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霞
(作者單位: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人類學紀錄片主要是以記錄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如生活習俗、生存現狀、歌曲文化等。人類學紀錄片最突出的兩個媒介特性為客觀性和紀實性。人類學紀錄片在敘事過程中不僅要客觀再現民族文化,更要注重電影美學的呈現。正如安德烈·巴贊所說:“攝影的美學特性在于揭示真實。”[1]因此,人類學紀錄片是紀實性與審美的統(tǒng)一。其中,審美主要體現在民族審美活動、傳承者審美文化經驗、情感的文化建構,以及導演的審美觀、制作者對影視作品藝術呈現手段和情感的表達等,旨在創(chuàng)造出具有審美文化內涵的影像符號,深刻揭示出人類學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和意義。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重點關注影視人類學紀錄片的研究。有學者從影視人類學視角來研究創(chuàng)作手法,如朱靖江指出影視人類學的研究強調少數民族主位立場的文化闡述在人類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觀照少數民族的生存狀態(tài)和群體間的身份認同,以及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進而探究紀錄片存在的價值。劉思成認為,民族志虛構可以調解被記錄個體“虛構書寫空間”和“真實性預留”之間的矛盾[3]。但同時民族志虛構也要遵循真實性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文化的真實性傳遞和影片的文獻學意義。由此可見,影視人類學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要守住真實性這一底線。
目前,針對佤族影視人類學紀錄片研究,趙鑫以《拉木鼓的故事》為例闡述了影像中的禮治社會,認為禮不是靠外在的力量強制實施的,而是依從教化養(yǎng)成的敬畏之感主動服從的[4],重點闡述了人類學紀錄片的鄉(xiāng)土特色。方方介紹了紀錄片中的中國少數民族,指出佤族最早的人類學紀錄片為《佤族》,并對紀錄片的內容和敘事進行闡述[5]。從檢索結果可以看出,學者對藏族、苗族、彝族等人類學紀錄片的研究頗多,專門針對佤族人類學紀錄片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本文以佤族人類學紀錄片為例,探討其文化內涵,希望可以為佤族人類學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為主,嘗試通過定量的、系統(tǒng)的、客觀的數據來探討佤族人類學紀錄片的文化內涵。本文以佤族人類學紀錄片為研究對象,時間選擇以佤族第一部人類學紀錄片的出現開始,根據人類學紀錄片的定義和特征,依據豆瓣評分和影片的播放量等,最終篩選出11 部佤族人類學紀錄片作為研究樣本。關于類目建構,本研究主要根據紀錄片的題材選擇和敘事風格兩個維度進行分析,分別從村落文化、祭祀文化、歌舞文化等五個方面對分析單元進行編碼(見表1)。
表1 編碼框架
好的選題是紀錄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導演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了佤族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延續(xù)這一永恒的主題。筆者通過梳理發(fā)現,在佤族紀錄片中,最受歡迎的有1958年的《佧佤族》、1994年的《拉木鼓的故事》和2008年的《馬散四章》,而針對《龍?zhí)敦羿l(xiāng)》《翁丁》《西盟佤族木鼓考察記》《佤族清戲》《翁丁部落》和《阿佤》等紀錄片的研究相對較少。每一部紀錄片都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通過一個個鏡頭的細節(jié)刻畫,致力于傳承和發(fā)揚佤族文化,選取的11 部佤族人類學紀錄片都是佤族文化的經典再現(見表2)。
