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霸朝”的史詩:《北史演義》敘事中心的選擇

2022-12-02 06:35:58江愷杰
武夷學院學報 2022年10期
關鍵詞:演義北齊歷史

江愷杰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029)

清代小說家杜綱的《北史演義》,以紆曲勻凈的文筆敘寫北朝后期的亂局,補足演史題材之闕,是為歷史演義中的后起佳構。孫楷第《戲曲小說書錄解題》評價《北史演義》:“在演史諸書中實為后來居上,除《三國志》《新列國志》《隋史遺文》《隋唐演義》 數(shù)書外,殆無足與之抗衡者?!盵1]然而孫楷第對杜綱“以北齊為主”[2]亦有所指摘:“唯當時南北分立,短祚易姓,變亂靡常,其間北齊與宋俱多失德之主,而齊昏亂尤甚”,小說側(cè)重北齊,“用意不免纖佻。”[1]的確,北齊作為一個非正統(tǒng)的“霸朝”①,在歷史上以暴虐荒淫而聲名狼藉。以北齊為小說敘事中心,在杜綱未明言個中意圖的情況下,難免讓人懷疑是出自撰者獵奇心理。但是,《北史演義》 是杜綱在沒有前人演史可供憑依的境況下,“潛心稽古”“宗乎正史”“旁及群書”[2]而作,故以北齊為主未必是失于考量的“纖佻”之舉。實際上,前輩學者已指出,“在北朝中突出北齊的戰(zhàn)略,恰是杜綱取得成功的秘訣所在?!盵3]不過,對于杜綱選擇以北齊為敘事中心,學界更多關注其達成的敘事效果②,尚無人深究背后的歷史文化根由。演義的選材與創(chuàng)作終究循蹈著一定法則,其敘事中心的選擇,須遵從羽翼信史、翊揚教化之精神,并以動人聽聞為旨歸。因此,本文將爬梳要籍,從歷史認知和文學認知兩個方面來推求可能影響《北史演義》敘事中心選擇的因素,探究演義作家如何在傳統(tǒng)范式下對史料進行文學性的篩選與重構。

一、杜綱對北朝歷史的截裁

所謂“北史”,據(jù)唐人李延壽定義,即指魏、齊、周、隋四朝所組成的北朝史。北魏統(tǒng)一北方近百年,最終分裂為高歡專權的東魏和宇文泰執(zhí)掌的西魏。歡、泰二人各挾天子,爭霸不休,其子嗣則受禪稱帝,改東西魏為北齊、北周。北齊終為北周所滅,而篡奪了北周江山的隋朝則掃平南朝,完成一統(tǒng)。

可知,北齊是北朝后期才出現(xiàn)的王朝,以其為敘事中心,意味著杜綱對北朝的歷史時段有所截裁?!侗笔费萘x》雖以北史為名,卻未囊括魏、齊、周、隋二百年,其僅截取了自魏末失政到天下歸隋的九十年,著力展現(xiàn)魏分東西與齊周爭雄。如此選材,杜綱實自有用心。

首先,魏末分裂與爭霸的歷史在通俗認知中可自成單元。托名金圣嘆的《三國演義志序》已將“東西魏”與“南北朝”并舉:“自古割據(jù)者有矣,分王者有矣,為十二國,為七國,為十六國,為南北朝,為東西魏,為前后漢?!盵4]可知,東西兩魏及其衍生的北齊北周雖是北朝史的組成部分,但亦可視作相對獨立之時段。況且這段歷史已然“頭緒尤多”[2],足以撐起一部小說,將筆墨專注于此亦不失為一種選擇。

