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榮 李洋
摘要:高校的“待認領暫收款”無論發(fā)生頻次還是金額日益龐大。在《政府會計制度》下,如何科學有效的對“待認領暫收款”進行核算和管理,成為高校財務管理日益緊迫的課題之一。本文通過對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的現狀與核算進行研究與分析,發(fā)現其存在的諸多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 高校 待認領暫收款 核算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0
一、引言
(一)待認領暫收款的概念界定
高校日常經濟活動中會收到各種屬性的外來資金,有財政撥款、科研課題等收入屬性的資金;有代收代管的學生教材費、學生保險費等受托代理屬性的資金;有相關單位或個人交的押金、保證金等周轉屬性的資金;還有銀行貸款等借款屬性的資金;以及支出退回等退款屬性的資金等。一般而言,高校外來資金在相關進賬單、到賬通知書等到賬憑證上,會明確注明資金性質或用途等重要屬性信息,我們將其稱為資金屬性明確的資金。此類資金到賬時,借方記入相關貨幣資金科目,貸方則直接記入與資金屬性相對應的科目中,如收入屬性的資金貸方直接記入相關收入科目、受托代理屬性的資金貸方直接記入受托代理負債科目等等。
但仍有相當數量的外來資金,其到賬憑證上沒有注明資金性質和用途等信息,或雖有注明,但所注信息不夠詳細明確,導致會計人員無法判斷出其確切的資金屬性,進而無法將其直接記入相應屬性的貸方科目,而只能將其作為“資金屬性不明確”的暫收款項,記入“其他應付款”科目中,直到校內相關單位或個人對這些資金進行認領并明確其屬性信息時,會計人員才能將其從“其他應付款”科目轉入相應屬性的貸方科目中。我們將此類需要認領才能明確資金屬性的外來資金稱為“待認領暫收款”。因為“其他應付款”科目不僅核算資金屬性不明確的待認領暫收款,還有一些資金屬性明確的暫收款(如收到的押金保證金等)以及某些應付款項也需要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所以,為了與其他核算內容區(qū)分開,本文建議核算單位在“其他應付款”科目下專門為“待認領暫收款”設置二級明細科目。
(二)研究待認領暫收款的意義
不論“暫收款”還是“暫付款”皆屬于“往來款”的范疇。然而,一方面,“待認領暫收款”在高校的外來資金中占有相當比重,且隨著高校業(yè)務類型的不斷拓展,其發(fā)生頻次日益增長,許多高校在針對待認領暫收款的會計核算和日常管理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另一方面,關于高?!巴鶃砜睢钡难芯课墨I雖然不少,但大多是針對“往來款”的整體研究(裴艷麗[1] 2021、張小麗 [2] 2020),要么是針對“暫付款”的研究(劉文婷[3]? 2019、龍英[4] 2018),而專門針對“待認領暫收款”的研究卻非常少?;诖?,本文以H高校為例,對該校待認領暫收款的現狀、會計核算等展開詳細探討,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其他高校提供借鑒和幫助。
二、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的現狀分析
(一)規(guī)模分析
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在2021年度的增減變動情況如表1所示。
1. 存量規(guī)模
表1中代表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存量規(guī)模的數據有A、D兩列,其中,A列年初數代表年初存量規(guī)模,對應“待認領暫收款”科目的年初余額;D列年末數代表年末存量規(guī)模,對應“待認領暫收款”科目的年末余額。根據表中相關數據,可以計算出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在2021年的平均存量規(guī)模:
年度平均存量筆數=(311+281)÷2 = 296(筆);
年度平均存量金額=(12 275 513.31 + 12 158 055.42)÷2 = 12 216 784.37(元)。
2. 流量規(guī)模
