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斐
(菏澤學院人文與新聞傳播學院 山東·菏澤 274015)
被譽為“英國小說之母”的女作家簡·奧斯丁最拿手的莫過于“描寫村莊里的兩三戶人家”,展現(xiàn)鄉(xiāng)紳的生活狀態(tài)、思想價值觀念,描摹鄉(xiāng)村固有的世態(tài)風習。 其后期代表作《勸導》延續(xù)了簡·奧斯丁“二寸牙雕” 小世界里紳士淑女的情感糾葛這一主題,以風景秀麗的厄潑克勞斯鄉(xiāng)舍和凱林奇莊園為故事背景,由女主人公安妮和時隔多年再續(xù)前緣的意中人溫特萊絲上校之間的情感復蘇之路為主線展開。 但小說的意義絕不僅僅局限于動人的愛情描寫和關于情與理的道德說教,而是通過主人公的情感復蘇之路再現(xiàn)了世紀之交社會轉型時期鄉(xiāng)村地區(qū)獨特的人文景觀及內外交困背景下面臨的諸多困境,聚焦共同體意識缺失的焦慮感,暴露了平靜如一湖春水表象下鄉(xiāng)村的暗流涌動。
目前,學界對《勸導》的研究集中在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敘事學等,而對其中流露的共同體情懷鮮有論及。 威廉斯曾提出,英國小說的首要問題在于“對共同體實質和意義的探索”[1]。 深究文本,不難發(fā)現(xiàn),這部小說通過曲折多磨的愛情故事展現(xiàn)了在資本和商業(yè)經濟沖擊下的搖搖欲墜的地緣共同體和階層共同體,與此同時,簡·奧斯丁滿懷深情地懷念農耕時代古老的鄉(xiāng)村共同體,再現(xiàn)了文學家在歷史變遷時期的“共同體情結”。 文中還隱喻了簡·奧斯丁對一個新型共同體的想象和設計——構建一個超越地緣和血緣的, 以友誼為核心的和諧、溫情、有序的精神共同體。
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在《共同體與社會》談及共同體這一概念時,聯(lián)系人類社會發(fā)展歷程,分別以古希臘城邦、近代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為例,指代共同體與社會兩種社會生活方式。 相比于社會機械的構造和建立在理性主義原則基礎上的組合,滕尼斯更推崇立足整體利益、基于情感、相互扶持的有機共同體:共同體代表著“人類意志的完美統(tǒng)一,意味著真正的、持久的共同生活。”[2]33相比于喧囂不已的城市,滕尼斯認為鄉(xiāng)村共同體更強大,更加生機勃勃。 英格蘭士紳文化形塑的鄉(xiāng)村共同體便是基于地緣的共同體,鄉(xiāng)村融匯了多重意義:古樸簡單的生活方式、濃厚的重農親土意識、強烈的家族榮譽感、相互幫扶的人際關系、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價值理念等,這與滕尼斯倡導的共同體理念吻合。 鄉(xiāng)村生活締造了親密無間的生活氛圍和公共領域。
如同工業(yè)文明同城市相聯(lián)系,自然景色總與鄉(xiāng)居生活緊密相連。 《勸導》卻一反常態(tài),細膩刻畫了一個村莊的旖旎風光。 “遠觀厄潑克勞斯莊園,高墻大門,古樹參天,古色古香,整飭優(yōu)美,窗戶周圍爬滿了藤蔓?!盵3]30靜謐的莊園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映照出一派優(yōu)美的鄉(xiāng)村田園美景。 主人公安妮常常流連忘返,順著深深的田間小徑悠然自得漫步,吟詠幾首描寫秋色的詩篇,欣賞沿途的羊群、綠地和田地里農夫勞作的場景,人物、情感、空間融為一體,藝術還原了早期農耕文明的具體樣態(tài),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的狀態(tài)。
