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云波 張夢楠 熊敏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氣概、英雄事跡和英雄精神,是一個國家高度體現民族力量的內生源泉,傳播英雄文化也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新時代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英雄文化、弘揚英雄精神,做率先垂范引領時代的先行者,這對于提升民族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極為重要。
本期邀約西南大學期刊社編審、文學院教授、著名俠文化研究者韓云波及其團隊就“新時代以來‘英雄主義內涵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與升華”展開研討,現刊出有關成果。
摘 要:中國歷史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崇尚英雄,捍衛(wèi)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重要命題?!坝⑿壑髁x”是英雄文化的核心內涵,但“英雄主義”一度面臨著概念泛化的危機與歷史虛無主義的挑戰(zhàn),因而,厘清“英雄主義”相關問題,是弘揚“英雄主義”的必要工作。就目前學術界的研究來看,對“英雄主義”概念尚未形成統(tǒng)一共識,還存在著內涵不夠清晰、邊界不夠明確的問題。從歷史演變看,“英雄主義”經歷了“個人英雄主義”“集體英雄主義”等類型的遞嬗,最終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中,確立了革命英雄主義的主體地位,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組成部分。中國歷史進入新時代,實現了“英雄主義”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與升華,以脫貧攻堅英雄、抗疫英雄、抗洪搶險英雄等為代表,“英雄主義”踐行主體由“平凡英雄”登上歷史舞臺,“英雄主義”建構方式由社會多方力量自發(fā)參與,“英雄主義”現實效能形成了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推進。新時代“英雄主義”內涵實現了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與升華,“英雄主義”站上了中國歷史新征程的新高度,必將顯現出更大的力量,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革命英雄主義;集體英雄主義;個人英雄主義;平凡英雄;抗疫英雄
[中圖分類號] G122 [文章編號] 1673-0186(2022)005-0017-018
[文獻標識碼] A? ? ? [DOI編碼] 10.19631/j.cnki.css.2022.005.00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1]“英雄”作為一種巨大的正能量,承載著民族的希望,代表著民族的先鋒,形成了英雄實踐與英雄精神兩大系統(tǒng)。英雄實踐系統(tǒng)主要包括英雄事跡與英雄敘事,英雄事跡是歷史和現實中客觀存在的英雄人物與英雄事件,英雄敘事是對這些英雄人物與英雄事件的報道傳播與藝術再現;英雄精神系統(tǒng)主要包括英雄信念與英雄品質,英雄信念是關于英雄精神的理想信念并集中表現為“英雄主義”,英雄品質是關于英雄精神的人格意志并集中表現為“英雄氣概”。英雄實踐與英雄精神構成英雄系統(tǒng)的較完整體系,闡釋著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奮斗與抗爭的歷史與現實,表征著一個國家、一種文明的發(fā)展與進步。英雄系統(tǒng)的外在表征是英雄實踐,內在本質則是英雄精神,而英雄精神的核心又在于英雄信念。由不同的理想信念形成了不同的英雄系統(tǒng),也就進一步形成了不同的“英雄主義”,其思想宗旨與理論觀念存在的差異也反映在人格意志和行為作風等方面,并在政治學層面的思想、運動、體制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甚至具有針鋒相對的性質?!坝⑿壑髁x”并非鐵板一塊,不同形態(tài)的“英雄主義”具有不同的文化性質和社會影響,對“英雄主義”必須辯證看待,分清不同“英雄主義”的形態(tài)特征,看到“英雄主義”的歷史發(fā)展與動態(tài)升華,尤其是要充分認識“英雄主義”的當下意義和未來走向,“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繼承革命文化,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2]。
目前關于“英雄主義”的研究,筆者2022年5月1日在中國知網中文文獻以篇名精確檢索得到1 060條結果,其中期刊656條。從數量上看固然不少,但研究層次明顯偏低,CSSCI僅81條。2012年以來的CSSCI期刊論文僅45條,其中41條屬于文學藝術領域,對于“英雄主義”的歷史研究和本體研究僅僅4條,明顯不足。在這4條文獻中,研究方向也不集中,主要可分兩類:一類是中國共產黨的“英雄主義”,王伯睿等論述了中國共產黨革命英雄主義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時代邏輯”[3],鄒小華論述了習近平新時代強軍思想中滲透著的革命英雄主義情懷[4];另一類是歷史事件中的“英雄主義”,艾仁貴論述了1959年以色列“以國家法律的形式最終將尼散月27日確定為納粹大屠殺與英雄主義紀念日”的國家建構進程與政治認同意義[5],彭慕蘭等論述了清代國家治理中“英雄主義的失敗”[6]。從上述看,關于“英雄主義”的研究,在本體研究和歷史研究上都較為欠缺。其結果,一是“英雄主義”的內涵和邊界模糊,使得“英雄主義”成了一個拿來即用而常常不夠準確的概念,存在被歷史虛無主義利用的風險;二是導致“英雄主義”虛擬化,使之主要成為文學藝術虛構中的想象性存在而非現實性存在;三是給弘揚“英雄主義”帶來了障礙,由于本體框架和基本概念的不明確而導致路徑不清、效能不顯?;谏鲜霾蛔悖疚囊粤暯娇倳涥P于英雄的重要論述為指導,通過對新時代以來學術界關于“英雄主義”研究的廣泛分析,結合“英雄主義”在新時代社會實踐和文化發(fā)展中的表現,嘗試厘清新時代以來“英雄主義”的類型特征與發(fā)展線索,挖掘“英雄主義”的精神底蘊,助力新征程“英雄主義”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與升華。
本文擬分三個部分:第一,“英雄主義”面臨的泛指化危機與歷史虛無主義挑戰(zhàn),以此闡明研究“英雄主義”的必要性,提出本文的問題意識;第二,“英雄主義”的邊界內涵與歷史類型,從“英雄主義”研究現狀的文獻綜述看學界對“英雄主義”的內涵認識和邊界厘定,通過“英雄主義”的類型考察看“英雄主義”的歷史發(fā)展;第三,“英雄主義”在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與升華,通過新時代“英雄主義”的具體實踐,進一步探討新時代“英雄主義”在踐行主體、建構方式和社會效能上的新特點。9C610F1F-4611-49BA-B2A8-AD818A229414
本文的研究價值和預期創(chuàng)新在于:第一,嘗試進一步厘清“英雄主義”的邊界內涵和類型特征,解決英雄文化泛指化問題,筑牢“英雄主義”抵御錯誤思潮的強大防火墻;第二,通過“英雄主義”類型考察,確立“革命英雄主義”的主體地位及其理想信念價值特征;第三,通過對新時代英雄實踐的考察,說明新時代“英雄主義”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與升華的突出表現,為新征程“英雄主義”的弘揚提供理論基礎與現實依據。
一、問題的提出:“英雄主義”面臨的泛指化危機與歷史虛無主義挑戰(zhàn)
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英雄主義”與作為人物行為的“英雄”相伴而生,但由于“英雄經常會被描述為一個含義泛化的譽稱”[7],由此生發(fā)的“英雄主義”也就具有多重所指,缺乏邊界的內涵探討使之面臨泛指化危機,容易受到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的侵蝕。
(一)“英雄主義”觀念面臨的泛指化危機
