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守虎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xué)中醫(y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 濟南 250355)
中醫(yī)文化的母體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諸多理論概念、術(shù)語承襲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因而中醫(yī)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同一概念、術(shù)語在內(nèi)涵上存在著維特根斯坦所說的家族相似性。因此,要準(zhǔn)確把握中醫(yī)文化中概念、術(shù)語的內(nèi)涵,往往離不開對其在傳統(tǒng)文化中內(nèi)涵的考證。“神明”是《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的重要概念、術(shù)語,除去語境相同者凡14見,學(xué)界雖已有相關(guān)闡釋,然筆者認為多未得要領(lǐng),故本文在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背景下對其含義加以詮釋。
“神明”一詞由“神”“明”二字構(gòu)成?!吧瘛睆摹笆尽睆摹吧辍?,《說文·示部》釋“示”云:“示,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從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1]5”“申”為“神”的初文,在甲骨文、金文中本是“閃電”之義,葉玉森、李孝定、于省吾等學(xué)者皆指出這一點。如于省吾云:“本象電光回曲閃爍之形,即‘電’之初文。[2]”在萬物有靈與泛神論流行的遠古時代,作為自然現(xiàn)象的閃電也是人們崇拜和祭祀的對象之一,因之后來加上“示”旁泛指“神祇”“神靈”。
正如《說文·雨部》釋“電”云:“電,陰陽激耀也。[1]1617”閃電現(xiàn)象的形成,從根本上說是陰、陽兩種相反能量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故《周易·系辭》[3]235《素問·天元紀(jì)大論篇》[4]102皆云:“陰陽不測之謂神。”具體到人的個體生命,其“精”“神”是由父、母之“精”“神”相互作用而生成,如《靈樞·本神》云:“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5]19”《靈樞·決氣》云:“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5]57”其中“兩精”“兩神”無疑指父、母之“精”“神”。從陰、陽的角度歸屬,父為陽、母為陰,故“精”“神”也皆包括陰、陽兩個方面。
“明”由“日”“月”構(gòu)成,自甲骨文以來就是如此,其義為“光明”。但正如“明”之構(gòu)字所呈現(xiàn)的,這種“光明”本是包括“日之明”與“月之明”兩方面的“光明”在內(nèi)。如《周易·乾·彖》云:“大明終始,六位時成。[3]2”《周易·系辭》云:“日月運行,一寒一暑……陰陽之義配日月……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3]230-261”其中的“明”皆是包括“日之明”與“月之明”在內(nèi)的“明”,同時也隱含著“陰、陽及其變化”之義。
如上所見,“神”“明”皆含“陰、陽及其變化”之義,因此由“神”“明”組合而成的“神明”一詞為同義復(fù)合詞。就目前文獻資料所及,春秋以前“神”“明”多單用,尚未出現(xiàn)“神明”一詞。戰(zhàn)國以降,“神明”一詞才開始出現(xiàn),并且逐漸與“心”“道”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在內(nèi)涵上雖有所變化,但“陰、陽及其變化”仍是其基本含義。如《左傳·襄公十四年》云:“民奉其君,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6]?《太一生水》云:“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7]?!饵S帝內(nèi)經(jīng)》中的“神明”也多有取此義者,如《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篇》“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jì),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4]7”《素問·經(jīng)脈別論篇》“腑精神明,留于四臟”[4]37,《素問·方盛衰論篇》“是以診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轉(zhuǎn)神明,必清必凈”[4]163,其中的“神明”皆可解為“陰、陽及其變化”。
“心”在古文字中本是心臟的象形,屬于人體五臟之一。然而在傳統(tǒng)文化中,心卻被賦于高出其他臟腑的地位,被賦予統(tǒng)攝耳、目、鼻、口等感官并使其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功能。如《孟子·告子上》云:“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8]”《荀子·天論》云:“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謂天官。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9]267”《靈樞·本神》亦云:“所以任物者謂之心。[5]19”
“神明”又與“心”有著密切關(guān)系。如《荀子·解蔽》云:“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9]345”《管子·內(nèi)業(yè)》云:“神明之極,照乎知萬物,中義守不忒,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10]106”《管子·心術(shù)上》云:“虛其欲,神將入舍。掃除不潔,神乃留處……潔其宮,開其門,去私毋言,神明若存……宮者,謂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10]137-157”《素問·靈蘭秘典論篇》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4]13”《素問·六節(jié)臟象論篇》云:“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4]16”《靈樞·大惑論》云:“心者,神之舍也。[5]121”從這些表述中可以得出,“神明”是出于“心”的,而“心”是“神明”的“宮”“舍”,也即“神明”產(chǎn)生、變化、居留之處。且“神明”要產(chǎn)生、變化、居留于“心”,前提是后者必須保持“虛”“潔”。
