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相梅
內(nèi)容提要:《時間的壓力》是一部以“時間”與“人性”為關鍵詞的歷史人物系列散文。該書呈現(xiàn)出豐富而耐人尋味的思想底蘊,主要表現(xiàn)在歷史人物與其生存時空的深度復雜的關聯(lián),貼近史實與深挖人性的重新塑型,人、作品與時代共融的思辨性呈現(xiàn)。夏立君對歷史人物的理解、評析與批判,放置于大歷史的背景下,意在打破霸權記憶與標簽式判斷,追問和求索歷史真相,以此來回報滋養(yǎng)我們的傳統(tǒng)。
關鍵詞:《時間的壓力》 歷史人物 傳統(tǒng) 思辨
尼采認為,歷史屬于作為行動者和追求者的人,屬于作為保存者和敬仰者的人。閱讀《時間的壓力》,可以清晰而有力地感受到作者就是這樣的人。正如第二屆鐘山文學獎授獎詞所言,“系統(tǒng)的知識儲備、卓越的致思能力,以及把自身投入到歷史長河中去的勇氣,形成了夏立君開闊的歷史感和銳利的想象力,從而激發(fā)和凸顯出歷史人物本應具備的‘時間的壓力?!睂⒁患荷⑶閼淹度霘v史長河,《時間的壓力》正是這味道。
夏立君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意向明確地孜孜于歷史人物的解析,因為堅信“閱讀深度決定寫作深度”,圍繞每一個要撰述的古人,他都“反復研讀所寫人物原著、古今重要研究著作及相關外圍讀物”。有論者論定為“學術質(zhì)地的文學表達”“學者型作家”,信非虛言。在龐大閱讀量的基礎上,夏立君以強大的理性和細膩的感性,對各類資料爬梳洗剔、體悟打量,將人物放置在大的歷史脈絡之下,挖掘人物與歷史之間的深刻關系,并時時觀照實際上難以回避的生存現(xiàn)實。正是這種持之以恒地錐文心、錐真心、錐本心、錐慈悲之心,才有了《時間的壓力》這部思想錐心的力作,展現(xiàn)了作家的大情懷、大視野、大精神和大境界。
夏立君的歷史人物散文后面,站著一個思想者夏立君。這個思想者在歷史面前是審慎而又敏銳的,他要從歷史人物中得到某些啟示或教訓,而非浮光掠影、人云亦云,以歷史作信馬由韁的抒懷林場。他曾說,古人照應呵護他的生存,他們以穩(wěn)定真實的面目朝向他,對之施以大恩,卻不求一絲回報。因此,理解傳統(tǒng)養(yǎng)育出的杰出古人,回報滋養(yǎng)自己的傳統(tǒng),是夏立君寫作歷史人物的強大動力之一。夏立君坦言,對傳統(tǒng)不應是膜拜,亦不應是虛無,因為“有偉大的人,沒有完美的人;有偉大的傳統(tǒng),沒有完美的傳統(tǒng)”。正是在這一辯證認知下,他對我們民族自我來處的回溯與觀望充滿謹慎、警惕,他知人論世,更論世知人;借古觀今,又以今識古。在《時間的壓力》中,他對歷史人物的感受、闡釋與批判,既有情感溫度,又有思想深度,將文學、歷史與思想融為一體,時時檢視、反省,力圖對“傳統(tǒng)的反彈——讓什么東西反彈,警惕什么東西會反彈”這一時代大課題,盡一己綿薄之力,可謂用心良苦。
視野決定境界,境界決定情懷與深度。反復讀《時間的壓力》,不斷地被作家敏銳的思想、飽滿的文筆所打動,那些印象中早已固化的古人形象也發(fā)生著深刻而生動的變化,再也不是從前的模樣。對霸權記憶與標簽式判斷的慣性,能形成如此鮮明強烈的顛覆,我只能說,這些古人未曾經(jīng)受過后人此等情懷的觀照。
一、歷史人物與其生存時空深度復雜的關聯(lián)
人皆為一定時空環(huán)境里的人。夏立君筆下的古人,更是與其生存時空形成深度復雜關聯(lián)。迥然不同的生存時空,造就了他們截然有異的命運。