韓云波和葉翔宇在梳理新時代英雄文化相關概念時,關注到了不同界域對“英雄主義”的不同認識:文學領域對“英雄主義”進行了嚴格的類型劃分;影視傳媒領域把對“英雄主義”的不同認識解讀為意識形態(tài)對抗;哲學領域對“英雄主義”的認識根據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而變化;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英雄主義”與“革命英雄主義”呈現出高度相關性[8]。不同領域對“英雄主義”的多元解讀,雖然顯現了“英雄主義”的多元活力,但概念的模糊性也使得對“英雄主義”的探討缺乏邊界限制,盡管討論者眾,而“何為英雄”“何為英雄主義”等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真正解決。在中國知網檢索“英雄主義”的主題分組,“好萊塢”“美國電影”“美國文化”“《功夫熊貓》”“《老人與?!贰钡任鞣轿幕黝}占據了很大比重,明顯呈現出中西二者的碰撞導致的“近現代英雄文化的混雜”[9]?!皯?zhàn)爭電影”“系列電影”“主旋律電影”“災難片”“動畫電影”等與“英雄”相關的影視主題同樣十分突出,影視劇評論及人物形象分析的文獻占比很大,但大多篇幅較短,缺乏深度剖析。在呼喚“英雄主義”“重建人文精神”的語境中,大批包含“英雄主義”敘事元素的影視劇紛紛登場,但“英雄主義”泛指化、娛樂化趨勢也愈加明顯,傅道彬指出,在商品化和消費主義浪潮沖擊下,“英雄主義”所蘊含的“高度的正義感和道德意識”“艱難與曲折的歷史敘事”“宏大而莊嚴的審美追求”等,一度面臨低俗化“神劇”“雷劇”的沖擊[10]。這在文學領域對“英雄主義”的書寫中也有顯現,“英雄主義”在文學書寫領域成了一個具有多元價值判斷的理論觀念[11]。因而,“運用得好就會使人物形象變得更加生動,更具有時代意義;如果處理不好,反而會損害人物形象,而且這種損害造成的影響是致命的,深遠的”[12],其具體表現之一就是文學書寫中的“英雄主義”一度出現“精神滑坡”[13],概念的模糊甚至導致“有人將西方發(fā)達國家影視作品中體現的個人英雄主義錯認為是西方先進文明”而頂禮膜拜,“這類不良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對馬克思主義英雄觀造成了沖擊”[14]。
(二)歷史虛無主義對“英雄主義”的詆毀和挑戰(zhàn)
“英雄主義”在不同主體書寫下呈現出差異化面貌,但由于概念的模糊而未能給“英雄主義”劃定應有的邊界,致使錯誤思潮乘虛而入,尤其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以所謂“細節(jié)”考究的名義對英雄烈士提出“質疑”,實質是惡意毀謗。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就指出:“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調侃崇高、扭曲經典、顛覆歷史,丑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盵15]歷史虛無主義者曾經掀起一股“詆毀英雄”的逆流,劉胡蘭、董存瑞、邱少云等人們熟知的英雄烈士都受到了惡意攻擊。與此同時,學術界展開了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廣泛探討與批判,根據中國知網的“歷史虛無主義”主題檢索,從2012年到2016年,發(fā)文量分別為36、97、165、269、374篇,相關研究成為熱點話題。祝念峰等總結歷史虛無主義攻擊詆毀英雄人物的方法和手段,概括出“抓住缺點,無限放大”“罔顧事實,求全責備”“編造謠言,惡意中傷”“戲謔惡搞,冷嘲熱諷”“好人不好,壞人不壞”五種主要方式[16]。張博等批判歷史虛無主義“刻意消解民族精神、貶損優(yōu)良傳統(tǒng)”以設法掏空民族傳承之精神根基的不良目的[17]。李良榮等指出,歷史虛無主義企圖借助對英雄形象的污名化來消解民族記憶和集體記憶,從而削弱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18]。劉書林認為,“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打著學術研究的旗號,企圖否定和顛覆唯物史觀,否定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為以往被批判的歷史虛無主義的丑行翻案”,把對無產階級英雄的質疑和詆毀幾乎置之于一切著名英雄身上,是對承載主流社會核心價值觀的人民英雄的貶損[19]。進入讀圖時代,歷史虛無主義“以圖像化方式進行傳播與滲透,呈現出了出場路徑情境化、敘事方式感性化、思想滲透隱喻化等新表征”[20],表現方式更加隱蔽。雖然歷史虛無主義在今天已經臭名昭著,但一些境外勢力諸如“1450”“公知大V”甚至機器人“網軍”等在中國問題上的對抗性思維和敵對態(tài)度依然存在,要防止其興風作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強對“英雄主義”的正面研究,“以史為鑒,積極應對美國對我國的‘和平演變圖謀”[21],充分確立“英雄主義”的主體地位,筑牢防火墻,樹立自信心,讓新時代“英雄主義”的旗幟高高飄揚。
二、“英雄主義”的邊界內涵與主體類型
通過學術史考察,發(fā)現關于“英雄主義”的研究成果并非數量不夠,而主要問題在于對“英雄主義”的邊界內涵缺乏深入研究。由于“英雄主義”本身是一個復雜系統(tǒng),就有必要從“英雄主義”不同類型的歷史遞嬗出發(fā),通過類型史考察來確立“革命英雄主義”的主體地位。
(一)從研究現狀看“英雄主義”的邊界內涵
中國知網“英雄主義”主題檢索結果見圖1,由圖可見“英雄主義”研究的歷時動態(tài)。2000年以前,“英雄主義”相關研究成果數量不多,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現代派文學的興起和后現代主義思潮的沖擊,“英雄主義”受到“反崇高”“反英雄”等觀念的消解,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多元化中變得虛無[22]。然而,“反英雄”“反崇高”究其本質來說“不過是‘英雄主義在廣泛而多元的社會形態(tài)調試中一次短暫的變奏”[23],因此,進入21世紀以后,“英雄主義”就出現了自發(fā)轉型,人們試圖重新激活“英雄主義”的正面精神鼓舞功能,塑造英雄形象、表述“英雄主義”的文學作品大量進入市場,英雄敘事得以廣泛實現,“英雄主義”在新世紀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新時代以來,有關“人民英雄”和“新時代英雄文化”的探討,更是引發(fā)了一輪研究熱潮。9C610F1F-4611-49BA-B2A8-AD818A229414
作為英雄文化研究的基礎性工作,關于“英雄主義”的討論熱度明顯提升,但目前學界仍未達成一致,呈現出“求同存異”的多元化發(fā)展面貌?!坝⑿壑髁x”伴隨英雄的產生而產生,其內涵也隨著主體概念的變化而變化。吳衛(wèi)平認為,英雄主義“反映當時的歷史潮流和社會正義,敢于克服超出通常程度的困難,主動承擔比通常情況下更大的責任,敢于向社會上的反動、黑暗勢力以及自然界進行堅強不屈的斗爭”[24]。路文忠對“英雄主義”進行歷史溯源,認為中西方對“英雄主義”的理解共性在于認可其表現的是一種常人難以做到的行為和精神面貌,他將“英雄主義”理解為:“‘英雄主義是指那些以社會進步為己任的英雄,以超乎常人的膽量和勇氣,承擔起艱巨的、首創(chuàng)的、獨特任務時所體現的勇于獻身的心理狀態(tài)及其外在表現?!盵25]劉惠洲等認為“英雄主義”更多地是作為個體行為原則而存在,是“促使個體采取某種行動的個體內部的一種‘盲目的內驅力”,“是個體所處的社會文化符號系統(tǒng)實現個體價值感和尊嚴感方式,是成就個體自我人格的一種努力”[26]。潘天強認為“英雄主義”表現的是人類社會在不斷由野蠻向文明演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集體意識的精神價值觀,是屬于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價值判斷,這一概念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國家特色,同時具備歷史感、時代感和人格的震撼力等要素,代表著某一時期社會群體整體思維的最高形式,是時代精神的人格體現[12]。高強指出,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中的“英雄主義”大致經歷了個人英雄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高度理想化的“扁平”英雄主義、充滿反思性和悲愴感的英雄主義以及“反英雄化”“祛英雄化”的演進過程[27]。從上述研究可以看出,目前有關“英雄主義”的研究,尚未形成統(tǒng)一共識,明顯存在著邊界不夠明確、內涵不夠清晰的問題。
