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燕
對比是作者在寫作中常用的一種藝術(shù)手法。適時使用對比的手法,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使文章的主題更加深刻?!段业氖迨逵诶铡窐?gòu)思精妙,是一篇非常經(jīng)典的短篇小說。在小說中,作者巧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了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和人之間冷酷無情的關(guān)系,反映了資本主義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接下來,筆者就談一談《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對比手法。
一、稱呼的對比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寫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不同稱呼,可謂用心良苦。
于勒本是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的“花花公子”。在收到其信件之前,菲利普夫婦稱他為“壞蛋”“流氓”“無賴”。當(dāng)從信中得知于勒做生意發(fā)了筆小財,愿意賠償損失,讓他們一家人快活地過日子后,菲利普夫婦瞬間將于勒當(dāng)成了香餑餑,稱他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人”“有辦法的人”,認為他是全家人的驕傲和希望。他寫的信也成為菲利普一家人口中的“福音書”。當(dāng)菲利普一家人在輪船上認出滿臉皺紋、衣服襤褸的賣牡蠣的老水手就是全家人心心念念的于勒時,他們對于勒的稱呼又發(fā)生了改變,變成了“這個小子”“這個家伙”“這個賊”“那個討飯的”“這個流氓”,較之從前反差極為強烈,對比非常鮮明。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呢?根本原因在于“金錢”。于勒過去揮霍無度,導(dǎo)致家里的生活越來越拮據(jù)。因此,菲利普夫婦十分痛恨他,常常咒罵他。后來,于勒來信說自己做生意賺了點錢,菲利普夫婦便又對他贊不絕口,希望他早些回來。當(dāng)發(fā)現(xiàn)于勒并沒有成為腰纏萬貫的富翁時,他們立馬暴露出貪財勢利的本性,對于勒破口大罵。
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稱呼的前后變化,這一細節(jié)極富諷刺意味,表現(xiàn)出菲利普夫婦嫌貧愛富、貪婪市儈、冷酷無情的丑陋嘴臉,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在這樣的社會,金錢能影響人的感情,能決定人的地位和命運。
二、態(tài)度的對比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我”(小說中的“若瑟夫”)可以說是小說中唯一能給讀者以心靈慰藉的人,是作者情感和理想的寄托者。當(dāng)“我”得知面前窮困潦倒的老水手是自己的親叔叔時,除了大吃一驚以外,沒有憤怒和厭惡,更多的是對親叔叔的同情。所以,“我”沒有經(jīng)過父母的同意,擅自給了叔叔十個銅板的小費,并因此挨了母親一頓罵。從中可以看出“我”的純真善良。這與菲利普夫婦的冷酷虛偽、唯利是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菲利普夫婦和“我”對于勒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在那個物欲橫流的資本主義社會,廣大人民群眾深受拜金主義的毒害,一切以金錢為衡量的標準。兄弟情誼靠金錢來維持,婚姻關(guān)系靠金錢來維系,人格靠財富來評定……金錢成為人們衡量一切的標準。而“我”涉世未深,還沒有受到金錢的腐蝕,即使生活得很艱難,仍然葆有一顆赤子之心,富有人情味。
三、景色的對比
《我的叔叔于勒》中共有兩處環(huán)境描寫,雖著墨不多,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起到了渲染氣氛、深化主題的作用。
第一處是菲利普一家人離開棧橋,動身前往向往已久的哲爾賽島游玩時,作者寫道:“我們上了輪船,離開棧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作者在此處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海面”比作“綠色大理石桌面”,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海面的風(fēng)平浪靜。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幅優(yōu)美動人的風(fēng)景畫,渲染了寧靜、祥和的氣氛,烘托出人物歡快、興奮、愉悅的心情。
第二處則是菲利普夫婦發(fā)現(xiàn)衣衫襤褸、窮困潦倒的水手竟然是他們朝思暮想的親弟弟于勒后,作者這樣寫道:“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贝颂幍沫h(huán)境描寫渲染出陰冷、令人壓抑的氛圍,烘托出人物失望、沮喪、沉重的心情。
從上述兩處景物描寫我們不難看出,畫面色調(diào)一明一暗,人物心情一喜一悲,可謂是對比鮮明。這些細節(jié)不僅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冷漠無情、自私勢利,而且進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總之,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作者巧用對比的手法,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社會的亂象,反映了小人物的心酸與無奈。
語數(shù)外學(xué)習(xí)·初中版202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