屈原生活在百家爭鳴的戰(zhàn)國時期,所謂“邦無定土,士無定主”,士人在個人命運、前途的選擇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然而屈原卻始終不渝的熱愛楚國,造次必于是,顛簸必于是,哪怕被誣陷迫害,乃至流放,依舊九死未悔。內(nèi)在的絕望與委屈,外在楚國的分崩離析,皆化為蒼茫無際又高度緊張的時空,影響著赤子屈原的人格表達與文學創(chuàng)作。與之相反,同一時期的商鞅與李斯卻為前途和名利計,毫不猶豫地入秦為相,輔佐迅速崛起的秦國稱霸天下。
司馬遷與李陵皆生活在富于生機、野心勃勃的漢武帝時代。對內(nèi)集權,對外征伐,是漢武帝力量的根源。一將功成萬骨枯,偉大盛世的陰影遮掩不了無數(shù)將領、士兵的負重與呻吟,李陵家族便是其中最富悲情的一脈。李陵的叛變,卻戲劇性地導致司馬遷被閹割,看似偶然,因為有一個剛愎自用、多疑忌刻的專權者漢武帝統(tǒng)治天下,則是偶然中的必然。帶著肉身與精神雙重重創(chuàng)的司馬遷,以超常心力突入歷史與人性的縱深地帶,完成史識卓越又義氣深重的《史記》。后人對李陵的同情乃至喜歡,較大程度上也是司馬遷撫哭叛徒情懷的濡染和發(fā)酵。
身處漢末亂世的曹操,面臨的是一個殺機重重、血光彌漫的荒原。曹操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前,曾長期深謀遠慮、氣吞山河。與異常險惡的現(xiàn)實疆場對應,曹操有一個蒼茫廣闊的精神疆場。生存時空里的兇險復雜,塑造了曹操張力非凡的人格與審美格局,呈現(xiàn)出詭譎、瑰異、蒼茫、雄渾的多色譜氣象。
陶淵明身處魏晉亂世,這一時期政權更迭頻仍,門閥壁壘森嚴,士人的存在乃至生命幾無保障。在此情景下,晉人“向外發(fā)現(xiàn)了自然,向內(nèi)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深情”(宗白華語),不約而同地投入“生命審美”運動。陶淵明是生命審美的典型,他一次次退卻,最終隱居于鄉(xiāng)間田園。他寧愿“棲棲失群鳥”,在菊柳豆構(gòu)筑的現(xiàn)實田園中,生長出一片精神疆域的“桃花源”,隔開昏暗世道對精神的戕害,最終以“孤生松”的人格獨立形象,挺立在歷史的風雪中,不凋傷不變色。
李白難以復制的個性,修辭表達上卓爾不群縱橫捭闔的氣象,正是根源于大唐盛世思想文化的開明。當其時,“尊儒、信佛、崇道并行不悖,一元政治容納了多元文化及意識形態(tài)”。另外,唐朝取士任官首重詩文之才,帶著“詩稿”上路,成為唐士人普遍生存狀態(tài),反抗平庸、崇拜英雄,則是他們普遍的精神風貌??梢哉f,唐朝為士人提供了最大張揚個性的空間,正是這種氛圍讓李白得以完成文學史上的另類景觀。
夏完淳生于天崩地解的明清易代之際,是應運而生的杰出人物。時值甲申國變,神州陸沉,儒學的教化,父師的激勵,時代的磨難,促使夏完淳17歲就已參透生死關,慷慨就義,以此向我們展示了人類靈魂可能有的雄偉景象。有學者曾言,欲識某一文化之特性,吾人不僅當知該文化中人如何生,而尤當知文化中人如何死。就“如何死”而言,明清之際尤為中國史上殉節(jié)現(xiàn)象最突出的時代,而夏完淳之慷慨就義則是其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對于當時士大夫所持守的以儒家文化為主的價值觀念、道德意識、政治信仰以至家族倫理都有所昭示。
二、貼近史實與深挖人性的重新塑型
《時間的壓力》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為之拍案叫絕的,是作家將書寫持續(xù)定位在貼近史實與深挖人性這一層面上,為那些我們大多對之已印象固化板結(jié)的古人重新立傳、重新塑型。這可以說是一項艱難的系統(tǒng)工程。圍繞耳熟能詳?shù)臍v史人物,作者回溯歷史,重返現(xiàn)場,對各種情境下人物的境遇心情,或者報以同情理解,如屈原、司馬遷、陶淵明等,或者予以嚴厲審視,如李斯、商鞅等,同時無一例外地將他們放置于大歷史的背景下,打破霸權記憶與標簽式判斷,追問和求索歷史線索與真相,助力讀者以被重新塑形后的人物為憑借或參照,更好地評估價值,尋求意義。這無疑是《時間的壓力》重要貢獻之一。
