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榮
廣東地區(qū)的青銅器出土主要在西江地區(qū),而西江支流南江流經(jīng)的羅定,是西江地區(qū)青銅器的重要集中點。據(jù)《羅定出土青銅墓葬的十個未解之謎》載:考古發(fā)現(xiàn),隨葬青銅器物超過100件的大墓,在嶺南只有3座,其中1座在西江流域的肇慶,2座在南江流域的羅定。
云浮南江流域出土的青銅器不少,但作為樂器的銅鼓,出土并不多:廣東省博物館藏云安區(qū)出土銅鼓1面;云浮市博物館館藏銅鼓1面;羅定市館藏銅鼓2面;郁南縣館藏銅鼓1面;據(jù)康熙二十六年(1687)《羅定州志》載,羅定州城隍廟有銅鼓1面;據(jù)民國26年(1937)《西寧縣志》載,光緒十八九年間,桂河木蔃村出土銅鼓1面。
筆者試對廣東云浮地區(qū)南江流域出土的銅鼓進行初步分析研究,以窺戰(zhàn)國秦漢時期云浮地區(qū)的歷史、軍事、文化、藝術(shù)等概況。
云浮古屬百越地,秦代后,漢、壯、瑤等民族長期在此繁衍生息。唐天寶元年(742)設(shè)立云浮郡,明萬歷五年(1577)建置東安縣,民國3年(1914)改稱云浮縣。1958年11月與新興縣合并稱新云縣,1961年4月恢復(fù)云浮縣建制。1992年9月,撤銷云浮縣建制,設(shè)立云浮市(縣級)。1994年4月,設(shè)立地級云浮市。
南江全長200多公里,是珠江水系重要河流,發(fā)源于茂名市的雞籠頂,流經(jīng)信宜市、云浮羅定市和郁南縣,在郁南縣河口鎮(zhèn)匯入流經(jīng)云安區(qū)的鎮(zhèn)安河,最后在郁南縣南江口鎮(zhèn)注入西江。
南江流域河口磨刀山遺址出土了距今60—80萬年前的舊石器,屬于舊石器時代早期,廣東人類起源因此由13萬年前的馬壩人前推了數(shù)十萬年。
南江流域是百越文化的聚集地。唐宋之問《過蠻洞》詩稱南江為“蠻溪”。其《入瀧水》一詩中有“泣向文身國,悲看鑿齒氓”句,表明至唐代,南江流域還生活著百越中的紋身、鑿齒部族。鑿齒是將門牙鑿掉,作用是在染上瘴疫后,牙關(guān)僵硬,可以通過鑿掉的門牙灌藥治療。
銅鼓分滇系、粵系兩大流派。滇系銅鼓多為小體型,粵系銅鼓多為大體型。云浮出土的戰(zhàn)國、秦漢銅鼓屬于粵系銅鼓。
郁南縣館藏的銅鼓,是1975年出土于東壩龍?zhí)链宓膽?zhàn)國銅鼓。鼓身高46厘米,鼓面、底面直徑均為79厘米,腹圍217.5厘米。中部空。鼓面北東南西四方鑄有通體鏤空的青蛙4只,2逆2順,兩兩相對。自邊至中央有9重圓暈;中央為擊鼓點,以點為軸心,附鑄有8條射線,分布均勻,每條直徑5厘米,高1厘米。鼓腰兩側(cè)各有耳環(huán)2只。全鼓呈銅綠色。
圖一:漢雷紋四蛙銅鼓 (郁南縣博物館藏)
省博物館藏的云安六都南鄉(xiāng)南勝村出土的漢代銅鼓,鼓身高43厘米,面徑74.4厘米,胸徑70.4厘米,腰徑66.2厘米,足徑74.5厘米,重量34.4公斤。鼓面中心飾太陽紋,光體凸起,八光芒短小,相間四芒頂端分三叉。三線弦紋分9暈,全部飾雷紋。鼓面邊沿鑄4蛙,兩兩相對,蛙四足各有三爪,前足分開較闊,后足分開窄。
圖二:漢雷紋四蛙銅鼓 (廣東省博物館藏)
市博物館所藏銅鼓,是1995年1月在云安鎮(zhèn)安鎮(zhèn)河?xùn)|杠兩千背嶺村戈崗山(村民陳亞燦、陳廣芬、陳大生挖樹頭時發(fā)現(xiàn))出土的漢代銅鼓。鼓身高48厘米,面直徑89厘米,腹圍236厘米,重36公斤。鼓面飾4伏蛙,中心飾太陽放射圖案,鼓身飾雷紋。
圖三:漢雷紋四蛙銅鼓(云浮市博物館藏)
羅定市博物館藏銅鼓2面。一面是1980年3月在羅定羅鏡鎮(zhèn)水?dāng)[三窯坑山腰出土的漢代銅鼓。鼓身高55厘米,面直徑97厘米,重65公斤。鼓心太陽紋八光芒,三弦線分暈,共10暈,有裙邊。鼓間4蛙,兩兩相對。鼓身四環(huán)耳,遍體飾精細(xì)的云雷紋。
