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明互鑒視野下的劉基形象研究
——以朝鮮半島的傳衍為中心

2022-11-23 00:40
地域文化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劉基士人學者

朱 冶

東亞漢文化圈享有共同的歷史文化遺產,中國古代文獻在東亞漢文化圈諸國的傳衍過程,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更新發(fā)展的歷程。中國典籍及歷史文化名人等重要文化資源,為亞洲文明的生成提供了養(yǎng)分,亦成為近世東亞士人共識的文化符號。被譽為“明代開國文臣第一”的劉基(1311—1375),其形象在東亞社會的傳衍即為一例。元末明初政治家劉基不僅對明代建國有輔翼之功,且在詩文方面造詣頗高,與宋濂(1310—1381)、高啟(1336—1374)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后世對其生平事跡也不乏神話色彩的表述。①劉基生平事功、文學及理學思想、形象變遷諸問題的探研,已得到學界較多關注。相關討論參見周群:《劉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朱鴻林:《劉基〈春秋明經〉的著作年代問題》,《浙江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左東嶺:《20世紀劉基與浙東詩派研究》,《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楊訥:《劉基事跡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張宏敏:《劉基研究之反思》,《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4期等。隨著劉基事跡及著作的流傳,其形象傳入中國周邊的朝鮮半島、日本等地,并日益深入人心。本文重點關注劉基作為“預言家”、詩文家與開國功臣的形象,在東亞漢文化圈的朝鮮半島的認受情形,由此考察中國古代文獻在文明互鑒視野下的影響及意義。

一、“預言家”與占卜書

作為“預言家”的劉基,其神異化形象在明清中國有漸進的演變過程。①陳學霖:《劉伯溫與哪吒城》,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8年。以劉基掛名的預言書更是層出不窮、屢見不鮮。與中國相毗鄰的朝鮮半島,當地學者對于劉基事跡及其“預言家”形象多有討論,對于署名劉基的卜筮類著作也有關注。尤其是朝鮮李朝后期學者,他們熱衷于結合史料,細致辨析劉基異事逸聞的真?zhèn)巍?/p>

朝鮮李朝后期實學家李圭景(1788—1856),是較關心劉基生平功業(yè)的一位著名學者。他撰寫《劉誠意異跡辨證說》一文,詳細考證誠意伯劉基事跡,專門辨析劉基傳說。②李圭景:《五洲衍文長箋散稿》,《經史篇·論史類·人物》。本文所引朝鮮學者文集均據韓國古典綜合數據庫(http://db.itkc.or.kr)原書影像著錄,不贅述。

對于明嘉靖間筆記《龍興慈記》中的劉基異事,李圭景加以考證折中。針對劉基少時讀書寺中,得異人出神附體的事跡,李圭景疑信參半,但他認為出神附體的事情早有文獻可征。他根據《丹經》及朝鮮人士辛鶴山的記載,指出朝鮮半島也有李光浩出神遠游、經月蘇醒的事情。李氏又舉清初毛奇齡(1623—1716)《西河箋》所記,清兵下浙東,臺州馮蘇被殺后移魂的故事,以及朝鮮士人車天輅(1556—1615)《說林》記載,西域指空大師脫殼遠游,借中國路旁死人而歸的故事,認為劉基事情有可信之處。

對于偏離史實的劉基故事,李圭景采納清儒意見,不作取信。朱彝尊(1629—1709)《靜志居詩話》載,劉基在元時有《和王文明絕句》一詩,被好事者附會,稱“后十年有帝者起,吾當輔之”的言語。朱氏以劉基詩為證進行反駁,并提出“世人多以前知目公,至凡緯讖、堪輿,若《披肝露膽》等書,皆指為公作,豈其然乎?”上述看法,受到李圭景深切認同,他稱贊“竹垞(朱彝尊號)此語,乃正論也。果使誠意有前知,則奚為胡惟庸毒死也?說者云,知天命攸在故安受者,亦未可知也?!?/p>

李圭景并不贊同過于神化劉基的預言能力。他引清初筆記《曠園雜志》所載:“劉誠意有廟祀,在青田縣之街衢。順治丙戌,有大帥督兵過而惡之,下令折毀。甫墜一墻,即于其中得剃刀一張、順治錢一枚。帥見大駭,乃止不毀云”,認為這樣的傳說,“亦未知伯溫者也”。③李圭景:《五洲衍文長箋散稿》,《經史篇·論史類·人物》。