夏立君對歷史人物的理解、評析與批判,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歷史的救贖,它重新賦予那些被歷史挫敗、傷害甚至遺忘的人,如李陵、夏完淳等人以眉目聲音,再現(xiàn)他們的功績與落寞;重新指認那些被歷史遮蔽、掩蓋并誤解的人,如屈原、曹操、司馬遷,拭去層層塵埃,還他們以本來面貌;重新走進那些被有意或無意定格簡化了的人心,如李白、陶淵明等,還原他們矛盾糾結(jié)、悲傷喜悅的豐富感受;重新評估那些曾被無限標舉或壓制的人,如李斯、商鞅,更立體地呈現(xiàn)他們掙扎的人性,及其后世影響。作者筆下的人物,或忠心耿耿、或朝秦暮楚,或意志堅定、或猶疑不決,或俠肝義膽、視死如歸,或自私怯懦、虛偽殘忍……《時間的壓力》生動再現(xiàn)了他們的方向與迷失、虛妄與真實、軟弱與力量、絕望與希望,讓我們在歷史記憶愈加粗疏稀薄,歷史意識愈加同質(zhì)板結(jié)的今天,從大歷史的變局與微小個人命運的交關處,去思索這些逝去古人的的價值與影響,并追問文學與思想間歷史性的內(nèi)在關聯(lián)。
我們都知道屈原是我國第一個登上歷史舞臺的獨立詩人,《離騷》猶如一堵堅壁聳立,以其愛國之拳拳,抒情之雋永,而流芳百世,受人敬仰。屈原之前,詩歌一直延續(xù)《詩經(jīng)》“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孔門詩教,不論廟堂頌歌,還是田野風詠,都充滿稷麥氣息和人間煙火,情感質(zhì)樸、少想象;屈原創(chuàng)立的屈賦楚辭,“形式上卻與《詩經(jīng)》迥異,隨物賦形,句式、篇幅不拘長短,情感表現(xiàn)上亦氣吞聲悲,肝腸寸斷,大哀極傷”。而這一切卻根源于屈原承受著超常的現(xiàn)實重壓和無助絕望——“君昏國危,黨人跳梁,朝政日非,宮闕日遠”。在困于絕望深淵中,屈原迸發(fā)出的熾熱的濃烈的愛國之情之所以格外令人動容,與歷史時代背景有關。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諸子頗以平天下為己任,天下重于國家,是他們的共識;朝秦暮楚,亦是他們的常態(tài)。當其時,以屈原的才華、識見和能力,離開楚國,前往任何其他國家,都能有一番大作為。即使被迫害、被流放,遭屈辱、遭險惡,屈原卻屢次拒絕他國的誠請,選擇留在楚國,與楚國同生共死,終生不離不棄。這一片赤誠,令人慨嘆。屈原融合吸收以儒為主的諸子思想,既好修求美、自高自賢,又稱道堯舜、主張仁政,這一赤子人格決定了他終生自覺地守護楚國。正是有了這般濃烈的愛國情感,主張與奮斗又屢屢受挫,才有了《離騷》這樣一部把個人情感、政治際遇、國家命運結(jié)合在一起的偉大作品;才有了曠達的漁父與執(zhí)著的屈原兩種道德精神的沖突與映照,和光同塵抑或反抗荒謬,也成為千古難辨的命題。
以受宮刑為標志,司馬遷的人生判然分為兩截。出生史官世家的司馬遷,前半生博覽群書、游歷深廣,雖學識超人,卻自覺把“親媚于主上”當作人生至高追求,在盛世里小心翼翼地跑龍?zhí)?。李陵事件后,司馬遷為歷史正義選擇忍辱偷生。宮刑猶如一場精神淬火,使司馬遷的內(nèi)心掀起了反精神閹割的狂潮,匍匐的他站了起來,站立成了一心可對八荒的大丈夫。經(jīng)過命運的殘酷撥弄,司馬遷滿腔憤懣與痛苦,進入孤獨、睥睨、拒絕的狀態(tài),意志卻更堅定而頑強,他拋卻現(xiàn)世榮辱,退卻至幽深歷史里,披荊執(zhí)銳地拼搏在另一戰(zhàn)場,發(fā)憤著《史記》。他確立了貫通古今、頂天立地的判斷與正義擔當,“以獨持異見的勇氣,沖破當代儒學神化的迷霧與羈絆,更冷靜、更客觀、更深入地解析歷史和當代,最終以史筆洗刷了人生的奇恥大辱,在歷史里為蒙羞的靈魂正名,為中國史學、文學確立了一脈反閹割、反柔懦的陽剛之氣”。這是偉大史學家司馬遷,令人格外欽敬感佩之所在。