圖四:漢代銅鼓(羅定市博物館藏)
另一面是1985年5月在羅定船步鎮(zhèn)垌心村委白石坑貓地脊出土的晉代銅鼓。鼓重約25公斤,鼓面直徑68厘米,各暈之間有排列有序的半邊重圈雷云紋飾,狀若魚鱗。鼓面邊緣飾立體小青蛙4只,兩兩相對。鼓身高37厘米,三弦分暈,共26暈,暈距相等面密窄,飾有梭形幾何雷云紋。鼓胸最大處偏下束腰,腰與足之間的分界處有突起的折棱。腰和足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殘,足部僅有10厘米左右較為完好。
圖五:晉代銅鼓(羅定市博物館藏)
羅定州城隍廟銅鼓,已佚。據(jù)康熙二十六年(1687)《羅定州志·卷十·古跡》載:
城隍廟舊有銅鼓,高二尺五寸,徑二尺,制作精巧,不知始于何代,在本廟座隅,邑人爭訟不平及被誣,欲白者擊之,則禍有歸,無事而擊則禍系者,其能警世如此。后失之。明懷宗崇禎年間,州東南十里許地中,每遇風(fēng)雨即有鐘磐之音,里人發(fā)之,得一銅器,擊之有聲,制作甚古,高、徑俱合,疑即此物,時獻兵憲,遂留之。
清光緒十八九年間,桂河木蔃村出土的銅鼓已佚。民國26年(1937)年《西寧縣志·卷二十九·金石·銅鼓(附)》載:
右銅鼓藏都城華帝廟,光緒十八九年間,桂河木蔃村農(nóng)掘地所得,邑紳梁夔笙、廖盡臣、吳陽秋醵資購置廟中。鼓身高一尺二寸七分,而圓徑六尺一寸,腰圍徑五尺一寸,底大如其面而空;……重五十一斤,銅色蒼綠斑斕,兩旁有耳環(huán),可用兩人舁行擊之,其聲鼕鼕然。蓋未建縣前古瑤人所用之物也。
一般認(rèn)為,銅鼓是由銅釜演化而來。對云浮銅鼓的來歷,民國26年(1937)《西寧縣志·卷三十四·前聞志(四)》認(rèn)為:
銅鼓,古蠻人所用,南邊土中時有掘得者。相傳為馬伏波所遺。(《桂海虞衡志》)或云諸葛忠武征蠻時所作。(按:《赤雅》云:伏波銅鼓夷俗賽神宴客時時擊之,重資求購,多至千牛,小過半者,諸葛鼓也,價差別矣)而《嶺表錄異》云:唐時有牧童聞田中蛤鳴,往捕之,跳入深穴,乃蠻酋冢,掘之,得銅鼓。其旁多镈,鼂黽之狀。據(jù)此,則當(dāng)時蠻俗原有此體制。今銅鼓兩粵、滇、黔皆有之,或以為作于伏波、諸葛者,不必盡然也。又《岑溪縣志·雜記》(何夢瑤撰):銅鼓,南蠻所制樂器,粵西所在皆有。
這段記載得知:(1)傳說銅鼓為伏波將軍馬援遺留(其實不一定);(2)南方少數(shù)民族在設(shè)祭酬神宴請客人時經(jīng)常敲起銅鼓;(3)銅鼓十分貴重,必須重金求購,貴的要1000條耕牛,小的也要500條耕牛;(4)銅鼓也是南越少數(shù)民族部落首領(lǐng)的陪葬品;(5)郁南縣(古稱西寧)與廣西毗連,也是古代瑤族人聚居的地方,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銅鼓。
學(xué)界認(rèn)為,嶺南銅鼓是從云南傳入,時間約為春秋戰(zhàn)國之際,嶺南越人對傳入的滇系銅鼓加以創(chuàng)新,形成了粵系銅鼓。云浮南江流域的銅鼓,也應(yīng)當(dāng)是如此。
云浮出土的銅鼓屬于粵系銅鼓,因此體型普遍較大。(晉)裴淵《廣州記》說:“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余。”云浮南江流域郁南桂河木蔃村出土的銅鼓,鼓面直徑也有6尺1寸(約203.33厘米)。最小的也有2尺(約66.67厘米)。器物重量最重的65公斤,最輕的也有25.5公斤。
1.立體青蛙飾
蛙紋最早出現(xiàn)在馬家窯彩陶文化中。蛙紋的寓意眾說紛紜:一是圖騰崇拜說;二是生殖崇拜說;三是蛙神崇拜說;四是自然說。結(jié)合南江流域的地理環(huán)境,當(dāng)歸蛙神崇拜說。由于地處西江流域和南江流域,水患嚴(yán)重,人們只能在精神上期盼神靈的庇佑,而水陸兩棲動物青蛙不怕水,有強大的生殖力,自然就成為神靈的載體,所以云浮出土的銅鼓多有立體青蛙飾。
