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1.中央民族大學 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北京 100081;2.新疆社會科學院 社會學研究所,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情感作為構建個體與共同體關系的重要維度,因長期被視為“非理性”而不受重視。從柏拉圖至黑格爾,古典哲學思想認為唯有理性價值取向,才能將人帶離蒙昧,走上真理之路。但尊崇理性至上的原則并未讓人類社會擺脫發(fā)展危機,反而逐漸出現(xiàn)了諸如工具理性、功利主義等弊端。對絕對理性的質疑讓尋找新道路的人們將目光投向富于感性色彩的情感。情感本身具有的社會公共功能不僅可以從宏觀層面幫助民眾完成對國家由私到公的情感體認,更能從微觀層面反映民眾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情感需求。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民族團結視為民族工作的根基,將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作為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盵1]情感之維作為人與人、人與集體之間重要的聯(lián)結紐帶,可以幫助人們從深層次結構上認識民族團結中的共有情感意愿以及人類普世的向善關懷。
目前有關民族團結的研究很多,諸多學者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維度對如何促進民族團結事業(yè)作出解讀,但很少有學者從情感角度解析在實現(xiàn)團結目標中情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團結情感的產生路徑?,F(xiàn)代性帶來的巨大社會變革中,人們習慣性認為情感的產生是暫時的、脆弱的、突生的以及容易消逝的,但在團結概念中,個體的福祉有賴于集體合作,共同體作為團結意義的構成主體,在道德—實踐層面更為強調社會和諧與一致感,有益于團結環(huán)境的情感呈現(xiàn)出長期性、包容性、穩(wěn)定性和再生性的特征。具體到民族團結中的情感團結,其發(fā)生邏輯表現(xiàn)為在各民族長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團結發(fā)展進步的情感紐帶維系著整個中華民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鐫刻著深厚的共有文化基因。帶有濃厚情感依戀的民族團結關系從各民族的實際情感需求出發(fā),滿足各民族自我發(fā)展和構筑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心理訴求。研究民族團結中情感團結的生成路徑,對于促進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形成追求認同、增進共同、彰顯大同的價值目標,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意義重大。
在學科分類中,心理學側重個體的情感狀態(tài),民族學與社會學傾向于將人置于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研究社會結構和文化如何影響個體情感的萌發(fā)與變化。本研究吸收文化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的觀點,結合中國特色民族學發(fā)展語境,梳理民族團結與情感團結之間的邏輯關系與內涵實質。
雖然“團結”一詞頻繁出現(xiàn)于社會政治和經濟生活中,但卻很難說清楚它的全部內涵?!皥F結”(solidarity)一詞脫胎于法國大革命三個旗幟性口號“自由、平等、博愛”中的“博愛”概念,因此“團結”概念有兩個重要源頭:希臘的公民友愛(philia)和基督教的普遍之愛(agape)。這時的團結更多體現(xiàn)為一種能夠超越社會階級、經濟地位差異的兄弟般情誼的社會理想。孔德(August Comte)、涂爾干(émile Durkheim)等古典社會學家側重從廣義層面將團結視為秩序與整合。羅爾斯(John Bordley Rawls)的《正義論》則將人們對團結的聚焦投放于個體微觀層面,在探討如何建構一套道德上值得追求、實踐中可以操作的正義原則時,“團結”作為能實現(xiàn)社會良序并能讓身在其中的個體為共同體做出犧牲的理論,其價值得以凸顯。在當代社會的各種運動中,團結成為維系統(tǒng)一共同體的前提條件,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從民族國家層面出發(fā),將團結概念置于當代道德哲學的顯要位置,認為是“道德關注把正義與團結聯(lián)系了起來。所謂平等對待,是指平等對待每一個人,雖然他們各有不同,但都意識到了他們的共同屬性”[2](p32-52)。從對團結理念的考察,我們可以看出近代西方語境中的團結偏重于道德層面的社會團結或是公民團結,學者們普遍將團結視為社會實體之間的一種假定性的關系模式。