與司馬遷相反,為避免“廁中鼠”式命運,李斯主動精神閹割,投靠野蠻荒涼卻雄心勃勃的秦國,并于此間冉冉升起。善用賄賂離間謀殺等計謀,助力嬴政一統(tǒng)天下;又通過焚書坑儒,筑就一條“輿論長城”。自此,“千古一相”的李斯,終于徹底擺脫了“廁中鼠”式沉淪下僚的卑賤命運。然而“物禁太盛”,此生歸宿問題,又成為李斯揮之不去的噩夢。趙高利用他這一弱點,先迫使其參與篡改詔書、逼殺扶蘇的陰謀,后腰斬李斯于咸陽。如明人李贄所論,李斯“是圣是魔,未可輕易評說”。從早期的《諫逐客書》,到后來輔佐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再到秦朝建立后推行郡縣制,統(tǒng)一文字和度量衡,實現(xiàn)“車同軌、書同文”……李斯的遠見卓識、政治才干和文化底蘊,都具備了成為圣者的潛能,然而最終他卻以“惡魔”的面目出現(xiàn)。這已令人深思。而秦國這個強大的巨型絞肉機,以其強大的嗜血慣性,毫不猶豫地吞噬并毀滅這個曾經(jīng)為之效力并最終消滅東方六國的駕馭者。此間呈現(xiàn)出反道德、反人性的冷酷,又不能不使人審視與反思體制之惡與人性之惡的相輔相成。如果說,司馬遷讓我們看到一個渺小的人是如何通過個體的隱忍、奮斗,與殘酷的體制抗爭,從而站立成為一個大寫的人;而李斯卻讓我們反思,一個人為著個人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如何催生著一個冰冷的體制的嗜血與殘暴,又如何被這一體制反噬與毀滅。兩相對比,令人唏噓感嘆。
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令陶淵明口碑載道,也將其定格為一個淡然超脫、自在無虞的存在。然而如果陶淵明從來就不在意功名,便不會有五仕五隱的漫長徘徊。直至四十二歲那年,他決意果斷撤退,去活自己的“活”,活出他的理想和仁德。陶淵明自幼接受儒家的主流教育,渴望“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如祖父陶侃般建立一番功業(yè);同時在佛老盛行的時代語境中,“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他亦深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熏陶。對于陶淵明來說,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語)。不過在仕隱的反復中,陶淵明對世道人心、對生命來去都產(chǎn)生了強烈的質(zhì)問與懷疑。這一質(zhì)疑促使他最終退隱歸耕。然而,“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的憂憤哀傷,始終縈繞在陶淵明的靈魂深處,即使在隱退后,我們也能從其詩歌中看到他的酸楚躁動,以及“欲言無余和,揮杯勸孤影”的孤獨。陶淵明的偉大之處在于,他沒有束手就擒,被動地困縛于落寞中,他在靈魂疆域培植出一片茂盛的“桃花源”,以最樸素最安樂最自在最率真的狀態(tài)對抗著現(xiàn)實的貧困、失志和寂寞,以此作為內(nèi)心與精神的止泊和依托,達到了獨善其身的極致。對本真、自由、澄明自我的追求,成為歷代世人喜愛陶淵明的理由。
