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鄭州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河南 鄭州 450001)
“甲申”不久,清代明立。如此巨變,給正統(tǒng)儒家士人帶來了空前的打擊與痛苦。在滿洲貴族的統(tǒng)治下該如何自處,成為他們面臨的巨大難題。明朝時業(yè)已居官的士人,或死節(jié)、或投降、或逃隱、或反清,應(yīng)對相當(dāng)明確。而數(shù)量龐大、未及做官的中下層士人,反而站在了十字路口。他們一生所學(xué),皆為入仕。朝代更迭迫使他們必須做出抉擇:是繼續(xù)求取新朝的功名,進而至于做官?還是堅決不與新朝合作,未出即隱?他們并不像明季官員那樣已經(jīng)食君之祿,自然也未與前朝捆綁形成事實意義上的君臣關(guān)系。從單純的士人責(zé)任看,入仕新朝,安民濟世,理所必至。但是傳統(tǒng)的儒家觀念又使他們認為,他們無一不是前朝之“臣”,做清朝的官,必然成為貳臣,大損節(jié)行。在兩種思維的擠壓之下,除了少數(shù)堅決忠于明朝或只為做官的人沒有太大的心理困擾,迅速做出隱、仕的選擇,相當(dāng)數(shù)量的士人都或久或暫地處于痛苦的猶疑徘徊中。他們的心理矛盾體現(xiàn)在行動上,就表現(xiàn)為仕而后隱,時仕時隱。在這些士人中,夏峰學(xué)派學(xué)者魏一鰲所經(jīng)歷的仕宦與歸隱生涯,非常具有典型性。從中,可以清晰地觀察到清初漢族部分中下層士人如何在政府、家族、師承等的影響之下出仕,又為何居官不久即辭歸的情況。對這一情況的梳理,有助于了解與把握清初漢族士人對政府的態(tài)度、學(xué)派對士人仕隱的影響,以及中央的人才政策等。
魏一鰲,生卒年不詳(1)據(jù)白謙慎考證,魏一鰲生活的年代約在1616年至1692年間。(參見《傅山的交往和應(yīng)酬》,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6年第6頁),字蓮陸,亦作蓮六,號海翁、酒道人等,亦稱雪亭先生,祖籍濱州[1]冊2(清初屬濟南府,今屬山東濱州)。七世祖魏得春在明永樂時以軍功顯,徙家保定。曾祖魏陞遷新安三臺(今屬河北雄安新區(qū)),祖父魏朝官。父魏梁棟,不喜讀書,力田為業(yè),為人忠厚,知名鄉(xiāng)里,與北方儒宗、容城孫奇逢為好友,共組耆逸社,日相過從。[1]冊2魏一鰲為梁棟次子,自幼好學(xué),不喜游戲。后應(yīng)童子試,為保定府知府李晉徵錄取為第一。
崇禎十五年(1642),魏一鰲中舉,入都拜謁房師。權(quán)宦王德化派人傳話給他,只要他約集同年前去拜訪,即可得千金。魏嚴詞拒絕。次年會試,至第三場第五策有“刑賞”一題。正值崇禎皇帝親自審問吳昌時一事發(fā)生。(2)吳昌時,字來之,號竹亭,浙江嘉興人。崇禎七年(1634)進士,官至禮部主事、吏部文選郎中。吳昌時依附權(quán)臣周延儒,遭御史蔣拱宸彈劾。吳的罪名之一是交接中官李瑞、王裕民等刺探機密,觸犯了崇禎皇帝的大忌。崇禎親自審問吳昌時,并命用刑。閣臣蔣德璟、魏藻德勸阻說:“殿陛用刑,實三百年來未有之事?!背绲澱f:“吳昌時這廝也三百年來未有之人?!眻猿钟眯?,打斷吳的雙股。消息傳出,輿論大嘩。(參見文秉《烈皇小識》卷八,清鈔《明季野史匯編》前編本)魏一鰲深不以為然,在策內(nèi)直言批評“平臺非行法之地,天子豈問刑之人?”[1]冊2考官閱卷恐懼,不敢上呈。他因此下第,以后便鄉(xiāng)居讀書。