在更廣闊的層面上,“英雄”的內涵及觀念史研究迅速增長,其中不乏一些頗具價值的學術史研究和創(chuàng)新性實證研究。冉雪基于CSSCI期刊論文對新時代英雄文化研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認為“英雄概念的本體性探索”“中國共產黨的英雄文化”“文學藝術作品中的英雄書寫”“歷史與當下的英雄”四個議題構成了新時代英雄文化研究的整體系統(tǒng)[28]。李昂等從英雄與時代的關系、英雄主體、英雄含義、英雄養(yǎng)成、在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基礎上進行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五個方面,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英雄的重要論述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29]。熊敏撰寫了2021年中國英雄文化研究年度報告,提出搭建好英雄文化研究話語體系基礎、推進英雄文化研究學科聯動、以英雄故事活化英雄文化研究話語體系等建議[30]。韓云波等立足于英雄的內涵因子進行量性分析,以實證方法研究英雄觀念,歸納英雄認知,提出編制英雄量表的初步設想[31]。上述研究成果說明,新時代英雄文化研究已從以往大體量、多方向研究中凝練出未來研究進展的主要方向和核心議題,有望形成英雄文化研究的繁榮態(tài)勢。
(二)從“英雄主義”的類型史考察看“英雄主義”的主體演進
從發(fā)生學角度看,“英雄”最初都是個人行為[32],當擁有一定觀念體系并形成相對固定的行為作風之時,“英雄的精神品質反映在人的主體意識層面,表現為英雄主義”[33]。發(fā)生學意義上的“英雄主義”是基于個人能力和人格的“英雄主義”,而個人“英雄”行為如若過當或超過限度,就會走向反面,成為“逞英雄”假象,“個人英雄主義”因此逆轉為負面行為。對“個人英雄主義”的糾偏與反撥,就是“集體英雄主義”將個人融于群體,而進一步對其賦能革命理想信念就是“革命英雄主義”。由此,“個人英雄主義”—“集體英雄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就構成了百年“英雄主義”類型變遷的三部曲。
1.“個人英雄主義”:發(fā)生學意義上的英雄崇拜沿襲與異變
“英雄”在發(fā)生學意義上源于個人能力,李小白以尚武精神為切入點分析了“英雄”文化的生成:人類在與自然的抗爭中衍生出了對勇力的崇拜與追尋,“猛士”“武士”等曾作為力量的代表在社會上占據顯赫地位,大一統(tǒng)國家的建立催生了尚武與尚德的結構性沖突,使得“對個人勇力的崇拜就轉化為對能力和道德的雙重追求”,“英雄”由此應運而生[34]。在“英雄”產生之初,人們多以“做撥亂反正的‘英雄”為人生崇高使命,后來“多轉型于追求創(chuàng)帝王之業(yè)”,到漢魏之際形成了崇拜“英雄”、喜說“英雄”的時代潮流,“‘英雄一詞被空前廣泛使用:既可稱帝王,也可稱人臣;既可稱他人,也可自稱;既可稱武將,也可稱文臣;既可特指,也可泛指”[35]??梢姟坝⑿邸痹诋a生之初并未對主體品格提出特定評判標準,主要關注的是“英雄”個體是否具備超人的勇力、能力與智慧。這種概念的寬泛使“英雄”內涵不斷出現異變,原本指代文武雙全、才能過人之杰出之士的“英雄”,一度“成為一頂廉價的帽子被隨意奉送”,甚至“成為粗野、流氓的戲仿式代稱”[9]。由此而生發(fā)的過度看重個人能量的“英雄主義”,就是“個人英雄主義”。
和“英雄主義”的正面評價大異其趣,“個人英雄主義”無疑是一種貶稱?!皞€人英雄主義”一度被作為統(tǒng)治者和寡頭的標簽,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就曾旗幟鮮明地批判蔣介石等新軍閥的“個人英雄主義”[36],并衍生出了“野心英雄主義”[37]等近義詞。同時,中國共產黨還致力于在黨內消除“個人英雄主義”,中共中央寫信給各省委,多次明確指示嚴禁“個人的英雄主義的蠻干”[38]?!皞€人英雄主義指脫離人民群眾,迷信個人力量而去完成某種社會任務的英雄主義思想和行為。它以個人主義為原則,夸大或不適當地強調個人在社會生活和歷史活動中的作用”[39],這種“英雄主義”集中表現為“逞英雄”式的冒險主義和盲動主義,成為“左”傾機會主義的溫床,如若放任其流行,必將給革命帶來巨大損害。
毛澤東同志等中國共產黨人對“個人英雄主義”從思想上嚴肅批判,在組織上嚴格禁止,將紅軍締造成為一支英雄的人民軍隊。紅軍長征勝利之后,毛澤東同志仍然多次告誡全黨嚴防“個人英雄主義”滋長。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進一步指出“左”傾路線產生的根源,其在組織生活方面的表現,就是“常常采取各種各樣的形式,如官僚主義、家長制度、懲辦主義、命令主義、個人英雄主義、半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極端民主主義、鬧獨立性、行會主義、山頭主義、同鄉(xiāng)同學觀念、派別糾紛、耍流氓手腕等,破壞著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和黨內的團結”[40]995-996。黨的決議對“個人英雄主義”的這一定位,明確了“個人英雄主義”的性質和危害,凝聚了社會共識。9C610F1F-4611-49BA-B2A8-AD818A229414
然而,要清除“個人英雄主義”的影響并非易事,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娛樂文化和消費主義,以“超人英雄”或“人性英雄”的名義大肆宣揚“個人英雄主義”,悄然侵蝕著中國文化中的主流“英雄主義”。高強在梳理中國文學近百年“英雄主義”回歸與變異的演進過程時就指出,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中曾出現被冠以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作品,“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既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又具有純粹的高尚的個人品格,是被高度理想化了的英雄形象”,為了高揚“英雄主義”不惜割裂人性以突出人物的“高、大、全”,這樣的英雄敘事徹底瓦解了現實中的英雄真實,使得英雄敘事淪為意識形態(tài)的附庸[27],難以在其中找尋積極意義。
“個人英雄主義”的突出表現是彰顯個人能力,最終目的在于為個人利益服務,然而,“某些人罔顧民族大義,無視群眾利益”[41],好大喜功,高高在上,這與中華民族的集體主義精神相悖,因而必須時刻警惕“個人英雄主義”的危害,必須進一步弘揚主流英雄價值觀。
2.“集體英雄主義”:民族英雄和群眾英雄對“個人英雄主義”的反撥
1942年,在全黨即將開展普遍整風之前,毛澤東同志親自起草了《中宣部宣傳要點》,指出“個人英雄主義”是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表現之一,并指出“個人英雄主義”是“與民族英雄主義、群眾英雄主義相區(qū)別的”[42]。作為與“個人”相對立的概念,“集體”無疑是糾正“個人英雄主義”的良方。無論是“民族英雄主義”還是“群眾英雄主義”,都是與“個人”相對的基于群體利益的“集體英雄主義”,因而可將“民族英雄主義”和“群眾英雄主義”統(tǒng)稱為“集體英雄主義”。
在中國共產黨人的英雄觀念中,“民族英雄”在抗戰(zhàn)呼聲中脫穎而出。1941年,毛澤東同志首次提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40]79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發(fā)表《丟掉幻想,準備斗爭》,強調“人民民主主義,或民主集體主義,或民主集中主義,或集體英雄主義,或國際主義的愛國主義”與“舊民主主義思想亦即民主個人主義思想”[43]相對立的性質?!凹w英雄主義”成為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一脈相承的中國共產黨的“英雄主義”立場,“共產主義的情操、風格和集體英雄主義的氣概,就是我們時代的德育”[44]。
學界普遍認同“集體英雄主義”蘊含著偉大的理想信念和目標,集體敘事話語下生發(fā)的“集體英雄主義”是民族脊梁和風骨的外在展示。潘天強將“英雄主義”與“英雄情結”概括為“人類社會不斷由野蠻向文明演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集體意識的精神價值觀”[45],彰顯了“英雄主義”自古以來鮮明的集體性。廖勝華在解讀“集體英雄主義”的精神內核時指出,“集體英雄主義”最寶貴的品質在于敢于擔當的使命意識與責任意識,當“集體英雄主義”不僅僅是出于少數個別人的覺悟而是成為一種集體信念之時,就會爆發(fā)出改造現實的驚人力量[46]。在“集體英雄主義”的內在構成中,“集體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書寫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王紅認為,英雄作為個體而寓于集體,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基礎,英雄只有在集體中才能擁有全面發(fā)展的條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英雄的塑造和“英雄主義”的張揚作為人類集體精神的一個生長點,代表著審美的基本要求,大眾所認可的英雄人物特質中包含著犧牲、奉獻的精神,而集體主義的最高表現就是以集體利益為重,講求奉獻精神。我們的實證研究也發(fā)現,勇敢和奉獻是新時代青年英雄觀念最重要的兩種品質[31]。在“英雄主義”與集體主義之間形成了相互滲透、互為表里的關系,在表現人物“英雄主義”情結時也往往會觀照到集體主義精神,具有集體主義精神的革命者同樣飽含“英雄主義”情結[47]。
