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麗娟
(北京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針灸科,北京,100039)
靜脈治療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法,具有較高的醫(yī)療價值,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旗o脈治療逐步被廣大群眾所接受[1]。靜脈輸液方法種類較多,可以根據患者的輸液時間以及其他具體要求等選擇合適的輸液器材和方法等[2]。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操作便捷,能夠長期留置并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尤其是針對高濃度藥物輸注、高危藥物輸注、靜脈高營養(yǎng)治療和搶救工作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夠提高靜脈輸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臨床治療中應用廣泛[3]。雖然PICC置管優(yōu)勢明顯,但也易產生機械性靜脈炎等并發(fā)癥,影響患者的治療過程,故需要加強對PICC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的防治[4]。本研究主要對PICC置管中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的防治問題進行綜述,以期為臨床干預提供參考。
PICC置管是將導管從患者外周手臂進行靜脈穿刺,導管尖端位于上腔靜脈下1/3處。由于靜脈置管能夠有效地避免外周靜脈與化療藥物、高滲藥物等直接接觸,可以有效稀釋化療藥物、高滲藥物,減少藥物對患者外周血管的損傷和刺激,對于保護患者的外周靜脈具有較高的價值。同時還可以減低多次穿刺等帶來的疼痛,降低靜脈炎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對于后期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5]。
PICC置管屬于介入性操作,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并發(fā)癥,其中最常見為機械性靜脈炎,屬無菌性靜脈炎,其發(fā)生率為16%[6-7]。PICC置管操作會對患者的靜脈壁產生刺激,嚴重者會產生靜脈壁損傷,還會激活纖溶系統(tǒng)、凝血系統(tǒng)等進而導致血流速度降低,產生局部炎癥,刺激和損害血管,影響治療,并且會引起患者的皮膚紅腫和疼痛等,嚴重可出現(xiàn)非計劃性拔管[8]。
置管前、置管中的護理工作對預防PICC置管相關性機械性靜脈炎有重要作用[9-10]。首先要明確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療流程,選擇適合患者的靜脈置管材料和方法。李俊英等學者對PICC置管材料的選擇進行調查,從抽取的166例患者選擇不同型號和管徑的置管材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管徑越大的導管在靜脈置管中產生的摩擦阻力越大,對患者的機械性刺激力越大,進而對管內膜的刺激和損傷也越大,靜脈炎發(fā)生率也會越高。且老年患者由于血管硬化、靜脈瓣多、靜脈較細以及易痙攣等特點,其發(fā)生機械性靜脈炎的風險明顯高于年輕人。對于性別而言,男性與女性通過相同靜脈置管材料治療時發(fā)生靜脈炎的比例分別為12.6%與28.9%,數(shù)據差異性較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研究價值。故置管前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身高、體質量、性別以及血管情況等選擇適合患者的導管型號[11],細孔徑、硅膠材質的導管優(yōu)先選擇[12],因為其高彈性親水性極好,對患者周圍組織以及血管壁的刺激性較小,有助于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
靜脈穿刺部位應選擇最佳穿刺區(qū)域,以減少靜脈炎發(fā)生風險。選擇穿刺區(qū)域時要明確患者適合穿刺的區(qū)域,靜脈選擇主要包括頭靜脈、肘正中靜脈與貴要靜脈等部分,據林敏學者在試驗研究中顯示,頭靜脈、肘正中靜脈與貴要靜脈穿刺引起的靜脈炎發(fā)生率分別為33.6%、15.4%與3.3%。故在保證穿刺便捷的前提下應選擇靜脈炎發(fā)生率較小的部位進行穿刺[13]。穿刺前需要對護士的穿刺水平和技巧等進行培訓,有研究[14]對護士進行穿刺技巧培訓指導,結果顯示,護士穿刺技巧提高,一次性穿刺率升高,降低了靜脈炎的發(fā)生率。
置管需要嚴格按照置管流程[15]進行,且要保證皮膚消毒的消毒劑不宜太多,干燥后行置管操作,操作過程中動作要輕揉,送管速度要合理,切忌過快,送入1~3 cm后停頓一下后再繼續(xù),保證勻速操作,降低阻力,避免強行送管。此外,在導管中加入生理鹽水能有效減輕血管內膜損傷[16]。
