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 羅煒
(三峽大學(xué) 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宜昌府志》刊刻于清同治四年(1865),主修者為當(dāng)時的宜昌知府聶光鑾[1]。該書共十六卷,其中卷十四《藝文志》有547頁之多,篇幅占全書比重超過三分之一,在各地府志中,屬于比較罕見的情況。該志又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收錄賦、古體詩、絕句,中卷收錄律詩,下卷收錄各體文,文體完備,作品眾多,對保存古代宜昌地方文學(xué)文獻,功莫大焉。當(dāng)然,地方志往往成于眾人之手,水平參差不齊,標(biāo)準(zhǔn)前后不一,又如陳尚君教授所言:編修者“為表彰鄉(xiāng)賢往哲,稱揚山水風(fēng)物,常常誤植或偽托前人作品,再加上歷代修志者相沿傳訛,作者張冠李戴、時代前后倒置、作品改題換意的情況多不勝舉”[2]2-3,舛誤在所難免。歸納起來,無外乎誤收、誤署、誤書三大類型。這三種舛誤之中,有的是無心之失,有的卻是故意為之;有些容易發(fā)現(xiàn),有些則需細(xì)致考辨。本文將結(jié)合《宜昌府志·藝文志》(以下簡稱《藝文志》)中的案例作具體分析,以期有裨于地方志和地方文學(xué)研究。
誤收是指不應(yīng)該入選的作品被收錄?!端囄闹尽べx》收錄了王守仁《吊屈平賦》,這篇就是典型的誤收,并且極有可能是有意為之。
考之王陽明集,這篇賦原本有小序,《藝文志》未錄:“正德丙寅,某以罪謫貴陽,取道沅湘,感屈原之事,為文而吊之。其詞曰云云”[3]卷一寥寥數(shù)句,將此賦的本事(包括創(chuàng)作地點、創(chuàng)作緣由)交待得清清楚楚,對讀者理解作品的主旨有極大幫助。這篇賦作于湖南,跟宜昌沒有任何關(guān)系,《宜昌府志》不應(yīng)該收錄。
也許有人認(rèn)為:屈原是宜昌最偉大的歷史文化名人,那么,歌詠屈原的作品,無論其是否作于宜昌,地方志將其收錄,并無不妥之處。這種看法觸及了地方志征錄詩文作品的一個基本原則:在地性。所謂“在地性”,首先強調(diào)本土作者,由于古代文人仕宦和漫游的風(fēng)氣,又偏重本土作家在家鄉(xiāng)的創(chuàng)作及與故土有關(guān)的作品。非本土作者,作品必須與地方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或創(chuàng)作于當(dāng)?shù)?或為當(dāng)?shù)厝?、事而?比如為當(dāng)?shù)厝怂鞯臓畋肀懙?為當(dāng)?shù)刂匾ㄖ没驊c典所做的記序贊頌等。這也是古人修纂地方志的一般原則。明代李維楨曾主持《山西通志》的纂修,他認(rèn)為:“藝文代有作者,明訓(xùn)洋洋,何能盡述。其間詩、賦、箴、銘、頌、贊、辨、議,不拘體裁,惟取晉人,或言晉事,或紀(jì)晉景,即不然,必名卿碩彥,宦游晉土,得之耳目記睹,及斷簡殘編,姑收以志感慨。外此雖極爐錘之妙,擅藻繪之工,不必錄,亦不勝錄矣?!盵4]卷首誠然,宜昌秭歸有屈原故里之名,但無論任職郢都還是貶逐沅湘,屈子已知的生平活動都不在秭歸,他的創(chuàng)作,他的際遇,最感動后人的那些事跡和精神,更多地與湖南聯(lián)系在一起?;诖嗽瓌t,王守仁的《吊屈平賦》不具有“在地性”,故《宜昌府志》不應(yīng)收錄。