在偉大抗疫斗爭中,無數“逆行者”聚合成一個共同體,彰顯了“集體英雄主義”的時代價值。黃蒙水梳理抗疫題材文藝作品時,發(fā)現在英雄敘事中體現了強烈的集體意識,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不再是孤膽英雄,而是來自人民、來自集體,這些從集體中涌現出來的個體“披肝瀝膽、忘我無私地奉獻,他們不張揚個性、不以自我為中心,注重團隊意識、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以“中國式道德觀念和集體觀念”為思想核心,“在強有力的組織下開展抗疫斗爭,表現出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是新時代的‘英雄共同體,彰顯出中國集體主義的價值觀”[48]?!凹w英雄主義”更具有敢于擔當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具有強大的歷史主動精神特質,為時代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
3.“革命英雄主義”:中國共產黨人對“英雄主義”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集體英雄主義”作為“個人英雄主義”的對立物,其基本立場是民族大義與群眾利益?!凹w英雄主義”進一步升華為歷史前進的動力,就是“英雄主義”系統(tǒng)中更具有先鋒性的“革命英雄主義”。
在1941年毛澤東同志提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重要命題之后,1944年7月7日,朱德發(fā)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提出“革命的英雄主義”命題。朱德說:“革命的英雄主義,是視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對革命事業(yè)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積極性,以革命之憂為憂,以革命之樂為樂,赤膽忠心,終身為革命事業(yè)奮斗,而不是斤斤于作個人打算;為了革命的利益和需要,不僅可以犧牲自己的某些利益,而且可以毫不猶豫地貢獻出自己的生命。革命是為群眾的事業(yè),又是群眾自己的事業(yè),因而革命的英雄主義,必然是群眾的英雄主義?!盵49]“革命英雄主義”區(qū)別于“舊式的個人英雄主義”,高嚴梳理了朱德的“革命英雄主義”在目的、表現形式和發(fā)展前途等方面的論述,指出“革命英雄主義”與人民群眾的利益密切相關[50]。俞正山從軍隊建設視角出發(fā)強調“革命英雄主義”在軍人道德中的地位,認為“我軍的革命英雄主義是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哲學基礎,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前提條件,在軍隊集體的共同奮斗中實現的、始終一貫地把人民的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獻身精神”[51]。唐復全等將“革命英雄主義”總結為“代表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利益,敢于克服超常程度的困難,勇于向反動勢力、守舊勢力和自然界進行堅強不屈斗爭的大無畏的精神狀態(tài)及其外在表現”[52]。9C610F1F-4611-49BA-B2A8-AD818A229414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高度評價“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早在2004年他就將“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概括為“英勇頑強,克敵制勝”[53]287、“百折不撓、堅持到底,敢于克服任何困難,勇于壓倒一切敵人”[53]288的精神氣概。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將“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納入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之中,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組成部分[54]。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英雄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學術界對“革命英雄主義”展開了廣泛的研究,王伯睿等梳理“革命英雄主義”在各個時期的不同價值指向,認為戰(zhàn)爭年代的犧牲精神、和平年代的進取精神和新時代的平民英雄為了復興偉業(y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奮斗精神,都可視為“革命英雄主義”[3]。路文忠把“革命英雄主義”定義為“代表無產階級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集體利益,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向反動勢力、守舊勢力和自然界進行堅強不屈的斗爭和改造時,所體現的一種大無畏的精神狀態(tài)及其外在表現”[25],將傳承和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視為抵御物質主義蔓延、社會風尚低俗化的一劑精神良藥,充分肯定其在當下的價值引領意義。在新時代軍事領域,“革命英雄主義”更是煥發(fā)出新的活力,由于作戰(zhàn)空間、作戰(zhàn)節(jié)奏、作戰(zhàn)主體、作戰(zhàn)客體和作戰(zhàn)手段的變化,發(fā)揚“革命英雄主義”的難度、標準、視野、路徑等方面也產生了相應變動,同時激發(fā)了“革命英雄主義”的新內涵。路文忠認為,具備新時代內涵的“革命英雄主義”可以概括為“以理想信念為核心,以國家整體利益和強烈的民族情感為前提,以過硬的心理素質為基礎,以雄厚的科技知識和嫻熟的軍事技能為條件,以聰穎的智慧與嚴謹的作風為保證,以團結協作和自覺犧牲奉獻為基本要求的革命精神”[25]。鄒小華把習近平強軍思想和黨的十八大以來強軍實踐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與“革命英雄主義”聯系起來,認為這種“革命英雄主義”傳統(tǒng)“由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倡導,從八一南昌起義開始就注入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之中,成為人民軍隊的內在精神力量。習近平繼承和發(fā)展了這種精神,并在其治軍方略中體現出革命英雄主義情懷”[4],進一步肯定了“革命英雄主義”在當代話語中的積極影響。
三、“英雄主義”在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與升華