更令簡·奧斯丁贊許的是鄉(xiāng)村社群生活踐行的寬容友善、齊心協(xié)力的交往習俗。 如通行的“睦鄰”政策在書中得到了詳細的展現(xiàn)。 與艾利奧特一家比鄰而居的拉塞爾夫人在好友艾略特夫人早逝后,一直盡心盡力地照看其三個年幼的女兒,這是愚蠢自負的艾略特爵士不能比擬的。 拉塞爾夫人對次女安妮關愛有加,在這位教母身上,安妮重新找回了缺失的母愛,很大程度彌補了在自私冷酷的父親那里受到的冷遇。 受益良多的安妮自覺地延續(xù)了這一傳統(tǒng),頻繁來往于厄潑克勒斯,盡力地幫扶體弱的妹妹料理家事,照顧兩個年幼的外甥。 互幫互助、走訪問候在鄉(xiāng)村社群生活里比比皆是,都是淳樸良善的鄉(xiāng)村價值觀體現(xiàn)。 對常年漂泊在外的溫特沃斯艦長來說,鄉(xiāng)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年長者熱情好客,年輕人情投意合,使他的訪友計劃一再延后。 鄉(xiāng)村文化友善互助的交往習俗,與滕尼斯倡導的共同體理念殊途同歸, 也表明了簡·奧斯丁這位來自士紳階層的淑女作家對本階層立場和處事原則的深度認同。
盡管推崇農耕時代的傳統(tǒng)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奧斯丁對其脆弱性和保守的一面同樣有著清醒的認知,時代的變遷、階級勢力的演變使傳統(tǒng)的農耕社會在新興資產階級文化的強力沖擊下舉步維艱,而階層內部的離心力更是使其雪上加霜,古老的鄉(xiāng)村地緣共同體的分崩離析勢不可免。 細究文本,不難發(fā)現(xiàn)作品深層隱含著傳統(tǒng)鄉(xiāng)村與處在變革之中的工業(yè)社會的沖撞及傳統(tǒng)鄉(xiāng)村的衰退跡象:老牌貴族為燈紅酒綠的城市生活拋卻家族榮譽感;固守傳統(tǒng)門第觀念的名門淑女待嫁心切, 卻只能老死閨閣;視功利原則為圭臬的投機者浴火炎炎地覬覦莊園所有權,為達個人目的無所不用其極。 血緣和地緣共同體被現(xiàn)代化進程打破,這些比比皆是的跡象暗喻了舊共同體走向崩解的困境。
滕尼斯將共同體分為相互交織的三類:血緣共同體、地緣共同體和精神共同體。 在奧斯丁生活的時代,紐帶緊密的家庭被賦予崇高的地位,家庭是構成鄉(xiāng)村社群的基本元素,對共同體觀念的形成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血緣是人類最基本的共同體構成形式,親屬代表了親緣共同體內典型的人際關系。 然而, 這一由親屬關系建構的有機共同體卻日趨薄弱。
《勸導》展現(xiàn)的日益疏離的親緣共同體隨之而來的是深深的隔閡和孤獨感。 艾略特爵士和長女伊麗莎白做出舉家遷往巴斯時這一決定時,同去的人選圈定了剛剛結識的出身低賤的克萊夫人,絲毫沒有考慮次女安妮的感受和意愿,向來自私自利的伊麗莎白更是宣稱妹妹無足輕重,“反正到了巴斯也沒人會需要她”[3]28。 這種無視和冷漠令老友拉塞爾夫人憤慨不已,認為這是對安妮的公然蔑視。 安妮卻對這種冷遇習以為常。 “家”本是由溫情、關愛、責任等道德元素構成的共同體,給人帶來心靈歸屬和安全感,而這些是一盤散沙、鮮有交流的沃爾特爵士一家缺乏的。 艾略特姐妹倆僅有一次談話是安妮好意提醒姐姐提防其女友克萊夫人蓄意接近沃爾特爵士一事,然而,由于話語權的不對等,從頭至尾是由伊麗莎白盛氣凌人的強勢的聲音在主導,安妮卻無法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更沒達成預期的設想。 本應推心置腹的家庭成員的一次交流卻不歡而散。 以伊麗莎白為代表的唯我主義傾向不可避免地對共同體產生離心力,維系家庭內部成員的紐帶日益減弱。