因對“民族”概念的認知不同,西方社會多以族群團結或者種族團結作為研究重心,其研究對象通常是具有相同經歷、訴求和文化背景的群體。而中國的民族團結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概念,它更強調政治團結,并以維護祖國統(tǒng)一為目標。要對“民族團結”概念有清晰的認識,必須將其置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中加以闡釋和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反帝反封建的時代背景下“建立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占全民族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廣泛統(tǒng)一戰(zhàn)線”[3]是當時各族人民的共同選擇?!奥?lián)合”(unity)一詞跨越了階級與剝削壓迫,伴隨著《共產黨宣言》“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的口號成為我黨民族政策實踐的關鍵詞匯。隨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進程的推動,“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成為我黨推進民族政策的行動準則,“聯(lián)合”讓位于更具緊密性和情感親密性的“團結”??谷諔?zhàn)爭時期,在洛川會議上毛澤東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抗日的民族團結”,中國共產黨“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的核心主張明晰表現(xiàn)為“民族團結”。進入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團結”更多呈現(xiàn)出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合作性意涵。在我國的憲法中,“民族團結”是一個獨特概念,憲法中明確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睂F結的理解強調:“我們要和各民族講團結,不論大的民族、小的民族都要團結?!灰侵袊?,不分民族,凡是反對帝國主義、主張愛國和團結的,我們都要和他們團結?!盵4]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也成為實現(xiàn)和促進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圍繞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展開,最終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雖然東西方社會對民族團結概念的理解不同,但團結源于主觀情感的認識無可爭議,團結中所蘊含的情感聯(lián)結也得到了肯定與贊許。團結被約翰·保羅二世(John PaulⅡ)提升為天主教社會教義的核心原則之一,并將四海之內的天主教徒視為一個相互依賴的大家庭。其后的阿爾提艾羅·斯皮內利(Altiero Spinelli)、讓·莫內(Jean Monnet)和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等歐洲學者也深受天主教教義的影響,將團結視為行動者內心對于其他的個體或所屬群體的一種情感性紐帶,認為可以用情感團結來實現(xiàn)普世之愛[5](p60-75)。勞倫斯·王爾德(Lawrence Wilde)認為團結從本質上看是共同體成員之間以共情為基礎的同情感與責任感[6](p193)。在全球化浪潮之中,雖然社會發(fā)展多以利益為首,在制度中排斥情感,但也正是這種現(xiàn)狀讓人們更加渴望團結。朱迪·迪安(Jodi Dean)與布魯克霍斯特(Hauke Brunkhorst)認為現(xiàn)代團結不僅是一種團結理想,雖然情感上的歸屬感、一體感和協(xié)同感更容易在小的共同體內產生,但現(xiàn)代民族國家之間形成的類似歐盟這樣的超國家政治單位也可以讓團結成為可能[7](p17-28)[8](p61-76)。
既然共同體實現(xiàn)團結的核心要義是共同的情感,那么對民族團結中情感的深入挖掘就顯得尤為熱切與重要[9](p70-76)。對于當今的中國民眾來說,從情感上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已成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日常生活實踐。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基層民族團結優(yōu)秀代表時就民族團結中的情感團結有一段經典論述:“民族團結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團結重在交心,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盵10]全國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享有權利的同時,應承擔相應的義務。“民族團結”的憲法性要求最終轉化為“各民族公民個人的一種美德,一種態(tài)度,一種意識,一種愛國主義觀念”[11](p384)。民族團結豐富的政治意涵以最貼近民眾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為抓手,從具體事情做起,各族群眾得以在來來往往、說說唱唱、聊聊聚聚中融洽感情、加深情誼,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活動“活”、融情“深”。
從本質上看,情感表示的是一種需求,個體層面的情感團結需求如何走向社會層面,重在找尋共同需求,即在共同體中挖掘普遍共同點,找到個體與可團結對象的共同點。中華民族共同體作為多元一體的發(fā)展共同體,即便有許多存在差異的族群,但共同體這個堅實核心從未改變,共同體內含的集體意識與團結情感從未改變。中國特色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作為維護民族團結的政策制度和先進文化,不僅能達到各民族利益與情感的協(xié)調,更能給個體以充分展示個性的平臺,通過民族團結實踐,最終實現(xiàn)美好生活(見圖1)。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上,我們需遵循從個體需求到集體共識的邏輯,沿著共需—共情—共識—共護這一逐層遞進的情感團結路徑,向構建團結穩(wěn)定的中華民族情感共同體目標邁進。
