任作為整個班級的負責人要自覺擔任任課教師之間的“橋梁”,通過組織教研會等方式來達到教師之間的經驗分享。
(4)提高家校合作的質量。首先班主任要將家校合作作為自己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及時和家長交流學生情況;其次班主任要促進家校合作的常態(tài)化,也就是不僅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再聯(lián)系家長,而是要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及時與家長溝通。例如班主任可以通過微信群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便于家長及時、全面的了解學生情況,還可以通過家長會的形式近距離與家長進行溝通,共同朝著雙減政策下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努力。
“雙減”不僅是一次機遇,更是挑戰(zhàn)。作為一名班主任,只要我摒棄教育“內卷”,回歸教育初心,不斷探索“雙減”方式方法,遵循學生成長的規(guī)律和教育的規(guī)律,奮力前行,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