在地方志編纂中,如果將這樣的作品也納入視野,操作層面更是無法應(yīng)對的。宜昌有兩大歷史文化名人:屈原、王昭君,他們早已成為中國文化最普及的符號,歷代吟詠憑吊之作何其多也,收不勝收。就拿“吊屈原”來說,文學(xué)史上最早、影響最大的當(dāng)屬賈誼《吊屈原賦》,收不收?再說“詠昭君”,王安石《明妃曲》二首以及歐陽修的和作,影響大不大?收還是不收?只有堅持“在地性”原則,才能獲得確實可行的選擇標(biāo)準(zhǔn),至少可以確定哪些不當(dāng)收。基于這一原則,《藝文志·賦》收錄的蘇軾《屈原廟賦》,開篇即云“泛扁舟以適楚兮,過屈原之遺宮”,符合“在地性”標(biāo)準(zhǔn);《藝文志·詩》“五言古”中所收錄的白居易《過昭君村》符合標(biāo)準(zhǔn),而西晉石崇的《王明君辭》不符合標(biāo)準(zhǔn),也屬于誤收,此類作品在《藝文志》中還有不少。
同樣是“吊屈原賦”,《藝文志》不收賈誼之作,大概是因為賈誼賦作于其被貶為長沙王太傅期間,不符合“在地性”,此乃眾所周知的文學(xué)常識,而王守仁賦的創(chuàng)作地點則未必盡人皆知,故可移花接木,只收正文不錄序,妙處就在此。當(dāng)然,這僅僅是筆者的推測。但有篇賦作的序文也未載錄,反而導(dǎo)致其“在地性”證據(jù)的闕失?!端囄闹尽返氖灼褪菤W陽修《黃楊樹子賦》,未載錄的小序云:“夷陵山谷間多黃楊樹子,江行過絕險處,時時從舟中望見之,郁郁山際,有可愛之色。獨念此樹生窮僻,不得依君子封殖備愛賞,而樵夫野老又不知甚惜,作小賦以歌之?!盵5]252賦的正文沒有任何語詞顯示作品與宜昌的關(guān)系,而序文的信息非常豐富,應(yīng)該補入。
誤署有兩種情況:作者誤署,時代誤署。
《藝文志·詩》“五言古”收錄署名陳子昂《望荊門》,詩云:
楚郭微雨收,荊門看在目。漾舟水云里,日暮春江綠。霽華凈洲渚,夜色連松竹。月出波上遲,人歸渡頭宿。一身已無累,萬事更何欲。漁父自夷猶,白鷗不羈束。既憐滄浪水,復(fù)愛滄浪曲。不見眼中人,相思心斷續(xù)。
這首詩的作者不是陳子昂,而是劉長卿,詩題應(yīng)為《江中晚釣寄荊南一二相識》,故為誤署。其實這首詩也不作于宜昌,據(jù)楊世明研究,此詩又題作《西江雨后憶荊南諸公》,當(dāng)作于大歷九年(774)劉長卿罷去鄂岳轉(zhuǎn)運留后時,地點在西江口,即今湖北監(jiān)利與湖南岳陽之間,此地距荊南較近,故云“荊門遙在目”(“看”一作“遙”)。他認(rèn)為詩中的“楚郭”指當(dāng)時荊南節(jié)度使治所江陵府城,“荊門”則是宜昌荊門山(在今宜昌市所轄宜都市)[6]384。今宜昌市和荊門市都有荊門山、虎牙山,江陵距離兩地皆有兩百余里,在“較近”江陵城的地方可以“遙看”荊門山,只有文學(xué)的夸張才能解釋。嚴(yán)格地說,劉長卿此詩亦不宜選入《宜昌府志》。
陳子昂有詠宜昌荊門山的詩,即《藝文志·詩》“五律”中收錄的《度荊門望楚》:
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臺。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城分蒼野外,樹斷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誰知入楚來。
唐人出川,多經(jīng)三峽,荊門山位于山區(qū)與平原交界之處,景象壯闊,故多題詠,最有名的就是李白《渡荊門送別》。這些作品《藝文志》全都收錄,也是宜昌文學(xué)的瑰寶。