入清后,魏一鰲原本無意仕進。順治二年(1645),他遭督催赴選。六月,參加部試,獲一等。八月,授山西平定州知州。履職后,他盡忠職守,調(diào)停稅役,革除弊政,為民紓困,又重興社學(xué)、招流移、裁火耗、勸農(nóng)桑、恤行戶、懲衙蠹、禁士卒、平冤案等。百姓感激,為刻碑揄揚,并在嘉山立三賢祠拜之。魏氏自奉菲薄,每日菜止豆腐、白菜、豆芽三種。又古道熱腸,常周濟貧苦百姓與經(jīng)濟窘迫的同僚。以才略很受巡按王昌胤[1]冊2賞識。魏一鰲任職平定州期間,結(jié)識了寓居當(dāng)?shù)?、名動天下的傅山。兩人一見如故,遂為知交。魏氏給予傅山人身與經(jīng)濟等方面很大的庇護。同年,魏一鰲正式拜孫奇逢為師。
一年后,魏一鰲以詿誤降職,補山西布政使司經(jīng)歷,先后署沁州知州、太原府同知。順治十年(1653)徙官泗州知州,以丁父憂未到任,居平定州守喪。適值傅山“烏衣道人案”發(fā),魏一鰲不顧利害,竭力調(diào)停,解傅山于囹圄。
順治十三年(1656)魏氏服滿,歸保定。十月二十七日任忻州知州,一個月后即引病辭歸。
此后,魏一鰲便定居保定,而常赴孫奇逢寓居的河南輝縣夏峰村,“率間歲一至,每至必留數(shù)月,后構(gòu)屋以居”[2]卷3,與老師及諸同門讀書論道。同時,魏一鰲又有意居間介紹乃師與自己的丙戌同年、此時已是朝廷重臣的魏裔介等人相交。
康熙三年(1664),孫奇逢卷入“《甲申大難錄》案”,險象環(huán)生,眾人震恐。魏一鰲周旋各處,依靠他此前牽線建立的孫奇逢與京城諸大員的關(guān)系,才終于弭禍。事后,杜越把他比為蔡元定、冀元亨。孫奇逢稱贊他“明達蓮陸氏,到手無棘事”[3]卷13。
這以后,魏一鰲繼續(xù)他的退隱生活,以讀書論學(xué)終身。其學(xué)主陸王,而兼采程朱,以孟子為把柄,上溯孔子。編著有《四書偶錄》《詩經(jīng)偶錄》《北學(xué)編》《三賢集》《雪亭夢語》《雪亭文稿》《雪亭詩稿》等。
魏一鰲一生急貧濟困,有俠義風(fēng),救助同僚、同門及百姓不可勝數(shù)。(3)如清初畿輔馬政為大害,承擔(dān)的百姓往往破家。魏一鰲剛剛中舉的時候,恰好應(yīng)當(dāng)與同鄉(xiāng)寒士王永述共同承差。他本可以舉人的身份免除勞役,但是擔(dān)心王氏不堪承受,仍然與之一起應(yīng)役。其他俠義事參見王余佑《魏海翁傳略》、《雪亭文稿》冊二附錄。他廣交游,與當(dāng)朝大員魏裔介、魏象樞、高景、梁清標等都有交誼;與其他官員,如湯斌、郝浴、趙賓、王紫綬、常大忠、楊思圣等都是好友;與名士傅山、侯方域、理學(xué)家李塨等私交甚篤;與夏峰諸同門王余佑、耿極、馬習(xí)仲等更是感情深厚。從居官與處事看,魏一鰲相當(dāng)有經(jīng)濟才。這當(dāng)然與他長期為吏,深諳官場之道有關(guān)。雖然為官有日,但是他絲毫不熱衷利祿,壯年即隱??偟膩碇v,魏一鰲有理想,能踐履,又老于世故,是一位少見的集真儒與能吏于一身的士人。在夏峰學(xué)人中,他也是僅有幾個的既能繼承孫奇逢早年經(jīng)世致用、任俠好義的踐履精神,又能發(fā)揚乃師截斷眾流、回歸孔子的理學(xué)觀念的夏峰士人之一。