廣東省博物館藏的云安區(qū)出土漢代雷紋四蛙銅鼓、云浮市博物館所藏漢代雷紋四蛙銅鼓、羅定市博物館藏的漢代和晉代各一面銅鼓、郁南縣博物館藏的戰(zhàn)國雷紋四蛙銅鼓均有4個青蛙。
2.云雷紋
云雷紋是云浮銅鼓的主體紋飾,分布在鼓面和鼓身上。云紋的圖案由中心逐漸向外一圈一圈展開,即“如螺絲形”。雷紋的圖案幾層菱形相套疊成回形或回形的變體。云紋和雷紋交融使用,常被合稱為云雷紋。云雷紋是對云雷自然現(xiàn)象的描摹,一方面是因為古人對自然現(xiàn)象的崇尚,另方面也是因為云雷紋富有韻律感、神秘感、美觀感,所以運用歷史最久、范圍最廣。
南江流域的銅鼓功能主要三個:一是財富和權(quán)力的象征;二是戰(zhàn)鼓;三是樂器。
民國26年(1937)《西寧縣志·卷三十四·前聞志(四)》載:
(銅鼓)重資求購,多至千牛,小過半者。
《明史·劉顯傳》也說:
鼓聲宏者,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
擁有如此貴重的銅鼓,可以顯示擁有者的財富,可以說,擁有雄厚的財富者才可能擁有銅鼓。
擁有銅鼓,就擁有了社會地位。《隋書·志·第二十六地理(下)》載:
(諸僚)鑄銅為大鼓,初成,懸于庭中,置酒以招同類。
裴淵《廣州記》也說:
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余。初成,懸于庭,尅晨置酒,招致同類,來者盈門。豪富子女以金銀為大釵,執(zhí)以叩鼓,叩竟,留遺主人也。
擁有銅鼓,不但擁有社會地位,更擁有權(quán)力?!睹魇贰@傳》說:
得鼓二三,便可僭號稱王,擊鼓山嶺,群蠻畢集。
(晉)裴淵《廣州記》中說:
鳴以鼓集眾,到者如云,有是鼓者,極為豪強。
《隋書·地理志匯釋》說:
有鼓者,號為都老,群情推服。
所以,銅鼓是財富和權(quán)力的象征。
1.樂器
銅鼓最基本的功能是音樂演奏。《太平御覽》載:
《風(fēng)土記》曰:越俗飲宴,即鼓伴以樂?!瓨菲鼬P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銅鼓、毛圓、都縣、同鑼鈸具等九種為一部,二十二人,歌曲有沙沙疆,舞曲有文曲。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十六·器語》載:
粵之俗,凡遇嘉禮,必用銅鼓以節(jié)樂。
銅鼓則是禾樓舞的主要樂器。
2.戰(zhàn)鼓
銅鼓聲大,傳得遠(yuǎn),凡遇戰(zhàn)事,掌權(quán)者擊打銅鼓召集部族人馬應(yīng)戰(zhàn)?!端鍟さ乩碇尽份d:
諸蠻鑄大銅鼓,俗好相殺,多構(gòu)仇怨,相攻則鳴此鼓,到者如云,有鼓者號為都老。
《宋史·蠻夷傳(三)·撫水州》:
其族鑄銅為大鼓……相攻擊,鳴鼓以集眾。
(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載:
銅鼓南蠻至今用之于戰(zhàn)陣、祭享。
銅鼓既是西甌國的戰(zhàn)鼓,也是瑤族人的戰(zhàn)鼓。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三·山語·錦石山》載:
藤弦響絕對,銅鼓聲死。
是說南江流域羅旁瑤亂平定后,砍斷大藤峽的大藤,瑤區(qū)從此不亂,瑤人的銅鼓,不會再作為戰(zhàn)鼓被敲響。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西寧縣志》卷十二·詩中,西寧知縣張溶《武岫晴煙》有詩:
敢云花雨銷銅鼓,喜見晴煙澹玉岑。
