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
隨著“雙減”政策的不斷實行,教育體系發(fā)生了許多的變化,這讓許多教師對教學目標更加明確。為了有效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教師對數學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改良,以便于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減負增效。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有效提高自身的考試成績,另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師就要抓住這兩點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讓學生能夠有效提高數學的學習能力。因此,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師要改變從前的教學觀念,采用“創(chuàng)新式”教學方法,對數學學科不斷深化改革。本文圍繞“雙減”政策下的小學數學如何減負增效進行了現狀分析,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
一、“雙減”背景下先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雖然減輕了學生的許多負擔,但從目前的教學形式來看,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現狀不是很好,其影響有如下幾方面:第一方面,由于學生對數學學科不感興趣,導致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能夠集中注意力,如:有的學生會在課堂上睡覺、搞小動作、吃東西等,還有一些同學可能表面上在聽課,可是心里卻在想別的事情,這樣會使學生不能在一個精神集中的狀態(tài)下全神貫注地學習。如果教師不能夠對這種現狀進行有效調整,會讓學生越來越偏離數學學科的學習,從而不能對數學減負增效。第二方面,由于數學的教育方法枯燥無味,使原本就很單一的數學學科變得黯淡無光,要想讓數學學科變得生動形象,這就要求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在以前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只能單方面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基本,不能讓學生全方位掌握數學知識,更何況教師不能將數學學科與生活實際相互聯系,這使學生學到的數學知識不能得到實踐,從而使學生不能加深對數學的理解。第三方面,由于學校和家庭的溝通少之又少,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家庭是學生生活的地方,也是學生學習的關鍵。由于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缺乏,而且有的學生家長過于注重教師的教學引導,反而忽略了學生自身,這使學生的數學學習受到了嚴重的阻礙。與其說家庭是學生學習的左手,那么學校就是學生學習的右手,只有兩只手一起活動才能夠讓學生的身體活動起來,這也就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因此,從以上方面對數學學科的現狀進行分析,讓許多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讓許多教師能夠有效落實“雙減”政策,讓學生對數學學科減負增效。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策略探究
(一)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培養(yǎng)學習能力
為了有效落實“雙減”政策,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能出發(fā),從而構建高效的學習課堂,有效促使小學數學減負增效。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全身心地學習,教師采用了數學情境教學活動,有效發(fā)揮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大腦的潛能,但是又由于小學生的年紀比較小,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說不能夠從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因此,通過對學生創(chuàng)設數學教學情境,既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又能夠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這便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例如,以五年級下冊教材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jié)課內容為例,數學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從而全方位學習數學知識。首先,教師可以把生活中和“長方體”與“正方體”有類似形狀的物體帶到課堂中,讓學生能夠通過實物來學習數學知識,有利于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和“正方體”和“長方體”相類似的視頻,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理解,這樣就可以使小學的數學學科變得生動形象起來,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這節(jié)課“長方體”與“正方體”定義的講解,和學生一起互動分析概念,分析“什么是長方體?什么是正方體”,由此,使學生融入到了課堂的學習中,有效地促進了小學數學減負增效。
(二)運用討論教學,激活探究氛圍
為了有效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教師就可以隨著“雙減”政策的實行,更改從前的教學模式,對數學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之間通過討論,有效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讓枯燥無味的數學學習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的教學活動中。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明確學生會隨著教師的形象變化而決定學與不學,所以說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非常重要,教師要嚴肅認真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學,做學生的朋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對數學的教育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在課堂中活躍思維。
例如,以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節(jié)課的內容為例,教師就可以對這節(jié)課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首先,教師在上課前準備了蘋果,以便于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學習分數,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每四個人分一個蘋果,由此對學生提出:“那么應該怎么分配呢?”有的學生很快就回答:“可以把蘋果分成四塊,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夠擁有等份的蘋果了?!苯又處熡肿穯栒f:“如果將蘋果切成四塊,那么蘋果中的每一塊應該如何用數學進行表達?”并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討論,通過分蘋果,讓學生知道了數學學科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學科可以運用到各個領域。而且,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之間能夠積極討論,并通過學生間的積極討論,高質量地回答問題,使學生主動融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也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有所提高,進一步實現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減負增效,既讓學生沒有負擔地學習,又能有效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