魏一鰲在明崇禎十五年(1642)中舉,崇禎十六年(1643)參加會試不中,此后鄉(xiāng)居。然而天下擾攘,新安也并不平靜,流寇、土匪、兵患、水災(zāi)(4)“新安三面皆積淀,唯城北陸居,而大溵等淀地勢低洼,容城雨潦之水匯注為壑,歲失耕稼,閭閻凋敝。”(參見李衛(wèi)修《畿輔通志》卷四十六,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不斷,民生多艱。魏家經(jīng)濟也相當(dāng)困難,好在人口不多,尚可支撐。至崇禎十七年(1644)初,天下大亂。三月十九日崇禎帝自殺,大順軍占領(lǐng)北京。三月二十四日,保定為大順軍劉芳亮部攻陷。魏一鰲好友張羅喆(5)張羅喆,字石卿,清苑縣人,明諸生,與孫奇逢、王余佑、顏元等也俱有交往。講學(xué)以仁為主。清立,棄諸生身份。一門二十三人死于是役,張僅以身免。吳三桂降清后,大順軍力不能支,于四月二十九日撤離北京。五月初二,多爾袞率部進入北京。十月初一,順治帝即位。清朝定鼎。在這一段時間里,新安因不在火線,受兵事蹂躪有限。魏一鰲的話也可以讓人從側(cè)面窺見一二:“保定先京師而守,后京師而亡,可謂忠且烈矣。余當(dāng)日家渥水,于城之存亡、諸公之烈殉皆不詳。有人問及亦茫無以對?!盵4]卷3大體上,他仍算穩(wěn)居鄉(xiāng)間。但到次年五六月間,迫于清廷壓力,魏一鰲已經(jīng)不能置身事外,而不得不入都赴部試備選了。魏氏出仕,當(dāng)然等于實際上認同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即便有關(guān)魏氏在明亡清興的甲申、乙酉兩年的歷史記載非常匱乏(6)魏一鰲非常謹慎,很少記載自己的生平。記敘他生平最詳細最可靠的文字當(dāng)屬他的同門知交王余佑所做的《魏海翁傳略》。而這篇文章對魏一鰲甲申、乙酉兩年的行事一語帶過。,無論從他正統(tǒng)儒家士人兼明舉人的身份考慮,還是從他以后的行動觀察,都可以斷定,出仕清廷這一行為與他的思想有強烈的沖突。因此,有必要考察他做出如此選擇的原因。
首先,迫于政治高壓。清廷甫立,為招攬人才和收攏民心計,迅疾舉行部試,任用大量前朝已有功名的士人為官。不少士人為表達對新朝的反抗,抵制科舉考試,已有功名的則拒絕出仕。如魏一鰲的夏峰同門好友杜越、王余佑、高鐈、申涵光、王之徵、馬爾楹、耿極、趙御眾等人都是如此。但這些人與魏氏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們或者在前明只是諸生,如杜越、王余佑、高鐈等人;或者連諸生的身份也沒有,如申涵光、王之徵、馬爾楹、耿極、趙御眾等人。因此,他們所承受的政治壓力沒有魏一鰲那么大。魏氏起初也拒不應(yīng)試。但鑒于拒絕合作的士人太多,清廷旋即改誘為迫,強迫各地已有功名的士人或應(yīng)試或出仕。魏一鰲也“蒙清檄,督催赴選。銓部行文各直省撫、按,有‘舉人抗違不應(yīng)試者,指名拿問,撫、按并參’等語。撫、按嚴檄府、州、縣,差人護送入京”[1]冊2。不應(yīng)試,就要被指名拿問,地方官還要承擔(dān)連帶責(zé)任被參;應(yīng)試,也要被官差強制押送入京。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shù)人只有屈服,魏一鰲也不例外。他不得不參加六月的部試,獲一等。八月,授平定州知州。九月初九上任。對于這樣的情形,陳寅恪評道:“蓋建州入關(guān)之初,凡世家子弟著聲庠序之人,若不應(yīng)鄉(xiāng)舉,即為反清之一種表示,累及家族,或致身命之危險?!笫牢唇猱?dāng)日情勢,往往作過酷之批評,殊非公允之論也。”[5]1142此是通達、富于人情的知世之論。
