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芳茂(福建省寧德師范學院附屬小學/福建省寧德市)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遍喿x和寫作,相輔相成,閱讀是基礎是吸收,寫作是吐納是輸出,這是語文學習一直以來的教學規(guī)律,從古到今不曾改變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建議我們要注重讀與寫相結合,讀寫互通,統(tǒng)編版教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在教材的每冊均安排了一個習作單元,以期突破長期以來作文教學難的問題,這是統(tǒng)編版教材的一大特色,教學時也有其獨特性,教學時應注重閱讀和表達均衡發(fā)展,閱讀教學應側重理解課文的寫法和語言特點,習作時將學習課文的寫法和語言特點,習得方法進行寫作。下面筆者以統(tǒng)編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習作單元為例,談談自己的思考。
從縱向上看,五年級下冊的習作單元是以“寫人”為主題的,是五年級學生第一次接觸寫人為主題的習作。在這之前學生也有寫過有關寫人的習作,如三年級下冊寫寫身邊有特點的人,四年級上冊安排了“小小‘動物園’”,五年級上冊寫過“漫畫老師”,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還練習了“他_____了”??v觀前面幾個寫人的習作練習,我們不難看出寫的是身邊的一部分人,或某個人身上的某一方面的特點。而這個單元安排了一個專門以寫人為主題的習作,寫的是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習作要求明顯是一個螺旋上升的態(tài)勢。這是本單元習作的一個難點。
統(tǒng)編版教材的習作單元是一個有機融合的系統(tǒng),單元導讀頁的習作要素貫穿于本單元的課文和課后習題等訓練項目,五年級下冊習作單元的習作要素是“初步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具體地表現一個人的特點”,精心安排了兩篇精讀課文《人物描寫一組》《刷子李》以及從精讀課文中提煉出來的引導學生“怎樣寫”的“交流平臺”,在“交流平臺”之后又安排了“初試身手”欄目,一系列的單元習作學習呈現出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特點,符合了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同時也滿足了學生對于我們學習素養(yǎng)上的需求。隨后安排了兩篇習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門員和他的觀眾們》這篇習作例文都有旁批,通過進行隨想點評和及時旁批能夠隨時糾正學生的不足之處,真正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而且這是從不同角度給學生提供的習作范文,最后是單元習作。單元習作部分在前面的學習已經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所以學生在進行單元習作寫作時也能夠抓住單元的整體思想進行學習并且總結了相應的屬于個人的寫作風格和寫作手法,對促進學生的讀寫結合和整體思維的培育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陳先云認為,“小學語文教材,在教學中要樹立整體觀”。這一習作單元,單元導語,精讀課文,課后習題,習作例文,交流平臺構成了教材的有機融合的整體,在單元導讀中明確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有二:一是要學習“人物”的基本方法,二是運用人物描寫“人物”的方法寫一個人的特點。在精讀課文中我們要習得習作方法,落實閱讀與表達并重。
統(tǒng)編版教材的課后習題是緊扣學段目標和文本內容以及單元要素而設定的,為教師“教什么”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教師應以課后習題為抓手,展開教學,以便更好地落實語文要素。如《人物描寫一組》一文課后一共兩道題,第一題旨在于讓學生明確,描寫人物怎么寫?第二旨在讓學生明確描寫人物方法是什么?為最后的單元習作搭好支架,教學時筆者采用了以下步驟進行教學。
1.概括內容
讓學生通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并試著概括課文內容,思考三個片段分別寫了三個人物的什么事?
2.感受形象
讀完三個片段初識了三個不同的人物,這三個人物分別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并且讓學生說一下從這三個人物當中,你學習到了怎樣的人物品質呢?如果落實到現實生活你會如何向他人看齊呢?
