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 怒
沒有一種表情可以描述我們。塑像、畫像和
明星代言(端莊矜持的形象大使),別錯認(rèn)為
是我們。(你捕捉水中魚,總抓不住。兩種
透明介質(zhì)間的折射率騙了你。它不在那兒。)
雙重生活帶給我們困惑。雙關(guān)語。文學(xué)隱喻。
出于禮貌的寒暄??头δ愕幕卮鸹驒C(jī)器人
的自動回復(fù)。尤其是那些漂亮話(拯救世界、
神圣使命、無私奉獻(xiàn),等等)。我們假裝
吃飯睡覺工作,與人握手交談接吻;擺姿勢,
讓人拍照。由我們扮演我們,當(dāng)然很像啰。
得益于人與人之間話語的力量——爆發(fā)力和
表現(xiàn)力,“說”和行為上的默契。而一旦
察覺到唇舌失語,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還有紙上文字
可用。咬破手指,在情書末尾留下一枚鮮紅的
指?。ň桶丛谀阒t卑、親昵的自稱上)。請嘉賓
在留言簿上簽名,引導(dǎo)他們留下幾句友愛、雅致、
雖有些夸張但合乎場合的贈言——他們會配合的。
(選自本刊2022年第六期“詩高原”欄目)
??它c(diǎn)評:
一開始就是判斷:“沒有一種表情可以描述我們”。我完全贊同。“我們”究竟擁有多少種表情?詩人用排除法,表明“我們”不是“塑像、畫像和/明星代言”。這三個名詞的詞義,讀者必須從頭至尾弄清楚。只有弄清楚詞的真正含義,你才能明白詩人的表達(dá)是什么(精確地理解詞語始終都是理解余怒的關(guān)鍵鑰匙之一)。隨后,詩人在括弧里對排除進(jìn)行議論。陳述的同時又對陳述進(jìn)行分析,這種方式或會伴隨詩人一生。緊接著,詩人縮小范圍,從“雙重生活”下手,一路延展而去,把生活的虛假性剝離出來給你看,并且自嘲,“由我們扮演我們,當(dāng)然很像啰”。最后探討話語與失語。嘉賓贈言“雖有些夸張但合乎場合”,但“他們會配合的”。這種批判與前面的自嘲構(gòu)成了呼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