圖1:實現(xiàn)情感團結路徑圖析
需求層次理論中,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劃分為五個梯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生存作為第一需求是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在個體得以作為生命體存活后,緊隨其后的就是對安全的需求。安全概念含義繁復,包括“安全、穩(wěn)定、依賴、免受恐嚇、焦躁和混亂的折磨,對體制、秩序、法律、界限的需要;對于保護者實力的要求,等等”[12](p40)。
從古至今,個體始終都在尋求內心的穩(wěn)定性與確定性。儒家經典《大學》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保ā抖Y記·大學》)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基因指向“安身”與“安心”,整體社會文化結構導向“安定團結”與“天下太平”。這種對“超穩(wěn)定體系”的意義追求成為中國歷代王朝更迭從動亂走向團結穩(wěn)定的最大動因。錢穆認為在國人共有的人倫與情感關系場域之中,單薄的個體會產生“和合性”,行動上表現(xiàn)為“團結”傾向[13](p27)。國人傾向于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和睦感”,借由團結一心走向天下太平。這種“天下—國—家—身”的情感構建模式正好契合邊疆地區(qū)重視家庭、部落、宗親的傳統(tǒng)綠洲農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情感需求。傳統(tǒng)綠洲農耕文化因綠洲經濟的脆弱性,個體很難抵御自然風險,故而特別強調家庭、家族乃至整個村莊的團結協(xié)作以應對一切可能引發(fā)爭執(zhí)的內憂外患。草原游牧文化在更廣闊的區(qū)域空間中需不停地放牧、轉場、抵御天災人禍,更是需要整個家族、部落的全力以赴。以團結尋安定的需求已成為中華各族人民融入血骨的共同情感基因。
當今世界正處于動蕩變革期,在急速發(fā)展的社會洪流中,有學者用“液態(tài)流動”[14](p3-19)概念描述現(xiàn)代社會的實踐和互動,個體、社群、社會像液體一樣擁擠快速地流動,表現(xiàn)出不安全性、不穩(wěn)定性和不確定性,故而人們對安全的渴望更為迫切。情感與個人安全感的正相關性被極大加強,人們迫切需要通過建立新的團結,構建新的共同體來抵御外界的風險,這一普遍的社會需求也是推進民族團結事業(yè)的宏觀社會背景。
在解決了基礎安全感需求后,個體得以繼續(xù)向情感與歸屬需求方向邁進。人類處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勢必會尋求集體構建和情感歸屬,共情使得集體構建中的交往交流成為可能??铝炙梗≧andall Collins)認為,共情最大的意義在于能促進團體的內部合作[15](p124-132)。從社會結構層面來看,帶有不同個性的個體在互動交往中,彼此的注意力會集中在同樣的事情上,由情感貫穿的交流溝通會在共同關注的事情上達成團結或相互理解,進而導向社會團結。
孟子講“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梁惠王上》),他認為共情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善性的普遍呈現(xiàn)絕非僅依靠具體某一個人的突出德行,而是有賴于人人所具的善性良心?;谶@種同善之心,社會集群的能動性和團結性就在共情的根基上發(fā)展起來。儒家倫理指出“道德不在于外在的強加義務、命令或律則般的普遍性規(guī)范,而是在于和源自原初生活中人心的感受和感動”[16](p46)。在道德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共有關系,撇開了對物質利益的計較,呈現(xiàn)為德性根基上的共有情感,繼而催生出一種發(fā)自心靈深處的深沉認同文化氛圍,促使道德情感向更為真摯、綿長、厚重的方向發(fā)展,而后迸發(fā)出更為穩(wěn)定、強勁的集群內聚力。共情這種不經由人為的政治構建,因其運作機制不受國家權力更迭的影響而極具歷史穿透力和解釋力。
近代以來,每至內憂外患之時,中華民族的團結精神就會超越民族、宗教、語言和文化使各族人民達到心靈共振。如抗日戰(zhàn)爭期間,各族群眾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救亡活動,充分顯示出中華民族共抗外辱的巨大凝聚力。新中國成立后,經過70多年的團結奮進,各民族在彼此尊重、平等互助中,從落后走向繁榮富強。在民族團結的情感構建中,“社會秩序與政治秩序的人己勾連就此建立起來:人倫情感的社會組織效用潛蟄于日常人情之中,而國家認同建構也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成就”[17](p42-61)。
