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特殊教育學校 張曉蘭
在語文教學中,“說”的能力訓練是讀寫的基礎,是語言訓練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智障學生大多在口語表達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何提高智障學生“說”的能力,是智障學生語言能力訓練的基本內容,是智障學生教育的一個難題。如今,生活化的智障教育教學理念促使我們迫切解決這一問題,好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為自身服務,更好地融入并適應社會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在不斷的實踐研究中總結方法和經驗。筆者結合課堂教學一直在這方面努力,總結了一些實踐認識,希望能和同行共享。
智障學生中存在許多學生不肯說、不愛說的情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如性格內向、膽小、口腔運動受限、緊張或口吃,還有的是他們難以很快聽懂別人說的話,即使有時聽清了也不理解含義,從而形成恐懼、焦慮、自卑等心理障礙而不愿說話,總讓別人去猜測他們的想法。
對于這類學生,我們更多的是要給予關心、理解、引導與幫助,著名小學教育家王企賢曾說:“要說什么經驗嘛,也很簡單,只有一個字,就是愛。”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呢?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熱愛兒童?!?/p>
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接近學生,和學生交朋友,一起玩耍,走進他們的心里,讓他們接受你,然后逐漸進行語言溝通,使他們逐步想說,并慢慢地敢說、愛說。
筆者班里有一個學生剛來時不說話,遇事就拍桌子,筆者知道她不是在發(fā)脾氣,而是想要表達什么。筆者就試著根據她的表情、動作揣摩她想干什么,再用語言強化。如:“你是不是想上廁所?”當她點頭認可后,教師問:“你會說上廁所嗎?”她回答:“會。”“下次你告訴老師想上廁所,好不好?”逐漸地,這個學生改掉了拍桌子表達的壞習慣,開始用語言和教師交談了。當然,對于一些口腔運動受限的學生我們還需要借助醫(yī)學的輔助治療,通過修補口腔手術、舌操等來改善他們的說話能力。
智障學生“說”的能力不足,語言表達不夠完整,教師要教給他們“說”的方法,讓他們會“說”。
首先,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制定不同的目標。智障學生有的根本連音都發(fā)不出,更別提讓他們說完整的句子了,教師要從發(fā)音開始教起。兒童語言能力主要是后天學習得到的,基本的學習形式是模仿,學習語言的一般規(guī)律是:從聽說話到模仿說話,逐步掌握和運用各類詞語,并按句法規(guī)律表達自己的意思,進而用語言與人交流。所以,在語訓課上,教師要求智障學生先練習聽清語音,仔細觀察教師發(fā)音示范時的口型和舌位,并對著鏡子反復觀察自己的口型和舌位,體會發(fā)音要領,掌握發(fā)音方法,模仿發(fā)音。當模仿正確時,訓練其自發(fā)地發(fā)出正確的音,可以從單音節(jié)詞到詞組到句子再到短文。當學生能夠很容易發(fā)出正確音時,可訓練其在大量不同的情境中發(fā)出正確音,可通過朗讀和對話形式進行,如與他人交談等。據此,教師把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使用頻率較高的字詞進行了分類,分階段為智障學生制定了不同的訓練內容:第一階段,模仿聲母、韻母及音節(jié)的發(fā)音;第二階段,模仿生字的發(fā)音,如來、拿、去、說等動作的名稱;第三階段,模仿單詞的發(fā)音,如鉛筆、本子等學習用品,衣服、帽子、手套等生活用品;第四階段,模仿短語的發(fā)音,如紅紅的太陽,高高的房子;第五階段,模仿教師說一句完整的話,學習簡單的句子,如“我要吃飯,我餓了,我想喝水”等。
為了給智障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組織智障學生開展“我會說”的活動,請他們說出班上同學的名字,說出對父母、對長輩的稱呼,比一比誰說的多。另外,也組織一些“小商店”“小商場”的活動,請同學們做售貨員,教會他們認識物體的名稱,模仿學習字詞、句的發(fā)音。訓練時應循序漸進,以調動智障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另外,教師應以身作則,用規(guī)范化的語言跟學生交流,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模仿學習,提高“說”的能力。揚雄說的:“師者,人之模范也?!敝v的就是教師的榜樣力量,這在說話教學中同樣十分重要。