可以說,朝鮮士人多對劉基預言家形象有辯證認識。他們既肯定劉基推算謀略、預言占卜的能力,也能客觀看待劉基異事。

18 世紀朝鮮士人李書九(1754—1825)有關天文的對策中,劉基作為上知天文的學者,被稱贊為:“竇儀之先知,劉基之預告,足見其推驗之神妙?!雹芾顣牛骸短椠S集》卷7《對策》,第148頁。上述李圭景則稱:“望氣之最著者,范增、王朔、信都芳、劉基,俱見史傳?!雹堇罟缇埃骸段逯扪芪拈L箋散稿》,《人事篇·技藝類·醫(yī)藥》。他在另一篇《天定有征辯證說》中,又引劉基預言明朝國祚長短、藏秘記于篋中的故事,提出即便先知能夠感知天征,也無力修改歷史進程的論斷。⑥李圭景:《五洲衍文長箋散稿》,《天地篇·天文類·天文總說》。

朝鮮士人認可劉基的智謀與能力,因此常將劉基與中國古代著名謀士相比類。譬如,理學家金昌翕(1653—1722)將張良、劉基才智相提并論。不過金氏顯然更推崇張良,他歷數古今著名謀士如崔浩、劉基等,認為“凡有術數伎倆,曉天文地理、三奇六韜之屬者,皆以為子房(張良字)復出?!雹俳鸩猓骸度郎Y集》卷36《漫錄》,第179頁。再如,李朝后期文臣尹行恁(1762—1801)解《易》之卦辭,稱:“從古名碩敦艮者絕罕,在漢則張良,在唐則李泌,在宋則錢若水,在皇明則劉基近乎敦艮,而在三代則伊尹有焉”,②尹行恁:《碩齋別稿》卷7《薪湖隨筆》,第516頁。對劉基評價不低。

17—19 世紀的朝鮮士人多認可劉基的智慧善謀形象,但不贊同夸大他的神異面向。李裕元(1814—1888)作《皇明史詠》四十五首,其中《劉基》一詩頗具代表性。其詩曰:“為時杰出四先生,誠意帷籌縱復橫。其學本于儒者用,人將讖緯妄論評?!雹劾钤T骸都挝喔迓浴返?冊,第93頁。詩中強調劉基儒者身份,對其形象的神異化有所反思。

劉基傳說與崇禎逸事之間的關系,也被予以反省。例言之,朝鮮李朝學者成海應(1760—1839)記載崇禎間逸事并予以評論,其中有兩則劉基預言故事。一是:“崇禎中,議者言盧溝橋為南北咽喉,宜守之。于是當橋北里許設斗城,以一參將守之。覲京之門,題曰順治,祝民也。南門題曰永昌,祝國也。后永昌應闖賊號,順治應清人號。昔太祖問劉基國祚當幾何,曰:遇順即止。帝曰:三百八十年足矣。皇朝得天下于元順帝,失天下于李自成,自成僭號亦曰順?!倍牵骸按髢扔忻苁?,劉基留秘記,鐍鍵甚固,相戒非大變勿啟。崇禎癸未秋,清人圍皇城,上啟視。室中惟一柜,發(fā)之,得圖三軸。第一軸文武百官數千,俱手執(zhí)朝服,披發(fā)亂走。第二軸兵將倒戈棄甲,窮民負襁奔走。第三軸圖像酷似圣容,身穿白背心,右足跣,左足有襪履,披發(fā)中懸?!?/p>

對于這樣兩則印證劉基先知的記載,成海應加以分析,稱:“事莫不有前定,君子道其常。故子張問十世可知?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他方技術數之學則不然,因其自然之數而附會而神之,然究其術則無甚奇也。如劉伯溫之圖像先知,何其巧也?興國之祥,亡國之災也。清人將奪皇都,煤山之云,所以不為祥而為災也。”④成海應:《研經齋全集》卷35《崇禎逸事》,第259-260頁。成海應舉《論語·為政篇》中著名對話,將歷史規(guī)律與朝代更迭相結合,從而論證劉基逸事中的合理性。