家庭關系不和諧則是對鄉(xiāng)村共同體作為“人的意志完善的統(tǒng)一體的巨大威脅。 ”[2]87因為這些打破了“相親相愛的人和相互理解的人長久地生活在一起,安排共同的生活”[2]73的共同體規(guī)律。再聯(lián)系小說中時常出現(xiàn)“陌生”“疏遠”等醒目字眼更顯示出親緣關系的淡漠,人人相敬相愛、親如一家也只能從回顧往昔中找尋。 安妮的孤獨和傷感實則影射出使家庭共同體岌岌可危的現(xiàn)實困境。
地緣共同體建立在現(xiàn)有土地、 耕地的基礎上,由血緣基礎上分化所致。 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鄉(xiāng)民毗鄰而居,共享傳統(tǒng)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道德理念,堅守代代相傳的風俗習慣。 書中的凱琳齊莊園就是基于親屬、鄰里關系形成的一個以鄉(xiāng)紳為中堅力量的地域共同體,爵士小女兒瑪麗與查理馬斯特羅夫的婚姻更是加深了凱琳和厄潑克勒斯兩家人的關系。然而, 隨著18 世紀工業(yè)革命的興起和社會經濟形態(tài)的轉型,古老的凱琳齊鄉(xiāng)間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強有力的沖擊。
士紳價值觀念式微正是這一時期共同體意識缺位的表征。 《勸導》里妄自尊大的沃爾特爵士主動放棄莊園及帶來的榮光,屈就在商業(yè)城市巴思一公寓,充當子爵夫人的陪客,并為此得意非凡。 他不理解士紳階級肩負的使命和社會責任感、使命,維護和延續(xù)其價值之說自然無從談起,其繼承人威廉更是將家族榮譽視作糞土,貪圖享樂,追逐財富,是功利性群體的生動展演。 從未計劃回歸祖居執(zhí)掌莊園的他更陶醉于城市揮金如土的生活氛圍。 祖祖輩輩放牧或農耕的世家子弟相繼離開莊園、農場、土地這些歷代賴以維持生活的根本,對土地沒有情感依戀, 與農民建立的互助互濟關系的載體被破壞;遠離故土的生活方式和追求享樂主義的價值觀念造就的漂泊感和無感的狀態(tài),必然淡化對鄉(xiāng)村和集體的歸屬感, 傳統(tǒng)價值的傳承之鏈將有中斷之虞,鄉(xiāng)村情感認同岌岌可危。 脫離了鄉(xiāng)村土壤,共同體就不可避免地喪失了立身之地。
鄉(xiāng)村維系多年的鄰里之情也日漸淡薄,人與人之間冷漠疏遠。 當馬斯特羅夫夫婦聽說世代相鄰的沃爾特一家要遷徙至巴斯時,反映漠然,極客套的幾句敷衍,沒有任何不舍的表現(xiàn);兩位年輕的馬斯特羅夫小姐干脆視若無睹,甚至暢想即將到來的巴斯游歷。 安妮感慨人要明白換一個圈子自己無足輕重的事實。 鄉(xiāng)村內部成員間的離心力遠大于凝聚力。 這反映出地緣共同體維系艱難,個體與群體關系的失調,而無時不在的疏離感意味著傳統(tǒng)社會習俗的巨變,社群將不復存在。
滕尼斯認為,在基于親屬和鄰里關系自發(fā)形成的血緣和地緣共同體之上,存有“一種本身充滿生機的有機體,是真正的、持久的共同生活的保障”[2]54的精神共同體。 這是真正屬于人的,最高級的共同體類型,它以友愛為核心,強調人心靈的聯(lián)結,重視寬容和解、呼吁坦誠交流。 顯而易見,精神基于情感,以友誼為紐帶,在人與人互動、交流中得以建立。
