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新出版的《遼版山海經(jīng)圖說》受到關注。這部《山海經(jīng)》是由347幅絲帛畫卷組成,帛畫上面有珍貴的遼代契丹文字,整體畫風古樸典雅。遼金文化研究者李肇倫在鑒定過這批遼版《山海經(jīng)》后感嘆:“當我們觸摸這批契丹古帛畫時,那極薄柔軟的材質令人震撼,與現(xiàn)代織品完全不同,鮮艷的礦物質顏料在顯微鏡下閃閃發(fā)光,猶如寶石般美不勝收?!?/p>
絲帛《山海經(jīng)》的搶救
事情還要從陳馨偶然遇到一批罕見的絲帛講起。原籍北京、久居廣東的陳馨不僅對遼金文化熱愛至深,十余年來研究不輟。她本人還長期從事織物貿易積累,對絲織物的認識眼光獨到。很多年前,癡迷古物收藏的陳馨在參加一次雅集時,忽然間發(fā)現(xiàn)了這些帛畫。不過,她仔細看發(fā)現(xiàn),畫上寫的是契丹文,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便覺得有些失望。然而再看一眼,她發(fā)現(xiàn)了《山海經(jīng)》中她最喜愛的“千古第一型男”——刑天;再一找,還有后羿、應龍,以及其他早就爛熟于心的神仙異獸。陳馨感到一陣窒息,這難道是契丹文版本的《山海經(jīng)》嗎?這些帛畫是真的還是仿的?
重重疑惑之下,她馬上聯(lián)系了國家博物館民俗考古學家和鑒定專家宋兆麟先生,見到這幾張帛畫,宋先生也驚呆了。他小心翼翼地問這些畫的出處,畫主人說是來自域外的一座古代寺廟。經(jīng)過反復觀察后,宋兆麟說服畫主允許它將幾幅畫帶回去仔細研究。幾天后,宋兆麟給陳馨打電話說:“這些帛畫非常珍貴,確定無疑是遼版的《山海經(jīng)》,這可是遼代游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趕緊搶救,看看有多少張,能否全部拿下?”就這樣,陳馨再次和畫主人商討,募集到一筆費用就買一批,花了一年多時間,終于把帛畫彩繪圖全買了下來。
絹帛是造紙術發(fā)明以前一種極為珍貴的書寫材料,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的帛書即為例證。這套帛畫實際是一部帛書,裝裱好的話,應該以卷裝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顯然這是一件尚未完工的半成品。
2017年,宋兆麟建議陳馨將收藏的這套帶有契丹大字的遼版《山海經(jīng)》帛畫整理出版,因為出版是對這樣珍貴的資料最好的保護和挽救。這套《山海經(jīng)》圖一共347張(每張約60×83厘米),全部是礦物顏料彩繪,左圖右書,十分規(guī)范。經(jīng)過整理核對后,能夠跟《山海經(jīng)》經(jīng)文對上的共340張,這樣可以提供給有興趣、有能力深入研究的同好們。在整理這套帛畫時,陳馨跟宋兆麟曾多次深入探討整理思路,應該關注哪些重點,并在宋兆麟的指導下查閱了大量的資料。
畫中高眉深目的“胡人”何來
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陳馨產生了疑問,其中之一便是,這套遼版《山海經(jīng)》帛畫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高眉深目、紅毛卷發(fā)的胡人。此前學界一致認為,《山海經(jīng)》的古圖早已遺失,南朝梁人張僧繇重繪《山海經(jīng)》圖,傳至宋已殘闕;宋人舒雅依據(jù)張僧繇殘本,重繪《山海經(jīng)》圖十卷,這十卷圖本究竟是否傳了下來?郭璞在《山海經(jīng)圖贊》中就《海外北經(jīng)》里“深目國”評注時說:“深目類胡,但口絕縮?!贝笠馐巧钅繃娜司褪呛?,只是人們絕口不提罷了,說明郭璞時代《山海經(jīng)》是有經(jīng)有圖的。那么,郭璞所贊之圖是怎樣一個來源,是誰畫的呢?