劉基的“預言家”形象,更隨著相關卜筮著作的傳播而進一步流傳。朝鮮莊獻世子李愃(1735—1762)曾注意到劉基《黃金策》一書。李愃專門撰寫《決疑說》一文,以闡明卜筮之學的源流。其中,他稱頌劉基及其卜筮之法有著上接三代的重要地位。李愃稱:“卜筮者,欲其決疑也。故文王得賢輔,箕子演洪范,皆以卜筮而稽之,其原蓋自庖犧始也。三代盛時,太卜太筮,其職專,其業(yè)精,其應速。發(fā)理氣之緘,通神明之故。思《傳》曰‘至誠之道,可以前知’者,不其然乎?春秋以降,鮮有傳其法者。惟皇朝誠意伯劉基所著《黃金策》一書,自天時、身命、婚姻、產育,以至蠶桑、醫(yī)藥、家宅、詞訟,靡不揚扢,會通極深,研幾蔚然,為連山歸藏之亞。此所以用錢代蓍之方,不祧于占家者也?!雹萸f獻世子:《凌虛關漫稿》卷7,第132頁。

號稱為劉基所撰的占卜術數類書籍,也得到彼時朝鮮學者的討論和辨析。李圭景所見《靈棋經》一書,其中就有劉基序和注釋。書中124卦,各有繇辭。李圭景斷定“其文雅奧,非后世術家所能偽。劉基之注,似亦非依托也?!雹倮罟缇埃骸段逯扪芪拈L箋散稿》,《經史篇·經史雜類·其他典籍》。對于托名劉基的書籍,朝鮮學者也能予以辯證。朝鮮實學家李瀷(1681—1763)論述“渾天”說時,引用了劉基《觀象玩占》書中說法。其后也有學者持不同意見,黃胤錫(1729—1791)指出“后考《明史·藝文志》所列《觀象玩占》一帙十卷,東來印行者或曰劉基所輯,實星家文字之大全也。當以明太祖《天元玉歷祥異賦》相參,則茲鈔亦萬之一爾?!雹邳S胤錫:《頤齋遺藁》卷12《題跋》,第260頁。

作為“前知”的劉基,其神異形象在明清中國經歷多個發(fā)展階段。劉基的謀略故事與占卜類書籍也傳入朝鮮半島,被當地士人所熟知。朝鮮士人注意結合明清學者記載與朝鮮本地故事進行考辨,分析劉基逸事中的合理成分,將“前知”與儒家“至誠之道”結合起來,并對劉基占卜類著作的真?zhèn)斡枰员嫖?,還原了較為客觀真實的劉基謀略家形象。

二、詩與文

劉基的詩文造詣,民國學者錢基博(1887—1957)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劉基“博古通今,文章精卓”,其詩“銳意摹古,獨標高格,力追杜韓,而出以沉郁頓挫,遂開明三百年風氣”。③錢基博:《明代文學》,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第6、72頁。隨著劉基文集傳入朝鮮半島,其地學者逐漸欣賞、品玩劉基詩文,蔚然成風。

劉基文章被朝鮮士人視為儒者之文。朝鮮人士在評述朝鮮半島流傳明人文集時,指出明人文集在其地廣泛流傳的盛況,并將其分為四類。其中,他們將劉基文與宋濂(1310—1381)、方孝孺(1357—1402)文章視為一派,此派特點乃“以義理學術發(fā)為文詞者也”。④李宜顯:《陶谷集》卷28《陶峽叢說》,第451頁。

劉基與明初文體的關系,⑤黃強:《八股文是朱元璋和劉基所定的嗎?》,《江淮論壇》2005年第6期。也受到朝鮮學者的注意。朝鮮著名文臣徐命膺(1716—1787)稱:“國初策文,頗以皇明高皇帝與劉基所定八股文體為本,而猶多可觀。如先正臣文正公趙光祖之《謁圣制策》,先正臣文成公李珥之《栍畫天道策》是也。其變?yōu)榻耋w,不知創(chuàng)自何時,而層節(jié)太多,旨義繁復,頭大尾小,不成體段。甚至于場屋之士,只制虛頭中頭,其余逐條以下盡謄他人之文而用之。如此策文,雖日試千萬篇,亦無以見其論治之優(yōu)劣?!雹扌烀撸骸侗婟S集》卷9《雜著》,第247頁。徐氏在肯定八股文積極意義的基礎上,反思后世文體之流弊。