《宜昌府志》并非劉長卿詩誤署為陳子昂的始作俑者,乾隆《東湖縣志》已發(fā)其端(順治五年改夷陵為彝陵,雍正十三年改置東湖縣)[7]卷十九,《宜昌府志》不過是以訛傳訛。
時代誤署在地方志中較為常見,這里就只簡單舉兩個例子?!端囄闹尽ぴ姟贰拔褰^”收錄王十朋《吊寇萊公》“萊公經(jīng)濟業(yè),志在巴東詩。斯人不復(fù)見,亭上秋風(fēng)悲”。作者沒問題,但時代標(biāo)識為明朝。王十朋是宋代著名人物,這個錯誤就有點離譜了?!端囄闹尽匪浲跏笞髌凡恢挂皇?唯獨此處時代有誤。再如“五絕”中所收凌如煥《香溪》“溪女浣春妝,溪流濺粉香。分明一奩鏡,不照漢宮王”。凌如煥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的進士,沒有一絲明代遺老遺少的成分,但《藝文志》卻將他放在明人之中。
誤書是指地方志收錄作品時出現(xiàn)文本錯誤(非異文)。這種舛誤如有其他文獻可作版本校勘,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并訂正,若該作品僅見于地方志,則很難被察覺,訂正難度更大。比如《藝文志》所收錄的劉一儒組詩《秋日同熊憲使韓憲使張助甫藩參何國珍水部吳約卿侍御尋三游洞分賦四首》。
劉一儒字孟真,一字小魯,夷陵人(今宜昌市西陵區(qū)),身歷嘉靖、隆慶、萬歷三朝,曾任刑部侍郎,官至南京工部尚書,謚“莊介”。據(jù)《千頃堂書目》,劉一儒著有《瑞芝堂集》三卷,今不存[8]599。這組詩的第一首亦見于康熙《湖廣通志》,題作《秋日尋三游洞分賦》[9]卷四九。四首完整載錄者,則只有乾隆《東湖縣志》(同治《續(xù)修東湖縣志》同)和《宜昌府志》,除了正文個別字有異文,兩志文本基本一致,但它們的題目中隱藏著不易發(fā)現(xiàn)的錯誤。
從現(xiàn)存詩題看,除劉一儒外,同游者共五人,其中“張助甫藩參”(張九一,字助甫)、“何國珍水部”(不詳)、“吳約卿侍御”(吳守,字約卿)三人,稱謂都是“姓+字+職務(wù)”,而“熊憲使”、“韓憲使”兩人則是“姓+職務(wù)”,明顯不一致,肯定有問題。經(jīng)筆者考證,熊憲使即熊琦,字憲韓,詩題應(yīng)為“熊憲韓憲使”,《東湖縣志》和《宜昌府志》衍一“使”字,就變成了兩個人。這個錯誤,《宜昌府志》也是沿襲乾隆《東湖縣志》。
“憲使”在明代用來稱呼提刑按察使司長官??贾滴酢逗V通志·職官志》,有明一代曾任湖廣按察使司正副使者:韓姓僅一人,韓孫慶,字君博,浙江慈溪縣人(天啟、乾隆、光緒《慈溪縣志》皆作“韓孫愛”),萬歷二十九年(1601)進士[10]卷八。熊姓有二人,其一為熊逵,字于漸,江西清江縣(今江西樟樹市)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11]卷七,他任湖廣按察副使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前后[12]卷四百十七,7239。其二為熊琦[9]卷一五。熊琦是江西南昌縣人,乾隆《南昌縣志》有傳,節(jié)錄如下:
熊琦,字憲韓。嘉靖丁未進士,任滁州知州……秩滿,遷刑部郎中。緹騎陸炳有寵于上,從人擾民,琦置之法,陸銜恨,出琦為廉州知府。琦捐俸筑包家塘百余里。狼賊入寇,琦親冒矢石,手刃數(shù)十人,賊遂潰。士民德之。擢福建左參政,平島寇曾一本,以功轉(zhuǎn)福建按察使,賜白金文綺,任布政。推升寧夏巡撫,未任卒。[13]卷一九