奧斯丁雖未提出明確的共同體概念,但在透視傳統(tǒng)共同體困境,希冀在新的社會語境下重建共同體這一思想卻與她之后的許多鄉(xiāng)土作家如托馬斯哈代等人所見略同。 如威廉斯所言,18 世紀之后的共同體“似乎總是被用來激發(fā)美好的聯(lián)想”[4]。 情感在奧斯丁建構英格蘭鄉(xiāng)村共同體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僅增強了社群內成員的精神交流和情感紐帶,更使其融合成具有包容性的共同體,從而走出舊共同體崩解的困境,并對抗新價值觀念裹挾而來的沖擊和失序。 《勸導》可視作一典型個案,與其說是男女主人公如履薄冰的情感復蘇之路,不如說是作者極富寓意的構建一種基于情感和交流的新型精神共同體的積極嘗試。
批評家坦納曾指出,《勸導》見證了以士紳為主導的英國鄉(xiāng)村傳統(tǒng)等級秩序的解體。 男女主人公締結的婚姻不再依托固定地產構建出一個穩(wěn)定的地緣共同體結構,而僅僅取決于私人情愫[5]。 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核心家庭轉變過程中衍生了對情感的重視和友伴式婚姻的倡導,情感因素在現(xiàn)代家庭婚姻中所占的比重與日俱增。
作為一部禮贊情感的作品,情感在《勸導》里首先是一種彌足珍貴、堅不可摧的感情力量,對愛情的忠貞和堅守是作品的主基調。 婚約中斷后,雙方在多年未曾謀面時仍然忠于彼此。 這份彌足珍貴的舊日綿綿情意使他們拋卻顧忌和猶豫,排除了種種隔閡、猜忌,澄明心意,獲得了真正的幸福。 惟理性是從的審慎和權衡利弊悖逆了自然本性,唯有發(fā)自內心的情感才能使人感知幸福。 情感不僅是個人的,更是社會的,需要雙方的互動和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社會性可以說是情感最本質的屬性。 由情感衍生的美德如交流、同情,均有助于強化集體的道德感,凝聚人心和重塑鄉(xiāng)村情感認同。
共同體的一個基本前提是人與人之間的深度溝通交流, 即個體參與群體中分享共同的情感狀態(tài)。 巴斯的白哈特旅館流淌著歡樂的氣息,人們三三兩兩地閑話家常,氣氛熱烈。 一旁的安妮與哈維爾上校就性別差異、男女受教育程度等問題展開討論中,安妮就男女迥異的感情觀做了以下辯解:“男人比女人強壯,但是壽命不比女人長,這與他們對感情的看法一致……女人的長處就在于她們對于自己的戀人,即便人不在世,或是失去希望,也能天長日久地愛下去! ”[3]204這段精彩的闡釋在為女性代言的同時,也向心上人坦陳一己心意的意愿,彰顯出無可比擬的情感力量,神奇地化解了橫亙在舊情侶之間的冰凍, 致使溫特沃斯放下顧忌和猶豫,排除了種種誤解,再次拿起手中的筆,時隔八年后向安妮求婚,獲得了真正的幸福。 成功的交流功不可沒,是確保人與人之間良好溝通的根本。
同情也是一種重要的情感動力,可加強不同個體之間的情感關聯(lián), 起到黏合的作用。 德語中Mitleid 的字面意義即悲憫、一同受苦。 亞當·斯密曾在《道德情操論》中談及同情時指出同情是出于人的本性,當看到“他人處于悲痛之中也會隨之悲傷”[6]。 同情不局限于道德情操,是人性中所有原始感情的一種, 意為旁觀者能夠將心比心地去體諒當事人,而當事人也需控制自己的情緒以照顧旁觀者的感受。 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情感的道德力量得以擴展,共同體的凝聚力得以發(fā)揮。