也說瑤人作為戰(zhàn)鼓的銅鼓被銷毀了。
西甌又稱西越。《逸周書·王會解》附書《伊尹朝獻》佚文中,商王朝開國君主成湯王命伊尹作《四方獻令》說:
臣請諸侯正南:甌、鄧、桂國、損子、產(chǎn)里、百濮、九菌,請令以珠璣,玳瑁、象齒、文犀、翠羽、菌鶴、短狗。
由此可知西甌在商代已出現(xiàn)。而列甌人為第一,顯示出西甌為南方的主要民族。趙佗在《報文帝書》中說:
蠻夷中西有西甌,其眾半贏,南面稱王。
指在南越?jīng)]有立國之前,西甌已是一個有人稱王的“國”了!先秦時期,西甌文化比較發(fā)達(dá),普遍使用青銅器。在西甌國家范圍內(nèi),考古學(xué)家先后發(fā)現(xiàn)了大量上至周、下至秦青銅器時代大墓遺址,羅定南門垌、背夫山就是其中的兩處墓址。
從西甌國范圍內(nèi)出土的銅器品種判斷,西甌國已有家的組織和社會生活,貴族階層過著“鐘鳴鼎食”的生活,把編鐘作為“明器”,掌握了金銀冶煉技術(shù),美術(shù)工藝有玉器、漆器、陶器,且有定型的花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建立了強大的秦朝,開始發(fā)動南征。但秦軍遇到以西甌為首的百越人的頑強抵抗。當(dāng)時的西甌國已進入奴隸制階段,社會生產(chǎn)力和武器制造都高于其他小國,戰(zhàn)斗力強。《淮南子》卷十八《人間訓(xùn)》載:
(秦軍)以與越人戰(zhàn),殺西甌君‘譯吁宋’。越人皆入?yún)脖≈?,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尸流血數(shù)十萬。乃發(fā)謫戍以備之。
西甌軍隊充分利用當(dāng)?shù)氐沫h(huán)境打游擊戰(zhàn),最后大破秦軍,“殺尉屠睢,伏尸流血數(shù)十萬”。秦軍進攻南越不利,曠日持久,糧食絕乏。秦始皇于是命令“以卒鑿渠,以通糧道”,歷史上有名的人工運河——靈渠由此誕生,從根本上解決了秦軍的軍需運輸問題。秦始皇還迫使中原地區(qū)的百姓“丁男被甲,丁女轉(zhuǎn)輸”,這樣才使得被圍困在嶺南的秦軍得到源源不斷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援,逐步在戰(zhàn)場上掌握了主動。秦始皇還征集“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有近10萬人之多,加上原先剩下的20萬秦軍部隊,此時的秦軍兵力已達(dá)到30萬。秦軍以絕對優(yōu)勢向西甌在內(nèi)的百越軍隊發(fā)動最后的總攻,最終一舉統(tǒng)一了嶺南,設(shè)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以加強秦政權(quán)。
南江流域的西甌人參與了秦甌之戰(zhàn)。陳大遠(yuǎn)在《西江青銅文化與嶺南部族文化的探討》中說:
西甌是嶺南生產(chǎn)水平最先進的部族。首先,手工業(yè)有了重要的進展,青銅器鑄造已達(dá)到相當(dāng)高的水平,南門垌墓葬中出土的43件銅鉞,背夫山墓出土的52件箭鏃,鑄造精良,有相當(dāng)先進的三葉矛和三翼箭鏃,有的還鑄有血槽。
南江流域的南門垌和背夫山都在羅定。出土的青銅兵器,是秦甌戰(zhàn)爭中的遺物;而在這場歷史大戰(zhàn)中,作為軍事戰(zhàn)鼓的西甌銅鼓,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郁南東壩出土的戰(zhàn)國銅鼓,應(yīng)該就是參與秦甌戰(zhàn)爭的銅鼓之一。
禾樓舞是古代南江流域的舞蹈。相傳源于先秦烏滸人的巫舞。烏滸人在農(nóng)事結(jié)束的歲末報賽中,常常為慶祝豐收,祈求興旺而跳起這種舞蹈。