該傳中沒有提及熊琦任職湖廣的經(jīng)歷。據(jù)《穆宗實錄》卷十七:隆慶二年二月癸未,升湖廣按察司副使熊琦為福建布政使司左參政[14]卷一七,462。則熊琦隆慶二年(1568)以前曾任湖廣按察司副使,并由此職升任福建左參政,這段經(jīng)歷可補《南昌縣志》之遺。再以張助甫的生平經(jīng)歷為參照,熊逵、熊琦、韓孫愛三人中,與張氏同尋三游洞者只可能是熊琦。
張助甫即張九一,字助甫,號周田,河南新蔡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張九一是明代文壇復(fù)古派“后五子”之一,有《綠波樓集》傳世?!睹魇贰肪硪话倨呤濉段脑啡酚袀?極其簡略,其生平詳實見李維楨所作之墓志銘。張九一在湖廣任職的經(jīng)歷大致如下:
明年(按:嘉靖三十二年,1553),成進士,時甫勝冠耳。除知黃梅縣……(由廣平郡丞)稍遷湖廣按察司僉事,治巴陵(按:今湖南岳陽)……施州夷酋黃中叛,合川、湖兩省兵剿之,監(jiān)司爭功罪,屢年不決。上命按臣會勘,湖廣則屬先生。先生開誠布公,得其翔實,功罪不相掩,議乃定,而更區(qū)畫方略,以善其后,迄今賴之。是行也,往來巫山、西陵間可半歲,得詩多而奇,評者謂如少陵之有夔州也。已于事而竣,稍遷右參議,而被勘者與前不任勘者復(fù)為蜚語中先生,當(dāng)調(diào),先生心獨喜:“吾重違家大人之命,隨牒遠(yuǎn)方,今且有辭,歸而侍膝下色養(yǎng),三公安足易乎!”(遂歸)[15]卷九十二
張九一升任湖廣按察司僉事,時間在嘉靖四十三年(1564)[16]卷七。明廷平定黃中事變,是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12]卷五百五十五,8938同年九月,給事中舒化提議由湖廣、四川兩省巡按御史從實勘奏功罪爭議[12]卷五百六十二,9009-9010。張九一作為湖廣按察司官員,參與會勘此事。據(jù)張九一詩歌所記,他從夷陵出發(fā),沿著三峽,水陸兼程,經(jīng)秭歸而抵達(dá)巫山,至少在秭歸時,曾與熊憲副同行,有《過荒口同熊憲副望歸州》《同熊憲副登秭歸樓分韻二首》諸詩①。毫無疑問,這個熊憲副就是時任湖廣按察司副使的熊琦,亦即劉一儒詩題中的“熊憲韓憲使”。熊琦當(dāng)時是張九一的上司,事后,兩人都因此而升職。劉一儒詩中稱張九一為“藩參”,即李維楨《墓志銘》所說的“右參議”,而張九一從湖廣按察司僉事升任湖廣右參議,是會勘結(jié)束之后的事,鑒于張九一在隆慶二年(1568)就罷歸里居[16]卷七,且熊琦也于此年二月升任福建左參政,所以這組詩應(yīng)創(chuàng)作于隆慶元年(1567)秋天。
前文考辨《藝文志》誤書例時,曾提及張九一在夷陵及三峽所作的系列詩歌,這些詩作甚至被李維楨譽為如同杜甫夔州詩。張九一是明代著名文人,他與宜昌的這段詩緣,從“在地性”原則出發(fā),都可納入宜昌地方文學(xué)的視閾,成為后世地方志選錄作品的來源。故本文不嫌冗贅,將這些作品考錄如下:
張九一在宜昌所作詩,從題材上可分為兩類:一,與劉一儒、吳守等宜昌文人應(yīng)酬唱和之作;二,行役抒懷之作。其中應(yīng)酬唱和之作有:
1.《七月廿八日夜飲子真別業(yè)見殘月因賦》:
漏盡懸殘月,杯干倒接 。明河低自照,烏鵲暗須移??屠飬倾^色,閨中桂葉眉。纖纖霄漢上,千里共相思。
2.《題劉子真東山草堂三首》:
世路黃塵合,名園紫蕨肥。孤亭邀落日,五柳帶空扉。山抱風(fēng)云長,秋隨雁鶩歸。更臨池上酌,積翠滿人衣。
