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中心測定站的杜洛克、大白、長白公豬生長性能比較

2022-08-13 02:57邵玉如劉燕玲郭彥軍王貴江羅文學丁向東
中國畜牧雜志 2022年8期
關鍵詞:美系品系轉化率

邵玉如,劉燕玲,駱 菲,郭彥軍,王貴江,羅文學*,李 凱,丁向東*

(1.中國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北京 100193;2.河北省畜牧良種工作總站,河北石家莊 050061;3.河南省畜牧總站,河南鄭州 450008)

性能測定是選育優(yōu)良種豬最基本的手段,也是針對種豬飼養(yǎng)生長發(fā)育和飼料轉化效率的有效測定[1]。隨著超聲波活體測量胴體性狀技術的出現和動物遺傳學的發(fā)展,到20 世紀40 年代,性能測定開始在丹麥、加拿大、荷蘭、芬蘭、瑞典和美國等國家使用。經過近百年的改進和發(fā)展,性能測定形成了以場內測定為主、測定站集中測定為輔的測定體系[2]。

為了完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加快我國生豬遺傳改良進程,提升我國生豬生產水平,2009 年農業(yè)農村部頒布了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在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實施方案的推動下,我國逐漸建立起了規(guī)范的場內測定體系,推動了我國生豬育種水平的提升。相較于場內測定,測定站集中測定具有更好的測定設備和統(tǒng)一的環(huán)境條件,測定結果可比性高,更具有公正性、準確性,能夠開展不同豬場的生產性能比較。現今世界上多數養(yǎng)豬大國都擁有相當數量的測定站,丹麥是世界上最早開展種豬測定的國家,在1907 年建立了世界首個中心測定站,加拿大第1 個種豬性能測定站建立于1935 年,美國第1 個種豬測定站于1965 年建立于衣阿華州,我國于1985 年建立了武漢種豬測定中心。尤其對于我國,雖然在生豬遺傳改良計劃的推動下,建立了系統(tǒng)的場內測定體系,但是由于場間遺傳聯系偏弱,無法大規(guī)模開展聯合遺傳評估,因而不宜對各場之間的生產性能進行比較[3],而性能測定站則可在相同環(huán)境下比較不同場豬只的生產性能。

河北省于2010 年建立了種畜禽質量檢測站種豬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定中心,開始中心測定站的種豬生產性能測定工作[4],接受來自全國種豬場的豬只性能測定。本研究利用河北省中心測定站的測定數據,比較我國杜洛克、大白豬、長白豬品種間及不同品系間的生長性能,以及生長性能的年度進展,為我國養(yǎng)豬業(yè)提供借鑒和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數據 本研究收集了河北省種畜禽質量監(jiān)測站種豬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2010—2018 年來自全國88 個豬場的820 頭杜洛克、1 697 頭大白豬、851 頭長白豬共計3 368 頭公豬的生長測定記錄,包括始測體重、結測體重、日增重、測定期飼料轉化率、100 kg 活體背膘厚、100 kg 眼肌面積、估計瘦肉率等性狀。在春季(3—5 月)和秋季(9—11 月)進行集中測定,始測體重為30 kg左右,結測體重為100 kg 左右,并保持營養(yǎng)水平一致。

本研究按以下流程對數據進行了質量控制:①剔除始測體重在25~40 kg 范圍之外和結測體重在85~115 kg范圍之外的豬只;②剔除每批次各品種測定豬只少于10 頭的場;③按“平均值±3 倍標準差”對數據進行剔除。數據處理后,有來自52 個場的2 522 頭公豬數據最終用于分析,包括525 頭杜洛克,1 416 頭大白豬和581 頭長白豬。每個品種有多個遺傳背景來源,各品種內品系分布如圖1 所示,杜洛克、大白豬和長白豬分別有4、6、6 個品系,3 個品種都是美系最多。

圖1 杜洛克、大白和長白3 個品種品系分布

按照《全國種豬聯合評估方案》提供的技術標準,生成校正100 kg 體重日齡、校正100 kg 活體背膘厚和校正100 kg 眼肌面積,估計瘦肉率=(1.7917+0.308×體重+0.33× 眼肌面積-0.2936× 膘厚)/(0.74× 體重)×100%。為行文方便,下文達100 kg 體重日齡、100 kg活體背膘厚和100 kg 眼肌面積均為校正后的。