有的智障學生說話模糊,教師重點是讓他吐字清晰,注意口型的糾正;有的智障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強,但說話不連貫,教師就要求他們在回答問題和講話時要講完整,說話時要說清“誰”“做什么”“什么”“怎么樣”。例如,在“我會上廁所啦”的活動中,我們將程度相近的學生分在一組,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我們將沒有語言表達能力的學生分在一組,制作“沖水”“洗手”等圖片,引導學生聽詞語找出相應的圖片。我們將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的學生分在一組,引導他們看圖片說出詞語。我們將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分在一組,引導他們看圖片講述上廁所的一般過程,并能回答教師的提問或朗誦兒歌。教師還教給學生常用的語言格式,如表達自己的需求時說“我(想)要干什么”;描述實物時說“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劃分段落時說“我是這樣分的……”,概括段意時說“這段的意義是……”。掌握了“說”的規(guī)律和方法,智障學生就逐步會“說”了。
有的智障學生說話時顛三倒四,因此,要教學生說通順的話,通過填空等形式設計有梯度的問題,使答題的難度降低了,有針對性地給予點撥,通過說明語序的規(guī)律,或比較優(yōu)劣對錯的句子,讓學生把話講順,經過反復練習,學生掌握說的方法技巧,慢慢就能說、會說通順的話了。
此外,教師還注意教學生說明白的話,教學生不說重復的話,教學生清晰而響亮地說話。
智障兒童的主要特征就是思維緩慢,反應遲鈍,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調動多種感官和智力因素,拓寬思路,讓學生有話可說。不僅要以課文的內容為材料進行說的訓練,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用學到的詞語說自己的所見所聞,也就是說自己的話。這時教師要多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輕松、融洽的氛圍,幫助學生找到豐富的“說”的內容。
游戲可以營造愉悅的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的這句名言說明了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意義。游戲教學則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教師可采用形式多樣的語言游戲,如“送信”“看病”“購物”“坐車”“找朋友”等,讓學生在玩耍中學習,在游戲的過程中使語言得到訓練和提高,而且豐富了學生“說”的內容。
智障學生認識事物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在很大程度上受直觀情境聯(lián)系的約束,為了擴大智障學生感知事物的范圍,組織他們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如參觀、訪問、游覽等活動,擴大學生的生活范圍,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社會,在與人交往中豐富語言內容,擴大詞匯量,并教給學生更多具體適應社會場所的活動方式、技能,以培養(yǎng)其自信心和成功感。因此,課堂教學之外,教師應多組織他們參加參觀、游覽等活動,開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的感官受到相對強烈的刺激,使他們產生說話的欲望。
在活動中向他們仔細講解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并讓他們重復,促使他們練習說話,讓他們記住什么是孔雀開屏,什么是猴子打秋千,頭上長著長耳朵的是兔子,老虎、大象是什么樣的,等等?;顒雍螅杏媱?、有目的地在課堂教學中指導他們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理解和消化,把活動和訓練說話緊密結合起來,因為學生身臨其境參加了活動,有了實感,在腦海里留下豐富的事物表象,在教師的指導下,他們通過回憶,能把事物的情節(jié)或重點片段敘述出來,通過不斷深入地進行語言訓練,讓他們說出更完整的話,如游動物園后,教師又要求他們把在什么地方看到的,看到了什么連起來說說,經過反復練習,他們能說:“我們在動物園里看到了老虎?!薄拔覀冊趧游飯@里看到了猴子打秋千。”“我們在動物園里看到了孔雀開屏,真漂亮!”……通過回答方式,同學們能用完整的語句表達出他們感知到的事物,這樣的訓練為以后的文字表達和看圖說話奠定了基礎。在每次活動中教師還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公共場所,我們應該注意什么,應該怎樣做?迷路了怎么辦?教給他們適應社會的技能,培養(yǎng)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交往。
同時,日常生活也是學生提高說話能力一個有效的實踐場所。教師可充分利用生活自理,勞動訓練,在具體的穿衣、洗臉、疊被、釘紐扣、洗衣服等訓練中,講清正確動作的要領,講清動作的過程和完成的正確性及完成結果是否符合要求,充分利用訓練內容來擴大兒童語言的范圍,從而提高他們“說”的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還注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并感受周圍的人和事,課堂教學中注意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具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有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