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高明 王曉宇
(臨泉縣白廟鎮(zhèn)孟樓小學 安徽阜陽 236400)
用科學的眼睛探索世界,讓科學的雨露浸潤心田?!翱茖W”不僅關乎社會發(fā)展,也是助力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教育工具。同時,“雙減”政策不僅要求減少學生的課后作業(yè),也對課堂提質提出要求。因此,教師需要以“雙減”政策為導向,以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進行探索和實踐,著力通過課堂教學、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提升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提質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科學實驗引領學生參與科學探索;通過問題的設置鼓勵學生合作探究,通過微課播放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此外,在課堂練習提質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本練習夯實學生知識基礎,通過延伸練習拓展學生科學眼界。最終,每一個學生都將在“雙減”政策下的小學科學課堂中掌握科學知識、提升探究能力、拓展科學眼界、發(fā)展科學素養(yǎng)。
為了踐行“雙減”政策對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提質要求,教師需借助小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手段,吸引其注意力,提升教學效率。
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的形式進行引領,將科學課本上的相關知識以情境創(chuàng)設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和傳遞,借此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建立興趣,就能夠積極跟隨教師的引領參與不同學習環(huán)節(jié)的探索,并在此過程中取得理想的知識學習效果。教師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切實提升科學課堂教學質量,而學生也順利完成知識掌握。
例如,在學習《我們知道的動物》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的形式進行引導,以此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詢問:大家去過動物園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應:去過!教師追問:大家想不想跟隨老師一起再次參觀一下動物園,看看里面有哪些動物是我們熟識的?學生:想。于是,教師借助大屏幕展示多張圖片,其中分別展示出動物園當中的不同展館,引領學生觀察種類豐富的動物,鼓勵學生在情境中說一說哪些動物是自己認識的,這些動物都擁有哪些特點和生活習性。經(jīng)過情境的體驗和趣味觀察,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fā),并在后續(xù)的問答環(huán)節(jié)積極舉手介紹。有的學生表示自己在“熊貓館”當中看到了大熊貓,這是一種依靠竹子生活的動物;有的學生表示自己在“獅虎山”看到了大老虎,這種動物很兇猛,跟我們人類一樣是哺乳動物;還有的學生表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是海洋館當中的海豚,因為這種動物很親人、很通人性,是一種生活在海洋當中的哺乳動物。學生在情境中積極參與、認真體驗,努力從情境中汲取知識養(yǎng)分,能夠將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結合,也能夠使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趣味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在興致盎然的狀態(tài)下主動參與情境體驗,并從中獲取了與動物相關的很多信息??梢姡柚榫硠?chuàng)設,教師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對于小學科學課堂的參與興趣,促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主動學習、積極體驗,并將自己從情境中收獲的知識展示出來,繼而應用在后續(xù)的科學知識學習環(huán)節(jié)中。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需要借助科學實驗為學生營造實踐環(huán)境,鼓勵學生結合科學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進行動手操作。憑借教師的積極引領和學生的認真探索,每一項科學實驗活動都將為學生的科學認知奠定基礎,也能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強化動手能力。
例如,在學習《水的三態(tài)變化》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將班級中的學生領到學校的科學實驗室,結合課本上的實驗知識進行教學。學生一看到實驗室當中琳瑯滿目的實驗器材就十分興奮,并在教師的引領下逐一回顧了燒杯、鐵架臺、石棉網(wǎng)、酒精燈、小冰箱等不同的實驗器材,對整個實驗操作過程摩拳擦掌。接著,教師邀請學生參與實驗,并要求學生按照“液態(tài)水變成水蒸氣”“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液態(tài)水凍成冰塊”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和觀察。在學生的自主實驗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不僅能夠按照要求完成不同的實驗步驟,還能夠在實驗中弄清楚很多科學疑難點。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表示“氣態(tài)水是看不到的”時,學生表示不解,認為空氣中能夠看到的白色霧氣就是氣態(tài)水(水蒸氣)。但是,在其動手實驗時,才意識到氣態(tài)水冷卻變成小水滴的過程才會出現(xiàn)“白色霧氣”,而自己日??吹降钠鋵嵤且呀?jīng)成為液態(tài)的“水”。在實驗中,學生自己動手、不懂就問,整個實驗室呈現(xiàn)出“你追我趕”“愈挫愈勇”的學習氛圍。此外,這種邀請學生親自動手探究的科學學習過程,比單純的講授式課堂更具魅力,也能夠幫助學生在實踐中解決科學知識學習的各種難點,促使學生順利完成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實現(xiàn)動手實踐能力的優(yōu)化。