1.2 統(tǒng)計模型 本研究采用協(xié)方差分析比較杜洛克、大白、長白豬3 個品種測定性狀的差異以及同一品種品系間的差異。將始測體重作為協(xié)變量,年份、季節(jié)、場次、品種、品系作為固定效應。

品種間比較:表型值=始測體重+群體均值+年+季節(jié)+品種+場+隨機殘差

品系間比較:表型值=始測體重+群體均值+年+季節(jié)+品系+場+隨機殘差

本研究采用R 語言aov 函數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并運用Duncan's 法進行多重比較。

2 結果

2.1 杜洛克、大白、長白豬生長性能比較 如表1 所示,6 個測定性狀中,杜洛克、大白、長白豬3 個品種在日增重、100 kg 活體背膘厚、100 kg 眼肌面積、估計瘦肉率4 個性狀差異極顯著,達100 kg 體重日齡差異顯著,飼料轉化率在0.05 水平下無顯著差異(P=0.070 9)。同樣,場和年份對6 個性狀產生的影響差異極顯著。季節(jié)除了對日增重和達100 kg 體重日齡影響不顯著外,對其他4 個性狀影響顯著。始測體重作為協(xié)變量,其對達100 kg 體重日齡、日增重、100 kg 眼肌面積、飼料轉化率有極顯著影響,100 kg 活體背膘厚顯著影響,對估計瘦肉率無顯著差異。

表1 各因素對杜洛克、大白、長白豬3 個品種生長性能的影響(P 值)

由表2 可知,除了飼料轉化率長白豬顯著優(yōu)于大白豬之外,其他5 個性狀長白豬和大白豬性能接近,無顯著差異。杜洛克與大白、長白豬的飼料轉化率沒有顯著差異。杜洛克達100 kg 體重日齡為158.56 d,顯著高于長白豬的157.25 d,但與大白豬的158.11 d 差異不顯著。結果也表明,杜洛克其他4 個性狀都與大白、長白豬差異顯著。作為終端父本,杜洛克以高瘦肉率聞名于世,其活體背膘厚最薄,平均為9.86 mm,低于大白、長白豬的10.39 mm 和10.36 mm,眼肌面積最大,估計瘦肉率最高,但其平均日增重最低,為852.29 g。

表2 杜洛克、大白、長白3 個品種生長性能比較

2.2 品系間生長性能比較 由表3 可知,杜洛克4 個品系、大白豬6 個品系、長白豬6 個品系之間6 個性狀差異都極顯著,說明不同品系間的區(qū)別比較明顯。同樣,場和年份對6 個性狀的影響差異極顯著。始測體重作為協(xié)變量,對性狀影響因品種而異。始測體重對杜洛克達100 kg 體重日齡、100 kg 活體背膘厚和飼料轉化率有顯著影響,但對日增重、100 kg 眼肌面積和估計瘦肉率無顯著影響;始測體重對大白豬則除了100 kg 活體背膘厚和估計瘦肉率無顯著影響外,對其他4 個性狀影響極顯著;對長白豬,始測體重只對達100 kg 體重日齡和飼料轉化率影響顯著,其余性狀沒有顯著影響。季節(jié)對性狀的影響也因品種而異。

表3 杜洛克、大白、長白豬品種內品系間生長性能比較(P 值)

2.2.1 杜洛克豬 由表4 可知,在加系、美系、臺系、英系4 個杜洛克品系中,英系杜洛克的平均日增重、100 kg 眼肌面積、估計瘦肉率最高;加系杜洛克雖然與美系和臺系日增重差異不顯著,但最低,為824.90 g。臺系杜洛克的眼肌面積和估計瘦肉率最低,背膘最厚,分別為35.09 cm2、55.65% 和11.01 mm。對于飼料轉化率,英系杜洛克為2.03,低于加系、美系和臺系。達100 kg 體重日齡也是英系杜洛克表現最好,平均為149.29 d,加系、美系和臺系則分別為161.40、159.24和158.67 d。英系生長速度、瘦肉率和飼料轉化率在4個品系中表現最好,加系和美系相差不大。