認識到民族團結中的共情對良序社會運行的重要性后,人們尋求團結的希望會被主觀放大,對中華民族共同體集結出的強大凝聚力和生命力會產生慕強尊崇和情感認同,繼而對共同體團結達成情感共識。拉比諾維茨(D.Rabinowitz)從心理層面出發(fā),解釋“情感認同”與“一系列積極的內涵有關,包括緊密團結、親和熟稔、意圖相仿、價值一致以及共享的認同感”[18](p369)。這種深入人心的情感認同,能夠保持根本性的團結。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保證本民族的同一性和長時段的延續(xù)性時,對其他民族具有強烈的輻射帶動教化意義。西域都護府開啟對廣袤西域的治理后,漢語言、文字作為官方通用語言得到廣泛傳播,以儒學為核心的漢文化典籍被研習不輟;歷法和貨幣也統(tǒng)一遵從漢室版本;漢朝的典章、制度、音樂、禮儀等傳入西域;絲綢之路再次繁榮,西域與中原人口播遷成為常態(tài)。雖然西域始終保留著獨特的地方性文化,但從其緣起已打上深厚的中華文化印記,就此多元一體文化格局雛形初現(xiàn)。華夷統(tǒng)一歷史主基調下的中華文化始終是各民族的情感歸宿與精神家園。文化上的親密性為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這兩個面向提供了相互介入、相互轉換的空間,也在情感的聯(lián)結溝通和彼此印證中形成了一種對本源性身份以及民族國家的情感認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對不同民族文化差異性存在的最佳詮釋。各民族在社會生產生活中保有的自身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風俗習慣、飲食服飾、文化藝術等具體的生存樣態(tài),這種差異絕非跨越中華民族、國家和文化本質認同上的差異,不能籠統(tǒng)地將生存樣態(tài)實踐層面的差異性與情感歸屬層面的共同性放在一個層面上解讀。多維度的情感共識之中“既要有各民族的小認同,也要有民族之間的相互認同,更要有中華民族的大認同”[19](p392)。
民族工作做得好不好,關鍵就看民族團結。民族團結的成效如何,關鍵就在情感維護。從歷史經驗和現(xiàn)實實踐來看,團結不應該被看成是要達到其他目標的手段,而應被看作是人的一種情感需求和目的,想要實現(xiàn)這一目的,離不開制度層面和文化層面的情感共護。新形勢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變?yōu)槿嗣袢找嬖鲩L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物質發(fā)展已不足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對“美”與“好”的向往,不僅體現(xiàn)在生產建設方面,關照心靈、關懷精神家園、關切共善秩序已成為新的時代需求。
美好生活概念的提出讓人們對物質文化的追求上升到馬斯洛的最高層次,實現(xiàn)個體的情感需求成為通往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斏ぜ{斯鮑姆(Martha Nussbaum)將情感對社會的影響分為好情感和壞情感[20]。好情感可以促進達成社會整體目標,實現(xiàn)社會穩(wěn)定有序;壞情感則會破壞社會目標,引發(fā)分裂。好的情感具有維系力、推動力和防御力,能帶動更多人認同更普遍的善,以此來對沖分裂和暴力。人們愛護好的社會制度、政治原則和向善文化,推動達成良序政治目標,并愿意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做出犧牲以抑制壞情感的蔓延。當社會秩序遭到挑戰(zhàn)時,民眾會選擇共同維護情感團結,情感團結繼而上升為保護社會秩序、化解各類風險挑戰(zhàn)的思想保證。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在此文件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適應新時代發(fā)展歷史方位,以各族群眾為主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途徑,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工作,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21]。民族團結情感的經營與維護,已經充分體現(xiàn)在我國的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之中,超越了狹隘的個體認知,跳出局部,讓情感從私人領域邁向公共領域,進而形成一種可以跨越時空、民族、個體意義的帶有政治意涵的“國族化”共同體思想基礎。在實際工作中,各級政府也將維護民族情感團結的好制度、發(fā)揚民族團結優(yōu)秀文化視為己任,思想觀念的與時俱進與工作方法的推陳出新,得以讓每一位國人都感受到情感浸潤并成長為民族團結的擁護者與踐行者。
當下中華民族復興偉業(yè)正處關鍵階段,復雜的地緣環(huán)境也決定了中華民族在發(fā)展壯大的過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壓力會越來越大,前進的道路很難一帆風順。這要求我們必須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特質和情感屬性,不斷培育生成新的團結要素,凝聚激勵共識,打造更具韌性、日常性、生長性和廣泛性的情感共同體。
在流動的現(xiàn)代性中,各種社會關系充滿矛盾和張力,稍有攪動就有可能演變?yōu)轱L險事件。在一些偏遠邊疆地區(qū),部分由傳統(tǒng)農業(yè)向現(xiàn)代工業(yè)轉型的少數(shù)民族群眾面臨轉型困境。我們需要用更具包容性的心態(tài)關懷他們,傾聽他們的情感需求,通過實踐參與激發(fā)與培養(yǎng)情感團結,讓維護民族團結從淺層次的情感共情向深層次的中華民族情感共情持久轉化,沉淀為“知行合一”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種內化于心的情感共識輕巧靈動,富有彈性,會像竹子一般讓民族團結情感始終保持柔韌度,做到柔中帶剛、堅而不摧。在風險發(fā)生時,要冷靜地從科學管理出發(fā),分類分層地柔性分解風險事件,快速占領輿論高地,用積極情感去規(guī)制、化解消極情感,激濁揚清,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善的共善價值規(guī)范,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