其次,選定這段歷史,對小說的創(chuàng)作與接受頗有助益。歷史演義作為通俗讀物,其作者常以類型化敘事來迎合大眾審美習慣與認知經(jīng)驗。《三國志演義序》稱,“凡自周秦而上,漢唐而下,依史以演義者,無不與《三國》相仿?!盵4]《三國演義》正是該文類創(chuàng)作與接受的類型模板。而北朝后九十年的歷史軌跡與漢末三國恰有一定相似性,均可總結(jié)為“亂自上作—百姓揭竿—權臣跋扈—群雄蜂起—鼎足而三—重歸一統(tǒng)”。

同是亂自上作,漢末有靈帝昏庸、十常侍禍國,魏季有宣武帝失政、胡太后亂邦;同是百姓揭竿,漢末有黃巾起義,魏季有六鎮(zhèn)之亂;同是權臣跋扈,漢末有董卓,魏季有爾朱榮;董卓敗后群雄蜂起,爾朱榮死后亦有高歡、爾朱兆、爾朱天光、賀拔岳、賀拔勝、侯莫陳悅等各據(jù)一方。漢末群雄互噬,唯余魏蜀吳鼎足而三;魏季大浪淘沙,僅剩高歡、宇文泰并峙北方,加上南朝則神州又呈三分之勢。魏蜀吳興則俱興,滅則俱滅;高氏與宇文氏相繼而起,北周滅齊后亦不旋踵而亡。

由此可知,以北朝后九十年為演義題材,在《三國演義》為世人所尚的文化氛圍中,能滿足類型化的敘事要求,具有天然的讀者接受優(yōu)勢。

再次,歷史演義作為一種文化商品,在“服考古之心”的同時,還須足夠傳奇,以“動一時之聽”[4]。而演義的傳奇性一定程度上有賴于歷史素材本身的奇譎。魏季至隋初的歷史正可用一“奇”字作結(jié)。胡寅《讀史管見》言,自魏室傾頹,“一時人才角出,東西戰(zhàn)爭,智謀之士,不可勝數(shù)?!盵5]托名李贄的《史綱評要》直言,魏季之后,世道“起起倒倒,世界上今日個皇帝,明日個皇帝,真奇!真奇!”[6]而這段歷史中,又以高歡、宇文泰雙雄爭霸最為瑰偉。正所謂“兩國手爭能,不相下哉,宜志士覽古樂觀而忘倦也?!盵4]高歡與宇文泰,瓜分魏土,各據(jù)東西,才智不分軒輊,用兵地丑德齊。胡應麟閱遍史書,亦不禁感嘆:“考古今兩雄相抗,衂而隨振,殆而輒安,未有如賀六(高歡字賀六渾)、宇文二霸主也?!盵7]所以,北朝后期的歷史,尤其是高歡、宇文泰的爭雄史,亦即北齊、北周的開基史,是絕佳的演義素材。杜綱選擇將筆墨傾注于此,可稱妙手。

二、“以北齊為主”的史學權衡

既然專注書寫北朝后期歷史,并峙的北齊與北周俱是敘事中心的可選項,然則北齊興亡何以作為小說的敘事主線?由于隋唐兩朝承繼自北周,故而隋唐修史以北周為正朔,以北齊為“霸朝”。杜綱卻舍棄北周,而傾筆于“非正統(tǒng)”的北齊,并以北齊奠基人高歡為小說中心人物。這與歷代對北齊的歷史認知以及對高歡、宇文泰不同的歷史評價有關。

北齊雖非正統(tǒng),然自隋唐以降,史著與史論對北齊之關注更甚于北周。魏土初分之時,高歡盡占東魏八十州膏腴之地,兵強馬壯;宇文泰據(jù)守西魏三十三州,國用不足。高澄當政時,“氣攝西鄰,威加南服”[8]。高洋稱帝之初,武威赫赫,使“秦人不敢東顧”[8]。奈何高洋后期暴虐恣睢,高殷、高演享年不永,高湛、高緯荒淫無道,致使北齊國勢日衰,最終攻守易勢,反被北周吞滅。北齊的興勃亡忽、強弱遞變,自隋唐以來為世人反思與探討。