表4 杜洛克豬不同品系公豬生長性能比較

2.2.2 大白豬 由表5 可知,在大白豬的6 個品系中,加系大白達100 kg 體重日齡、平均日增重和100 kg 活體背膘厚表現最好,平均值分別為155.02 d、886.72 g和9.86 mm,法系次之,丹系和瑞系好于美系和英系。英系、丹系和美系大白豬的飼料轉化率最高,范圍在2.10~2.12,法系大白豬的飼料轉化率最差,為2.17。瑞系大白豬的100 kg 眼肌面積和估計瘦肉率最高,分別為36.68 cm2和56.54%。

2.2.3 長白豬 由表5 可知,在長白豬6 個品系中,丹系長白豬的表現最優(yōu),達100 kg 體重日齡最短,日增重最大和飼料轉化率最優(yōu),分別為150.86 d、990.96 g 和1.95,雖然其背膘厚同瑞系、法系一樣低于加系和英系,但其100 kg 眼肌面積和估計瘦肉率最低,分別為32.22 cm2和54.46%。英系長白豬的日增重也較大,僅次于丹系,顯著高于法系、加系、瑞系,同樣,英系長白豬的飼料轉化率也很好,顯著高于法系、加系、瑞系。6 個品系的活體背膘厚度平均值位于9.80~10.91 mm。法系長白豬的100 kg 體重日齡和平均日增重表現最差,但其100 kg背膘厚最低,為9.80 mm。加系長白的100 kg 活體背膘厚最高,為10.92 mm,且飼料轉化率最差,為2.21。美系長白豬的100 kg 眼肌面積和估計瘦肉率最高,分別為37.09 cm2和56.69%。

表5 大白豬不同品系公豬生長性能比較

表6 長白豬不同品系公豬生長性能比較

2.3 3 個品種公豬生長性能年度進展 由圖2 可知,年份對6 個性狀品種間、品系間都產生顯著影響,日增重、飼料轉化率、達100 kg 體重日齡、100 kg 活體背膘厚在不同年份間有波動,2010—2012 年期間波動較大,之后基本呈現出穩(wěn)中有進的趨勢。如日增重3 個品種都呈現向好態(tài)勢,但是杜洛克波動較大,2016—2018 年低于長白和大白,這與結果中杜洛克日增重較低的情況一致。3 個品種在飼料轉化率性狀方面趨勢基本一致,2014 年后雖有波動,但變化不大,品種間飼料轉化率沒有顯著差異。3 個品種達100 kg 體重日齡年份變化更為一致,基本能保持在157 d 左右。與日增重、飼料轉化率、達100 kg 體重日齡2010—2012 年間先降后升或先升后降不同,3 個品種100 kg 活體背膘厚則一直上升到2012 年成為高點,然后緩慢變薄,2016 年開始明顯減小,尤其杜洛克下降幅度最大。