第二,為謀生計。如趙園所言:“士的謀生手段的匱乏,是士的歷史的結(jié)果。當(dāng)面對具體的謀生手段的問題時,士人自不難發(fā)現(xiàn),作宦、力田、處館、入幕,幾乎構(gòu)成了他們基本的生存空間?!盵6]336力田,魏一鰲的父親魏梁棟做過,“凡暑雨析寒之苦,無不備嘗”[1]冊2,也僅僅使家產(chǎn)稍有余裕而已,完全無法抵抗意外的風(fēng)險,如家庭成員的疾病、地方豪猾的欺侮、胥吏的勒索、官府的沉重稅賦與勞役等。處館,魏一鰲的好友張羅喆、夏峰同門耿極等都在從事,經(jīng)濟上無一例外的相當(dāng)困窘甚至不能糊口,而常需親朋周濟。并且,魏一鰲與父親在家資不富的情況下都樂善好施,并以此知名。他們維持生計,自然更加艱難。魏氏在為官多年后后尚且感嘆:“舊業(yè)已空,將何以糊口?”[1]冊1入仕之前的情況可想而知。為擺脫經(jīng)濟和地位上的窘境,魏一鰲只能選擇出仕。
第三,思治使然。明末清初,直隸、河南等北方省份受兵燹蹂躪極深。流寇、土匪、官軍、滿洲的侵擾與劫掠輪番登場,各項稅賦勞役沉重不堪,自然災(zāi)害連綿,民間幾乎沒有一日安寧,百姓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完全沒有保障。僅僅夏峰士人中,魏一鰲的同門與友人如保定耿極、永年申涵光、雄縣李崶、新城張果中、定興馬爾楹、固安賈三槐、清苑高鐈、灤州趙御眾等都由中產(chǎn)甚至巨富跌落到破家的程度;上蔡張沐的兄弟軫孫遭流寇綁架;睢縣湯斌的母親趙夫人為流寇所殺;新安崔蔚林的母親劉夫人死于土寇之難,父親被斬斷三指。另外,孫奇逢的女兒為避清軍侵害投井自殺,身邊的幼子楊令名被掠。這些人大多是中等以上人家,尚且家破人亡,普通百姓的生活之動蕩、痛苦自然更甚。因此,清初入仕的人中,除了有把自己實際的政治經(jīng)濟利益置于“氣節(jié)”之上的人,也確有不少身經(jīng)目睹二十余年戰(zhàn)亂流離之痛后的士紳。這些士紳希望通過自己的積極參與,能夠有所作為,盡快穩(wěn)定地方秩序,恢復(fù)民生。魏一鰲和他的同門湯斌、耿介等都因此而選擇了出仕。
第四,孫奇逢的影響。魏一鰲與老師孫奇逢的關(guān)系極深,前后相交三十年。在理學(xué)思想方面,他早年也像同門趙御眾、馬爾楹、崔蔚林、張沐以及后來的耿介等人那樣,與孫氏還有抵牾之處,如在程朱與陸王的選擇方面。但是,在從學(xué)老師多年后,他幾乎全盤接受了孫奇逢兼容并包、回歸孔子的觀念,且終身服膺,這一點迥異于上述幾人。孫氏身處明清之交,思想界歧異迭出。在經(jīng)歷了反復(fù)的痛苦思索后,他選擇了截斷眾流、回歸孔子的學(xué)術(shù)取向。孫奇逢深受孔子踐履思想的影響,始終認為儒生應(yīng)當(dāng)積極承擔(dān)社會責(zé)任。他多次表達大劫之際,選擇活著比選擇死亡更難、出仕比隱居更難的觀點。如:“杵臼以死易立孤難,先死以為其易?!盵3]卷4又如:“崔文敏有言曰:‘元有三儒,耶律楚才之諫殺,許平仲之興學(xué),劉靜修之不仕,三公固各有得也?!杷街^為靜修易,為楚才、平仲難。