對去齊未遠的隋朝與初唐君臣而言,北齊興亡是頗受關注的歷史議題?!端鍟份d,隋文帝在禁錮太子楊勇前曾言:“朕近覽《齊書》,見高歡縱其兒子,不勝忿憤,安可效尤邪!”[9]《舊唐書》則載,唐高祖以北齊斛律光遭讒蒙冤為戒,無視謠言而任用崔善為[10]?!敦懹^政要》數(shù)次記載唐太宗與群臣探討北齊舊事,從“齊之失國”[11]中汲取教訓?!缎绿茣芬嘤涊d太宗就北齊《伴侶曲》與南陳《玉樹后庭花》,與杜淹討論“亡國之音”[12]。文臣進諫亦時以北齊昏君為鑒戒,如李綱諫唐高祖寵幸舞工[12]、于志寧諫李承乾任用宦官等[12]。傅奕、姚崇力主排佛,也以北齊佞佛亡國為訓[10]。

對北齊舊事的關注,反映到史學領域,便是北齊史著作在隋唐時期的涌現(xiàn)?!端鍟そ?jīng)籍志》《舊唐書·經(jīng)籍志》以及《新唐書·藝文志》收錄的北齊史著作,除了初唐官修“五代史”之一的《北齊書》外,還有隋代李德林《北齊書》,王劭《齊志》《齊書》,姚最《北齊史》,崔子發(fā)《齊紀》以及唐代張?zhí)亍侗饼R書》。相較之下,北周史著作除“五代史”之一的《周書》外,僅有隋代牛弘與唐代吳兢的兩部《周史》。

宋明以后,史論特盛,《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錄“史評”類書籍中,有論及東西魏及周齊間史事者,對高氏政權之論述常常多于宇文氏政權。筆者對代表性著作的論述條目作了如下統(tǒng)計(表1):

表1 史評類著作針對北齊、北周史之論述情況Tab.1 Discussion of historical review works on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Qi Dynasty and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另外,明代朱權的《通鑒博論》,在北齊三帝高洋、高演、高湛的小傳后,均有以“按鑒論斷”起頭的評論,以總其得失;對北周諸帝卻僅述生平,無一字評論附于傳后[19]。

由此足見,相較于奠定隋唐大一統(tǒng)的北周,北齊這個恢弘開局、荒唐收尾的歷史失敗者反倒更具啟示意義,亦更值得關注。杜綱將北齊作為小說敘事中心,很可能是對上述史學觀念的繼承??傊?,依據(jù)古人認知傳統(tǒng),“演”北齊高氏休戚之史,更能傳達王朝興衰之“義”。

以上論證是基于“王朝史”的宏觀角度,而在北齊、北周的相關歷史中,最為精彩的是高歡、宇文泰這兩位王朝奠基人的爭雄史。因此,要回答杜綱為何在選擇敘事中心時舍周而就齊,還需解釋杜綱為何傾筆于高歡而非宇文泰。個中緣由,與二人不同的歷史評價有關。

高歡、宇文泰才智相為頡頏,觀二人德行,又均有仁民愛物之名。高歡“仁恕愛士”,使民蘇息(《北史·齊神武本紀》)[20],宇文泰“明達政事,恩信被物”[20],但二人身為權臣,都曾悖逆臣節(jié)。高歡曾起兵與意圖收回權力的孝武帝對抗,致使孝武帝出奔關右;宇文泰執(zhí)政西魏時,先弒孝武帝元修,后弒廢帝元欽。杜綱在《凡例》中也稱“歡逐君,泰弒主”[2],似將二人之“丑行”對標。