圖2 杜洛克、大白和長白生長性能年度進展

3 討 論

長白豬原產于丹麥,是舉世聞名的瘦肉型豬種之一,養(yǎng)豬生產中常常使用長白豬作為第一父本或第一母本[5]。大白豬,又稱大約克夏,原產于英國,在現代豬的繁殖體系中,大白豬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我國引入的外來品種中,其分布也最廣泛、數量最多,被視為最優(yōu)秀的品種之一[6]。大白豬和長白豬在長期選育中看重生長、瘦肉率和繁殖性能。杜洛克豬產于美國,原屬于脂肪型豬種,20 世紀50 年代后被改造成為瘦肉型[7],常作為終端父本,用來生產優(yōu)質的商品瘦肉豬[8],目前我國杜長大雜交體系生產的商品豬占我國豬肉生產的90%以上[9],其選育主要側重生長速度和瘦肉率及飼料轉化效率。我國自2010 年開始實施生豬遺傳改良計劃,主要以杜洛克、大白和長白豬3 個品種為主,為檢驗和監(jiān)測遺傳改良效果,河北省種畜禽質量監(jiān)測站種豬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從2010 年開始接受來自全國的種豬測定,2018 年由于非洲豬瘟爆發(fā)中斷。9 年的性能測定數據基本涵蓋了我國杜洛克、大白和長白豬的不同來源群體。本研究發(fā)現,大白豬和長白豬生產性能接近,沒有顯著差異。具體來講,3 個品種的飼料轉化率差異不顯著;杜洛克的背膘厚度最小,眼肌面積最大,瘦肉率最高,符合其高瘦肉率特點;但杜洛克日增重最小,達100 kg 體重日齡高于長白豬1 d,這與所熟知的杜洛克生長速度快不一致。王曉峰等[10]對長白與杜洛克肥育階段生長性能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長白和杜洛克之間的生長性能差異不顯著(P>0.05),但長白豬的采食量略低于杜洛克、日增重高于杜洛克,杜洛克的耗料增重比高于長白。時超[11]對于3 個品種的比較研究表明,杜洛克生長速度最快、背膘最薄、耗料增重比最低,其次為長白豬,大白豬的生長速度最慢、背膘最厚、耗料增重比最高,但3 個品種僅在耗料增重比上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生長速度和背膘厚并無實質性差異。而從2014 年杜洛克、大白、長白公豬的日增重情況來看,杜洛克仍是3 個品種中日增重最小的。

本研究基本涵蓋了3 個品種國內所有的品系,杜洛克的4 個品系中,英系杜洛克的日增重最大,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效率高,瘦肉率最高,臺系杜洛克則相反,加系和美系杜洛克介于兩者之間。趙彥光等[12]對臺系和美系杜洛克的生長性能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表明臺系種公豬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本研究表明,英系杜洛克的生長性能強于加系、美系、臺系,同一批次的杜洛克各品系間生長性能協(xié)方差分析結果也如此(結果未顯示)。但英系是所有杜洛克品系中最少的,僅占杜洛克數據總量的7%,測定批次及來源場較少,也會影響結果的代表性。大白的6 個品系中,美系、瑞系、英系大白的達100 kg 體重日齡較大,瘦肉率較高,丹系、法系、加系大白則相反;法系和加系大白的日增重最大,瑞系和英系大白的日增重最小,丹系和美系大白介于兩者之間;美系、丹系和英系大白飼料轉化率最好,加系和瑞系大白次之,法系大白較差。顏國華等[13]通過比較不同品系長白、大白、杜洛克種豬種質特征及生產性能發(fā)現,美系、加系大白公豬生長性能優(yōu)秀,達100 kg日齡僅為147 d 左右,但這2 個品系公豬背膘厚較高。趙彥光等[14]發(fā)現加系增重速度相對較快,但飼料利用率相對較低,美系增重速度適中,但飼料利用率相對較高,丹系增重速度相對較慢,飼料利用率相對居中。長白的6 個品系中,丹系在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和日增重方面表現最優(yōu),英系次之,法系、加系、美系、瑞系則各有千秋。丹系長白的眼肌面積和瘦肉率最低,美系長白的瘦肉率最高,加系、英系也略低。趙彥光等[12]也同樣發(fā)現丹系長白增重速度及飼料利用率相對較高;美系的增重速度居中,飼料利用率相對最低;加系增重速度最低,飼料利用率居中。

本研究也發(fā)現,不同品種、品系公豬的生產性能受年份和場以及季節(jié)影響很大,經過數據質控后,3 個品種豬只來自52 個場,且每一年不會涵蓋所有的品系,因此會對協(xié)方差分析造成較大影響,但是本研究同時分析了2015、2017 年2 個年度具備所有品系的數據(由于篇幅有限,結果未顯示),發(fā)現與9 年數據分析結果基本一致。從不同場次對生產性能的影響結果來看,送測豬只遺傳背景不同時,即使是相同品種的同一個品系,其性能測定結果仍會存在差異。這也是中心測定站的價值所在,這些都會對研究結果產生影響。因此,本研究只能部分反映杜洛克、大白和長白公豬的生產性能情況。另外,本研究也發(fā)現3 個瘦肉率性狀中,部分品系的背膘厚與眼肌面積、估計瘦肉率之間并不總是成負相關,如法系大白背膘厚最薄,但眼肌面積較小,瘦肉率也不高。計算3 個性狀之間的相關發(fā)現,杜洛克、大白和長白3 個品種眼肌面積和估計瘦肉率相關系數較高,范圍為0.887~0.904,而背膘厚與估計瘦肉率的相關較低,在-0.533~-0.565,背膘厚與眼肌面積的相關則僅為-0.158~-0.238。孫華等[14]對杜洛克胴體性狀遺傳參數估計的研究發(fā)現,瘦肉率與背膘厚呈負相關且相關程度較低,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用體重、背膘厚和眼肌面積估計瘦肉率,低于屠宰實驗報道的瘦肉率(通常都在65%左右)[15]。