劉基《郁離子》亦在朝鮮半島發(fā)揮影響,其生動簡明的寓言諷勸特點,以致適宜成為朝鮮國王經筵講習中的生動內容。⑦有關元明之際《郁離子》等子書創(chuàng)作興盛現(xiàn)象的討論,參見左東嶺:《易代之際子書的文學書寫觀念》,《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6期?;钴S于朝鮮英祖及正祖朝的學者李獻慶(1719—1791)在正祖元年(1777)三月十八日夜對,講解《陸宣公奏議》中《進瓜果人擬官狀》數篇。對于朝鮮國王較為關心的賞罰之道問題,李獻慶結合劉基《郁離子》中故事為勸,稱“信陵君救邯鄲,趙王觴之以玉杯。其后將士有軍功者,不可遍賞。故以其玉杯飲之酒,將士感悅。至趙王遷以其玉杯飲一賤醫(yī),而其后又以飲將士有軍功者,則將士恥之皆怒。同一玉杯,而始悅終怒者,以用之有貴賤也。德宗以散官賞將士之戰(zhàn)功,又以賞野人之獻瓜,則爵賞不足為興勸之道。觀于此,則可知為治之道矣”。這番論說達到了勸諫君主的良好效果,李獻慶記載“上曰:然矣,古人曰恩太用則渴,爵賞濫施,則人不為貴矣”,①李獻慶:《艮翁集》卷12《經筵講義》,第264頁。獲得朝鮮國王肯定和采納。

除文章外,劉基詩更獲朝鮮士人喜愛和欣賞。②劉基詩在元明清中國的評價和影響,參見呂立漢:《論劉基詩歌的歷史地位及其影響——兼論劉基、高啟詩歌成就之高低》,《麗水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一方面,朝鮮士人閱讀品玩劉基詩,乃至附和吟唱。被稱為“老論四大臣”之一的李健命(1663—1722)喜讀北宋陳與義(1090—1139)《墨梅》詩,“粲粲江南萬玉妃,別來幾度見春歸。相逢京洛渾依舊,惟恨緇塵染素衣”,他認為陳詩是“古今絕唱”。李健命也喜愛劉基詠梅詩,自稱“后得見劉青田紅梅詩:水晶宮里玉真妃,宴罷瑤池步月歸。行到赤城天未曉,冷霞飛上六銖衣。其韻蓋出于陳,而詞調亦不減,余嘗愛玩而吟誦之?!雹劾罱∶骸逗札S集》卷1,第339頁。于是李氏作詩和曰:“不省人間有越妃,忽驚春色雪中歸。天姿已謝朱鉛累,巧制新成白纻衣?!?/p>

另一方面,劉基詩句還被朝鮮士人用以集句。概言之,集句詩是集合古詩句,貫通為一的詩歌體裁。朝鮮詩文名家李學逵(1770—1835)《感事集句》一詩中,自稱“漫誦前人詩句,適然有感于懷,乃輯為十章”,他集唐宋明清諸家詩句,以明代劉基“人世可憐惟有老”起始,緊接著南宋陸游(1125—1210)《午睡》詩中“已將嘲弄付諸生”一句。④李學逵:《洛下生集》第11冊《匏花屋集》,第393頁。劉基此句,出自其《秋日即事》八首之一,原詩下句為“鏡中憔悴夢中愁”。陸游、劉基兩詩,原本描寫不同季節(jié),一為夏初,一為秋季。然詩人心境相通,經過李學逵的融會貫通,在朝鮮文人的集句詩中得以聯(lián)結。

此外,劉基詩被朝鮮各時期文人學者廣泛閱讀和接受,常被化用在其詩作當中,或用其典,或用其韻。如,李朝初期名臣徐居正(1420—1488)《黃花欲開,悵然有作》一詩,曰:“頭邊歲月似飛梭,斗覺霜毛已半加。欲討莼鱸時已晚,一秋情興屬黃花?!雹菪炀诱骸端募鸭肪?2,第135頁。其中化用劉基《節(jié)婦吟》中“人間日月如飛梭,地下相從應始多”,以及杜甫(712—770)《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向來吟橘頌,誰與討莼羹”兩詩。徐居正是15世紀朝鮮學者的典型代表,他以擅長詩文著稱,曾編纂《東文選》,其詩作可見他對劉基詩文的推重和欣賞。朝鮮后期實學家丁若鏞(1762—1836)作詩時,則有:“自應嫌短小,高處結衡芧。析子如蜂桶,懸厓托燕巢”之語。⑥丁若鏞:《與猶堂全書》第一集卷7《龍門山》,第158頁。其中的“析子如蜂桶”句,就來自“劉誠意詩云,散如蜂辭桶”,也即劉基《夏中病瘧戲作呈石末公》一詩。擅長詩文的成宗時期學者俞好仁(1445—1494),曾作七言詩《登竹嶺》,則專用劉基《過閩關》詩韻。