陳馨看來,今日我們所見到的《山海經(jīng)》多是明清版本,其圖畫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時候,似乎沒人考證過。這套遼版《山海經(jīng)》帛畫,左圖右經(jīng),圖文并茂,很好地印證了郭璞關于《山海經(jīng)》有圖的陳述。她還注意到,在創(chuàng)作異獸和山神等核心形象的同時,畫家把相關的遠山、江海、樹木和花草等一并繪制出來,筆觸細膩生動,藝術表現(xiàn)力很強,畫面感十足,讓觀畫者有一種穿越時空被帶入畫面的感覺,跟同時期遼國佛教題材的繪畫手法和藝術風格一致,應該是那個歷史階段遼國上層社會記錄和傳播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和手段。
契丹人為什么會關注和保存《山海經(jīng)》?陳馨認為,當年契丹建國后,曾經(jīng)重用漢人并參照中原漢政權的建制建立官僚體系,引進并模仿中原先進的漢文化,參照漢字創(chuàng)造了契丹大字。元人編寫的《遼史》則認為,契丹族是從鮮卑族中的宇文鮮卑發(fā)展而來,當年炎黃涿鹿之戰(zhàn),炎帝戰(zhàn)敗,其一支后裔遷往遼西,極有可能成為宇文鮮卑的祖先。在《周書》中,有宇文鮮卑自稱為炎帝之后的說法,因此,契丹人把炎帝稱為自己的始祖。這似乎為契丹人繪制并保存遼版《山海經(jīng)》找到了可靠的理由。
遼代史料中尋蛛絲馬跡
聽說有一批遼代繪制的契丹文《山海經(jīng)》絲帛圖時,歷史學者孫見坤的內心是頗為詫異的——在他的記憶中,遼代似乎沒有人或文獻與《山海經(jīng)》有關;而且在宋代,《山海經(jīng)》的流傳范圍相當有限。永嘉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薛季宣就曾說,《山海經(jīng)》“今獨《道藏》有之”。他四處搜求了近二十年才得到一部,令他感嘆“《山海經(jīng)》雖在,亦且亡矣”。而遙遠的北方遼國,又怎么會有人想要去繪制一部幾乎完整的《山海經(jīng)》圖呢?為此,孫見坤還專門翻閱了陳述先生的《遼史補注》和《全遼文》。在這兩部堪稱遼代史料集大成的著作中,依然沒有找到《山海經(jīng)》的蛛絲馬跡。
直到他拿到《遼版山海經(jīng)圖說》,這一疑問依舊沒有消除。通過書前的序言,孫見坤大致了解了這批契丹文《山海經(jīng)》圖發(fā)現(xiàn)、整理、出版的過程。宋兆麟先生的鑒定意見無疑能大大減輕讀者對這批圖的懷疑,但依舊難以解答之前的疑惑——在遼代,會有人讀《山海經(jīng)》,并進而畫出這么一大批圖嗎?
拜近年來古籍數(shù)字化與數(shù)據(jù)庫建設所賜,孫見坤意外地在《宋史》的《劉敞傳》中發(fā)現(xiàn)了一條線索。劉敞是北宋時期一位比較重要的學者,他有一次奉命出使遼國。路過順州時,當?shù)厣街杏幸环N怪獸,“如馬而食虎豹”,當?shù)仄醯と瞬徽J識這是什么東西。劉敞聽后告訴他們:“這是駮啊?!彪S即將《山海經(jīng)》《管子》等書中的有關記載背誦出來,契丹人十分驚嘆佩服。鑒于契丹人對于學習中原文化一向十分熱衷,我們或許可以從這里推想,經(jīng)過這件事,他們很有可能向宋朝求購《山海經(jīng)》等典籍,并在其境內傳播。孫見坤推測,有一位熱愛甚至癡迷山海經(jīng)的人,繪制了一套《山海經(jīng)》圖,并將《山海經(jīng)》相關的內容翻譯成契丹文字——這種事情是很有可能發(fā)生的,雖然這些只是基于劉敞出使契丹故事的推想,但這至少說明,在遼國閱讀、流傳《山海經(jīng)》,并為其繪圖,有一定的可能性。
孫見坤在仔細研究這批布帛后認為,從繪畫技法上看,這批契丹文《山海經(jīng)》帛畫的畫面比較粗糙、稚拙,與傳世的遼代名畫《山弈候約圖》等相去甚遠,但是,細看其中神靈和人物的畫法,依稀與應縣木塔所發(fā)現(xiàn)的遼代《神農采藥圖》有些相似之處。如果這批圖的確是遼代遺物的話,那它們很可能也是出自民間畫工,而非上層文人、畫師之手。
在孫見坤看來,任何新發(fā)現(xiàn)的文物或文獻,往往都免不了爭議,契丹文《山海經(jīng)》圖也是一樣。隨著這本書的出版,存疑者、質疑者、否定者肯定會出現(xiàn)。但這本書出版的價值之一,或許正在此處。對于任何一份新發(fā)現(xiàn)的材料來說,將其完整地公之于眾,讓大家去討論,才是對它最大的尊重。
(摘自《北京晚報》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