亂木浮煙霧,高臺下瀑泉。江虹寒自出,楚雨暮長懸。策杖龍依步,彈琴鳳在弦。張衡殊不樂,吾欲賦《歸田》。
急峽銜江轉(zhuǎn),遙天落電長。乾坤千里盡,身世一壺藏。辟谷松俱赤,談兵石競黃。懸知高臥起,此地未能忘。
3.《劉子真摘桂花見貽》:
劉安自種淮南樹,遺我新花亦可憐。留得花身當(dāng)畫閣,娥眉纖葉兩娟娟。
4.《秋日同吳約卿劉子真尋三游洞四首》:
峽口風(fēng)高萬木秋,千盤危磴枕丹丘。石門雙抱青云立,乳竇齊含白雪流。仙侶月明歸鶴吹,秦人花落到漁舟。素書不為名山秘,物外還期汗漫游。
夷陵山色郁嵯峨,抱臂探奇冒雨過。峭嶂南垂朱鳥影,懸流西瀉錦江波。天旋圓闕芙蓉并,石圻飛梁薜荔多。勝跡自標(biāo)元白后,千秋今擬續(xù)高歌。
倚杖峰頭碧漢斜,依稀天末見人家。送書不到中原雁,泛斗空悲使者槎。尊里春醪霞一色,林間石鏡月重華。援琴為奏清商曲,萬壑西風(fēng)落桂花。
歸云漠漠帶飛鴻,一徑寒花夕照中。嘯木玄猿行處合,撲衣山翠坐來空。石為樓閣開天上,雨挾虹蜺掛澗東。把酒莫教西日墮,吾將絕壁馭清風(fēng)。
從《秋日同吳約卿劉子真尋三游洞》可知,劉子真即劉一儒,當(dāng)時同游諸人應(yīng)該都有同題之作。劉一儒“東山草堂”所處之東山,就在今宜昌市區(qū)的東山公園一帶,劉一儒死后也葬在此地,遺址猶存。
5.《奉和劉選部邀吳侍御入夷陵之作二首》:
蟬聲落木近中秋,何處懷人不可愁。最恨上江風(fēng)浪惡,為君呼作向西流。
風(fēng)煙百里坐相望,春草孤吟幾斷腸。明月峽邊吹玉笛,關(guān)山倍覺此宵長。
6.《遲約卿不至戲柬劉吏部促之二首》:
片云俄起大江間,疑似孤帆天外還。走向江頭覓消息,那看云盡化為山。
風(fēng)高峽水挾飛龍,八月仙槎未可逢。也道江邊十二背,解為云雨似巫峰。十二背在荊門山,言與江背也。
選部即吏部,從嘉靖四十一年(1562)至隆慶元年(1567),劉一儒皆任職吏部,歷考功司主事,稽勛司、驗封司、考功司、文選司員外郎,稽勛司、驗封司、考功司郎中[17]卷一百三十二,208,故張九一稱其為“吏部”或“選部”。吳守,字約卿,宜都縣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進士,歷官中書科舍人、知南直隸太平府,以詩名時,有唐人之音[18]卷十。又據(jù)《世宗實錄》:嘉靖四十年(1561)十月癸未,吳守等人由試監(jiān)察御史轉(zhuǎn)實授[12]卷五百二,8308。這也是吳守稱“侍御”的緣由。
7.《劉選部臥病東山詩以訊之二首》:
東山杳靄白云間,謝傅登臨且未還。聞道山中多桂樹,不知秋色共誰攀。
雪霽西陵薜荔春,澄江如練月如銀。山公不作明光啟,野竹青青臥酒人。
隆慶二年(1568),劉一儒升任南京太常少卿,順道回夷陵省親,五月途經(jīng)襄陽,與好友趙賢、劉存義相聚于習(xí)池②。后來一直在家養(yǎng)病,直到隆慶四年(1570)改任大理寺左少卿,才重新赴任。此詩應(yīng)作于劉一儒居鄉(xiāng)養(yǎng)病期間,此時張九一也處于罷官里居狀態(tài),詩雖不在宜昌作,但仍與宜昌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故亦錄全文。另外張九一還有《寄劉小魯三首》(尺牘)、《誥封大理寺卿劉翁誄》等文章,后者是祭奠劉一儒父親之文,皆僅錄題目。
張九一在宜昌的行役抒懷之作,數(shù)量更多,藝術(shù)成就更高,詩得江山之助,古人誠不我欺也!