心有認知功能,而神、神明也有認識功能。如《靈樞·五色》云:“積神于心,以知往今。[5]78”如此,包括中醫(yī)文化在內(nèi)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兩種不同含義的“心”。對此,李梴《醫(yī)學(xué)入門》中云:“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有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氣血所化,生之本也。萬物由之盛長,不著色象,謂有何有?謂無復(fù)存,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者是也。[11]”邱鴻鐘也說:“中醫(yī)之心在不同語境中至少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其一是指大腦中的意識之心……其二是指安居在胸腔內(nèi)的血肉之心”[12],這兩種不同含義的“心”,也就是《管子》中所說的“心以藏心”“心中之心”?!豆茏印?nèi)業(yè)》云:“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10]110,其中第一三五個“心”指五臟之心、血肉之心,第二四六個“心”指神明之心、意識之心。對此,陳鼓應(yīng)云:“‘心以藏心’,認為心之官中還蘊藏著一顆更具根源性的‘本心’,所謂‘彼心之心’命題中第二個心對第一個心來說是心的實體,比官能之心更為根本”[10]113。那么,這第二四六個“心”究竟又是何種意義上的“心”呢?如下所述,其實也就是“道”“道心”。
如上已見,“神”“明”“神明”皆有“陰、陽及其變化”之義。又如《周易·系辭》云:“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3]235”意謂陰、陽的變化稱為“道”,陰陽的變化莫測稱為“神”,表明“神”“明”“神明”與“道”也有密切關(guān)系。
眾所周知,“道”是道家的核心思想概念,有“宇宙萬物本原”及“萬物所遵循的規(guī)律”雙重意義。其中,作為“宇宙萬物本原”意義的“道”等同“一”,對此王中江說:“‘一’類似于‘道’,是同‘道’平行、并列的道家哲學(xué)的另一個最高實體概念。[13]”陳之斌說:“道論意義上的渾沌……某種意義上與‘道’等同,具有根源性的詞義。這樣一種狀態(tài)又可以稱之為‘樸’或‘一’。[14]”而“一”是攝含陰、陽在內(nèi)的渾沌統(tǒng)一體?!独献印返谑恼隆耙徽?,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fù)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15]449可證。也正因為“一”是攝含陰、陽在內(nèi)的渾沌統(tǒng)一體,故《老子》第三九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15]441。作為“萬物所遵循的規(guī)律”意義的“道”是一個陰、陽此消彼長、往復(fù)循環(huán)形成的圓環(huán)之“道”,而如上引《周易·系辭》云:“日月運行,一寒一暑……陰陽之義配日月……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币虼?,這也是一個“日月相推而道生焉”的“道”。換言之,“明”也就是“道”,《老子》第十六章“知常明也”[15]450可證。如前所述,“神”“明”“神明”同義,由此可以進一步得出“神”“明”“神明”就是“道”。
在道家看來,“道”是不能通過目、耳、口、手等感官視、聽、說、撫摸的。如《老子》第一章云:“道可道也,非恒道也。[15]448”第十四章云:“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15]449”第三十五章云:“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也,聽之不足聞也,用之不可既也。[15]453”而《黃帝內(nèi)經(jīng)》之“神明”也具此特點,如《靈樞·刺節(jié)真邪》云:“此刺之大約,針之極也,神明之類也,口說書卷,猶不能及也………此所謂弗見為之,而無目視,見而取之,神明相得者也。[5]108”道家又以攝含陰、陽在內(nèi)的“一”為“道紀(jì)”,如《老子》第十四章云:“一者……隨而不見其后,迎而不見其首。執(zhí)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jì)。[15]449-450”《莊子·田子方》載老子語云:“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fā)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為之紀(jì)而莫見其形。[16]623”而《黃帝內(nèi)經(jīng)》也以“神明”為陰、陽之“紀(jì)”或“綱紀(jì)”,如《素問·陰陽應(yīng)象大論篇》云:“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jì),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fù)始。[4]10”《素問·五運行大論篇》云:“論言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jì),陰陽之升降,寒暑彰其兆……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陰陽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4]104”《素問·氣交變大論篇》載:“黃帝問曰:五運更治,上應(yīng)天期,陰陽往復(fù)……可得聞乎?岐伯稽首再拜對曰:昭乎哉問也!是明道也……故曰: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jì)……善言化言變者,通神明之理;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歟![4]111-116”其中的“神明”皆與“紀(jì)”“明道”“道”相互關(guān)聯(lián)、相互闡發(fā),也可表明“神明”即是“道”。
人有心,“道”也有心。如《尚書·大禹謨》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17]”《荀子·解蔽》亦稱引《道經(jīng)》云:“‘人心之危,道心之微?!N⒅畮祝┟骶佣竽苤?。[9]347”《周易·復(fù)·彖》云:“‘反復(fù)其道’,天行也……《復(fù)》,其見天地之心乎”[3]87!其中所說的“天地之心”也是指“道心”。