“英雄主義”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引領下,不斷實現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性升華,筆者曾歸納這一歷程認為:“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缺乏強有力的組織性力量,面臨內憂外患,人們往往只能表現為逞強的‘個人英雄主義,而基于民族大義的‘英雄主義只是靈光一現且更多的時候處于潛流狀態(tài)。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從紅軍確立群眾路線開始,‘群眾英雄主義開始萌芽,并在抗戰(zhàn)的歷史洪流中得到極大鍛煉,最終從勞動英雄成長為人民英雄?!盵9]穆鵬程等梳理中國共產黨英雄觀的發(fā)展歷程,認為“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始終高度重視英雄,在百年奮斗的歷程中形成了以革命英雄主義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英雄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反撥“個人英雄主義”和“神性英雄主義”兩種錯誤觀念,“提出革命的、群眾的新英雄主義作為黨的英雄觀的正確指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由于社會發(fā)展的主題由革命轉向了建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漸隱于幕后,體現中國共產黨集體主義原則的‘集體英雄主義成為黨關于英雄理念的主流話語表述”[55]。在新時代背景下,“革命英雄主義”積極應對新的適應性挑戰(zhàn),主要表現為兩點:第一,“革命英雄主義”在戰(zhàn)爭年代孕育生成,進入和平時期后失去了特定的生長環(huán)境,培育與弘揚的難度大大提高;第二,改革開放以來,受西方文化的沖擊,新自由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侵蝕“革命英雄主義”,尤其是歷史虛無主義以質疑英烈為主要手段,在“惡搞”中擾亂民眾的歷史認知,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李良榮等提出,“如果不在多個層面上有效應對歷史虛無主義,它就會繼續(xù)拿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開涮,惡搞、褻瀆英烈就不會停止”[18]。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英雄文化的弘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英雄的重要論述強調了偉大長征精神、偉大抗戰(zhàn)精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中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與英雄氣概。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總結了新時代英雄“忠誠、執(zhí)著、樸實”三大鮮明品格[56],為弘揚新時代英雄文化提供了思想指引。在“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基礎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進一步提出了“時代造就英雄,偉大來自平凡”[57]的理念,確立了“人民英雄”國家榮譽制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一系列舉措,“展現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尊重基本的人的價值以及普通人的生命意義”[41],特別關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的日?;?、多元化的“英雄主義”,而這一新時代“英雄主義”又突出表現在脫貧攻堅英雄、抗疫英雄和平凡英雄的具體實踐中,內化為無數平凡人在面對困境時的正向思想指引和精神內推力。
本文認為,立足新的時代需要,因應新的時代風氣,新時代英雄實踐中充分展現了新時代的“新英雄主義”。下文先從脫貧攻堅英雄、抗疫英雄、抗洪救災英雄三類具體案例出發(fā),然后分析“英雄主義”在踐行主體、建構方式和現實效能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與升華。
(一)新時代英雄實踐中的“英雄主義”
新時代英雄秉承“忠誠、執(zhí)著、樸實”三大鮮明品格,開啟了“平凡英雄”的新時代篇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英雄模范們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不計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具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盵56]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贊美“許許多多無怨無悔、傾情奉獻的無名英雄,他們以普通人的平凡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58]。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向所有不幸感染的病患者表示慰問!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我為偉大的祖國和人民而驕傲,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59]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贊美“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斗,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60]。在中華民族實現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征程中,涌現了無數平凡英雄,他們傾力奉獻、擔當實干、知重負重,在平凡的崗位上用不平凡的付出譜寫了新時代“英雄主義”的華章,脫貧攻堅英雄、抗疫英雄、抗洪搶險英雄就是其中的典范。9C610F1F-4611-49BA-B2A8-AD818A229414
第一,脫貧攻堅英雄。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決勝之年。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yè)中,黨和人民“鍛造形成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zhàn)、精準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57],這一精神是人民意志的寫照,無數基層工作者以脫貧攻堅精神為指引,直面脫貧路上的風險與挫折,把心血和汗水都投注在脫貧使命中,創(chuàng)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造就英雄,偉大來自平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數百萬扶貧干部傾力奉獻、苦干實干,同貧困群眾想在一起、過在一起、干在一起,將最美的年華無私奉獻給了脫貧事業(yè),涌現出許多感人肺腑的先進事跡?!盵57]李保國、黃大發(fā)、張桂梅、黃詩燕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們身上所表現出的求真務實、埋頭苦干、任勞任怨等優(yōu)良品質,鑄就了新時代“英雄主義”精神的嶄新內核,豐富了偉大時代的“英雄主義”敘事。
第二,抗疫英雄。在脫貧攻堅任務即將走向勝利的關鍵時期,新冠疫情暴發(fā),危急時刻,又見遍地英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盵61]抗疫精神繼承了革命時期英雄精神與斗爭精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表現出具有鮮明利他性、集體性的“革命英雄主義”特質,是“革命英雄主義”的傳承與當代具現[62]??挂呤且粓鋈嗣駪?zhàn)爭,以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和舍身忘我的專業(yè)精神為病患搭建生命之橋的抗疫人員中,就有無數帶著鮮明“英雄”精神特征的個體。退休后主動走上防疫前線的老兵馬仁義,身患漸凍癥卻堅守在抗疫一線的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連續(xù)奮戰(zhàn)60天而犧牲在抗疫工作崗位上的民警吳涌,因救治病人而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的年輕醫(yī)生彭銀華,等等,他們的感人事跡體現了“建立在愛國主義精神基礎上的英雄主義精神”[10],“集體英雄主義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光彩,民族英雄精神在災難中得到深刻體現,時代英雄文化在戰(zhàn)‘疫中得到品格升華”[8]。2020年8月11日,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三位抗疫英雄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正是在國家制度層面對抗疫英雄的高度認同。在社會層面,根據我們的問卷調查,抗疫英雄也以高達91.3%的認同度高居英雄類型認知首位[31]??挂哂⑿壅宫F了小我利益對大我利益的讓位,是偉大抗疫精神的生動演繹,是“集體英雄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新時代展現。無數抗疫英雄就在我們中間,為講好英雄故事、弘揚英雄文化提供了現實確證,推動了“英雄主義”精神的新時代升華。
