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玲 廣東汕頭華僑中學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機遇。依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的要求,高中英語詞匯教與學應側重于在語境、語篇中的語言實踐和運用。
筆者在本校高一級880名學生和30名英語教師中,針對高中英語詞匯教與學現狀開展問卷調查后發(fā)現,陳舊的教學觀念、欠缺的語境化鋪墊、弱化的語塊意識培養(yǎng)、不足的詞匯學習策略等幾方面因素限制了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發(fā)展。另外,詞匯量大、評價方式單一、學習過程枯燥且缺乏個性化指導等也使學生無法適應詞匯學習。
在信息技術賦能高中英語課堂實施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更新教師教學理念,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與信息技術、工具和平臺,對詞匯課堂教學和教育科研進行優(yōu)化賦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筆者認為,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深度融合須按兩個方向同時進行,這兩個方向就是校本研修與精準教學。筆者所在教研組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開展英語詞匯教學,基于學科特點,通過互聯(lián)網獲取豐富的學科資源,利用教學平臺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體系,做到精準定位、精準調整、精準教學,實現了技術賦能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質的提升。
本次研究實驗周期是一學期,主要采用了實驗研究法和數據分析法,以學生為中心,遵照課標精神與精準教學理論,將行動研究與技術路線相結合,具體如下。
創(chuàng)設高效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課堂,關鍵在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趯W校提出的用“頂層帶動、梯次推進、整體提升”的工作思路,筆者所在教研組立足新課標并結合教學實際,制訂“技術賦能精準教學教研”校本研修計劃,通過專題培訓、課題研究、聽評課活動、教研沙龍、教學案例撰寫與教學資源開發(fā)等,更新理念,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同時,利用線下集體教研、移動錄播、遠程同步轉播、線上線下混合等手段,開展以集體備課、課例展示、問題研討、教情學情分析等為內容的泛在教研活動,實現教學教研提質升級。
實現精準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效果,關鍵在于對教學目標和內容的準確把握,并能夠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學生個體細化教學流程,優(yōu)化教學結構。因此,在搭建詞匯“教-學-評”一體化模型過程中,筆者初步設計了包含學情診斷、教學設計、教學決策、教學活動、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等六個環(huán)節(jié)在內的實施模式(如下圖)。
(1)學情診斷
課前,教師通過問卷星小程序設置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興趣偏好、學習動機等,利用大數據診斷學情,精準定位詞匯測試的目標,有針對性地圍繞每個單元進行詞匯測試題型的設計。
(2)教學設計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英語詞匯教學,強調語境、語塊、策略的重要性,因此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本單元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語篇類型為核心,利用文本詞頻分析的技術,精準了解目標詞匯的使用頻度,確定精準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工具、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有層次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并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指標,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
以heritage一詞為例,該詞出現于人教版教材中,結合單元主題,并通過文本詞頻分析可知,它屬于聽力和課外閱讀詞匯,那么學生對這個詞的掌握就應包含:了解發(fā)音,能在聽到的時候識別并了解其意思;知道這個詞與“文化遺址”主題相關;知道-age這個后綴屬于名詞后綴。學習力較強的學生還可以建立其與heritable、inherit之間的聯(lián)系。該詞出現在中,學生則可以通過閱讀語篇和其他課外閱讀理解heritage常出現在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語塊中,意為書法和漢字都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該詞再次出現在中時,則側重于在寫作和口語中的靈活運用。因此,教師應該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學情需求合理安排詞匯的學習深度和廣度。
(3)教學決策
教學平臺能夠提供多方位的多模態(tài)資源和感受,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智能平臺能夠實時生成學生的行為數據和互動痕跡,如在線學習時長、資源訪問次數、答案書寫情況、作業(yè)完成數量等,為學習表現的評估提供豐富的、及時的、可視化的度量指標。同時,教師可借助智能教學平臺開展限時作答、在線投票和頭腦風暴等形式的互動學習。依托智能教學平臺,教師還可以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通過翻轉課堂促進學生的互動交流和個性化學習,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4)教學活動
有了技術賦能的英語課堂,核心素養(yǎng)教育背景下的英語學習活動就更容易開展,更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激活詞匯課堂教學的生命力。教師可依托智能教學平臺,將測試練習巧妙地融合到課堂詞匯教學中,開展學生活動。其步驟如下:①診斷數據。將班級進行小組劃分,每組由4~6名學生組成。教師下發(fā)每個單元的重難點單詞列表,指導學生通過線上線下查字典的方式,搜集單詞列表所含詞匯的例句。②分析錯因。教師將學生搜集的例句進行改編,作為三測詞匯聽寫的材料。課堂上即時聽寫、即時讀卡、即時搜集數據,根據測試中出現的詞匯錯誤,平臺智能推送相應知識點提升練習。③小組探究。各小組根據本小組利用詞匯測試得出的診斷數據,從書寫、規(guī)范性、搭配、句法上給予評價,互動改錯,理解詞匯在真實語境中的用法并利用薄弱詞匯進行句型模仿練習。④優(yōu)化課堂。要求學生展示小組活動成果,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度,建立在語境中正確使用詞匯思維模型,促進學生的互動交流和個性化學習,提高教學的有效性。⑤精準提升。教師依托智能學習平臺累積的數據為每個學生定制個性化的錯題集,并根據實時數據反饋,調整教學策略和方式,以期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
(5)教學評價
評價詞匯掌握能力的方式在技術賦能的課堂中也得到了相應的變革,依據課標中提出的英語學習三類活動(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分類原則,筆者將每單元重點高頻詞匯分別進行三次測試,目的是得到數據積累并加以分析對比,提高學生單詞學習積極性。
(6)教學反思
基于智能教學平臺記錄的數據,教師可以對完整的教學過程及效果進行及時反思,深入分析各個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在本次研究中,根據實際情況反饋,筆者發(fā)現在采集學生學習數據的過程中受以下因素的影響:①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發(fā)展不平衡;②不同年級的課時需求不同,數據采集是否能有效且高效地融入日常40分鐘課堂;③數據采集能否覆蓋英語學科要求的聽、說、讀、寫、看等5種技能的培養(yǎng)過程;④數據采集范圍比較局限,群體受限于本校,是否能夠通過不同學校的數據共享,真正體現“大數據行為”。
通過基于數據對比分析的精準課堂診斷與優(yōu)化,教師可以對完整的教學過程及效果進行及時反思,深入分析各個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進行批評性的思考和改進,驅動更加科學的決策,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優(yōu)化教、學、研模式,有針對性地高效解決教學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索和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推動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
技術賦能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有利于促進學習方式轉變,教師可以通過真實數據呈現學習軌跡,利用數據對比分析激勵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參與能體現個性化學習的學習活動,并通過自評和互評的方式,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與此同時,通過集體研修備課的方式,能夠激發(fā)教研組生命力,真正做到“以學促研,以研促教”的有效教研。
因此,筆者認為,在實施技術賦能的高中英語教學時,應重視將學生學習活動數據分析與教師教學和評價活動進行常態(tài)化積累,有分類、有目標、有階段地全面及時跟蹤學生的學情,形成有效的數據診斷,為師生提供教學建議和學習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