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雄 石青武 沈括 李文倩 解友邦
患者女性,71 歲,2021 年11月因“發(fā)現(xiàn)血小板增多1 周”為主訴就診于青海省人民醫(yī)院。既往糖尿病病史8 年。體格檢查:臍周見兩處硬幣大小瘀斑,淺表淋巴結(jié)未觸及腫大,鞏膜無黃染,口腔黏膜無出血,心肺無陽性體征,肝脾肋下未觸及。血常規(guī):血小板計數(shù)889×109/L、白細胞10.11×109/L、中性粒細胞6.23×109/L(61.6%)、淋巴細胞2.46×109/L(24.3%)、單核細胞0.72×109/L(7.1%)、嗜酸性粒細胞0.50×109/L(4.9%)、嗜堿性粒細胞0.20×109/L(2.0%)。外周血形態(tài):中性80%,淋巴13%,單核2%,嗜酸3%,嗜堿2%。腹部彩超顯示:脾臟稍厚48 mm×132 mm。心臟彩超顯示:左房、室輕度增大、右房輕度增大、二尖瓣、主動脈瓣少量返流,輕度肺動脈高壓伴三尖瓣少-中量返流。生化檢查:總膽紅素31.3 μmol/L、直接膽紅素5.9 μmol/L、乳酸脫氫酶308 U/L、α 羥基丁酸脫氫酶209 U/L,其余項目均正常。骨髓細胞學檢查: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G 為51%,E 為37%,粒系增生活躍,各期細胞均可見,中晚幼粒細胞比值增高,嗜酸性細胞可見;紅系增生活躍,早幼以下細胞可見,比值均增高;淋巴細胞10%;全片共見巨核細胞147 個,血小板成堆易見。鐵染色陽性率87%,其中環(huán)形鐵粒幼紅細胞22%。骨髓活檢:骨髓造血組織極度活躍,其容量占80~90 voL(%);粒系增生明顯活躍,各期增生,以成熟細胞為主,少量幼稚前體細胞;紅系增生活躍,易見幼紅細胞,巨核細胞明顯增多伴有集簇,部分胞體大,核分葉過多,亦可見小巨核,偶見核分裂像,淋巴細胞,漿細胞少見,血竇擴張,竇內(nèi)可見造血組織,小血管增多,區(qū)域性少量纖維組織增生,網(wǎng)銀染色F-1;CD34 散在易見,CD61 易見小巨核+,CD33 粒系廣泛+,CD71紅系散在或成簇+(圖1)。BCR/ABL(P190、 P210、P230)融合基因和基因重排PDGFRA 、PDGFRB 、FGFR1 、IGH 、IGK、IGH(DH-JH)、 IGL 、 TCRβ 、TCRγ 和TCRD 均陰性。JAK2V617F 基因突變陽性,JAK 2 (EXON12)、MPL 和CLAR 均陰性。MDS/髓系突變基因檢測SF3B1 突變陽性。骨髓染色體核型分析46XX。結(jié)合上述檢查診斷為MDS/MPN-RS-T合并骨髓纖維化。給予羥基脲降低血小板治療1 周后,調(diào)整為來那度胺聯(lián)合蘆可替尼治療,小劑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患者血小板逐漸下降,血紅蛋白穩(wěn)定。
圖1 骨髓活檢及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
小結(jié)2016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造血與淋巴系統(tǒng)腫瘤分類(第4 版)中伴環(huán)形鐵粒幼細胞(ring sideroblasts,RS)和血小板增多的骨髓增生異常/骨髓增殖性腫瘤(myelodysplastic/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nd thrombocytosis,MDS/MPN-RS-T)作為MDS/MPN 中獨立的疾病之一。該疾病臨床上主要特點是貧血、血小板增多和骨髓RS。MDS/MPN-RS-T 以往的報道主要以正常細胞貧血和血小板增多為主,以JAK2V617F 和SF3B1 突變陽性較多,少見全身水腫、巨幼細胞性貧血和血小板增多,伴有SF3B1 K666T 和MPL W515R 突變陽性[1-2]。此外有報道攜帶SF3B1 和JAK2 外顯子12 突變的 MDS/MPN-RS-T 患者[3]。檢測42 個髓系腫瘤相關(guān)基因NGS測序病例(<5%原始細胞)中,18 例 MDS/MPN-RS-T、42 例MPN、10 例MDS 和6 例MDS/MPN-U 的病例發(fā)現(xiàn)SF3B1 和MPN 驅(qū)動突變,18 例MDS/MPN-RST 中7 例合并骨髓纖維化,常見基因突變依次為TET2、DNMT3A、SETBP1、TP53、ATM[4]。本例患者和上述經(jīng)典的病例相似點為常見的基因突變,不同的是無貧血,合并有骨髓纖維化。
有研究評估167 例MDS/MPN-RS-T 患者,比較不同藥物治療的血液學改善(hematology improvement,HI)率,其中84%為SF3B1 突變,43%為JAK2 V617F 突變,76 例(46%)患者接受紅細胞生成刺激劑(ESAs)、47 例(28%)患者接受來那度胺和45 例(27%)患者接受去甲基化劑(HMA),HI 率分別為58%、53%和24%,與接受 HMAs 相比,接受 ESA 或來那度胺治療的HI 改善率更高[5]。SF3B1 及JAK2 基因突變的MDS/MPN-RS-T 合并骨髓纖維化的患者,在羥基脲治療的基礎(chǔ)上給予蘆可替尼靶向治療,效果良好。
SF3B1 突變可見于80%及以上的MDS-RS-SLD和MDS/MPN-RS-T 患者,并且與骨髓RS 的存在密切相關(guān)。MDS/MPN-RS-T 患者表現(xiàn)JAK2V617F、ASXL1、DNMT3A、SETBP1 和TET2 突變。ASXL1/SETBP1 突變對生存期產(chǎn)生不利影響,細胞遺傳學異常在這兩種疾病中均非常見。MDS/MPN-RS-T 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 MDS-RS-SLD,但比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略差。總之,本例患者合并骨髓纖維化,無貧血癥狀,以血小板增多和骨髓RS 的特征為主,有典型的JAK2V617F 和SF3B1 陽性突變,結(jié)合既往報道在臨床上需關(guān)注少見基因的突變,不可忽視骨髓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