教師需要以科學問題的設計為學生明確合作方向,鼓勵學生在科學問題的引領中積極發(fā)表個人觀點、聆聽他人意見。憑借合作探究的認真參與,學生不僅能夠理清科學問題的原貌,也能憑借自主分析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同時,科學問題的合作探究不僅能夠為學生指明科學學習的基本方向,還能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探究自信以及合作意識。
例如,在學習《溫度和溫度計》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上設置了多個科學問題,鼓勵學生在小組中針對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在教師提問“什么是溫度”的時候,學生快速針對問題投入小組互動中:有的學生表示溫度就是衡量物體是冷還是熱的一個標準;有的學生認為溫度就是判斷物體冷熱程度的“風向標”;還有的學生表示溫度其實更像一個“指示牌”,能夠幫助我們明確物體的冷熱。學生在小組中熱烈互動、積極探討,共同針對科學問題進行分析且得出了相對正確的答案。接著,教師就針對溫度計設置了一系列問題,包含但不限于:你知道什么是溫度計嗎?你了解溫度計需要怎樣讀數(shù)嗎?你認為我們在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溫度計上最低和最高分別能測量多少度?上面的每一個小格代表什么?為了幫助學生更有效的理解溫度計、解決科學問題,教師為每一個小組分發(fā)了一支溫度計,鼓勵學生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認真觀察和互動討論。在教師的引領中,學生不僅憑借科學觀察了解了相關現(xiàn)象,也在小組合作討論當中突破了教師提出的科學問題,順利掌握了相關知識??梢?,教師憑借問題的引領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能夠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營造出高質課堂,促使學生順利完成知識學習和科學問題突破。
通過觀察和總結,教師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在完成科學知識學習后通常無心參與知識回顧,這在無形中導致學生失去了在知識總結環(huán)節(jié)進行查漏補缺的機會。為了減少這些問題,教師在帶學生完成科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后,就要憑借微課這種趣味化的知識展示形式進行總結和回顧。微課通常較為簡短,能夠通過三到五分鐘的短視頻形式帶領學生回顧科學課堂上學習的相關知識,也能夠使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快速完成知識回顧和查漏補缺。最終,學生將借此高效完成知識復習、全面掌握科學知識。
例如,在學完《做一個指南針》這部分知識之后,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完成課堂學習科學知識的回顧和總結,就借助微課進行課堂展示,引領學生在微課直觀的知識資源觀賞中進行查漏補缺。在微課當中,學生不僅能夠回顧以往所學的關于磁力、磁極的相關知識,也能針對自己在課堂上所制作的水浮式指南針的步驟進行回顧。在微課當中,學生看到了水浮式指南針的制作過程,其中主要包含制作磁針、安裝磁針、標注方向、調試指南針等基本步驟。微課以短短三分鐘的時間為學生呈現(xiàn)出指南針制作的相關知識原理以及步驟,也帶領學生回顧了當堂科學課程的主要內容,使得學生迅速憑借微課完成了知識的總結復習,也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學習薄弱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查漏補缺。通過播放課程相關微課,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被這種趣味十足的課堂總結形式所吸引,目不轉睛地盯著微課中的內容,能夠認真結合微課所展示的知識內容進行思索,還能夠借此順利完成課堂回顧。由此可見,將微課應用在知識總結環(huán)節(jié),能夠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營造繽紛多彩的知識總結氛圍,促使學生不再抵觸知識的回顧和復習,從而認真跟隨微課進行查漏補缺,取得理想的知識學習效果。
在小學科學課堂提質增效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課堂練習的提質設計。只有優(yōu)化課堂練習活動,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課后作業(yè)、提升教學質量。
教師需要借助科學課本相關練習活動的組織和實施為學生夯實科學知識基礎。對于學生而言,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也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為了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提升科學基礎知識學習效率,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組織課本知識的相關練習,并借此檢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效果,助力學生在此過程中完成基礎知識的夯實,為后續(xù)較高難度的科學探究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在學完《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這部分知識之后,教師在課堂上借助幾分鐘時間引領學生開展課本知識的相關練習。教師展示的課堂練習包含但不限于:
1.在我們的科學實驗中,杯子中的鹽能夠一直溶解嗎?