劉基詩被朝鮮正祖(1752—1800)親自參編的詩歌選集所采納,更顯示朝鮮官方主流學術對劉基詩的取重態(tài)度。正祖李祘組織編選《詩觀》一書共560 卷,旨在觀存歷代風俗,糾弊文風,移風易俗。該書擇選從《詩經》到明代詩作的中國歷代詩,其中明代擇選13 人,編為186 卷。明代13 人中,劉基詩選入1429首,為12卷。一言之,《詩觀》所選劉基詩的數量遠超宋濂,直追高啟、陳白沙、李東陽、何景明等明代詩文大家。①正祖:《弘齋全書》卷9《序引》,第152頁。

朝鮮正祖(1752—1800)為《詩觀》親制序言和義例。其于義例中闡明編選原則,稱:

明詩取十三人,如徐袁之尖新巧靡,鐘譚之牛鬼蛇神,固所顯黜而痛排。若其長短互并,疵譽相參,揭竿操矛而呼者,不啻如堵。其進其麾,濫竽之可戒,先于遺珠之可惜?;蛴谐簖R而異遇者,固非偶為抑揚,聊欲舉一而概十耳。劉基聲容華壯,如河朔少年,充悅忼健。高啟矩矱全唐,風骨秀穎,才具贍足。宋濂嚴整要切,能亞于其文。陳獻章殊有風韻沖淡,而兼能灑脫。李東陽如陂塘秋潦,渺彌澹沲,而澈見底里,高步一時,為何、李倡。王守仁博學通達,詩亦秀發(fā),如披云對月,清輝自流。李夢陽才氣雄高,風骨遒利,鏖白戰(zhàn)而擁赤幟,力追古法,能成雄霸之功。何景明清藻秀潤,豐容雅澤,不作怒張之態(tài)。楊慎朗爽可喜,秾婉有余。李攀龍如蒼厓古壁,周鼎商彝,奇氣自不可掩。王世貞著作繁富,才敏而氣俊,能使一世之人流汗走僵。吳國倫雅煉流逸,情景相副。張居正華贍老練,足稱詞館之能手。自是以往,吾不欲觀,非直為無詩而已也。共為明詩一百八十六卷,錄詩二萬五千七百十七首。②正祖:《弘齋全書》卷180《群書標記》,第512-513頁。

正祖對有明一代詩人的評點,可謂精煉得當。其中對劉基的贊許,體現(xiàn)了朝鮮官方主流群體對劉基詩的基本態(tài)度。在《詩觀》一書中,閣臣李德懋(1741—1793)等為所選詩人編寫小傳。李德懋為劉基作傳曰:“劉基字伯溫,號郁離子,青田人,元末舉進士秘書監(jiān)。揭奚斯謂之曰:子魏玄成流也。累遷總管府判,棄官歸青田山中。高皇帝征為太史,官至御史中丞,封誠意伯,卒謚曰文成?;缫娭谟菁?,集稱其詩曰:發(fā)感慨于情性之正,存憂患于敦厚之言。王世貞曰:明興立赤幟者二家,才情之美,無過季廸(高啟字)。聲容之壯,次及伯溫。有《犁眉公集》二十卷?!雹劾畹马骸肚嗲f館全書》卷24《編書雜稿》,第376頁。朝鮮文臣編選《詩觀》多采擇元明學者相關論說,其詩文評點可見王世貞(1526—1590)等明代詩文大家的影響痕跡。

劉基的詩文家形象在朝鮮官方及士人中獲得較大程度地認可。劉基詩文除在朝鮮半島發(fā)揮影響之外,也傳播到東亞其他地區(qū)。日本還出現(xiàn)了奧野純纂次的明治二十五年(1892)刊本《劉誠意文鈔》三卷,垣內保定編輯的《誠意伯詩鈔》四卷等。④相關研究參見詹杭倫:《劉基詩在日本的選刻及其影響——垣內保定纂〈誠意伯詩鈔〉敘錄》,《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期。