乍看之下,高歡與宇文泰難作善惡忠奸之分。然而,從封建倫理角度出發(fā),二人的歷史評價實則有別。關于高歡逐君之事,《魏書》 認為孝武帝受讒臣離間,向高歡發(fā)難,事敗后出奔關右,實乃“自絕宗廟”“天下所棄”[21]?!段簳窞楸饼R魏收所作,自然偏袒高歡,但其評判卻對后世史論影響深遠。胡寅《讀史管見》也認為孝武帝“孽自己作”“事發(fā)無名,宜其敗也”[5]。朱權《通鑒博論》批判孝武帝“逞一朝之忿,棄累世之基,舍高歡之親厚,就宇文之踈薄,甘心出奔,自絕大位?!盵19]清代葛震《詩史》亦稱“出帝猜忌,自絕宗廟,西如長安,虎尾是蹈?!盵22]可見,論史者多以為錯在孝武,而非高歡。據(jù)史載,高歡在孝武帝出奔后,自覺臣節(jié)有虧,故而有心補過。他遙聞孝武帝遇弒,便欲為之舉哀。對于另立的孝靜帝,他更恪盡臣禮,終身恭侍。高歡之“補過”,甚得后世認可。司馬光《稽古錄》認為高歡“雖有逐君之慚,而能惓惓盡恭以事靜帝,沒身不怠,此其可稱也?!盵23]胡寅稱高歡“有援立之勞,而無悖逆之跡?!盵5]宋人南宮靖一對高歡頗為肯定:“高歡因魏氏喪亂,爾朱殘酷,于是有匡主正國之心,四十啟之邀,迎君不見,聽措身亡所不得已。戴善見而君之,其志亦可念也。”[24]

相較之下,宇文泰弒君之行被視作萬惡不赦。后世認為,縱使孝武帝德行有虧,“要非臣子所宜弒者”[25]。因此,宇文泰的道德評價要下于高歡。宋代王應麟《困學紀聞》將宇文泰與王莽并論:“宇文泰弒君之罪,甚于高歡之逐君,乃以周公自擬,亦一莽也?!盵26]南宮靖一則言:“泰既鴆孝武又黜廢帝,跡其所為,特亂臣賊子之所作,視賀六渾有慚德焉?!盵24]更有如胡應麟者,不僅批判宇文泰,還為高歡政權不被視作正統(tǒng)而鳴不平:“考當時促歡受禪者甚眾,歡皆力折之,而泰鴆其君而竟篡之國,則歡之賢泰不啻倍蓰,而后世東魏并稱何也?”[7]由此足見,基于封建倫理視角,以歡為是,以泰為非,在杜綱之前就已近乎定讞。

歡、泰二人歷史評價有別,道德形象不同,而重視塑造小說主角的正面形象,恰是杜綱的創(chuàng)作習慣。杜綱在《南史演義》中選擇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四位開國之君為核心人物,是因他們“多有善政可紀”[27]。他在擬話本小說集《娛目醒心編》 中也多以孝子、烈女、忠臣、義士為主角。而細繹《北史演義》,我們更可發(fā)現(xiàn),杜綱為使主角行為符合封建倫理,不惜對史實加以改動。例如,高歡早年曾參與六鎮(zhèn)起義、追隨“賊將”杜洛周,個中原因于史無征?!侗笔费萘x》則言高歡本志在抗賊,只因一家性命遭杜洛周脅持而不得不屈從。正史記載,高歡離開杜洛周后,還曾投奔另一叛軍領袖葛榮。小說則改為高歡“聞葛榮強暴,勝于洛周”,打消了投奔之念,將高歡這段“附逆”經(jīng)歷隱去?!侗笔贰ず箦鷤鳌愤€記載,高歡欲強娶游氏,因其父游京之不許,“遂牽曳取之,京之尋死。”[20]小說則改為游京之受命獻女,高歡“待之以上賓之禮”。綜上推斷,對于小說的中心人物,杜綱總是力保其行為之正當性。如此作者,在歡、泰之間做選擇時,應難以將宇文泰這個弒殺二帝的權臣設為小說主角。