8.《歲暮夷陵得見甫弟書卻寄》二首:
一自稱開府,何曾解避人。眼看雙日月,出沒在車輪。
片月羈人影,哀猿不肯休。今宵三峽水,分作斷腸流。
張九一有兩個弟弟,亦皆能詩:張九二,字見甫,例授長垣縣丞。張九三,字乾甫,以貢生官遷安知縣[19]卷七。
9.《發(fā)夷陵渡江》:
中流聞過雁,飛楫破朝氛。日下云如駛,江間峽似分。他鄉(xiāng)悲失路,客子重離群。萬里湖南水,灘灘識使君。
10.《峽口山》:
不測荒蹊路,俄驚一峽長。高天匹練色,亭午片時光。禹鑿峰雙辟,秦鞭石亂翔。遠(yuǎn)游身萬里,深覺犯垂堂。
“峽口山”在西陵峽口,“兩岸壁立,蜀江西來,漩渦最惡”[20]卷七十八,3681,今屬宜昌市夷陵區(qū)。
11.《度鬼門關(guān)是山行最險處》:
奔峭四無鄰,艱危愁殺人。猿猱懸影偏,豺虎送蹄新。旗轉(zhuǎn)交虹帶,車催借日輪。何須臨絕頂,遙望已傷神。
“鬼門關(guān)”的可能之地有二:歸州舊有“鬼見愁”,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地皆險僻”。又有“空舲峽”,亦名“空泠峽”,在州東四十里,“懸?guī)r削立,飛猿不能渡”[21]卷一,其下為崆嶺灘,俗諺所謂“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guān)”。兩地皆屬今秭歸縣。從張九一的行程來看,“空舲峽”距離楓竹坪更近。
12.《下鬼門關(guān)入楓竹坪》二首:
寥落開荊渚,盤旋郁蜀都。人家緣壁轉(zhuǎn),樵徑入林無。斷石萋霜草,回流走夜珠。何當(dāng)辭世網(wǎng),卜宅著《潛夫》。
行役何時已,勞歌意有余。山田多種秫,石澗不生魚。桐子珠爭綴,楓林錦自踈。故鄉(xiāng)休更問,難得武昌書。
“楓竹坪”應(yīng)即今秭歸縣西陵峽村風(fēng)竹坪。
13.《鉆天巖眺》:
鳥道躋攀入,蠻煙黯慘生。高秋夔子國,落日杜鵑聲。樹杪繩橋直,云間火井明。昭君村在眼,駐馬一含情。
“鉆天巖”,今無考,當(dāng)在秭歸。“昭君村”,據(jù)白居易《過昭君村》自注:“村在歸州東北四十里”[22]847。
14.《夜行九灣道中》:
遙林歸鳥急,游子暮何之。跡類秋蓬斷,身同露葉危。落霞吹錦水,新月上峨眉。茲夕張衡賦,何如宋玉悲。
“九灣”在今秭歸縣九畹溪之九畹溪河段,《水道提綱》云:“又東有花橋水自南來注之花橋水出花橋鋪東,白沙驛西北流,防西來之九灣及周坪二水,又北入江?!盵23]卷九
15.《過荒口同熊憲副望歸州》:
東井懸雙使,西川傍百蠻。心摧九折坂,力盡五丁山。擾擾干戈際,戎戎瘴癘間。忽聞傳戍鼓,來自下牢關(guān)。