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令不少人誤以為李白是一個視功名利祿為糞土的超俗脫塵之人。然而,現(xiàn)實中的李白卻是不屑權貴又干謁不止,在《上安州裴長史書》等干謁文中皆有體現(xiàn)。有別于普通干謁文,這些文章既沒有放低姿態(tài)的謙遜,又沒有知進退的辭讓,而是充滿對自身道德才華深為自詡的大鵬高言。以這種狀態(tài)求取功名,結(jié)果可想而知。何以如此?夏立君反復研讀后下此結(jié)論:李白有“預防蔑視”的強烈心理機制。李白對權貴小看自己懷有先入為主的深深戒備與恐懼,他的“預防蔑視”,目的卻是讓權貴對他施以非同尋常的重視。面對底層人,李白則徹底放下他的“自尊緊張”“被蔑視恐懼”等,從而呈現(xiàn)出“布衣詩人”極動人的一面?!邦A防蔑視”心理機制,這一發(fā)現(xiàn)對更客觀全面更深入細致地認知李白具有重要意義。
懷才不遇、屢遭讒妒,是李白詩文最醒目的主題,并被歷代學人所認可且同情。夏立君卻打破了這一思維定式。42歲的李白征召直入宮廷,三年后賜金放還,不少人為之鳴不平。實情卻是玄宗眼里的李白“非廊廟器”、不堪重用,他欠缺一般政治所需要的理性、務實與靈活,遑論更高的政治才能。李白出宮的根本原因則在于他不肯改造不可改造的詩人個性。若像東方朔、司馬相如諸人,在精神上自覺矮化為“侏儒”,成為文學侍臣、弄臣,生存的諸多現(xiàn)實困境可迎刃而解,但李白漂泊曠野、遨游宇宙的詩人之魂注定不可改造,注定被逐出宮。詩人李白被稱為“謫仙人”,詩作受到廣泛矚目,并得到同時人如賀知章、杜甫、孟浩然等人的高度贊賞和尊敬;政治家李白,終生失意,人微言輕,毫無“嫉妒價值”,卻常令李白感受并抱怨勢利小人多、周遭環(huán)境差,導致自己屢遭讒妒。針對這一悖論,夏立君認為,“預防蔑視”心理機制導致李白個性易惹是非,才是他讒毀困境特別多的決定性因素。天才李白一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感受能力,另一方面卻是極其敏感的自尊心,所以我們看到其“預防蔑視”心理的核心是傲骨錚錚和大言不慚。當他把狂傲、蔑視和干謁雜糅起來,一用再用時,不僅每每所求失敗,且常常招致嘲諷或攻擊,在李白的感受中,便是讒妒來了。當然,更深層的原因涉及皇權體制下士子們隱秘的婢妾心理。這點留待后文分析。
三、人、作品與時代共融的思辨性呈現(xiàn)
史者,知人論世之學也。劉再復曾說,文學體現(xiàn)心量,歷史體現(xiàn)知量(識量),哲學體現(xiàn)智量?!稌r間的壓力》作為大歷史散文,把心量、知量和智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家直面真實的人性以及真實的人性處境,寫出了歷史人物的生存困境、人性困境和心靈困境。夏立君對歷史人物的品評不只是情感性的、道德性的,更是思辨性的。讀文論詩易把人與作品切割,把人與時代切割,把作品與時代切割,將其抽象化為情感、思想或理論,而《時間的壓力》讓我們學會要從一個人的整體去理解他,理解他的方向與迷失、力量與脆弱、堅定與猶疑,與他一起感受困擾、感動、憤怒、憐憫、痛苦、喜悅、荒謬等種種情感;也讓我們看到歷史的吊詭,它如何在漫長的時間演進中與虛無、犬儒絕望作斗爭,最終等來有心人撥開迷霧,呈現(xiàn)真相。
作為一位極具歷史探索勇氣的作家,夏立君透過他作品里眾多主人公,向我們展示了諸多辯證命題,從李白“貴妃捧墨”“力士脫靴”的子虛烏有,到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迷信傳奇等類似細節(jié),都一一作了證偽;印象更深的是作家對商、韓思維毒性的警惕,對屈原、李白等人婢妾心態(tài)的闡釋,對曹操由英雄被簡化為小人的析理。面對特定的歷史及其問題,夏立君堅守獨立不移的思想態(tài)勢,敢于質(zhì)疑流行觀念,不矯情、不迎合、不媚俗,以自己的器識心志,直面歷史條縷糾結(jié)、多元共成的特性,通過爬梳史料與理性分析,關照人物的精神人格、道德狀態(tài)和心理特征,做出更合乎歷史邏輯與人性邏輯的判斷。