先生(按:指魏裔介)今日固為其難矣:維持世運,鼓舞來學(xué)?!盵7]卷17孫氏認為,出仕清廷是比隱居鄉(xiāng)間更加艱難的事情,因為需要忍恥且有為。也即既要時刻與內(nèi)心侍奉二主的恥感搏斗,還要努力收拾魚爛的天下,使之盡快趨治。這是身處易代之際的士人義不容辭的重任與苦任,對他們在修身與治平等方面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魏一鰲完全接受了孫奇逢的這一思想。順治二年(1645)八月,魏一鰲赴平定州知州任前,特意到夏峰辭別老師。孫奇逢贈以“潔己奉公、愛民禮士”[1]冊2八字,就是希冀魏氏對己身和外物做到兼顧與平衡,盡到一個真正的士人應(yīng)盡的責(zé)任。
正是在政治高壓、謀生、思治、孫奇逢的影響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魏一鰲做出了出仕清廷的選擇。
魏一鰲的仕宦生涯自順治二年(1645)平定州知州任上始,在經(jīng)歷數(shù)次官場起落后,于順治十三年(1656)任忻州知州匝月即引病辭歸終。除去丁父憂的三年,魏氏實際的做官時間在八年左右,不能說太短。顯然,起初他對自己在官場的作為是有所期許的。但是父喪期滿之后,他迅速從忻州知州任上辭職。這不由不引人疑問,魏氏為什么會在長期為官之后忽然決然辭職,回鄉(xiāng)歸隱?個中原因值得探討。
第一,是魏一鰲恬淡的性格使然。孫奇逢曾評價說:“(蓮陸)善吏事,而能以恬退為心?!盵7]卷19他的好友兼同門湯斌也含蓄地以顏回與孔子來比擬魏氏與孫奇逢的關(guān)系,評價魏一鰲說:“昔蓮陸才大而養(yǎng)之以靜,學(xué)博而守之以約,嘗刺晉之大州,搜訪隱遺,折節(jié)下士,去官之日,匹馬雙僮而已,世俗升沉得失無足介其胸中者。后日為師門顏子,必蓮陸也?!盵2]卷3湯斌的評價代表了夏峰同人對魏一鰲的普遍看法。魏一鰲自己也確以顏回為榜樣。他任職平定州知州期間,躬自刻苦,日常生活極寒素。一年后遭免時,“聞命甚喜,每多設(shè)醇醪于座隅。有人勸以婉轉(zhuǎn),或以服官為美事者,輒以酒灌之,務(wù)至酩酊以塞其口。未幾,新守到,而公竟飄然而歸矣?!盵1]冊2這些都不是矯節(jié)啖名的行為?;剜l(xiāng)后,他請魏象樞為書齋命名“廣居軒”,正像孫奇逢解釋軒名時所講的“此居也,與人俱生,隨在而足,在己不費,在人不忌,當(dāng)下便有廣大高明之象,直于乾坤易簡中認出可大可久之業(yè)。孔之疏水曲肱,顏之簞瓢陋巷,所謂樂在其中不改其樂。天下萬世,皆托以為居安資深之地。美富無窮,睟盎自若,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3]卷2。此是深知魏一鰲的確論。因此,魏氏盡管在科場一途相當(dāng)順利,任職山西期間也頗受上峰賞識。但是,他對名利的淡然,使他的歸隱成為自然的選擇。
第二,是魏氏不能擺脫侍奉“二主”的恥辱感,精神痛苦所致。順治二年(1645)之前,魏氏不曾動念出仕清廷。如前所述,他的很多同門與好友都在明亡之后堅決不應(yīng)試、不出仕,以布衣終身。他的好友張羅喆本是明諸生,又是清苑縣名士,清朝建立后遭受巨大的政治壓力。為了反抗,他干脆放棄諸生身份。盡管張氏此后貧窘異常,但是深受地方士人的敬重。這不可能不對魏一鰲形成一種刺激。張氏卒后,魏一鰲將他的牌位奉于五賢祠(7)五賢祠,保定五賢祠,魏一鰲建,用以祭拜二程、劉因、鹿善繼、孫奇逢。