南江流域是烏滸人聚居地。禾樓舞,源于烏滸人。禾樓舞的服飾為黑色,其實是烏滸人對黑色崇尚的印記。舞蹈中女巫師高舉牛頭,是烏滸人崇拜耕牛體現(xiàn)。
至隋唐時期,瑤人開始南下,云浮南江流域逐步成為瑤人聚居之地,形成了漢瑤雜居的局面。
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西寧縣志》卷一·風(fēng)俗載:
按往時,瑤壯竊據(jù),俗皆侏離。
清康熙十一年(1672)《東安縣志》卷二·輿地·風(fēng)俗載:
縣治初辟,民瑤雜處。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羅定州志》卷三十·古跡·附外志也有詳細(xì)記載。
明萬歷五年(1577),朝廷平定了羅旁“瑤亂”,設(shè)立羅定州、東安縣、西寧縣,南江流域的漢人逐漸成為禾樓舞的繼承主體,云浮地方史志文獻都有記載。
民國24年(1935)《羅定縣志》地理志·第一:風(fēng)俗載:
十月田功既畢,架木為棚,上疊禾稿,中高而四垂,牛息其下,仰首嚙稿,以代芻養(yǎng)。村落報賽,田租各建小棚,壇擊社鼓延巫者飾為女裝,名曰禾花夫人,置之高座,手舞足蹈,唱豐年歌,觀者互相贈答,以為樂,唱畢,以禾穗分贈,俗為之跳‘禾樓’。
關(guān)于近世禾樓舞的表演,張富文《南江文化縱橫》有比較具體的描述:
身披紅袍的女巫師頭戴黑涼帽,左手執(zhí)牛頭錫杖,右手執(zhí)銅鈴。在鈴聲號召下,眾女巫依次出場,男扮女妝,身穿黑裙起舞,過火門,拜女巫師,雙手將稻穗舉過頭頂,慶祝五谷豐登,祈求上天賜福。隨后,伴著牛角淳樸而雄渾的聲調(diào),禾樓舞者迎火起舞。
禾樓舞的樂器以嗩吶、鼓、鑼、鐃為主,同時也配以牛角號、銅鈴。歷史上,烏滸人以及之后很長一個歷史時期的禾樓舞,所用的鼓都是銅鼓,是烏滸人的主要樂器?!赌现莓愇镏尽酚小皳翥~鼓歌舞”的記載。
據(jù)申報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資料整理者葉旭明先生介紹,如今南江第一灣禾樓舞表演場地,舞臺布景是一個大銅鼓,但因為不知道如何雕塑銅鼓,改為皮鼓。
云浮市各博物館館藏青銅器約107件,銅鼓4件,僅占0.37 %,但均屬于青銅重器。其實,云浮南江流域出土的青銅器遠(yuǎn)遠(yuǎn)不止文中所列的數(shù)量。民國26年(1937)出版的《西寧縣志》卷二十九·金石·銅鼓(附)載:
近代邑地間有發(fā)見銅鼓,大小不一,但以無文字款識,非世所珍,故罕有收藏者。
省博物館張維在《廣東羅定縣船步區(qū)垌心鄉(xiāng)發(fā)現(xiàn)銅鼓》一文中說:
羅定是廣東地區(qū)出土銅鼓較為密集的縣分之一。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解放后先后已經(jīng)出土了十余面銅鼓,但由于保護不力,大部分已經(jīng)散失,現(xiàn)僅存二三面而已。
云浮南江流域出土的銅鼓歷史文化豐富,是嶺南文化的組成部分。加強對南江流域銅鼓的研究,挖掘南江流域古代史、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
[1]陳大遠(yuǎn):《羅定出土青銅墓葬的十個未解之謎》[J]?!稄V東文物》千年特刊,2008年8月 。
[2]劉鎖強:《廣東郁南縣磨刀山舊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簡報》[J]?!犊脊拧?017年第5期,第13頁。