表2 佤族紀錄片的主題分析結果
“主位”(emic)與“客位”(etic)一詞最初是由語言學家肯尼思·派克(Ken-nethPike)在1954年所使用的。他指出這兩個詞分別是利用“音位學”(phonemic)和“音素學”(phonetic)的后綴創(chuàng)造出來的[6]。人類學研究中“主位”與“客位”是最基本的一對范疇。主位視角指創(chuàng)作者站在被拍攝對象的角度去創(chuàng)作,通過聽取當地人對當地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記錄他們所熟知的文化現象??臀灰暯侵校瑒?chuàng)作者是以“他者”視角來解讀佤族文化,根據自身具有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和判斷能力,以旁觀者的身份,客觀真實地記錄民族文化。少數民族紀錄片之所以選擇主位視角,與少數民族情感基礎的搭建離不開本民族文化的傳承有關。在本研究選擇的紀錄片中,陳學禮導演的《馬散四章》以《佧佤族》為基礎進行拍攝,既做到了對現存經典作品《佧佤族》的致敬,又保證了大馬散村少數民族本位的話語立場。此紀錄片采用非線性敘事模式,呈現出一種無厘頭和新舊交替的感覺,表現出一種半個世紀過去后,大馬散村很多方面都發(fā)生了變化,但在導演心中這一切都打上了歷史的烙印。紀錄片由儀式、啤酒、正月初一、文化傳承四個段落構成,導演透過村民的眼睛,記錄佤族各種儀式的開展過程,儀式是村民日常生活中十分關心的事情。同時,紀錄片中導演通過讓村民自己講述故事的方式記錄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紀錄片中村民談到,他們會通過看雞卦的方式決定是否外出,每年都會舉行各種儀式,這是他們的民族信仰。在紀錄片《阿佤》中,影片以主人公上山采紅菌子的大全景開篇,引出主人公肖艾那的獨白,在講述其爺爺的故事過程中進入影片的主線??梢姡o錄片突出主位視角的表達,通過主人公的獨白可以奠定紀錄片的情感基調。
哈布瓦赫認為,集體記憶是指在一個群體中或社會中人們共同建構、使用和傳承新事物的過程和結果,社會交往與群體意識需要提取集體記憶的連續(xù)性,是集體記憶傳承的重要條件[7]。在人類學紀錄片中,集體記憶表現出兩個方面的特性:一是具有社會選擇性,認為集體記憶不是對生活的簡單累積,而是一種有選擇性的社會行為,主要表現出強化記憶或失憶的行為;二是民族集體儀式和一些民族特殊符號所聯想到的記憶,包括對原有記憶的重構和建構新的本民族文化記憶。
集體記憶的形成與發(fā)展同族群的生產生活方式、地理環(huán)境、宗教信仰和社會活動相關聯。在有關佤族的人類學紀錄片中,宗教信仰的展現是導演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直接影響著一個民族的風土人情。紀錄片《佤族神話司崗里》就是一部圍繞佤族宗教信仰拍攝的一部紀錄片,可以讓人們清晰地看到那個年代佤族人民對宗教的信仰。因此,早些年的佤族為得到神靈的保護,“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是佤族最原始的宗教觀,始終信奉“萬物皆有靈”的觀念。
集體記憶也表現出對原有民族記憶的重構。紀錄片《馬散四章》回到佤族第一部紀錄片拍攝地點,這本身就是一種對集體記憶的重構。民族制度的變化也影響著集體記憶的建構。2017年劉春雨導演的人類學紀錄片《翁丁部落》記錄了翁丁村寨的寨主制度、黨基層組織制、旅游制度三種制度,在制度的約束下,村民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話語權發(fā)生了變化,注重一種狀態(tài)性的群像表達,從個體命運看到一種文化的傳承和消亡。少數民族族群的群體價值深受民族信仰的影響,佤族對信仰的堅守,有助于個人記憶與群體記憶之間密切聯系,建立和諧的族群關系,為民族文化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類學影像研究中,儀式影像研究是最常見的一種。儀式活動經常被功能性地解釋為在特定群體或文化中溝通、過渡、強化秩序及整合社會的方式[8]。從佤族各項儀式中可見,儀式的舉行不僅表達了佤族人民對佤族身份的認同和族群團結,并在佤族宗教觀的形成和民族情感的凝聚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社會整合的功能。