第三,抗洪搶險英雄。中華民族是一個歷經磨難的民族,也是一個無比堅韌的民族?!爸腥A民族能夠經歷無數災厄仍不斷發(fā)展壯大,從來都不是因為有救世主,而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61]在1998年的全國抗洪搶險中,“不怕困難、頑強拼搏,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濁浪排空,驚濤擊岸,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面臨著嚴峻考驗。這是生死系于一念的時刻,更是英雄輩出的時刻。在這場偉大斗爭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63]230。2021年7月,河南鄭州遭遇特大暴雨,極值暴雨導致城市內澇、河流洪水、山體滑坡等多種災害并發(fā),面對滔滔洪水,無數平凡英雄挺身而出。堅守四天四夜抗洪救災的派出所所長李振鵬,跳進積水隧道內救出50個生命的工人袁格兵,連續(xù)跪地施救6小時的實習醫(yī)生于逸飛,勞累過度而倒在抗洪保電一線的呂紅均,都以自身的英雄行為奏響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案锩⑿壑髁x”精神薪火相傳,成就了奮不顧身的新時代平凡英雄,他們將偉大抗洪精神凝結為與浩蕩洪水做斗爭的強大內驅力,以血肉之軀劈波斬浪,詮釋著“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使命與擔當。在全省緊急避險、緊急轉移安置的過程中,軍民一心,表現出了團結一致、不怕犧牲、背水一戰(zhàn)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繼承了1998年抗洪搶險斗爭中形成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63]230,取得了最終勝利?!爸腥A民族自古就有英雄主義的光榮傳統(tǒng)”[64],偉大抗洪精神在時代發(fā)展中的傳承與展現,離不開“英雄主義”的支撐和每一位英雄的挺身而出,“‘不怕困難、頑強拼搏是抗洪精神中所體現的困難面前不低頭、危急關頭不退縮、關鍵時刻沖在前的擔當品質和中華民族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彰顯了險灘敢涉、決口能堵、壓不垮、打不倒的頑強意志”[65]。
無論是脫貧攻堅英雄、抗疫英雄還是抗洪搶險英雄,都是“英雄主義”精神在新時代社會實踐中的具體踐行。脫貧攻堅中表現出的是不畏艱險、傾情奉獻的“英雄主義”,抗疫行動中表現出的是舍生忘我、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抗洪搶險中表現出的是奮不顧身、義無反顧的“英雄主義”,“英雄主義”在經歷了泛化與升華之后脫去浮華,成長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時代先進精神文化,激勵著中華民族在新征程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奉獻。
(二)新時代英雄實踐的發(fā)展與升華
新時代“英雄主義”全方位表現了與舊“英雄主義”的不同品質,在踐行主體、建構方式和社會效能上都顯示出了新的特點。在踐行主體上,由特殊個體轉變?yōu)槠椒灿⑿?,“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59],高揚了中國共產黨人民本位的偉大旗幟。在建構方式上,以主流意識形態(tài)為引領,多方力量積極參與,在全社會形成了尊重英雄、崇尚英雄的濃厚氛圍。在社會效能上,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英雄的重要論述為指導,“英雄主義”的精神引領展現了強大的現實力量。
1.“英雄主義”踐行主體:“平凡英雄”登上歷史舞臺
“英雄主義”在歷史上擁有多種標簽,比如上文論及的“個人英雄主義”“集體英雄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等,也有本文未論及的“神性英雄主義”“等級英雄主義”“超級英雄主義”等,這些林林總總的“英雄主義”,分別對應著不同的踐行主體。在“英雄主義”的歷史語境中,與“英雄主義”相對應的大多是做出非凡舉動的英雄人物,莊文城給“英雄人物”定義了一個標準:“英雄人物是為民族和人民利益英勇奮斗、甘于奉獻、勇于擔當之人,是膽識過人、聰明智慧、不畏艱險之人,是無私奉獻、深明大義、令人敬佩之人?!盵66]由于這種標準下的“英雄人物”與“英雄主義”都有較嚴格的語境,因而難以大量出現。9C610F1F-4611-49BA-B2A8-AD818A22941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67],在這一語境下的“平凡英雄”觀念給“英雄主義”的發(fā)展注入了無限生機活力,促進了“英雄主義”踐行主體的轉變。習近平總書記將“英雄”與“平凡”結合起來,指出“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斗,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60],鼓勵著廣大人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努力拼搏,成就偉大事業(yè)??挂吲c抗洪中出現的“逆行者”等英雄人物,都是來自各行各業(yè)的普通民眾,他們在災難與挫折面前的守望相助與默默奉獻,正如周子恒所說,“英雄主義在抗擊疫情的斗爭中具體表現為普通人不畏艱險、堅守崗位的責任意識,舍己為人、甘于自我犧牲的精神以及互助友愛、共抗疫情的集體主義與命運共同體精神”[68]。每一個為抗疫、抗洪以及脫貧攻堅而付出的平凡人可以成為英雄,“英雄主義”的踐行者由帶著神性光環(huán)的“英雄人物”變成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的“平凡英雄”。
2.“英雄主義”建構方式:社會多方力量自發(fā)參與
英雄模范與特定歷史需求相關聯,表征不同時期的“英雄主義”,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對英雄模范的表彰與宣傳已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建構“英雄主義”的重要方式。張君等認為英模文化的產生“與無產階級革命中的英雄主義密切相關”,“有著鮮明的群眾性身份特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為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強大聚合力[69];王強等指出,對英雄模范的宣傳是“立足于糾治歷史虛無主義的現實需求”[70];張固寧等認為,“英雄模范人物是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旗幟,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力量”[71]。從政治屬性出發(fā),溯源不同歷史時期對英雄模范與“英雄主義”精神的宣傳方式,可以發(fā)現對英雄文化與“英雄主義”精神的建構自始至終離不開主流話語引導,重點在于筑牢民眾與政黨的共同思想基礎,形成制度層面自上而下對社會民眾進行激勵和引導的發(fā)展模式。這一模式具有強大的社會推動力量,但也曾受到錯誤思潮的影響,導致“英雄”被主觀化、片面化,甚至“短暫脫離了認識與實踐相統(tǒng)一的基本原則”[7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國英雄模范人物宣傳體系逐漸完善,各地都建立了展示英雄形象與英雄精神的紀念館或革命遺址,并舉辦表彰活動,樹立英雄典型。英雄模范與“英雄主義”的宣傳從觀念、精神等無形的文化形態(tài)轉變?yōu)椤翱吹靡?、摸得著”的物質形態(tài),媒體平臺傳播英雄事跡,法律制度保障英雄權益,社會發(fā)展宣揚英雄精神,人民群眾爭做英雄,營造了尊重英雄、崇尚英雄的良好氛圍,社會多方力量自發(fā)、積極地參與到英雄文化與英雄精神的體系建設中,在建構方式上形成了“激發(fā)多元主體參與、拓展全媒體傳播平臺”[72]賡續(xù)紅色血脈的“英雄主義”建構新格局。