小說行文也透露了杜綱對高歡的袒護和對宇文泰的批判。杜綱寫高歡與孝武帝爆發(fā)沖突時,借高歡之口反復強調(diào)“我不負帝,帝今負我”“我能容人,人不容我”。第二十八卷還虛構了孝武帝遣妖人謀害高歡,更突出高歡逐君乃迫不得已;而有關宇文泰之情節(jié),則是另一番安排。小說第三十八卷述可朱混道元“不與逆臣為伍”、叛離西魏投奔高歡。杜綱借道元之口表明“今泰擅行弒逆,其惡更甚于歡?!钡谒氖韺戀R拔勝郁憤而死,提到“賀拔勝以歡有逐君之罪,不肯為之下,及歸長安,視泰行事,不讓于歡,心郁郁不樂?!比欢瑩?jù)史所載,可朱混道元叛變是因與高歡有舊,且家眷滯留東魏;賀拔勝悲憤而死是因諸子被高歡所殺,二者均與宇文泰的不臣之舉無關。杜綱的有意設置,足見其對歡、泰二人臧否有別,據(jù)此亦可理解杜綱為何舍泰而就歡。

三、“以高氏為重”的文學考量

歷史演義的創(chuàng)作需考慮史料特征與文類屬性的耦合。杜綱選擇以“霸朝”北齊為敘事中心,必是以文學視角斟酌史料后作出的決定。

演義是帶有文化商品性質(zhì)的通俗讀物,杜綱創(chuàng)作《北史演義》亦以普及史事、使“智愚共見”[2]為目的,其在選材與創(chuàng)作中必然要照顧大眾的認知習慣。而高歡、宇文泰各自的創(chuàng)業(yè)模式與集團特征,與大眾認知的契合度有所不同。

草澤英雄發(fā)跡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向來為大眾鐘愛,劉邦、劉備、錢镠、郭威、朱元璋等莫不如是。演史者為迎合此審美,甚至不惜篡改歷史人物之形象。如各類五代故事將正史中“儒行翩翩”的趙匡胤塑造成草莽游俠;《飛龍全傳》把望族出身的柴榮改為販傘之徒。高歡本為懷朔鎮(zhèn)一戍卒,身份上天然契合草澤君王的類型化敘事。杜綱亦稱“草澤英雄大有人,六渾才略更無人”,以高歡為小說中心人物,無疑是看中其身份所蘊藏的敘事潛力。

在大眾認知里,草澤英雄開國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是以世俗“小契約”之締結(jié)推動“治國平天下”的“大契約”的踐行。這些“小契約”關系包括鄉(xiāng)黨故舊、血緣姻親、義父子、義兄弟等。例如在漢初故事里,劉邦集團的核心是蕭何、曹參、盧綰、夏侯嬰等高祖“少小親舊”;《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事業(yè)起點是桃園結(jié)義;《英烈傳》里,朱元璋起家的資本是湯和、鄧愈、郭英、吳楨等貧賤之交。而高歡的創(chuàng)業(yè)模式同樣符合此種認知。高歡攜親舊共出鄉(xiāng)關,歷經(jīng)征戰(zhàn),最終化家為國。其集團之核心正是他生活于懷朔時結(jié)交的黨友親眷,如司馬子如、孫騰、劉貴、侯景、段榮、尉景、婁昭等。這些名臣猛將與高歡“始敦鄉(xiāng)黨之情,終定君臣之契”(《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六十》)[28]。《北齊書》將他們稱作“齊氏元功”,并比之劉邦的“豐沛故人”、曹操的“潁川元從”[8]。