表1中,代表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流量規(guī)模的數據有B、C兩列,其中,B列本年新增代表本年發(fā)生規(guī)模,對應“待認領暫收款”科目的本年貸方發(fā)生額;C列本年減少代表本年通過認領而減少的規(guī)模,對應“待認領暫收款”科目的本年借方轉出額。由表1中的B、C兩列數據可以發(fā)現,H高校2021年待認領暫收款的發(fā)生規(guī)模和減少規(guī)模都十分可觀——數量均超過了900筆,金額均在8000萬元以上。根據B列的年度發(fā)生規(guī)模,還可以計算出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在2021年的日均發(fā)生規(guī)模數據:
日均發(fā)生筆數 = 913 ÷ 360? ≈ 2.5(筆/日)
日均發(fā)生金額 = 82 169 978.26 ÷ 360 ≈ 228 249.94(元/日)
(二)賬齡分析
本文對H高校2021年末的待認領暫收款進行了賬齡統(tǒng)計,結果如表2所示。
表2的行數據將H高校的待認領暫收款分成四個賬齡區(qū)間:第一賬齡區(qū)間為0~1年,第二賬齡區(qū)間為1~3年,第三賬齡區(qū)間為3~5年,第四賬齡區(qū)間為5年以上;列數據則給出了待認領暫收款在不同賬齡區(qū)間的數量、金額以及單筆金額均值等信息。
由表2數據可知,賬齡0—1年的待認領暫收款共有134筆,總金額為9615583.50元,該賬齡區(qū)間無論數量還是金額都是占比最高的,其中數量占比為47.7%,而金額占比更是高達79.1%,接近4/5。我們還發(fā)現,隨著賬齡的增加,未被認領的暫收款無論筆數還是金額均持續(xù)下降,其中第一到第二賬齡區(qū)間的降幅最大,數量占比從47.7%下降至29.2%,降幅接近40%,而金額占比更是從79.1%直線下降至12.3%,降幅超過了80%。
對表2的最后一列即“單筆金額均值”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賬齡越短的待認領暫收款單筆金額均值越高,反之越低。賬齡在1年以內的單筆金額均值高達71758.09元,但賬齡在1年以上的單筆均值卻迅速下降,從第一到第二賬齡區(qū)間的降幅尤其大,直接從7萬多元直線下降至不足2萬元,降幅超過70%,賬齡5年以上的單筆均值更是降至1.5萬元以下。由此,可以推斷出,金額越大的待認領款項賬齡通常越短,這也從側面證明金額越大的待認領款項越受重視,通常能比較快速的被認領轉出,賬齡通常較短。而金額越小的越不受重視,越容易被拖延認領,并導致賬齡偏長。
(三)周轉率分析
待認領暫收款的認領越及時,則說明其周轉速度和管理效率越高。本文將借鑒存貨周轉率的計算方法,為待認領暫收款引入“認領次數”和“認領周期”兩個衡量指標,并通過計算H高校的這兩個指標值來考察和判斷其待認領暫收款的管理效率。
1. 認領次數
認領次數指標與“存貨周轉次數”的計算原理相似,存貨周轉次數的計算公式為“年度銷貨成本/存貨平均余額”。當把公式中的分子從“年度銷貨成本”替換成“年度認領總金額”,把分母從“存貨平均余額”替換成“待認領暫收款平均余額”,即可獲得待認領暫收款的年度“認領次數”計算公式:
待認領暫收款認領次數=? 年度認領總金額待認領暫收款平均余額
由表1的C列數據可知,H高校2021年的認領總金額為82287436.15元,而H高校2021年的待認領暫收款平均余額為12216784.37元,將這兩個數據帶入公式,即可計算出H高校2021年待認領暫收款的認領次數為6.74次。
2. 認領周期
待認領暫收款在資金到賬后,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被認領,我們將“資金到賬”與“資金認領”之間的這段間隔期稱為“認領周期”。認領周期與存貨周轉天數的概念十分相似,存貨周轉天數的計算公式為“360/存貨周轉次數”,我們把公式中的分母從“存貨周轉次數”替換成“認領次數”,即可獲得待認領暫收款按照天數計量的“認領周期”計算公式:
待認領暫收款認領周期=360(年度)認領次數
將已計算出的認領次數帶入公式,即可計算出H高校2021年度待認領暫收款的認領周期為53天。
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認領周期=3606.74≈ 53 (天)
(四)資金構成分析
資金構成是指待認領暫收款的來源資金的屬性構成。雖然待認領暫收款在被認領前的來源資金屬性是不確定的,但可以通過對已認領暫收款的來源資金屬性進行匯總統(tǒng)計,來獲得其來源資金構成情況。H高校2021年已認領暫收款的來源資金構成如表3和圖1所示。
由表3可知,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主要由4大類資金來源構成,分別為:收入類、受托代理類、周轉類以及其他類。其中,收入類所占份額最高,總金額占比高達79%;其次是受托代理類,份額亦相當可觀,總金額占比為18.1%;再次是周轉類,其所占份額比較有限,僅有1.8%;最后是其他類,所占份額最低,僅有1.1%。