3.“英雄主義”社會效能: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推進
“英雄主義”作為一種敘事符號得到廣泛傳揚,尤其是近年來《戰(zhàn)狼2》《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長津湖》等一系列國產英雄類型影片的崛起,形成了對中國本土“超級英雄”的呼喚。周星等指出,隨著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對于中國人而言,擁戴自己的國家和期望能夠有與強大祖國相匹配的英雄形象成為一種深埋心間的心理勢能”[73],昭示著時代對英雄和“英雄主義”的訴求。對于“英雄主義”的當代表達與形塑,楊勇認為,“不僅需要崇高的信念、純粹的情感和高遠的理想,還必須充滿時代關懷”[74],王歡也提出應“加入一些更生活化、人性化、個性化的描寫”[75]?!坝⑿壑髁x”要尋求新的發(fā)展,需要實現觀念與方法的雙重推進,這既是對“英雄主義”藝術表達路徑的探尋,也是對社會進程中曾出現的“英雄主義萎縮”現象的回應。肖伊谷指出,真正的英雄主義精神“不只是少數英豪的個人行為,而是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涵養(yǎng)、人格提升息息相關”[76],“扶不扶”“救不救”等話題的討論曾讓道德與司法都面臨尷尬,背后的實質是社會價值體系的傾斜,也是“英雄主義”的缺失,帶來了“英雄主義”要下沉到社會基層、映照到每一個普通民眾身上的啟示。新時代背景下的“英雄主義”不再被供上高不可攀的神壇,而是更關注“英雄主義”的日常性,強調英雄的個性,為平凡英雄和人民英雄的誕生創(chuàng)造時代空間,在大眾意志和英雄品格的相互塑造中實現新時代“英雄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上的雙重推進。以抗疫為例,張冬利指出,“抗疫精神是在歷史的場景當中的具體的行為,它首先存在于抗疫斗爭第一線的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身上”,抗疫行動中無數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在主體維度上體現了“抗疫精神的內生動力與主體自覺”[77],是社會大眾主動踐行“英雄主義”的實證。王方國認為,“抗擊疫情英雄群體給予生命成長以價值導向和精神激勵”,對于大學生有著現實的感召力量,展現了“奉獻自我、服務他人的生命品格”和“奮斗擔當、自強不息的精神基因”[78]。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英雄的重要論述指引下,“英雄主義”精神引領展現了強大的現實力量,不再僅僅停留于理論層面,而是落實到具體生活情境中,營造出濃厚的人人爭當英雄的現實氛圍。
四、結語
在戰(zhàn)斗烽火中,“英雄主義”表現為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大無畏氣概;在和平年代里,“英雄主義”表現為兢兢業(yè)業(yè)、百折不撓的奉獻精神。梳理“英雄主義”的歷史積淀與不同階段的具象化表現,能夠為進一步認識“英雄主義”的內涵與外延提供明晰的線索,助力新時代英雄文化的弘揚?!坝⑿壑髁x”喚起的是直面殘酷現實卻依然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向著勝利前行的壯志豪情,傳達的是一種超凡的精神力量,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壯闊新征程中,中華民族離不開“英雄主義”,離不開全體人民和無數平凡英雄勠力同心共同奮斗。弘揚英雄文化,向英雄致敬,在全民族樹立起“英雄主義”的豐碑已經是一個必要且緊要的任務,廣大人民群眾同心同德,發(fā)揚英雄精神,筑牢“英雄主義”的發(fā)展根基,為培育英雄提供良好環(huán)境,必能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新輝煌!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頒發(fā)“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9-03(002).9C610F1F-4611-49BA-B2A8-AD818A229414
[2]?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3]? 王伯睿,袁北星.論中國共產黨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邏輯意蘊[J].江漢論壇,2021(7):18-23.
[4]? 鄒小華.習近平新時代強軍思想的革命英雄主義情懷[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8(3):105-112.
[5]? 艾仁貴.納粹大屠殺紀念日的確立及其英雄主義內涵[J].學海,2014(3):188-194.
[6]? 彭慕蘭,周琳.在無為而治與英雄主義的失敗之間——清代國家能力與經濟發(fā)展概論[J].中國經濟史研究,2021(2):19-38.
[7]? 韓云波.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英雄制度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J].探索,2021(3):166-178.
[8]? 韓云波,葉翔宇.論新時代英雄文化研究的五個面向[J].重慶社會科學,2020(10):122-140.
[9]? 韓云波.中國共產黨人英雄觀的形成與習近平對新時代英雄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J].探索,2020(2):172-182.
[10]? 傅道彬.點亮英雄主義的文學之燈[J].中國文藝評論,2020(5):28-36.
[11]? 冉雪.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文學領域英雄書寫研究現狀與思考[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6):138-151.
[12]? 潘天強.英雄主義及其在后新時期中國文藝中的顯現方式[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3):140-146.
[13]? 孫先科.英雄主義主題與“新寫實小說”[J].文學評論,1998(4):54-60.
[14]? 何良安,尹忻瑤.馬克思主義英雄觀再思考——基于兩種英雄觀的比較[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5):78-86.
[15]?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0-15(002).
[16]? 祝念峰,王曉寧.不能放任歷史虛無主義攻擊詆毀英雄人物[J].紅旗文稿,2016(21):8-10.
[17]? 張博,孫兆陽.廓清歷史虛無主義的迷霧[J].史學理論研究,2021(4):94-101.
[18]? 李良榮,楊軍,劉書林,等.“英雄詆毀說”的本質及應對[J].人民論壇,2015(19):56-61.
[19]? 劉書林.2015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方寸大亂[J].人民論壇,2016(3):27-28.
[20]? 江先鋒.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圖像化傳播的表征、危害及其應對策略[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3):48-55.
[21]? 史澎海,謝培.冷戰(zhàn)初期美蘇宣傳戰(zhàn):意識形態(tài)話語權斗爭及其當代啟示[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11-222.
[22]? 劉永麗.當代文學中英雄主義的發(fā)展流變[J].天府新論,2003(4):117-120.