正因高歡與其股肱之臣不僅有君臣之分,亦有親友之誼,使得高歡與臣下之交往頗具世俗色彩。段榮曾與高歡共同逃難,是高歡的生死弟兄;司馬子如可以出入內(nèi)廷,曾調(diào)解高歡、高澄、婁昭君的家庭矛盾;尉景曾與高歡貧賤相依,他因貪污被高澄責罰,高歡親往撫慰,聽其抱怨;彭樂在邙山大破西魏軍卻放走宇文泰,還向高歡夸耀勝利,高歡喜怒交加,不顧君王體面親手毆打這位愛將,又“命取絹三千匹壓樂背,因以賜之”[28]??梢姶硕瞬凰凭?,倒似江湖兄弟。凡此事跡均被杜綱收入《北史演義》中,用以烘托高歡草澤君王之形象。呂思勉曾批評高歡是不知禮樂的“獷悍之夫”[29]。誠然,高歡不如崇儒好古的宇文泰重禮法、知分寸,但從文學審美角度看,其氣質(zhì)樸野的人物形象對于市井讀者無疑更具親和力與吸引力。

相較之下,宇文泰雖亦起自寒微,但其集團的形成與架構較為特殊。宇文泰的西魏集團是由不同勢力組成的聯(lián)盟,他們因賀拔岳之死、孝武帝西奔等事件聚合于關隴,共推能力出眾的宇文泰為領袖,以抗衡稱霸山東的高歡。正如呂春盛所言,西魏的誕生是“諸勢力從沖突走向妥協(xié),共同創(chuàng)立政權。”[30]西魏集團的核心人物中,趙貴、于謹、李虎、侯莫陳崇與宇文泰同為賀拔岳舊部,地位本不相上下;李弼為侯莫陳悅舊部;斛斯椿、王思政曾是孝武帝近臣;賀拔勝本是北魏封疆重臣,獨孤信則是其舊部。他們并非宇文泰的部曲僚屬,且各具權勢?!吨軙ぺw貴傳》載:“初,貴與獨孤信等與太祖(宇文泰)等夷。”[31]《于謹傳》載:“謹既太祖等夷。”[31]《賀拔勝傳》載:“勝至關中,自以平位素重,見太祖不拜?!盵31]宇文泰與西魏諸臣保持著共掌政權的等夷關系,甚至宇文泰去世時,“群公各圖執(zhí)政,莫相率服”[31]。直到宇文護改西魏為北周,翦除趙貴、獨孤信等勛貴后,宇文氏才實現(xiàn)權力集中??芍钗奶┙K其一生都未完成“化家為國”,他同其他西魏重臣也非嚴格意義上的君臣關系。這無疑與“有一代開辟之君,必有一代開辟之臣”[4]的演義書寫模式相左,更與大眾對君王創(chuàng)業(yè)的一般認知相齟齬。對于小說創(chuàng)作者而言,相比于敘寫西魏諸勢力的妥協(xié)與平衡,描繪高歡潛龍升天、群龍相隨的圖景顯然更能取悅讀者。

除了集團架構、創(chuàng)業(yè)模式與大眾認知經(jīng)驗相契,高歡的經(jīng)歷特征也比宇文泰更符合演義的敘事要求。

高歡見于史書的傳奇經(jīng)歷與諸多經(jīng)典敘事母題耦合,能滿足大眾對草澤君王的浪漫想象。高歡寂寂無名之時,豪族小姐婁昭君就以風塵巨眼識得英雄,以身相許?!侗笔贰ず箦鷤鳌份d:婁昭君“見神武于城上執(zhí)役,驚曰:‘此真吾夫也?!耸规就ㄒ?,又數(shù)致私財,使以聘己”[20]?!罢軏D識英雄”是為人樂道的敘事母題,更是“寒門發(fā)跡”故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高、婁二人的相遇,與《史弘肇龍虎君臣會》中的柴夫人識郭威、《破窯記》中的劉月娥識呂蒙正、《鶴林玉露》中的梁紅玉識韓世忠等異曲同工。杜綱也因此不吝筆墨,以才子佳人筆法將此事敷演為長達三回的精彩內(nèi)容。