同情心在《勸導》中體現(xiàn)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情感力量,可視作女作家借此以連結處于孤立狀態(tài)下人與人情感的有效手段。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見于厄坡克勞斯鄉(xiāng)間聚會。 溫特沃斯上校神采飛揚地回顧海上生涯勾起了馬斯特羅夫太太對早已亡故的兒子理查德的思念,后者傷心不已。 得知內情的上校“落落大方,又滿懷同情”走到馬斯特羅夫太太身旁坐下,聽她談起她的兒子,表現(xiàn)出對馬斯特羅夫太太真摯的母子情感極為關切。 盡管饒舌的老太太講話如同貝茨小姐那般無趣,但是傾聽本身就是同情心的體現(xiàn),它能夠打通共同的情感體驗和主客體之間的情感流通,彰顯比清醒的理智更為強大的社會整合力量,是維系社會和諧的重要紐帶。 無獨有偶,安妮常去探望貧寒的舊友史密斯夫人,耐心傾聽眼前地位懸殊之人的遭遇,并予以情感的撫慰。 對史密斯夫人來說,安妮在其困厄之際表現(xiàn)出的友情與同情極大地寬慰了自己,為她重新帶來了對生活的希望。 正是在情感的這種社會聚合作用力下,人與人之間不再如以往那般疏遠、冷漠,情感共同體得以建構而成。
與此同時,維護共同體的紐帶——友誼的作用也得到深刻呈現(xiàn)。 小說展開了對新友情模式的探討,友誼超越了血緣關系的桎梏,形成了更廣泛更深入的社會關系,成為維系人際關系的紐帶,在構建深層共同體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意義。 以哈維爾上校為代表的海軍軍官群體慷慨大度, 熱情好客,主動邀請到萊姆出游的安妮一行到家里吃飯,盡管房屋空間狹小,但上校夫婦的熱情友好,坦率和溫馨的家庭氛圍帶給客人一個歡愉的傍晚。 安妮更是心潮澎湃:“他們早應該是我的朋友了。 ”[3]83友誼和熱情好客成為整篇小說的主要美德。 與之相似,安妮主動提出留在附近妹妹家,根源就在于自己被馬斯特羅夫一家“看做家庭的一員”,受到真心誠意的對待,彼此的關愛和溫情緩釋了她內心的孤獨。 友誼微妙地影響了人物之間的關系, 凝聚了公眾生活,可看作是對社會關系的調整和重塑。
在巴斯期間,以安妮為中心的白哈特旅館儼然一個新續(xù)建的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成員們相處融洽,親如一家。 “(安妮)被看做她們家庭的一員。 而作為報答, 安妮也像平常一樣關心她們、 幫助她們。 ”[3]190在差異中尋找共同性的友誼協(xié)調了不同的聲音和階層,預示了其在打破孤立的、個體化的人際狀態(tài),傳遞一種共同體生活的可能性。 最純粹地體現(xiàn)了真正的幫助、 相互支持提攜的共同體精神:人類和而不同的精神家園。 奧斯丁借此表達了對人與人之間構筑情感連接和深厚友誼美好期許。
簡·奧斯丁關注農業(yè)文明向工業(yè)文明過渡的轉型焦慮,再現(xiàn)了傳統(tǒng)農耕時代共同體岌岌可危的困境,同時借女主人公安妮·艾利奧特的暢想,彰顯了對美好鄉(xiāng)村未來的期許和以情感關懷為中心的共同體構建的深刻思考。 從共同體角度切入《勸導》,不僅能深刻理解奧斯丁的鄉(xiāng)村書寫,也能促使我們思考共同體建構過程中情感和友誼本身蘊含的力量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