三、出處與進退

劉基是輔佐明太祖大業(yè)的一代名臣。出奇決勝、運籌帷幄,協(xié)助明太祖平定天下,是朝鮮人士對劉氏的一般印象。⑤黃景源:《江漢集》卷23《跋尾》,第470頁。然而,劉基生逢元明朝代更迭之際,他曾在元代出仕做官,其出處問題也成為朝鮮士人熱衷討論的議題。因此圍繞著劉基出處問題展開的討論,是影響劉基功臣形象的焦點所在。

作為明朝開國功臣的劉基,其一方面在朝鮮半島獲得極高贊譽,自不待言。譬如,申欽(1566—1628)《匯言》中評價歷代英杰,稱:“開國元勛,漢有三杰,唐有房、杜、英、衛(wèi),宋有趙普、曹彬,南渡又有張、韓、劉、岳,元有楚材、伯顏,皆拔萃者也。而寬裕有容,材德俱全,莫如皇朝中山王。中山王、誠意伯,漢唐人杰之所罕有?!雹偕隁J:《象村集》卷44《匯言》,第317頁。此類論說將劉基置于較高歷史地位,在朝鮮士人的筆下并不少見。

另一層面上,劉基曾經仕元,盡管其輔助太祖登基,其出處問題仍受到后世議論。這在深受儒家傳統(tǒng)文化影響,恢弘華夷之辨的朝鮮半島尤受關注和討論。中國和朝鮮學者討論劉基出處問題,集中反映劉基歷史評價的差異性。曾以書狀官身份出使明朝的朝鮮士人許篈(1551—1588)《朝天記》記載,萬歷二年(1574)他與中國書院生員賀盛時、姚繼孝兩人筆談,論及元儒許衡(1209—1281)的歷史評價問題,中朝學者看法差異較大,其間來往辯論數通,其中涉及劉基歷史評價問題。②許篈:《荷谷集》,第426頁。

首先,朝鮮學者借中國士人賀盛時家鄉(xiāng)的話頭,發(fā)問元代大儒許衡的后世影響。朝鮮士人推崇許衡學術,然明朝學者由于許衡仕元,對其評價不高,既而引發(fā)爭議。

第一回合討論中,許篈以明初大儒薛瑄(1389—1464)《讀書錄》推崇許衡為說。而中國士人則以劉基的仕元問題,作為許衡的對比項進行論說,稱贊劉基“識真主于群兇鼎沸之中”。

第二回合談話中,許篈為了辯駁對許衡的非議,爭論道:“劉誠意登元朝科第而事我圣祖,功業(yè)雖可稱,而其行己無足述也。況晩年未能勇退,為奸臣所毒,亦與魯齋(許衡號)之超然遠去者異矣。諸公乃欲以比于魯齋,不亦謬乎?”對此,中國士人回應道:其一,劉基擇主有方,雖然在元朝取得功名,然而其后退隱不仕元主、轉事“圣主”,其“識見甚高,出身甚正”。其二,劉基為明朝開國元勛,協(xié)助明太祖接續(xù)中華正統(tǒng),功不可沒。

第三回合中,許篈又申明許衡之學,辨析劉基出處非正。明朝士人姚繼孝則回復:“古云,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此事非余之所敢知也?!迸c此同時,兩位中國士人謝絕了許篈贈送的禮物,以表明態(tài)度。

這場有關歷史人物出處問題的角力,部分地反映出16世紀中朝士人的思想觀念差異。這場談話的最終結果,是許篈自以為說服了中國生員姚繼孝。他認為姚生從開始推尊劉基,到被自己辯論所折服,稱贊其“有舍己從人之意”,頗為滿意欣賞。由此可見,中朝學者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標準不盡相同。至少在許篈的個案看來,對于許衡和劉基這兩位元明間重要學者的出處問題,中朝士人秉持不同的態(tài)度和標準。

在朝鮮半島士人看來,劉基的出處問題,不僅為其開國功臣形象蒙塵,更令其通曉古今的形象受到牽連。徐命膺在為同樣擅長推卜的朝鮮人士鄭希良(1469—1502)作傳時,即以劉基事跡來比類。指出:“余讀《明史》,至《劉基傳》,未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基之前知如此,何不少待明興,而顧乃受元末官乎?’”他以劉基生平境遇感慨鄭氏,認為后者也通陰陽學,“何不早絕科宦,隱淪以遠禍乎?”③鄭希良:《虛庵遺集附錄》,第57頁??梢姡瑢τ凇扒爸眲⒒?,其出處問題更成為朝鮮士人關注乃至詬病的聚焦所在。