9 年的測定也反映了我國生豬遺傳改良的可喜變化,2012 年之后,日增重開始緩慢提高,陳斌等[16]3個豬種選育群的研究結果也表明這一趨勢,3 個品種飼料轉化率都在2.10~2.20 范圍內,Smith[17]的研究表明,長白豬的飼料轉化率高于杜洛克和大白豬,而時超[11]以及李步社等[18]的研究結果卻顯示,這3 個品種中,杜洛克豬的飼料轉化率最高。這可能由于各研究所測定的品種、品系以及營養(yǎng)水平不同而造成。豬的100 kg體重日齡可反映其生長速度,生長速度是豬最重要的經濟性狀之一。公豬體重達100 kg 時日齡縮短1 d,可以至少節(jié)約飼料1 kg[16]。自2012 年起,測定數據表明100 kg 體重日齡總體有所下降,并有在155 d 水平上下波動的趨勢。背膘厚、眼肌面積和估計瘦肉率也呈現好的態(tài)勢,3 個品種公豬的背膘厚逐漸降低,總體均值在9.8~10.7 mm 范圍內,其中杜洛克豬的背膘厚度顯著低于長白和大白,眼肌面積和瘦肉率也是穩(wěn)定小幅上升,2014 年之后穩(wěn)定在55%~56%范圍內。

4 結 論

①相比于大白豬和長白豬,杜洛克的日增重最小,達100 kg 體重日齡最長,飼料轉化率最高,瘦肉率最高。

②杜洛克的4 個品系中,英系杜洛克的日增重最大,達100 kg 體重日齡最短,飼料轉化率最小,瘦肉率最大,臺系杜洛克相反,加系和美系杜洛克介于兩者之間。大白豬6 個品系中,美系、瑞系、英系大白的達100 kg體重日齡較長,瘦肉率較高,丹系、法系、加系大白相反;法系和加系大白的日增重最大,瑞系和英系大白的日增重最小,丹系和美系大白介于兩者之間;法系大白的飼料轉化率最高,加系和瑞系大白次之,丹系和英系大白最小。長白的6 個品系中,丹系和英系長白的日增重最大,美系和瑞系長白次之,法系和加系長白最??;法系、加系、美系、瑞系長白的飼料轉化率均較高,丹系、英系長白較低;法系長白達100 kg 體重日齡最長,加系和美系長白次之,丹系、瑞系、英系長白最短;美系長白的瘦肉率最高,法系、瑞系長白次之,丹系、加系、英系長白最小。

③無論是單一品種還是合并品種,2018 年的飼料轉化率與2010 年相比均下降,2018 年的瘦肉率與2011年相比均下降;除杜洛克豬外,2018 年的日增重與2010 年相比均上升;除大白豬外,2018 年的達100 kg體重日齡與2010 年相比均下降。

猜你喜歡
美系品系轉化率
5種赤眼蜂品系對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蟲卵的選擇偏好研究
馬鈴薯塊莖頂端優(yōu)勢與主莖數及產量組分的相關性
甬優(yōu)系列不同組合在江蘇省淮北地區(qū)試種表現初報
透視化學平衡中的轉化率
低鹽脅迫下條斑紫菜不同品系體細胞與殼孢子的耐受性差異
化學平衡中轉化率的問題
影響轉化率的因素
化學平衡移動對反應物轉化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