“荒口”即今秭歸縣荒口坪村。“下牢關(guān)”在今夷陵區(qū)下牢溪口,三游洞亦在此地[20]3682。明代歸州和夷陵州為同級行政區(qū)劃,歸州的歷史沿革大致如下:唐武德間始置歸州,轄秭歸、巴東二縣。天寶初改巴東郡,乾元初復(fù)為歸州,領(lǐng)秭歸、巴東、興山三縣。五代、宋元以秭歸、巴東屬歸州。洪武時,曾短暫罷歸州為秭歸縣,屬夷陵州,尋復(fù)歸州,轄秭歸、巴東、興山[24]卷一。雍正七年(1729),改歸州為直隸州,領(lǐng)秭歸、長陽、興山、巴東、恩施,兼容美、龍?zhí)兜仁磐了?十三年,歸州裁去直隸,彝陵州升宜昌府,歸州屬宜昌府[21]卷一。宜昌府領(lǐng)五縣二州:東湖縣(今宜昌市區(qū))、長陽縣、興山縣、長樂縣(今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巴東縣、歸州(今秭歸縣)、鶴峰州(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
16.《同熊憲副登秭歸樓分韻二首》:
樓上西風(fēng)鬢有華,憑欄落木滿三巴。山川熊繹開周甸,歲月張騫老漢槎。白日嵐光千雉伏,遠(yuǎn)天江色一龍斜。孤城索漠無人住,惆悵關(guān)門起暮笳。
城頭月出照高唐,城下江波白練光。驚鵲頻翻巫峽樹,征鴻群起洞庭霜。庾公自愛乘秋色,王粲深悲滯異鄉(xiāng)。為借天風(fēng)吹玉笛,招呼黃鶴共翱翔。
秭歸一直是歸州州治所在,縣城多次遷移,張九一和熊琦這次經(jīng)過的秭歸,是嘉靖四十年(1561)發(fā)生地質(zhì)災(zāi)害后遷建的新縣城,位于江北[21]卷二,在今秭歸縣歸州鎮(zhèn)。
17.《玉虛洞八首并序》:
歸州東十五里,山曰兵書峽,水曰香溪,一名昭君溪。由香溪斗折三里許,曰玉虛洞。洞在山腰,洞門內(nèi)舊有晁錯碑,今為土掩。洞左一石莖直上,分為華蓋形。正中絕頂石乳結(jié)成普陀像。洞右一石床去地可二丈許,周圍石須約二三尺許,如龍狀,俗呼曰龍床。洞后復(fù)有一洞,土人云可通八十余里,一池瑩然,上有獨木欲腐,人不敢入。洞中可容千許人,色如純玉,文如細(xì)籀,皆虎豹花卉之象。石罅中處處有泉滴焉,甘如醴,陸羽收之《茶經(jīng)》云。
澗澗輕云岸岸松,青天削出玉芙蓉。江中似有靈鰲至,分得蓬萊第一峰。
昭君溪上發(fā)青蓮,紫翠空濛合暮天。倦客向來耽勝跡,斷碑猶紀(jì)漢時年。
洞口西來一柱分,珠莖錯落散龍文。亭亭千仞垂華蓋,盤繞瀛洲五色云。
明月常留玉女扉,高寒颯沓雪山微。回光忽結(jié)旃檀閣,花雨諸天盡日飛。
散發(fā)蕭然據(jù)石床,周遭燁燁玉鱗長。何當(dāng)洞里生風(fēng)雨,化作驪龍萬里翔。
誰遣春風(fēng)抱玉壺,琪花瓊樹郁相扶。不知天上還何似,已信人間此地?zé)o。
石乳高懸列宿開,亂泉飛度掌中杯。還疑倒卻滄溟水,無數(shù)明珠涌坐來。
翠屏丹樹掛啼猿,水盡山空白鳥翻。卻笑秦人應(yīng)未識,相逢只解說桃源。
“玉虛洞”于唐天寶五年(746)被獵人發(fā)現(xiàn),“玉洞靈泉”為歸州八景之一[21]卷一,故址在今秭歸縣歸州鎮(zhèn)香溪村,已沒入三峽水庫矣!