2.什么是飽和溶液?
3.如果想要將溶解的鹽再次分離出來,我們需要怎樣做?
在課后練習的引領下,學生積極進行練習,希望將自己在課堂所學的科學知識應用到練習題目的解決中。有的學生對于知識掌握得較為嫻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解決上述練習題目;有的學生存在知識薄弱環(huán)節(jié),于是積極向其他同學和教師求助;還有的學生不僅能解決練習題,還能夠為他人提供幫助、針對上述練習題進行講解和分析。最終,學生借助課本練習題目完成了知識的應用,也在此過程中夯實科學基礎、建立起良好的知識學習與應用能力。
科學延伸練習不僅能夠為學生的科學學習增加色彩,也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個人眼界。因此,教師在基礎教學結束后可以開展延伸練習,并通過這項練習活動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營造具備延展性的練習探究和知識學習氛圍。教師需要以課堂教學知識為基礎,以延伸性練習活動為內容進行課堂組織,并借此引領學生體驗不一樣的科學探究氛圍,促使學生在練習中了解更加多元的科學知識、實現(xiàn)眼界的拓展和思維的開闊。
例如,在學完《聲音是怎樣傳播的》這部分知識之后,教師借助延伸練習的安排為學生拓展眼界。教師布置的延伸練習主要為:
我國一直致力于探索太空,因其廣袤無垠一直是國人的心之向往?,F(xiàn)在請你思考,太空中有聲音嗎?如果有,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同時,因為這個問題具備一定難度,教師鼓勵學生在回家后通過網(wǎng)絡、書籍查找資源。在后續(xù)的練習反饋中,教師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學生都發(fā)現(xiàn)了“真空不能傳聲”這個科學現(xiàn)象,且在拓展練習中實現(xiàn)了知識眼界的拓展、充分感受到自然科學的奇妙??梢姡由炀毩暬顒拥陌才?,不僅能為學生營造愉快的課后科學探究氛圍,也能幫助學生在愉快的學習參與中實現(xiàn)眼界的拓展和科學思維的開發(fā)。
綜上所述,小學科學教師需要充分踐行“雙減”政策的指導要求,通過課堂教學以及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的提質,為小學生營造精彩十足的科學探究氛圍,幫助學生在參與科學知識學習的同時實現(xiàn)科學探究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的健全。同時,教師需要充分考量班級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并據(jù)此進行教學設計,嘗試通過課堂教學、課堂練習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提質增效為學生營造高效課堂。經(jīng)過教師的認真設計和學生的積極配合,每一項科學課堂實踐活動都將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學生也將充分領略科學的魅力和精彩,借助科學的雨露浸潤心田,學會用科學的眼光審視世界。最終,每一位學生都將成長為熱愛科學實踐、了解科學知識、具備科學素養(yǎng)的優(yōu)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