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志強
言意關系從古至今都是一個不斷被提及、不斷被討論的話題。中國古代極為強調(diào)言外之意、韻外之致,因此出現(xiàn)許多吉光片羽的意象式批評,其中以詩話著作繁多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
關于言意關系的討論最早可以從先秦諸子進行溯源,老子在《道德經(jīng)》開篇便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其后各朝各代因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背景都有不同的人提出自己關于言意關系的看法。
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得意忘言”,以及非道家思想的“不立文字”等諸多語言文字觀在歷代的文人學者中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并可以說是歷代言意之辯的底層邏輯之一。
言意之辯首先涉及語言表述存在的問題:表述的對象本身非常玄妙,無法用語言表達,如道家的“道”,是不可言傳之物;表述者認識理解能力不到位,語言運用能力不足。除此之外,語言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某些場合是蒼白無力的。任何一個概念都是由內(nèi)涵和外延組成,概念的內(nèi)涵是較為清晰的,但外延往往模糊不定,這就給“言不盡意”提供了存在的條件。
魏晉時期關于言意之辯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表現(xiàn)就是魏晉玄學的興起。關于言意之辯的討論并不是憑空而生,而是漢代經(jīng)學思想向魏晉玄學轉變的外顯。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篇中曾道:“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義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蓖蹂隹此圃谟谩肚f子》中的思想為《周易》進行注解,但是實質(zhì)上是在通過《周易》的卦象、卦辭、卦意之間的關系來闡釋《莊子》中的“得以而忘言”。王弼從“言”“象”“意”三者之間的關系入手,認為語言是為了表達“象”,“意”要靠“象”來顯現(xiàn),將之轉化為言意關系,王弼則認為想要得到最終的“意”就不能拘泥于表達出來的“言”,要“忘言”,這可以溯源到莊子“得魚忘筌”。
陸機《文賦》中提出“意不稱物,文不逮意”。陸機在《文賦》序中開篇就寫到“文”和“意”,這其中受到了王弼《周易略例》中關于“言意”思想的啟發(fā)。陸機“文不逮意”的意義可以歸結為文章的內(nèi)容無法將思維過程中的種種“意”全部表現(xiàn)出來,從中可以看出在言意之辯中陸機也認為“言不盡意”,這與王弼的玄學思想是契合的。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出“隱秀”說。《文心雕龍·隱秀》中言:“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隱。隱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獨拔者也。隱以復意為工,秀以卓絕為巧?!眲③挠谩半[秀”將言意關系推向詩學領域,“隱”者為“情在詞外”,為何情會在詞外,原因就在于詞無法將情完全表露,因此必然要“隱”,恰是“隱”表達出文章的深厚含蓄、耐人尋味之感,從而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半[”有兩個關鍵點是“重旨”和“復意”,劉勰認為好的文章必須要有言外之意,話中有話,除了字面意思之外還要有言外之意。劉勰在言意之辯中的“隱秀”觀點從審美的角度對“言不盡意”進行了闡釋。王弼的“得意忘象”說和劉勰的“隱秀”說可以看作是從不同側面對“意”和“象”的關系進行討論和分析。“意”應該“隱”,“象”應該“秀”,“意”在“象”中,“隱”在“秀”中。
與劉勰同時代的鐘嶸也持“言不盡意”的觀點,他在《詩品序》中提出“滋味說”,即“味之著無極,聞之者動容”?!白涛墩f”主要是鐘嶸為了將“賦比興”確立為五言詩三義而提出的,其中的“興”就是“文有盡而意無窮”的創(chuàng)作方法?!拔吨鵁o極”就是要值得反復琢磨,在表面文字之外尚有無窮意蘊值得讀詩者去體味其中的無盡“滋味”。
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中:“近而不浮,遠而不盡,然后可以言韻外之致耳?!彼究請D提出“韻外之致”的美學理論,“韻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是其“意境說”詩歌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言不盡意”說的進一步闡釋。其《二十四詩品》關于“含蓄”的論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己,若不堪憂”高度概括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精髓。
司空圖的“意境”思想和老莊思想有著極深的淵源。司空圖自言“取訓與老氏”,《二十四詩品》中有諸多例證:“真體內(nèi)充”和“返虛入渾”(《雄渾》),“妙機其微”和“飲之太和”(《沖淡》)等。老子認為宇宙自然萬物都是“道”,受老子的影響,司空圖的“意境”論中的“真”“渾”等概念,也都是指代宇宙自然萬物的“道”。葉朗認為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清楚地表明了“意境說”和老莊美學的血緣關系及“意境說”的美學本質(zhì),意境不是表現(xiàn)孤立的物象,而是表現(xiàn)虛實結合的“境”,也就是表現(xiàn)造化自然的氣韻生動的圖景,表現(xiàn)作為宇宙的本體和生命的道。