[3][27]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羅定州志》卷三十·古跡,見廣東省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編《廣東歷代方志集成》肇慶府部[四三][M]。嶺南美術(shù)出版社,第211、212頁,2008。
[4][31]民國26年(1937)《西寧縣志》卷二十九·金石·銅鼓附,見《中國地方志集成·廣東府縣志輯(51)》[M]。上海書店、巴蜀書社、江蘇古籍出版社,第290、1159頁,2013。
[5][6][7]民國26年《西寧縣志》卷三十四·前聞(四),見《廣東歷代方志集成》肇慶府部[四九][M],第1158—1159、1391頁,2013。
[8][11][明]張廷玉:《明史》卷二百十二《列傳一百·劉顯》[M]。中華書局,第162、164頁,1984。
[9][16][唐]魏征等:《隋書》第二十六《地理志》[M]。中華書局,第127、342頁,1973。
[10][12][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編:《廣州記》卷七百八十五《太平御覽》[M]。臺灣商務(wù)印書館,第79、283頁,1935。
[13]譚其驤主編:《隋書·地理志匯釋》[M]。安徽教育出版社,第182頁,2019。
[14][宋]李昉:《太平御覽》[M]。中華書局,第163頁,1985。
[15]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十六·器語·銅鼓[M]。中華書局,第435頁,1985。
[17][元]脫脫等:《宋史·列傳》下第二百五十四卷《蠻夷三》[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編二十五史之八,第1609頁,1986。
[18]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M]。三秦出版社,第149頁,2003。
[19]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三·山語·錦石山[M]。中華書局,第102頁,1985。
[20]康熙二十六年(1687)《西寧縣志》卷十二·詩,見《廣東歷代方志集成》肇慶府部[四四](民國)羅定志(一)[M],第421頁。
[21][漢]作者不詳:《逸周書·王會解》附書《伊尹朝獻》[M]。臺灣中華書局,第75頁,1970。
[22]王寧點校:《前漢書》卷九五傅五[M]。商務(wù)印書局,第392頁,2020。
[23]陳廣忠:《淮南子全書全注全譯叢書》(上冊)[M]。中華書局,第96頁,2020。
[24]陳大遠(yuǎn):《西江青銅文化與嶺南部族文化的探討》[J]?!稏|南文化》1993年1期。
[25]宋德云:萬歷二十二年(1594)《西寧縣志》譯注本[M]。中國文史出版社,第38頁,2020。
[26]清康熙十一年(1672)《東安縣志》卷之二·輿地?風(fēng)俗,見《廣東歷代方志集成》肇慶府部[一六][M],第24頁,2008。
[28]民國24年(1935)《羅定縣志》地理志·卷一·風(fēng)俗[M],廣東人民出版社,卷一第3、4頁,1994。
[29]張富文:珠江文化叢書之《南江文化縱橫》[M]。中國評論學(xué)術(shù)出版社,第64頁,2008。
[30]江平主編、陳直夫校釋:《南州異物志輯稿》[M]。出版社不詳,第72頁,1987。
[32]張維:《廣東羅定縣船步區(qū)垌心鄉(xiāng)發(fā)現(xiàn)銅鼓》?!吨袊糯~鼓研究通訊》(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專題資料匯編)[J](第五期),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