[23]? 張英.英雄主義敘事的轉型及其品質——新世紀十年英雄主義敘事綜論[J].揚子江評論,2015(1):32-36.
[24]? 吳衛(wèi)平.這代年輕人不需要英雄主義了嗎?[J].人民教育,2018(21):43-44.
[25]? 路文忠.革命英雄主義的傳承及其時代培育[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5.
[26]? 劉惠洲,于秀艷.論英雄主義道德原則[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8(9):1-9.
[27]? 高強.英雄主義的回歸與變異——從近百年中國文學看《三體》[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6(4):97-103.
[28]? 冉雪.新時代英雄文化研究的學術建構——基于CSSCI期刊論文的統(tǒng)計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114-127.
[29]? 李昂,李曉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英雄重要論述的產生邏輯、科學內涵和原創(chuàng)性貢獻[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259-272.
[30]? 熊敏.中國英雄文化研究2021年年度報告[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102-116.
[31]? 韓云波,熊敏,張夢楠.新時代青年英雄觀的內涵因子分析:一項基于新征程語境的實證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97-113.
[32]? 葉翔宇.中國古代英雄觀的發(fā)生學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2.
[33]? 韓云波.論中國共產黨百年英雄文化[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1-14.
[34]? 李小白.漢代尚武精神的嬗變與“英雄”文化的生成[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1):154-164.
[35]? 劉志偉.中國古典“英雄”概念的起源[J].中州學刊,2012(2):184-188.
[3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4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302.9C610F1F-4611-49BA-B2A8-AD818A229414
[3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3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455.
[3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5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668.
[39]? 史瑩娟.美國英雄電影的文化透析[J].電影文學,2010(21):34-36.
[40]? 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1]? 郭輝.百年視域下中國共產黨英雄觀的演變與升華[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1):1-10.
[42]? 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0.
[43]? 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88.
[44]? 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8-399.
[45]? 潘天強.論英雄主義——歷史觀中的光環(huán)和陰影[J].人文雜志,2007(3):20-25.
[46]? 廖勝華.讓集體英雄主義的光芒照耀中國夢——《絕壁長廊——鑿出來的幸福生活》觀后感[J].南方電視學刊,2016(6):41-43.
[47]? 王紅.英雄主義與集體主義的隱形書寫[D].合肥:安徽大學,2010.
[48]? 黃蒙水.抗疫題材影視作品的英雄主義建構[J].人民論壇,2020(23):140-141.
[49]? 朱德.朱德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17.
[50]? 高嚴.論朱德的革命英雄主義觀[J].黨史博采(下),2018(9):17-18.
[51]? 俞正山.革命英雄主義在軍人道德中的地位[J].道德與文明,1993(4):33-34.
[52]? 唐復全,李勇.必須重視革命英雄主義的培塑[J].國防,2004(2):53-54.
[53]? 習近平.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fā)展的思考與實踐[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
[54]? 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10-24(002).
[55]? 穆鵬程,高福進.中國共產黨英雄觀的歷史發(fā)展與時代價值[J].探索,2022(1):176-188.
[56]? 習近平. 在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9-30(002).
[57]? 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2-26(002).
[58]?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fā)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20-01-01(001).
[59]?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fā)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21-01-01(001).
[60]?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fā)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賀詞[N].人民日報,2022-01-01(001).
[61]? 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9-09(002).
[62]? 曾斌,林伯海.偉大抗疫精神對革命精神的賡續(xù)與弘揚[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5):136-139.
[63]? 江澤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4]? 武艷敏,王洪亮.從1998到2021——抗洪精神在河南省抗洪搶險中的詮釋和賡續(xù)[J].行政科學論壇,2021(11):52-56.
[65]? 周迅.把抗洪精神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大動力[J].中國紀檢監(jiān)察,2021(24):24-25.
[66]? 莊文城.論英雄愛國的價值捍衛(wèi)與時代傳承[J].思想教育研究,2018(4):75-78
[67]? 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3-21(002).
[68]? 周子恒.淺論時代報告劇《在一起》的英雄敘事[J].當代電視,2021(2):29-33.
[69]? 張君,李晨陽.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英模文化的百年歷史考察:邏輯、特征與經驗[J].領導科學,2021(20):4-7.
[70]? 王強,張宇娜.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英雄模范觀的生成與實踐[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1-7.
[71]? 張固寧,虎牛軍.中國共產黨選樹與宣傳英雄模范人物的百年歷程和基本經驗[J].黨史博采(下),2021(12):16-20+34.
[72]? 羅亮.賡續(xù)紅色血脈的實踐困境與路徑創(chuàng)新[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00-210.
[73]? 周星,雷雷.中國影像:超級英雄創(chuàng)造的思考[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77-82.
[74]? 楊勇.《戰(zhàn)狼2》:當代英雄主義的重塑和標揚[J].電影文學,2018(24):111-114.9C610F1F-4611-49BA-B2A8-AD818A229414
[75]? 王歡.中美電影中的英雄主義對比看文化價值差異[J].文學界(理論版),2012(8):266-267.
[76]? 肖伊谷.“英雄主義”視角下中美電影的比較研究[J].戲劇之家,2016(7):99-102.
[77]? 張冬利.三重維度下抗疫精神的文化審視[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1):15-22.
[78]? 王方國.新冠疫情應對下大學生生命教育路徑探賾[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3):41-47.
Discussion o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Sublim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Heroism" Since the New Era
Han Yunbo1,2? ?Zhang Mengnan2? Xiong Min2
(1.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Journal Southwest University; 2.College of Literature,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As Chinese history enters a new era, President Xi Jinping has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revering heroes, defending heroes, learning from heroes, and caring for heroes". "Heroism" is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heroic culture, but it once faced the crisis of conceptual generalization and the challenge of historical nihilism. Therefore, clarifying the issues related to heroism is a necessary work to carry forward heroism.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heroism has not yet formed a unified consensus and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of unclear connotation and unclear boundary. From the viewpoint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heroism has experienced the transmutation of individual heroism, collective heroism and other types, and finally consolidat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revolutionary heroism in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spirit of revolutionary heroism has beca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piritual genealog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Chinese history enters a new era, the heroism has realize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sublimation, represented by the heroe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heroes of anti-epidemic Novel Coronavirus,the heroes of fighting floods, etc. The main body of heroism practice has stepped on the historical stage by "ordinary heroes", heroism is constructed by the spontaneous participation of various social forces, and the real effectiveness of heroism has formed a dual promo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connotation of heroism in the new era has achieve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sublimation. Reached a new height in the new journey of Chinese history, heroism will show greater strength and play a greater role.
Key Words: revolutionary heroism; collective heroism; individual heroism; ordinary heroes; anti-epidemic heroes
作者簡介:韓云波,西南大學期刊社編審,文學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共產黨英雄文化;張夢楠,西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熊敏,西南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傳統(tǒng)文化。9C610F1F-4611-49BA-B2A8-AD818A22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