皎然同樣推崇“意境說”,從皎然的“意境說”出發(fā)也可以看出皎然持“言不盡意”的語言文字觀。皎然提出:“意中之靜,意中之遠?!薄暗娦郧椋欢梦淖?,蓋詩道之極也?!别ㄈ浑m然也是從“意境說”出發(fā)認為“言不盡意”,但是和司空圖的“意境說”不同,司空圖的“意境說”是以老莊的道家美學為底層邏輯,皎然則是借用佛家的禪學思想為底層邏輯。皎然被稱為“詩僧”,早年曾有禪房經(jīng)歷,其詩中常言的“真性”和佛家的心性論有著極強的聯(lián)系。他認為能否創(chuàng)造出詩禪合一的詩境,是決定詩歌藝術創(chuàng)作水平的關鍵。這種詩境與禪境相結合的思想也影響了他的語言文字觀,他極為強調(diào)詩境的營造以及有象外之奇,象外之奇就需要詩人用語言文字營造出超乎于本來文字的意境。
與皎然相同,嚴羽也是受到佛學的影響,他在《滄浪詩話》中借用禪宗相關理論,如“乘有大小”“正法眼”“辟支”“第一義”等,并直言“論詩如論禪”?!稖胬嗽娫挕返奶攸c也是“以禪喻詩”的批評方法和提倡“妙悟”的詩歌理論,這些都和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而嚴羽的《滄浪詩話》中所持的“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言不盡意”論也是受到佛家禪宗的影響。其言:“盛唐詩人,惟在興趣,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眹烙鸾栌谩傲缪驋旖恰边@一實例來說明其“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語言文字觀。正如嚴羽所言上乘的詩歌應該是“不落言筌”,要如“羚羊掛角”一樣不拘泥于詩歌的語言文字。借助禪機,嚴羽恰當?shù)卦忈屃恕把浴迸c“意”之間的矛盾,在前人“言不盡意”的基礎上,直言“言有盡而意無窮”。
除“言不盡意”論和“得意忘言”論之外,還有學者持“言盡意”論,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歐陽建和韓愈。
歐陽建不同意“言不盡意”的觀點,認為言可盡意。歐陽建的“言盡意”論是針對當時盛行的以王弼為主的“得意忘言”論而提出的。其《言盡意論》(《藝文類聚·卷十九》,下同不再贅述)中開篇便言:“世之論者以為‘言不盡意,由來尚矣,至乎通才達識皆以為然?!彼?,他稱“言不盡意”論者為“雷同君子”,而自稱“違眾先生”,以此來和“言不盡意”論者劃分界限。
首先,歐陽建從存在論的角度借玄學家用“天何言哉”而闡述“明本”“廢言”“忘言”這幾個題目,來發(fā)揮自己的“言盡意”論。天不言但是四季依舊運轉,因而“圣人不言而鑒識存焉,形不待名,而方圓已著;色不俟稱,而黑白以彰”。事物之所以存在,只是因為其本身的自然特性,正因如此,“客觀事物的形色是第一性的,而名稱概念則是第二性的”。其次,歐陽建認為“名”和“言”對于事物本身來說是沒有增益的,“物”和“理”是不會依賴于“名”和“言”才會存在的,即“名之于物,無施為者;言之于理,無為者也”?!懊敝皇亲鳛槿藗儽鎰e和認識事物時將其區(qū)分開來的工具,“名不辯物,則鑒識不顯”。而“言”則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語言是用來表達自身思想的,如果連語言都不能表達出自己的思想,那人與人之間又該如何溝通呢,即“誠以理得于心,非言不暢”“言不暢志,則無以相接”。最后,歐陽建認為“名”和“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事物和事理在變化中的,“名逐物而遷,言因理而變”,正是因為“名”和“言”是能夠變化的,所以無論事物和事理是如何變化的,始終有對應的“名”和“言”,以上三點構成了歐陽建的“言盡意”論。
韓愈在《擇言解》中寫道:“言起于微,而為用且博,能不違于道,可化可令,可告可訓,以推于生物。”韓愈認為語言之用是非常廣博,能明道傳意,是可以推及萬物的,既可以傳道化民,也可以詳盡達意。韓愈的“言可盡意”論和時代背景有關,韓愈面對安史之亂后詩壇詩風逐漸意象浮靡,語言陳舊卑弱,表現(xiàn)力不強的問題,想要重新激起當時詩人們的信心,因此提出語言是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的,不要因時代氣氛而只追求意,言不盡意是因為詩人自己用語不精,這和語言本身的表現(xiàn)能力無關。因而,韓愈在《薦士》一詩中曾借孟郊的詩句表達自己的主張:“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異?!?/p>
歐陽修在《六一詩話》中載梅堯臣語曰:“詩家雖率意,而造句亦難,若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為善也。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為至矣。”青海師范大學唐鋒認為此句意在表達梅堯臣認為“可以通過造語的途徑使不盡之意從言外獲得,亦即言能盡意”。但筆者認為,梅堯臣所言恰是表達其認為“言不盡意”,雖然能通過“造語”描寫出言外之意,但是只是表達出存在言外的“意”,并不是言可盡意,只是梅堯臣對語言有巨大表現(xiàn)潛力的樂觀態(tài)度。
明清時期的王夫之提出:“力有所不逮,而言者本不能盡意也?!憋@然,王夫之也持言不能盡意的說法,說話的人原本就是不能將自身所想要表達的東西完全表達出來,這就恰如不是每件事都能完全達成一般。此外,王夫之提出了自己認為可以解決言不盡意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微言明道”。王夫之作為明清時期的學者,他必然要受到儒學的影響,不同于莊子提出的“得意忘言”的道家思想,王夫之從《易傳》中找到自身的出路,認為“微言明道”是解決這種問題的途徑。
綜上,自老子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開啟了中國古代長達千年關于“言”與“意”關系之間的討論。通過對歷代言意之辯的梳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持“言不盡意”和“得意忘言”者眾多。若直接對其進行思想史的考察則難以把握,但若是從他們立論的底層邏輯出發(fā),我們則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持其中的哪一種觀點,其背后始終繞不開老莊的道家思想以及佛家的禪宗思想。道家從先秦時期一直散發(fā)著其自身深厚的哲學意蘊。道家思想不僅是在關于言意之辯的討論中起著重大作用,甚至或直接或間接地一直在持續(xù)影響著中國人的生命哲學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