人心在人體的中間不必多言。人為小宇宙、小乾坤,在比類取象思維方式下,人心也配屬、對應(yīng)天地之中間。如《莊子·外物》云:“心若懸于天地之間”[16]807?!端貑枴り庩枒?yīng)象大論》云:“惟賢人上配天以養(yǎng)頭,下象地以養(yǎng)足,中傍人事以養(yǎng)五臟”[4]10。而“道”“道心”也被認為是在天地之間,如《管子·心術(shù)上》云:“道在天地之間也,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10]141?!段淖印ぞ攀亍吩疲骸叭伺c天地相類,而心為之主”[18]。因此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說,作為認識主體的人要全面、正確地認識客觀的“道”,就要做到人心與“道心”相通、相合。如《管子·內(nèi)業(yè)》云:“夫道者……謀乎莫聞其音,卒乎乃在于心;冥冥乎不見其形,淫淫乎與我俱生。[10]95”《素問·生氣通天論篇》云:“故圣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4]4,人心與“道”“道心”的相通、相合也即意味著人心之中包含“道”“道心”,也即《管子·內(nèi)業(yè)》所說的:“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10]110”如此其中第一三個“心”指的是人心之“心”,第二四個“心”指的又是“道”“道心”。
如前所述,“道”就是“神”“明”“神明”,因此人心包含了“道”“道心”,也即意味著五臟之心、血肉之心中包含著意識之心、神明之心。“神明”產(chǎn)生、變化、居留于五臟之心、血肉之心的前提是“心”必須保持“虛”“潔”,人心要與“道”“道心”相通、相合同樣也需如此。如《老子》第十章云:“滌除玄鑒,能毋疵乎!”[15]449《莊子·人間世》云:“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16]139”《管子·內(nèi)業(yè)》云:“彼道之情,惡音與聲。修心靜音,道乃可得。[10]97”要使“心”保持“虛”“潔”,又要避免過多欲望的侵擾,對此《老子》第一章云:“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15]448”關(guān)于其中的“兩者”所指注者見解不一,或認為“有”與“無”,或認為“有欲”與“無欲”,或認為“妙”與“徼”等[15]227-228。但無論“兩者”所指為何,這一系列相反、相對而又相互承接的概念、術(shù)語皆可統(tǒng)之以陰、陽。如唐士其云:“‘無’最后一個方面的涵義,就是‘有’的反面。這個意義上的‘有’‘無’,相當(dāng)于《易經(jīng)》中的‘陰’‘陽’。[19]”《老子》第二十七章又云:“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無棄人,物無棄材,是謂襲明……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乎大迷,是謂妙要。[15]451”《素問·移精變氣論篇》載:“帝曰:善。余欲臨病人,觀死生,決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聞乎?岐伯曰:色脈者,上帝之所貴也,先師之所傳也。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脈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時八風(fēng)六合,不離其常,變化相移,以觀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則色脈是矣。色以應(yīng)日,脈以應(yīng)月,常求其要,則其要也。夫色之變化,以應(yīng)四時之脈,此上帝之所貴,以合于神明也。[4]20”其中,與《老子》一樣用到“要”“?!薄懊睢薄皫煛钡雀拍钚g(shù)語,“以觀其妙”更是直接出自《老子》第一章,而所謂的“欲知其要,如日月光”“色以應(yīng)日,脈以應(yīng)月”,也正是《老子》之“明”“道”的內(nèi)涵,因此其中所謂的“神明”也就是“明”“道”。反之,如果“心”不能保持“虛”“潔”,則“神明”“道”皆無以產(chǎn)生、變化并居留于“心”。
經(jīng)過“潔”“滌除”后達到“虛”“靜”狀態(tài)的五臟之心、血肉之心所產(chǎn)生的神明之心、道心,道家也稱之為“無心”“常心”。如《老子》第四十九章云:“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15]443”《莊子·德充符》云:“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16]172”《莊子·天地》云:“通于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16]347”《莊子·知北游》云:“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16]653”這種“無心”“常心”也即心理學(xué)所說的“下意識”,或曰“潛意識”或曰“集體無意識”,是一種產(chǎn)生于理性之“心”而超越理性之心的“心”,是一種理性之心不能把握且具有直覺功能的“心”,是一種難以言說、莫名其妙的內(nèi)心體驗。而這也正如《管子·內(nèi)業(yè)》云:“有神自在身,一來一往,莫之能思”[10]108,《莊子·養(yǎng)生主》云:“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16]116,《莊子·人間世》云:“夫徇耳目內(nèi)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16]139-140?《素問·八正神明論篇》云:“請言神,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俱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fēng)吹云,故曰神。[4]45”換言之,其中所謂的“神”“明”也即“神明”,皆是指認識過程中的直覺、靈感和難以言說、莫名其妙的內(nèi)心體驗。
《素問·六元正紀(jì)大論篇》云:“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4]138”如上述所見,“神明”與“神”“明”“道”同義,皆有“陰、陽及其變化”之義?!吧衩鳌迸c“心”“道”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以后,進一步內(nèi)化為人超越了理性之心的直覺、靈感和難以言說、莫名其妙的內(nèi)心體驗,但“陰、陽及其變化”仍是其基本的含義。從“陰、陽及其變化”的基本含義出發(fā),解釋《黃帝內(nèi)經(jīng)》不同語境中的“神明”皆可得通。因此,如果“一言而終”即用一句話概括《黃帝內(nèi)經(jīng)》“神明”的基本含義,那就是“陰、陽及其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