民族團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非一種精英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也不可能總是處于“高懸”狀態(tài)。在當下的宣傳話語體系中,民族、國家、世界等宏大敘述中的“團結”概念距離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依然太遠。國家層面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構建需與微觀的日常生活相匹配才能在有機團結之中生成良性社會秩序,并用以支撐起民族團結的立體支架。在民族團結情感實踐中,可以借鑒吸收共情理論內涵,從最根本的日常生活領域入手,以共情為中介,通過民族團結互助日常實踐,激活團結因子,培育更為生活化的情感共識能力;創(chuàng)設更多穩(wěn)定的共情場域,為全方位的立體融情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用于正向情感積累和觀念意識沉淀,在潤物細無聲之中,借由生活情感實踐,提供源源不斷的團結穩(wěn)定內生性動力。
在快速發(fā)展的社會轉型期,難免會產生各種新沖突和新問題,這是任何一個社會都無法避免的。個體無法適應急劇的社會變革時,可能會產生消極情感,若不加以干涉就會導致消極情感的蔓延,甚至于動搖瓦解共同體意識。因此需要特別關注共同體情感的走向,當出現(xiàn)分歧時,要及時開展情感疏導工作,努力消解諸如冷漠、怨恨、焦慮等消極社會情感,不要讓民眾喪失希望,要讓他們對美好生活始終抱有美好期許。各民族的精神家園有了安定歸屬,就能在具體實踐中催生出愛國情感、文化自信、歷史認同、制度肯定以及家國情懷。我們的黨和政府要有提供情感價值的能力和有效資源,要更加重視各族人民心靈深處的情感需求,并積極回應這些情感訴求,通過各種融情活動搭建完整、牢固、積極向上的情感鏈條。如在重大節(jié)日通過慶?;顒蛹ぐl(fā)各族群眾的自豪感與愛國情感;通過石榴籽這種具體可感的象征物,來加強各民族之間的親密關系,消除彼此的隔閡與排斥等。唯有持續(xù)構建鞏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長期積累正向情感能量,才能不斷提高各民族的共情能力,才會構建出更具生長性的民族團結情感。
時代在變,中國在變,世界也在變。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社會形勢有深刻、清晰的認識。毛澤東曾講過:“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盵22](p745)這兩項事業(yè)此消彼長,民族團結工作稍有放松懈怠,便有可能被敵對勢力鉆空子。目前許多基層領導干部對民族團結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認識和理解依然機械地停留在“為了團結而制造團結”的層面上,缺乏對民族團結更深層次和長遠的認識。所謂“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在新媒體時代的復雜社會中,民族工作需要徹底消除思想上的陳舊觀念和浮躁情緒,力戒患得患失,做表面工作。我們要充分認識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的長期性、復雜性和緊迫性,唯有找準問題,破解難題,統(tǒng)一思想認識,保持長期斗爭心態(tài),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動權。要繼續(xù)推動民族團結的各項事業(yè)往實里走,往細里走,往心里走,凝聚起更為廣泛的情感共識,畫出最大的“同心圓”,才能真正實現(xiàn)各民族大團結。
通過對當前語境下民族團結內涵中團結情感生成的剖析,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團結情感不僅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黏合劑和動力源泉,更能加快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自在走向自覺。團結情感作為一種最真實且具有普遍意義的心理認知,是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心理特質的彰顯。無論是在傳統(tǒng)文明時期還是日新月異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中,個體對團結穩(wěn)定的追尋從未變過;人們在共同體中尋求集體構建和共情的共同意愿從未變過;對中華民族共同體集結出強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情感認同從未變過;各族群眾對維護民族團結共同走向美好生活的情感期許從未變過。美好生活不僅取決于豐富的物質保障,更是一種深層次的主觀意識感受。我們的黨和政府要有提供情感價值的能力和有效資源,要更加重視各族人民心靈深處的情感需求,并積極回應這些情感訴求,通過各種融情活動搭建完整、牢固、積極向上的情感鏈條,沿著“共需—共情—共識—共護”的團結情感發(fā)生路徑,守護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唯有如此,人心才會在我,團結才會有我,穩(wěn)定才會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