英雄憑借異相、奇遇窺知天命,則是發(fā)跡故事中另一重要母題。劉邦斬白蛇后,乃自知是“赤帝之子”;《飛龍全傳》中,趙匡胤尚未成名,便已被相士苗光義尊稱萬歲。《北史·齊神武本紀》也記載了類似故事:青年高歡與友人狩獵于沃野,卻逢山野異人。其人“善暗相,遍捫諸人,言皆貴,而指麾俱由神武?!钡鹊礁邭g意欲回訪,方知“本無人居,乃向非人也?!盵20]杜綱將其演繹為“騁騎射沃野遇仙”,許寶善則批注道:“正如漢高斬白蛇氣象?!盵2]史家可能套用了帝王異相的模板來為高歡立傳,但其客觀效果卻使有關帝王發(fā)跡的各種母題在高歡故事中得以承繼。這些記載雖是英雄出世的常規(guī)戲碼,但將其寫入小說,卻可與讀者的審美慣性同調(diào)律動。

高歡步入亂世漩渦后,正史記載中仍不乏戲劇性場面。高歡遭杜洛周追殺時奔逃惶惶,乃至拋棄長子高澄,幸其被段榮救起。這一幕與漢高祖敗逃棄子,夏侯嬰救護幼主之情形絕類。高歡在信都時,利用飽受欺壓的六鎮(zhèn)士兵對爾朱氏的憎惡,告喻眾人:“直向西已當死,后軍期又當死,配國人又當死?!盵20]從而鼓動將士舉起反旗。此情此景,與陳勝在大澤鄉(xiāng)發(fā)動戍卒頗為酷肖。直至高歡生命將熄,仍有悲聞《敕勒歌》、遺計平侯景等傳奇故事。以上史料,杜綱在小說中或抄掇,或演繹。正所謂“古事所傳,天然有此等波瀾,天然有此等層折,以成妙文?!盵4]高歡的史料記載已精彩若此,小說家又豈能不對其有所偏好?

宇文泰之史料在豐富性與傳奇性上則不及高歡。不論《周書》《北史》抑或《資治通鑒》,對宇文泰的早年經(jīng)歷皆記錄寥寥。他歸順爾朱榮之前的史載近乎空白,僅知其曾先后追隨鮮于修禮和葛榮。而同時期的高歡,已是爾朱榮的愛將,隨爾朱榮進軍洛陽、另立新帝、討平義軍,見證、參與了諸多大事件。此后,高歡逐步崛起,最終翦滅爾朱群雄,控制北魏朝廷;同一時段的宇文泰,還在賀拔岳帳下為人驅(qū)馳、替人畫策。這不僅意味著宇文泰的早期經(jīng)歷不及高歡傳奇,更表明其長期處于邊緣地位,于核心史事無涉。袁樞《通鑒紀事本末》對歷代要事作了“原始要終”的梳理,在《元魏之亂》一章中,高歡已是主要人物,提及宇文泰的卻僅有他勸賀拔岳襲取長安這一處[32],足見其在亂世之初的邊緣處境。優(yōu)秀的歷史演義,須能在紛繁史事中抽繹大端、詳其本末,將核心事件編織為因果連綴的完整鏈條。毛宗崗即贊《三國演義》“有追本窮源之妙”,“自首至尾讀之,無一處可斷。”[4]欲達臻此境,須使中心人物之生平軌跡與歷史主線相契,其視域應囊括較完整的歷史進程。由此觀之,更早登上亂世主舞臺的高歡比長處邊緣的宇文泰更適合作為中心角色。