祔食的行為,正是對這一刺激的反應(yīng)。這一行為也昭示了他對仕隱的真實態(tài)度。順治二年(1645)魏一鰲赴平定州知州前,親到夏峰見孫奇逢。兩人具體談了些什么已不可考,特別是魏一鰲一方的想法與言語,一字無存。但是,從孫奇逢回復(fù)他的話“此時官雖不可做,然做亦自有方。唯在潔己奉公、愛民禮士八字”[1]冊2,至少可知,魏一鰲必然是在出仕不出仕之間極度掙扎,迫切希望獲得老師的開解,才有發(fā)問,孫奇逢也才有這樣的回答;孫氏的觀點還是以不出仕為優(yōu)選,不得已出仕,則為官時要遵循八字原則。顯然,從魏氏隨后即奔赴山西的行為看,孫奇逢的回答對立刻就要被迫赴任的他起到了很大的安慰作用。與此同時,孫氏的回答也給予了他一個面對出仕與歸隱選擇時操作性很強的方案。因為孫、魏的共同看法是做清朝的官本是忍恥,但基于儒士的責(zé)任,如果能夠做到八字原則,也還值得;如果連這也不可得,不如就此解脫,精神上也免除了如影隨形的痛苦。魏氏后來的辭官,正基于此。
第三,對官場的厭惡所致。魏一鰲為宦八年,身經(jīng)目睹了足夠的官場丑惡。首先,是選官過程的折磨。順治二年(1645)夏,魏氏被迫赴部試。恰逢廣西恢復(fù),急需大量地方官。參加考試的人都有可能被指派彼處。消息傳開,眾人恐懼。魏一鰲也不例外,他“歸寓自思:廣西在數(shù)千里外,余有老母在堂,無兄弟侍養(yǎng),今補此地……不如自己斃命,以全老親”[1]冊1。面對可能被指派邊疆的前景,恐懼到至于自殺的程度,在今人看來或許不太可解,但在當(dāng)時卻有著真切的現(xiàn)實原因。雖然后來魏一鰲幸免,但是凡與魏氏一同考試的人都不幸入選,“皆號慟歸舍”[1]冊1。這一番進入仕途門檻的體驗,對魏一鰲來講顯然是很不愉快的。其次,是為官的兇險。諸多事例中,以好友張元玉之死對魏氏刺激最大。張氏是魏一鰲的直隸同鄉(xiāng)、壬午同年、忻州同僚,“工書,喜為詩,善騎射,負經(jīng)濟才,倜儻有大志?!泄叛麸L(fēng)。不能媕婀以悅上官?!盵1]冊1張、魏兩人感情非常深厚。張氏因卷入山西按察使婁惺伯“疏縱故明藩王”一案而遭冤殺。(8)婁惺伯,湘陰人,明崇禎時涇州知州婁銹之子,以父蔭任明戶部云南司主事等職。入清后任戶部員外郎、山西布政使司參議、山西按察司副使管按察使事等職,順治四年(1647)以庇護前明藩王的罪名遭棄市。(參見《清實錄·世祖實錄》卷六、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三十一,及嘉慶《湘陰縣志》卷二十八、卷三十五)魏一鰲悲憤異常,完全不避嫌疑地“為立傳,兼梓其詩,俾千百世后讀元玉詩,曰靜谷有友。是余又借元玉傳矣”[1]冊1。又請孫奇逢為張作傳,多年不能釋懷。眼見身為循吏的好友因為官場傾軋無端殞命,魏氏深受打擊。再次,是某些行政事務(wù)的壓迫。魏一鰲的工作主要是處理各類刑事、民事案件,繁劇自不待言。但給他最大壓力的,當(dāng)屬清廷督催至深至嚴的清查、緝捕前明皇族與有反清復(fù)明嫌疑的遺民一類案件。這是他不想處理,又不得不處理的。感情上,他同情這些被查辦的人,辦案時常留余地;理智上,他又不能不敷衍上峰,使案子大貌看得過去。他這樣做的結(jié)果就是左支右絀,常把自己置于異常艱難甚至危險的境地。魏一鰲對這一局面的發(fā)展前景很清楚。及時止步,勢在必行。