18.《歸州道中》:
艱難來蜀道,秋盡不知還。復(fù)嶺蟠如浪,回沙擁作山。日殘蟲對語,露重草齊班。時見傳飛檄,深愁虎豹關(guān)。
19.《破石峽》:
石峽何年破,嶙峋傍古城。風(fēng)云開二華,日月避雙莖。岷水秋偏急,巫山遠(yuǎn)漸平。相看回洑處,或恐滯歸程。
“破石峽”在巴東縣東五里,“兩崖如刀劈狀”,與東奔峽、門扇峽總謂之巴東峽[20]3694。
20.《發(fā)巴東》:
風(fēng)激三潮澗,天迷百里荒。山名多借水,人語各依方。晚景黃花嫩,陽陂綠篠長。霏微橫雨色,無乃近高唐。
巴東今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但自唐代以來,巴東多屬歸州管轄(見前文歸州沿革),巴東歷史文化成為《宜昌府志》記載的內(nèi)容之一。
21.《東瀼》:
瀼水來不絕,巴江去若飛。天垂三峽窄,人住兩崖稀。宛宛虹行樹,踈踈雨坐衣。西征渾未已,羨爾暮潮歸。
22.《西瀼》:
東瀼與西瀼,青天對落虹。遠(yuǎn)山虛自應(yīng),流水曲相通。石瀨征帆過,江皋晚樹空。草堂長好在,寂寞傍丹楓。
顧祖禹認(rèn)為東瀼、西瀼是巴東的兩條溪,在縣西北十余里,夾大江東西[20]3694。但長江在此地是東西走向,若夾江,則應(yīng)以南北區(qū)分。據(jù)實地考察,東瀼、西瀼位于神農(nóng)溪入江口兩岸,神農(nóng)溪由北向南匯入長江,東岸為東瀼,西岸為西瀼。今仍有東瀼口鎮(zhèn)、官渡口鎮(zhèn)西瀼口村。
23.《火峰》:
秋色高驚隼,歸云護蟄龍。蠻家穴半壁,鳥道閣危峰。麥隴分青細(xì),楓橋結(jié)綺重。倦游聊自哂,遮莫似臨邛。
“火峰”在巴東縣西北三十里,古時據(jù)險設(shè)寨,名為火峰山寨[20]3694,即今官渡口鎮(zhèn)火峰村。
《綠波樓集》中還有一些作于巫山等地的詩歌,因不在宜昌古今疆界內(nèi),故本文暫未輯考。另有數(shù)首作品雖與上文所錄詩歌編在一起,但沒有線索可考定其地,也只好割愛。
同治《宜昌府志》和乾隆《東湖縣志》都收錄了張九一兩首七言律詩《葛道山》《黃陵廟》?!案鸬郎健?一名孤山,外臨大江,峭削聳秀,相傳為晉葛洪煉丹之所,故名[7]卷六,即今點軍區(qū)磨基山?!稏|湖縣志》與《宜昌府志》對黃陵廟的記載相同:“黃陵廟,祀禹及鎮(zhèn)江王,在西塞壩,明州判秦云建,崇禎十五年(1642)及康熙十八年(1679)重修。一在三斗鋪,一在黃牛峽,兼祀黃牛,漢諸葛亮建,有碑記,歷代重修?!盵7]卷十此二詩《綠波樓集》未收,可據(jù)之補遺。
注釋:
① 參見張九一《綠波樓集》,萬歷刻本,卷二《發(fā)夷陵渡江》至《巫山漫興四首》、卷五《玉虛洞八首并序》《巫山送胡正甫歸泰和時正甫以病乞還山四首》《于巫山得乾甫弟漢陽書卻寄三首》諸詩。
② 參見劉一儒《習(xí)池聚樂記》,(明)吳道邇修《襄陽府志》卷四十七《文苑五》,萬歷十二年刻本;(明)雷禮《國朝列卿紀(jì)》卷一百三十二《劉一儒紀(j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