置管后指導患者通過握拳松開的方式進行交替操作,并在置管后5 h左右在穿刺區(qū)域上方順靜脈方向濕熱敷15 min,每隔5 h重復敷1次。濕熱敷[17-19]的目的是通過熱流來促進血液循環(huán),避免應激反應的產生。韓春花等[20]研究選取120例PICC置管的腫瘤患者資料進行分析,將患者根據隨機數(shù)字方法分為3組,每組40例。對照A組采用單純熱敷治療,對照B組采用單純藥酒濕敷治療,觀察組采用藥酒+熱敷治療,比較3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顯示,對照A組與對照B組PICC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PICC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A組與對照B組(P<0.05);3組患者在Ⅰ級、Ⅱ級、Ⅲ級、Ⅳ級中的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置管第1天,對照A組、對照B組的靜脈炎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觀察組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A組、對照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置管后的第2、3天,3組的靜脈炎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梢奝ICC置管患者采用藥酒聯(lián)合熱敷能夠有效預防機械性靜脈炎,降低PICC置管所致機械性靜脈炎發(fā)生率,值得推廣應用。相關文獻觀察了紅外線照射[21]、七葉皂苷鈉凝膠[22]結合地塞米松[23]及護理預防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的臨床效果,最終數(shù)據顯示,紅外線照射、七葉皂苷鈉凝膠結合地塞米松及護理能有效預防PICC后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24-25]。青鵬軟膏為藏族傳統(tǒng)經典驗方,全方由鐮形棘豆、寬筋藤、鐵棒錘、亞大黃、安息香、麝香、毛訶子、訶子及余甘子共九味傳統(tǒng)藏藥組成,方中的鐮形棘豆、毛訶子、余甘子、訶子和寬筋藤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亞大黃具有消炎、消腫,減少滲出與愈創(chuàng)的功效,鐵棒錘具有鎮(zhèn)痛、祛風的作用,安息香和麝香則有行氣活血鎮(zhèn)痛、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將青鵬軟膏外涂在血管皮膚上,防治機械性靜脈炎及促進炎癥吸收效果顯著,明顯降低PICC所致機械性靜脈炎的嚴重程度及發(fā)生率,且無全身及局部不良反應,值得臨床參考[26]。
徐秀琴等[27]觀察艾灸治療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的臨床效果,將住院治療接受PICC置管發(fā)生機械性靜脈炎的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艾灸治療,在患者穿刺點上方4~5 cm處沿穿刺靜脈走行與皮膚相距2~3 cm進行溫和灸[28],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為宜,同時加灸足三里穴,每次灸10~15 min,以局部皮膚起紅暈為度,2次/d,連續(xù)7 d。結果顯示,治療后對照組患者臨床痊愈43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79.63%;研究組患者臨床痊愈4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0.74%,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姲穆?lián)合西藥能有效治療PICC置管后機械性靜脈炎,且具有操作簡單、經濟、患者易接受等優(yōu)點,值得臨床推廣。
如意金黃散是一種具有消腫止痛、清熱除濕、散淤化痰作用的復方中藥制劑。黃柏、甘草、大黃、天花粉有清熱解毒作用;生天南星、陳皮、蒼術有化痰燥濕作用;姜黃、大黃有活血止痛作用;蜂蜜具有抗菌消炎、促進組織再生功效。紅外線[29]有熱效應,具有鎮(zhèn)痛,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及淋巴回流,射線照射下可使細胞溫度升高,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血流加快,物質代謝增強,組織滲出減少,對改善組織供血,促進炎癥消散吸收有重要作用。如意金黃散外敷配合紅外線理療治療PICC致機械性靜脈炎,取材方便,方法簡單,經濟實用,且無不良反應,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推廣價值[30]。
綜上所述,PICC置管優(yōu)勢明顯,但置管后引起的機械性靜脈炎不容忽視,醫(yī)務人員應明確引起機械性靜脈炎的誘導因素,并以此提出針對性的預防護理措施,置管前的導管材料、部位和管徑需要根據個體化情況合理選擇,規(guī)范置管中的操作方法以及流程,做好置管后的預防和治療護理工作,盡量避免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