3.歸納寫法
在學生了解把握課文內容后,以《摔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學習描寫人物的寫法,通過引導學生品析文中的關鍵語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歸納表現人物形象的不同寫法,加深對人物描寫基本方法的認識。
4.遷移寫法
掌握學習抓住人物的動作、外貌、語言、心理等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現場練習。同時還可以借助仿寫、挖空練習、讀寫結合等多種方法來促進學生知識上的遷移,能夠將課本上所學的知識追求內化為個人的精神品質。
習作單元每個資源都是互相銜接,互相作用的,教師要巧妙地運用習作單元的這些助學系統(tǒng),在教學中有效鏈接,讓學生獲得“學習—歸納—運用”的體驗。
1.以“交流平臺”為引領
本單元的“交流平臺”是對精讀課文寫法的總結和梳理,這一助學系統(tǒng),應該是教師備課最重要的助手,教學時教師可以將“交流平臺”前置,在備課時以單元為整體,明確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教學時將寫人的基本方法落實到每篇精讀課文中,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掌握寫人的基本方法,充分發(fā)揮“交流平臺”在本單元中的導學作用。在學習完《人物描寫一組》后,應巧妙及時地將鏈接“交流平臺”,明確《人物描寫一組》三個片段,內容不同,語言風格不同,人物描寫的方法不同?!端印返膶懛ㄒ詣幼鳛橹?,《他像一棵挺脫的樹》的寫法以人物外貌為主,《兩莖燈草》以人物的動作和神態(tài)為主。《刷子李》則主要采用間接描寫人物的特點,側面描寫為主。不管文章采用哪種寫法,都是讓學生獲得寫人物的基本方法,為后面完成本單元寫人的習作服務。而且交流平臺也為學生的寫作搭建了橋梁,通過多篇文章總結出各種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讓學生應用在個人的寫作文章當中,將歸納出來的規(guī)律落筆于文章之內,為自己的文章加分。
2.以“初試身手”為練習
在習作單元中安排了“初試身手”的欄目,“初試身手”更側重學生的書面表達,目的是讓學生根據生活實際,將課文中學到的寫法遷移到寫作中,進行寫作片段的嘗試,為后面的寫作提供有用的范例。這一單元的“初試身手”,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提供寫人習作“小貼士”,利用課間時間,有目的地觀察一個同學的外貌、動作等,捕捉一個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瞬間,進行片段練習。繼續(xù)提供寫人習作“小貼士”,讓學生回去觀察爸爸媽媽的特點,并通過典型事例來表現他們的特點,并組織學生交流。
3.以“習作例文”為范本
在習作單元中精讀課文與習作例文相比較,習作例文更趨向于習作,其價值是為學生習作提供更全方位的示范,習作例文可以靈活應用,可以在習作前、習作中、習作后,實現在例文中習作前學習寫法,習作中范文引路,習作后從中借鑒等。如《我的朋友容容》中的旁批無不看出通過正面的事例以及寫人的動作、語言等來刻畫人物的性格特點。而《小守門員和他的觀眾們》除了正面寫小守門員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還側面描寫了觀眾們的表現。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例文學習,初悟例文寫法,學會做學習批注,再悟習作方法,與例文對比,深刻領悟寫法,為學生習作搭建言語表達的支架。
習作單元精讀課文的教學應該要做到讀寫互通,充分利用好精讀課文,習作例文等例子,發(fā)揮習作單元精讀課文的“引子”作用,讓學生從閱讀中發(fā)現作者表達的方法,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在實踐中寫作運用,以提高習作水平。
《人物描寫一組》是這一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由三個從不同角度描寫人物的片段組成的閱讀群文,這三個片段組成?!端印愤@個片段通過一連串的動作描寫,刻畫了一個爭強好勝的人物形象,教學時筆者緊扣準確的動詞描寫,帶領學生層層深入地品析人物的動作,體會人物動作描寫的精妙,由此打通從讀到寫的通道,讓學生在閱讀和習作之間走個來回,實現在閱讀和養(yǎng)習作之間互相滋養(yǎng)。掌握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學習人物的動作描寫。學會這些動詞的使用,將動詞的使用與相應的形容詞和心理描寫相結合,提升學生的課堂體驗、給學生刻畫出一個生動的摔跤形象。
片段一:《摔跤》
1.細扣動詞,從讀到品讓動作有看點
(1)默讀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邊讀邊圈畫出小嘎子摔跤的動作詞,從這些動作的詞你體會到小嘎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根據學生匯報分享出示課文第三自然段,課件上圈畫出:蹦來蹦去、轉、三抓兩撓、揪、鉤。引導學生品味這些動詞體會小嘎子性格特點。重點抓住“蹦”,體會小嘎子的靈活機靈并指導朗讀。
