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潔
小學語文教師探索高年段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目的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幫助學生構建寫作思維,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最終促使學生能夠順利應用日常學習中積累的知識,實現(xiàn)在寫作方面的發(fā)展,擁有煥然一新的學習體驗。
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知己知彼,增加對學生的了解,知道學生的寫作現(xiàn)狀,熟悉學生的寫作特點,然后對學生展開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減輕寫作的壓力。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能夠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信任,讓學生敞開心扉,說出自己寫作中的喜怒哀樂[2]。
在組織學生推薦一本書的時候,教師要想讓學生知道怎樣開展寫作,幫助學生改善寫作現(xiàn)狀,讓學生知道從何入手,找到寫作的切入點,在教學中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了解學生最近閱讀的書籍,鼓勵學生談一談書籍的主要內容,說一說自己在書籍閱讀過程中獲得了怎樣的啟發(fā)。
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為學生設計調查問卷,然后在調查問卷中咨詢學生閱讀的書籍類型、閱讀體驗、閱讀書籍中遇到的困難、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情節(jié)等,并讓學生推薦一本自己最近閱讀的書籍。在學生提交調查問卷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答案進行提煉,匯總整理學生的主要信息,然后側面了解學生的寫作現(xiàn)狀。
在與學生溝通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書籍推薦的寫作,并用語言引導學生寫出推薦的理由,包括介紹書籍的主要內容以及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等,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注意,讓學生知道怎樣開展寫作,緩解學生的寫作壓迫感。
生活是學生開展寫作的大本營,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材料,讓學生打開寫作的思路,找到寫作的入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提供生活話題,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展開寫作思考,培養(yǎng)學生留心生活、善于觀察的學習習慣[3]。
在學習寫景的時候,教師要想讓學生掌握寫景的寫作技巧,使學生學會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寫作的方向,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鍛煉學生仔細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的寫作能力,在教學中應當立足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引領學生開展寫作活動。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參觀展覽活動,讓學生在實地考察的過程中增加自己的生活閱歷,寫出自己眼中的美景。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留心自己上下學路上的風景,使學生能夠從細微處發(fā)現(xiàn)寫作的切入點,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在學生找到寫作方向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進一步指導,讓學生按照一定的寫景順序來描寫自己眼中的景色,使得作文更具結構性,達到培養(yǎng)學生邏輯判斷的寫作思維的目的。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寫景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采用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手法來描述眼中的景色,使其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幫助更多的人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學生的寫作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存在不少問題的。教師在教學中應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形成動腦思考的意識,知道怎樣經過自己的思考來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在問題思考中,會逐漸規(guī)范自己的作文結構,寫出條理清晰的作文。
在帶領學生表達對父母的愛的時候,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感恩父母的意識,就要鼓勵學生學會積極地與家長進行溝通,大膽向父母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進而為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作出努力。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設計思考問題,讓學生回想自己與父母相處的經歷,給出自己的答案:你認為爸爸媽媽愛你嗎?具體體現(xiàn)在哪里呢?你與爸爸媽媽之間有著怎樣難忘的經歷?能分享給大家嗎?你在生活中表達過對爸爸媽媽的愛嗎?你認為應該怎樣做才能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感恩之情呢?你與爸爸媽媽相處的過程中發(fā)生過爭吵嗎?最后是怎樣解決的?學生帶著問題開始思考如何對作文進行構思,描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故事,進而寫出自己對父母的愛與感恩之情。
小學語文教師組織學生寫作的時候,可以將學生融合在一起,讓學生積極地交流自己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然后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學生經過合作學習,會認真反思自己的寫作問題,嘗試使用新的方法來改善。
在組織學生縮寫故事的時候,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課文縮寫的技巧,讓學生學會提煉文章中的重點,知道文章中哪些部分可以略寫,哪些部分內容需要詳寫,促使學生寫出詳略得當的文章。在教學中可以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確保學生在小組內擁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積極地與小組內其他成員進行合作,使學生養(yǎng)成與人合作交流的寫作習慣。
教師可以為學生預留合作任務:總結故事縮寫的小技巧,分析故事縮寫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學生在合作中可以反復閱讀課文《獵人海力布》,結合課本上的范例,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知道獵人海力布身上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找出文章的重點,并對其進行細致描述,進而完善作文的框架。學生在面對合作中出現(xiàn)的分歧時,會通過理性分析來找出解決矛盾的方法,形成尊重他人、主動溝通的合作意識,深化理解故事縮寫的技巧。
小學語文教師要增加學生寫作實踐的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設應用寫作技巧的平臺,促使學生在寫作中不斷完善,一路過關斬將,邁向寫作的新臺階[4]。
在組織學生暢想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時,教師要使學生參與到作文寫作中來,挖掘學生的寫作潛力,讓學生大膽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給作文插上夢想的翅膀,促使學生學會寫出別具一格的作文。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經歷,想一想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為學生提供家鄉(xiāng)的圖片,以此來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讓學生嘗試從交通運輸、食物、服飾、房屋、文化等方面進行想象,寫出家鄉(xiāng)的變化。
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結合家鄉(xiāng)發(fā)展的現(xiàn)狀,提出自己的建議。在學生實踐完成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圈出學生描寫精彩的地方,并對學生進行語言鼓勵,增強學生的信心。對于存在寫作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然后找出解決問題的措施,使學生走出寫作的迷霧,掌握寫作的技巧。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了解學生的寫作現(xiàn)狀,幫助學生發(fā)掘生活中的寫作素材,進而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同時,在教學中通過為學生設置寫作問題,引發(fā)學生對作文的思考,并鼓勵學生合作交流,深化學生對寫作技能的理解,使得學生能夠結合語文特點把握作文,知道怎樣將自己在生活中觀察所得的場景融入到作文中,怎樣對作文進行深度思考,怎樣完善作文的結構,最終釋放自己的思想,寫出更具吸引力的文章,提高自己的綜合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