徙木立信被當作“取信”于民典范,人云亦云數(shù)千年,讀完該書商鞅一文才陡生恍然大悟之感——這一無契約、惟誘餌游戲的本質(zhì)卻是:“讓天生具懷疑功能的‘人心放棄懷疑,不加思索地付出‘信”。因為,這不過是一場冷酷的實驗罷了。所謂“徒法不足以自行”,一切法治本身的優(yōu)劣皆是相對的,其成敗得失最后仍系于人怎樣運用它。一涉及人,則離不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和文化教養(yǎng)問題。此間,商鞅“無自省、無良知、無詩意,惟陰狠、惟詭詐、惟刻薄”的特質(zhì)淋漓盡致的呈現(xiàn)。為了提高國家的戰(zhàn)斗力,商鞅不惜把人變成物,與人性、與常識對著干,他將禮樂、《詩》《書》、修善孝弟等仁德斥之為“六虱”(六害),實行愚民措施,主張“以奸民治善民”,并將“告奸”“連坐”等一系列刺激人性陰暗面的制度措施嚴密化,認為只有這樣國家才能強大。然而這一套反人性邏輯與反人性價值觀,最終也吞噬了商鞅自己。商鞅悲慘命運根源于人格與言行的刻薄。
歷史中真實的曹操,其實是一位英雄豪杰。他生當東漢亂世,宦官當權,外戚專政,民不聊生,曹操有統(tǒng)一和安定天下的理想抱負,也有實現(xiàn)這一偉大抱負的勇氣和謀略。從其詩歌里可以看出,曹操集英雄的志意、詩人的才情和霸主的野心于一身。這樣一個復雜的歷史人物,卻不斷地進入被篡改被簡化的過程,最后被徹底簡化為白臉小丑。夏立君正是圍繞這一歷史吊詭現(xiàn)象展開表達,其中“禪讓”是決定曹操被篡改簡化的關鍵。曹操保衛(wèi)漢朝有大功,如其所言,“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卻只讓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始終沒有做皇帝。曹操與曹丕導演的“禪讓”,與后來歷代以禪讓之名、行篡奪之實人的最大不同在于,不僅禮遇楊彪等不肯歸附新朝的舊臣,而且封漢獻帝為山陽公,有自己的領地和財富,善終而亡??梢?,曹氏父子為不失仁厚之人。然而后世卻視曹操父子既無堯舜禪讓的高尚,更無湯武革命的光榮,反而以“謀反篡位”的隱晦面貌成為皇權道德?lián)]之不去的噩夢。隨著皇權體制日趨僵硬,為防范潛在的“篡逆”危險,曹操由“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被指斥為謀權奪位的奸佞小人,成為狡詐、險惡的代名詞。一個偉岸深邃的曹操,最終成了小丑曹操。
我們不難從屈原賦中的“求女”意象和李白的閨怨代言詩中,讀出他們的婢妾心態(tài)。正如夏立君所分析,婢妾心態(tài)不是屈原、李白的錯,是“專制強加給他們的精神屈辱,亦是人性適應環(huán)境的異變?!比寮抑鲝垖W而優(yōu)則仕,建功立業(yè)一向是士人實現(xiàn)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的正當追求。自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獨尊儒術的主張以來,士人多以儒家為主流思想,這既是皇權體制所決定的,也是個體安身立命及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需要。戰(zhàn)國時期屈原最大的愿望是以自己的才干學識為楚國盡力。然而隨著形勢的變化,正直的屈原受到朝中群小的排擠,被楚王流放。眼看著君昏國危,陷入困境的屈原不計個人得失,在楚辭里一次次抒寫對楚國的眷戀,對楚王的忠誠,對國運的牽掛?;蕶鄷r代國家存亡系于君王一身,唯有楚王的覺醒、上進和奮起,才能贏得楚國的長治久安,絕望的屈原不得不把唯一的希望投向楚王。