從另一層面來看,劉基的晚年遭遇,著實在朝鮮士人中引起同情,激發(fā)共鳴。成大中(1732—1809)議論田延年時,還提到“智謀蓋世,為人所憚者死,范增、劉基是也”,從而提醒君子謹慎戒懼。①成大中:《青城雜記》卷1《揣言》,第494頁。

劉基的出處問題,也成為朝鮮學者思考時局與進退的重要案例。李朝中期性理學家成渾(1535—1598)在與友人書信中,即以劉基為例來議論出處問題。成渾提出:“劉項之世、胡元之末,英雄競起,莫有王者,則留侯之駕亦不淹于一國。李善長、劉基之徒,可以周流而擇君矣”②成渾:《牛溪先生續(xù)集》卷3《簡牘》,第177頁。,他討論世局與出處的關系,認為出處問題在變更的時代應靈活看待,并不妨礙君臣道義的施展。

李朝后期文臣許愈(1833—1904)亦反思劉基進退之道,稱“大明之興也,誠意伯劉基之功當為第一。然所欠者,儒者氣像也?!痹S氏從劉基的仕宦經歷出發(fā),以明太祖與胡惟庸、劉基的君臣關系為例,慨嘆道:“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其是之謂歟!惟庸相之,基不退,何也?惜乎,其進退之未必以禮也?!雹墼S愈:《后山先生文集》卷11《隨錄》,第264頁。隨著朝鮮士人的不斷反思,劉基出處問題亦為其提供借鑒,強化了儒者進退以禮的行動標準。

雙方學者對于劉基出處問題的看法差異,體現(xiàn)了東亞社會對于歷史人物評價的多樣性。作為明朝開國功臣的劉基,其出處問題受到后世的重點關注。劉基早年仕元、中期功勛卓著、晚景慘淡的境遇,成為朝鮮士人集中反思、謹慎戒懼的歷史經驗。中朝學者對待劉基出處問題的觀念差異,來自兩國學者對劉基看法的微妙不同。明朝學者更多地將劉基視為開國功臣,朝鮮學者則以儒臣的出處標準來衡定劉基。此外,這也反映出李朝中后期儒家正統(tǒng)觀念的深化情形。隨著朝鮮學者對于尊周大義的宣揚,出處問題更成為評價歷史人物的大端大要。

結 語

作為“預言家”、詩文家與明朝開國功臣的劉基,其形象在周邊諸國的傳衍情形,呈現(xiàn)出中華文明在域外傳播中的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伴隨著劉基詩文集的傳播,加之朝鮮燕行使者的轉述和記載,劉基形象在朝鮮半島不斷變遷。一方面,朝鮮學者對劉基的“預言家”形象能夠辯證看待,推動了謀略家劉基較為真實形象的傳播。另一方面,李朝從官方到士人都較為喜愛劉基詩文,擴大了明初文學的域外影響力。同時,近世中朝兩國對待歷史人物評價呈現(xiàn)多樣性,朝鮮士人的評價標準體現(xiàn)了逐步強化的儒家正統(tǒng)意識。劉基形象在朝鮮半島的播遷及其發(fā)展差異,體現(xiàn)出中國古代文獻的強大生命力和活力,亦反映中華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的開放與發(fā)展更新。

猜你喜歡
劉基士人學者
學者介紹
學者介紹
締造明朝的傳奇軍師
學者介紹
文獻視域中的中國古代“行樂”觀念及園林行樂生活
《續(xù)夷堅志》對《夷堅志》在內容上的繼承
劉基的隱與顯
劉基的識人之智與自知之明
地域學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
大學者
始兴县| 曲周县| 黄浦区| 赫章县| 科技| 延长县| 公安县| 佛教| 海安县| 成都市| 顺平县| 池州市| 株洲县| 叙永县| 荥经县| 永仁县| 海晏县| 浑源县| 天台县| 亳州市| 遂昌县| 宣化县| 正蓝旗| 罗平县| 偃师市| 罗源县| 托克托县| 桓仁| 东莞市| 铜山县| 曲松县| 徐州市| 宜宾市| 宁武县| 六安市| 铅山县| 威信县| 南华县| 祁阳县| 柘荣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