佤族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儀式是拉木鼓活動。木鼓是佤族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反映了佤族對神靈、對生命、對世界認知的基本觀念,在佤族人民心中,木鼓被認為是“通天神器”,可以當作呼喚神靈的信號,各種祭祀活動都能體現出木鼓的威嚴,它是在民族重大活動中營造節(jié)日氣氛的“神器”。由于木鼓的獨特性,它被認為是連接人與神之間的一種媒介,被賦予越來越多的民族文化內容和象征意義。導演在佤族紀錄片中對“拉木鼓”儀式的呈現,一方面展示了佤族豐富的節(jié)慶儀式和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體現出了本民族與其他民族的獨特之處。在范志平、郝躍駿導演的紀錄片《拉木鼓的故事》中,以佤族拉木鼓祭祀和砍牛尾巴儀式為主題進行拍攝,紀錄片對儀式的重現,增強了他們對民族身份的認同,更好地表達出他們對民族深厚的情感。
除拉木鼓儀式外,陳學禮導演的《馬散四章》記錄了佤族“叫魂”與“看雞卦”儀式,佤族人認為魂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有人魂和諧共處,他們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滿。史茂、趙清平導演的《佤族甩發(fā)舞》通過解說詞的方式介紹了甩發(fā)舞的種類、編排等。顧詩宜在紀錄片《阿佤》中介紹了佤族的祭祀與取新火儀式,展現了佤族家庭的生活場景,最后以佤族一年一度的取新火儀式結束了這場有佤族孩子們扮演主要角色的儀式,隱喻了對佤族未來的期待。
民族文化符號是民族文化表征及其內涵的載體,它產生于各民族獨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具有民族認同、民族文化體現和傳播的多重功能。在民間舞蹈中,民間文化符號通常包括民間服飾、音樂、圖騰、道具、舞蹈動作等,這些都是具有明顯民間文化符號的具象載體,具有意味深長的形式表達,可以使人們了解一種舞蹈的民族性和該舞蹈蘊含的民俗。佤族的各種民俗和審美活動是人體與世界接觸的符號性表達,是民族祖先的審美經驗和審美情感的凝聚。
民族服飾是人類學紀錄片中表現該民族最醒目的文化符號之一。在紀錄片《佤族甩發(fā)舞》中,導演借助解說詞補充畫面信息,觀眾可以看到佤族姑娘身著五彩斑斕的民族服飾,服裝很大氣,佩戴首飾,如銀耳環(huán)、耳墜、銀項鏈、手鐲等。在對佤族舞蹈進行展示的過程中,導演通過特寫鏡頭展示服飾的細節(jié),少數民族服飾的華麗和獨特風格在民族舞蹈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佤族的文化符號還體現在木鼓、祭祀、儀式等各個方面。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特定的文化符號是一個民族歷史的象征,隱藏著當地人們普遍的生活習慣。在文化全球化的影響下,具有深厚意義的民族文化更容易在各民族之間甚至世界各地迅速傳播,并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可。
筆者在觀看佤族人類學紀錄片的過程中發(fā)現,儀式的繼承與發(fā)展在民族文化認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系列節(jié)慶儀式都以佤族人為拍攝對象,圍繞佤族文化活動展開,突出本民族特色,體現出佤族群體對民族文化的認同。
佤族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堅守和傳承具有鮮明的價值。每位導演都用心創(chuàng)作,記錄佤族文化現象,他們創(chuàng)作的紀錄片也成為文化變遷和歷史的印記。佤族人類學紀錄片影像存在的價值在于它可以客觀呈現非遺文化,讓每位觀眾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來解讀它,這種互為主體性的立場意味著文化群體的主觀表達可以被呈現出來,更有助于導演客觀記錄,創(chuàng)作出更貼近生活的紀錄片。同時,佤族紀錄片有助于傳播佤族文化,構建少數民族文化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