宇文泰的事業(yè)軌跡有類《三國演義》之東吳孫氏。割據(jù)江東的孫氏集團長期游離于漢末爭霸的主戰(zhàn)場——中原之外,直到曹操掃平北方,南北沖突正式爆發(fā),孫氏集團才算登上亂世主舞臺。所以,縱使不考慮正統(tǒng)性問題,孫吳也難作為《三國演義》之敘事中心。與之相似,宇文泰早年經(jīng)歷不詳,歸順爾朱榮后又隨賀拔岳西入關隴。而魏季爭霸的焦點是北魏都城洛陽,先后有爾朱榮、元顥、爾朱兆、高歡等勢力圍繞洛陽鏖兵不已。直至高歡掃平山東、劍指關隴后,東西沖突方成北朝主要矛盾。宇文泰至此方有機會登上歷史主舞臺??芍?,宇文泰的視角不足以包納魏季亂世的主線。而《北史演義》能做到“頭緒雖多,皆一線貫穿”[2],寫史事“無一漏處”[2],與杜綱選擇高歡而非宇文泰為中心人物不無關系。

四、結(jié)語

北朝二百年,高氏、宇文氏之爭霸尤為精彩,其中又以高歡、宇文泰雙雄角力最為奇譎。杜綱演繹此段歷史時,選擇高氏政權為敘事中心,以北齊奠基人高歡為中心人物,乃是經(jīng)過史學權衡與文學考量后的審慎之舉。高氏王朝霸權衰變、興亡忽焉的歷史充滿啟示性與戲劇性,杜綱著墨于此,是對傳統(tǒng)史學聚焦的繼承,亦使小說有雨覆風翻之妙。高歡與其宿敵宇文泰才略不分軒輊,但二人歷史評價的不同讓重視封建倫理的杜綱青睞于高歡。且高歡經(jīng)歷傳奇,史載豐富,其魚龍騰變的人生正是絕佳的演義素材。杜綱借北齊高氏的“變化之事”,書成“變化之文”,譜寫了一個非正統(tǒng)“霸朝”的興衰史詩。而借由對《北史演義》的細繹深究,我們亦可對歷史演義之創(chuàng)作法則稍作蠡測。演義作者在鉤沉史料、選定題材時,會受史觀傳統(tǒng)、倫理價值、大眾審美、文法要求等因素制約。能綜合考量諸要素,并借熔裁史料以激發(fā)文學表現(xiàn)力者,方可揮成演史佳構。

注釋:

①何德章《北齊書說略》:“唐人本身視東魏北齊為霸朝,即非正統(tǒng)王朝?!眳⒁娎顚W勤、安平秋等著《二十五史說略》,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年,第218 頁。

② 例如,段啟明、張平仁《歷史小說簡史》認為,《北史演義》對“北齊事敘之最詳”,能“注意情節(jié)的主次、連貫,把枝蔓、繁多的事件盡可能地統(tǒng)一到一條情節(jié)線上”。參見段啟明、張平仁著《歷史小說簡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108 頁。

③尤侗《看鑒偶評》并未錄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此列舉,僅作比較之用。

猜你喜歡
演義北齊歷史
北齊·墓壁畫 儀衛(wèi)出行圖
視野(2022年19期)2022-10-11 05:33:18
涉縣中皇山摩崖刻經(jīng)
江蘇教育(2019年61期)2019-09-25 07:52:06
三國演義
中國漫畫(2018年4期)2018-12-05 04:05:50
臘節(jié)
《三國志演義》的“知遇”之感
名作欣賞(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逐鷹演義之戰(zhàn)三英
兵器(2014年4期)2014-12-22 01:44:32
南华县| 绥江县| 南阳市| 巫溪县| 高密市| 翼城县| 青海省| 京山县| 湄潭县| 当涂县| 亚东县| 赤城县| 大丰市| 宁国市| 寿宁县| 诏安县| 荣成市| 英德市| 海丰县| 蓬溪县| 北安市| 克山县| 长阳| 中方县| 卢湾区| 葫芦岛市| 涞水县| 长寿区| 桓台县| 拜泉县| 贡嘎县| 克什克腾旗| 靖州| 余干县| 大悟县| 南部县| 天水市| 明星| 固原市| 根河市|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