(三)引入數學實踐,培養(yǎng)數學能力
隨著新課程的推進以及“雙減”政策的不斷落實,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從而實現數學學科的價值。教師可以通過將數學學科與生活進行聯系,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有效提高實踐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著手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開展課堂的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全方位掌握數學知識,有效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減負增效。
例如,以數學教材中的《分數除法》這節(jié)課內容為例,教師就可以通過這節(jié)課的內容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通過學習這節(jié)課的知識聯系到生活。首先,教師先給學生展示吃藥的圖片,讓學生通過圖片進行分析。藥物的說明書:一共有十片藥,每天兩次,每次吃1/2片,那么可以吃多少天呢?學生可以通過看說明書中的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可以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接著,教師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試著去算一下這道數學題,通過這樣的實踐教學,便可以強化師生之間的交流,鼓勵班級的學生進行積極的探討,預設1,可以計算出一天吃多少片,式子為×2=1(片),由此再計算整盒能夠吃多少天,式子為10÷1=10(天);預設2,可以先算出這盒藥能夠吃幾次,式子為10÷=20(次),然后再計算可以吃幾天,式子為20÷2=10(天)由此也計算出了問題的答案。通過這樣實踐教學的方法,與生活中的問題緊密相連,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還學到了分數除法這一數學知識。
(四)整合信息技術,建立高效課堂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如果學生對數學學科不感興趣,那么會讓學生越來越偏離數學學科的學習。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著手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教師一味地采用“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數學學科不感興趣,這樣只會讓學生被動地學習。所以,教師要想學生主動學習數學學科,就要打破舊傳統的局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進步。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使學生在一個活躍的狀態(tài)下學習,有效實現數學課堂的減負增效。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以數學教材中的《圓柱與圓錐》這節(jié)課內容為例,教師就可以將長方形的展開圖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思考,通過旋轉會得到一個什么樣的圖形?在學生思考后,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演示圖形的旋轉過程,這樣就能夠更加直觀地看到圓柱這個圖形,讓學生知道將長方形展開通過不斷地旋轉能夠看到圓柱這個圖形。趁著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教師借著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圓錐的圖片,讓學生思考是什么圖形旋轉一周得到了圓錐,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引導:“同學們可以思考一下,從正面看到圓錐是一個什么圖形呢?”教師的這一句話瞬間讓學生想到了一個圖形,學生回答道:“三角形”。由此得出了結論:圓錐可以看成是一個三角形繞它的一條高旋轉一周得到的。教師通過采用多媒體設備,構建了高效的數學學習課堂,達到了“雙減”政策實行的目的,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主動融入到數學學科的學習中,有效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果。
(五)提高作業(yè)質量,踐行減負增效
數學學科是邏輯性比較強的一門學科,所以,這就要求學生要對數學學科有一定的掌握基礎。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數學公式。許多教師認為學生只有不斷刷題才能夠有效提高成績,但是這樣反而沒有什么效果,而且還造成了成績下降的結果。數學教師要為學生布置一些有意義的作業(y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yè)。因此,教師通過對學生布置一些有意義的數學作業(yè),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作業(yè)質量,有效實現了數學課堂的減負增效。
例如,小學教師以數學教材中的《扇形統計圖》這節(jié)課的內容為例,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生的興趣出發(fā),為學生布置一些有意義的作業(yè),讓學生主動去完成,教師先對學生進行扇形統計圖的講述,讓學生對扇形統計圖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接著教師通過為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提高數學的學習質量,教師將扇形與數學問題相整合,學生通過研究扇形圖回答問題,這樣豐富多彩的扇形圖很容易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能夠積極回答上述問題,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減負增效。
總而言之,在“雙減”政策的落實下,該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減負增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解決的,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一起努力學習,才能夠從整體上看到學習效果。為了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斷落實教學政策,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一個放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這樣使學生不容易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產生負擔,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從而有效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減負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