(3)再讀:兩個人走馬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細品句中的“轉”,體會小嘎子富有心計、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
(4)創(chuàng)設情境,第一回合,小嘎子輸了,他十分不服氣,要求再來一局,第二回合的比賽怎樣展開?啟發(fā)學生用剛才學習的動詞來演一演,說一說。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并且輔助相應的動作將文章還原出來,通過真實的體驗來感受文本的具體內容。
(5)寫法總結:準確動作能讓人物鮮活起來,老舍先生這樣說:“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p>
2.演繹情景,從讀到寫讓動作有重點
(1)創(chuàng)設情境:小嘎子和小胖墩的摔跤比賽看的我們是熱血沸騰。今天我們也來進行一個小比賽——掰手腕,請同學們推薦兩位同學上來掰手腕。
(2)提出要求:其他同學仔細觀察,他們在掰手腕時都用到了哪些動作?邊觀察邊記錄。
(3)情景演繹:指定兩名學生上臺掰手腕并出示比賽要求。
(4)匯報分享:觀察的同學分享觀看比賽捕捉到的動詞,并梳理板書:邁、撩、坐、盯等動作的詞。
(5)練說指導:比賽前,雙方選手的表現如何指導用上剛才的動詞準確表達,如:雙方邁著堅定的步子走向講臺……比賽中,雙方選手在比賽中各有怎樣的精彩的表現,啟發(fā)用上準確動詞,如:他們兩眼緊盯著對方,手臂在微微顫抖……比賽后,選手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如:甩了甩手臂,垂頭喪氣地回到座位上……
(6)寫法總結:按照比賽前、比賽中、比賽后的順序描寫整個比賽的過程,用上準確的動詞。
片段二:《他像一棵挺脫的樹》
1.探究相貌,讀中感受人物形象
(1)抓住課題“挺脫”一詞,明確“挺脫”是方言,出示詞典解釋:強勁、結實。并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意思相近的一個詞“硬棒”,明確這兩個詞都寫出祥子高大、有力、結實的特點,初讀課文初步感受祥子“挺脫”的人物形象。
(2)默讀課文,引導學生邊讀邊畫出祥子外貌描寫的語句,作者要突出祥子的人物特點,他是怎么寫的?
(3)學生匯報分享。
(4)教學第一自然段圈畫身體部位的關鍵詞:腰、胸、背、腳,引導學生回讀文本作者是怎樣寫這些部位的,抓住“鐵扇面似的胸與直硬的背”著重寫祥子的體格,殺好了腰,……露出那對“出號”的大腳!著重寫祥子的裝束。同時還對祥子的一種外貌描寫進行了一個詳細的敘述,從穿著再到祥子本身的動作來刻畫出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5)教學第二自然段。抓住“臉上的精神”展開教學,抓住頭、眼、鼻子、眉、腮、脖子、臉、疤。明確這些詞都是寫祥子的容貌,而且觀察十分有序。通過觀察讓學生從關鍵字當中體會出人物形象,并且將其在文章中畫出來,深刻地體會通過外貌描寫所刻畫的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進一步引導學生再讀文本體會作者如何將祥子的容貌寫的讓人過目不忘,重點抓住“臉上永遠紅撲撲的”“一塊不小疤”體會祥子充滿活力的形象以及外貌突出的特點。
(6)再次讀課文總結梳理人物形象:身體健壯、充滿活力。提煉寫法:外貌描寫,突出性格,要抓特征、描寫有順序。
2.提煉寫法,遷移運用當堂練寫
(1)情景創(chuàng)設:祥子的長相有特點,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很多,教師指班上一個有特點的男生描述:你看他長得虎頭虎腦,樣子很敦實,白皙的皮膚能擠出水,笑起來眼睛就瞇成一條線。再指著一位女生描述:你看她身材高挑,馬尾辮高高扎起,兩只黑寶石般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臉上時刻掛著甜蜜的微笑,真叫人舒服。
(2)梳理寫法:剛才介紹的這兩位同學,他們的哪些特點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匯報分享總結:介紹人物的外貌要抓住其中一兩個突出的特點,進行有順序的描述。進行描述時,要注重自己的語言有條理性,針對一個特點展開發(fā)散性的敘述,發(fā)散性的敘述能給讀者帶來更加全面的信息。
(3)練習仿說:用上剛才描述人物的方法,介紹身邊有特點的同學,練習說話。
(4)遷移方法:讓學生仔細身邊的同學。
(5)運用寫法:運用描寫人物,抓主要特點以及介紹有順序的方法,引導學生將觀察到的說一說,并動筆寫一寫。
綜上所述,在習作單元教學中,將課文中的寫法引向習作,從課文中習得方法,將閱讀指向習作表達,從讀中學寫,讓讀寫和諧共生,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