第四,為母親影響所致。魏一鰲之母楊氏出身巨族。她侍奉舅姑有節(jié)度,以孝知名鄉(xiāng)里;治家寬嚴相濟,克勤克儉,盡力支撐家庭經(jīng)濟的正常運轉(zhuǎn);厚待親族鄰人,對傭仆和善;對兒子的友人、同門熱情有禮。魏氏受母親影響很大,處世原則一出其母。好友王余佑曾總結(jié)說:“蓮陸所奉以周旋者,皆母訓(xùn)也。……蓮陸之庭帷養(yǎng)志實則之母……治繁理劇實則之母……善氣迎人、遠近沾洽實則之母。二十余年間,凡我同仁欣慕蓮陸之德,皆母德也。”[8]卷15楊太夫人更為可貴的是,對利祿毫不掛心。順治十三年(1656)十月末,魏一鰲最末一次為官——被迫赴忻州知州任,內(nèi)心矛盾痛苦。隨任的楊氏覺察到兒子的心意,不僅力勸其辭官,并且毅然先攜兒媳歸鄉(xiāng),以示決心。正是在母親的支持影響下,魏一鰲才在任職僅一月余的時候即擺脫顧慮,歸隱渥水。
從上述原因可以清晰看到,魏一鰲毅然退隱的決定是非常理性、自然的了。
異族易代之際,在前朝已有功名的魏一鰲陷入彷徨。一方面,雖然他經(jīng)歷了明末政治的一團漆黑,對之并沒有多少留戀,但正統(tǒng)的儒家士人身份使他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種程度的忠君思想。另一方面,孔孟的積極入世、勇于作為,夏峰的注重踐履與事功,又對他影響極深,使他期待在清初百廢待興之際能發(fā)揮自己的才干,安民濟世。在第一種思想的影響下,他雖然沒有像有些朋友那樣舍身殉明或投奔大荒,而只是蟄居鄉(xiāng)間,但不與新朝合作顯然是他的第一選擇。在面臨清政府強逼入仕的境況之時,第二種思想又占了上風(fēng),既然官非做不可,那么盡量做循吏,盡到自己士人的責(zé)任,也未為不可。在魏一鰲為官期間,這兩種思想始終彼此交戰(zhàn),隨著他的心理狀態(tài)與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而互有勝負。兩種思想的斗爭體現(xiàn)在形跡上,即是他的時仕時隱。
魏一鰲的心理狀態(tài),也是同時期眾多漢族士人共有的。面對朝代更迭和異族統(tǒng)治這樣的雙重困境,他們昔日的認知與定位都被打破,不得不反復(fù)調(diào)整,以適應(yīng)全新的政治、文化等環(huán)境。這個調(diào)整的過程對多數(shù)人來講,必然不是輕松愉快的。起初,他們自然是希望能在此時保有政治上的“清白”,以全名節(jié)。但是,謀生手段的匱乏以及儒家經(jīng)世致用思想的影響,加上滿清政府施加的壓力,使得他們對入仕有了一定程度的接受??墒?,在做官之后若未能實現(xiàn)他們的預(yù)期目標,“變節(jié)”的恥感就會凸顯出來,歸隱又成為他們新的取向??傊?,明清之交的漢官無奈地身逢易代,使命感與恥辱感始終交織于心,如影隨形。在內(nèi)心的焦慮無法承受之時,他們只得以入仕與歸隱來調(diào)整與紓解。從另一個角度看,具有如此心態(tài)的漢官往往有強烈的家國責(zé)任感。他們在居官期間勉力從公、勤政愛民,為穩(wěn)定地方秩序,恢復(fù)民生做出積極貢獻;歸隱之時則常能協(xié)助地方官員,為行政事務(wù)出謀劃策,同時還往往主動肩負起教化桑梓的重任。因此,無論仕隱,這些漢官都為清初的政經(jīng)穩(wěn)定與建設(shè)做出了努力,值得今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