他對君的忠、戀、怨、憤及婢妾心態(tài),全部根源于此?!皯n患極深的屈原,就這樣把浩瀚無際的詩意、至微至巨的意象與匪夷所思的‘疑似愛情融會在屈賦中,營造出對懷王極戀又深怨的‘求女意象”。唐朝的李白一直渴望能功成身退,可是被賜金放還后,已成政治孤兒的他,完全喪失了與皇帝威權對話的可能性。滿懷怨憤與不甘的李白,唯有借卑弱姿態(tài)的代言,既向君王拋去一個幽怨的媚眼,又對政治與人生挫敗進行一番咀嚼與宣泄。讓我們后人欽佩的是,源于偉丈夫氣魄的支撐,他們在艱難異常的環(huán)境里,寫下了人性極其豐富輝煌的偉大詩篇,從而“在婢妾心態(tài)與偉丈夫之間,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個多色譜的不無恢宏的精神世界。”
真誠,是夏立君寫作的又一基本特質(zhì)。“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保ā肚f子》)“修辭立其誠?!保ā吨芤住で罚┭哉f要恪守“誠”是古老傳統(tǒng)。在文章中實現(xiàn)有價值有力度的誠,卻非易事。而支撐《時間的壓力》的,正是真誠。這個真誠是“感性激越,理性堅實”(梁衡語),既體現(xiàn)為對歷史與傳統(tǒng)的有力再現(xiàn),又體現(xiàn)為思想的顛簸摸索,也體現(xiàn)在文章的一通內(nèi)外。正如劉再復所說,“一個學者最重要的品格是崇尚真理。一個作家最重要的品格是真誠。無論作家采用什么寫作方式,呈現(xiàn)怎樣不同的風格,作為創(chuàng)造主體的作家,必須真誠。真誠是作家的寫作態(tài)度,又是作家的倫理道德?!保▌⒃購汀秲擅嫒松罚τ谙牧⒕齺碚f,真就是善,就是以真誠的態(tài)度和獨立不移的思想,寫出這些歷史人物的“靈魂掙扎”和“靈魂呼告”,呈現(xiàn)出他們?nèi)诵缘呢S富和深度,在文學的尊嚴與自由、作家的主權與獨立,以及作品的格調(diào)與境界上有所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貢獻。
誠如鐘山文學獎授獎詞所言:“這組極具啟發(fā)性和互文性的散文,有批判、有自省、有哲思與感悟,亦具宏大又親切的氣象,繼承和發(fā)揚了中國散文開闊的胸襟和恣肆的風度?!边@般評價絕非偶然,亦非溢美之辭,是對作者真誠為文并實現(xiàn)了真誠的恰當表述。《時間的壓力》寓雄辯于溫厚,有鋒芒,有力量,有道德尺度,讓我們從一種封閉的、固化的話語中走出,走向歷史、走向現(xiàn)實,并將走向未來。也可以說,《時間的壓力》具備了激發(fā)我們真誠的力量。
注釋:
①?常華敏寫作坊:《第二屆“鐘山文學獎”揭曉,這些獲獎的大咖個個都來頭不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7916692066410076&wfr=spider&for=pc。
②賈夢瑋:《序:時間在呼吸》,《時間的壓力》,譯林出版社2017年版,第1頁。
③彭程、夏立君:《時間、歷史、人性,文章的蒼茫與細膩……》,《文學報》,2018年9月13日。
④夏立君:《時間的壓力》,譯林出版社2017年版,第6頁。
⑤張陳:《自得與自適——陶潛與蘇軾的心態(tài)比較》,《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⑥⑩?夏立君:《時間的壓力(續(xù)篇)》,《鐘山》2017年第5期。
⑦⑧⑨??夏立君:《時間的壓力》,《鐘山》2016年第3期。
(作者單位:日照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