如表3和圖1所示,根據資金來源的具體屬性不同,本文又將4個大類的資金來源細分成了8個小類的資金來源,其中收入類細分成“教、科研課題收入”等4個小類,受托代理類細分成“代收代管學生款項”等2個小類,周轉類和其他類則因所占份額過低而未再進一步細分,即這2個大類的資金來源各自僅包含1個小類的資金來源。
1. 收入類
收入類又可細分成4小類的資金來源,按照份額由高到低為,
①教、科研課題收入。主要包括各種教研課題和縱、橫向科研課題收入,其在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所有8個小類的資金來源中占比接近2/3,高達65.4%,是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最主要的資金來源;
②對外培訓收入。指學校接受委托對外提供培訓服務所取得的收入,在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所有8個小類的資金來源中排名第三位,份額僅次于教、科研課題收入和代收代管學生款項,金額占比約為8.9%;
③對外出租收入。主要包括學校對外出租教室、會堂、校內商鋪等獲得的租金收入,金額占比約為2.5%;
④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各種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手續(xù)費等收入,如論文檢索費、樣品測試費、考試報名費等收入,金額占比約為2.1%。
2. 受托代理類
受托代理類又可細分成2個小類的資金來源,①代收代管學生款項。主要包括代收代管的學生教材費、保險費、公寓用品費等,其在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的8小類資金來源中排名第二位,僅次于教、科研課題收入,金額占比約為16.8%;②其他代管款項。主要包括代收代繳校內各租戶的水電費、取暖費以及為學校教職工代收代繳的各種費用等,金額占比約為1.3%。
3. 周轉類
主要包括向合作方收取的各類押金以及保證金等,其在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所有資金來源中的占比約為1.8%。
4. 其他類
是指待認領暫收款除了前述收入類、受托代理類以及周轉類以外的其他類資金來源,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發(fā)生頻次較高的其他類資金來源主要有應收款項收回、支出退回款、外單位或個人誤操作匯入款等,其在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所有資金來源中的占比約為1.1%。
三、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的會計核算
(一)會計科目設置
H高校在“其他應付款”科目下設置了名為“待認領暫收款”的二級明細科目,專門用于核算待認領暫收款的相關業(yè)務。收到待認領暫收款時,將其記入本科目的貸方;認領暫收款時,則將其從該本科目的借方轉出,轉入相關收入、受托代理負債等科目。
(二)收到待認領暫收款的核算
收到待認領暫收款時,財務會計賬務處理為:借記相關貨幣資金科目,貸記“待認領暫收款”科目。因為《政府會計制度》規(guī)定,只有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才需要預算會計平行記賬,而待認領暫收款在到賬時的資金屬性不明確,無法確定是否屬于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所以預算會計不作分錄。
例1 2021年5月6日,H高校收到某校外單位匯入銀行存款2萬元,銀行進賬單上未注明款項用途等信息。
① 財務會計
因為收到的資金未注明款項用途,無法確定資金屬性,所以財務會計應將其記入待認領暫收款科目中。
借:銀行存款20000元
貸:其他應付款——待認領暫收款20000元
② 預算會計:不作分錄。
(三)認領暫收款的核算
1. 經認領,暫收款被確認為收入類資金
待認領暫收款被確認為收入時,財務會計將其從“待認領暫收款”科目轉入相關收入科目,即借記“待認領暫收款”,貸記相關收入科目;預算會計則借記“資金結存”,貸記相關預算收入科目。
例2 2021年5月20日,經科研處認領,例1中的2萬元暫收款被確認為學校某教師的橫向課題經費,本文所有案例均不考慮增值稅。
① 財務會計
借:其他應付款——待認領暫收款20000元
貸:事業(yè)收入——科研事業(yè)收入20000元
② 預算會計
借:資金結存20000元
貸:事業(yè)預算收入——科研事業(yè)收入20000元
2. 經認領,暫收款被確認為受托代理類資金
待認領暫收款被確認為受托代理資金時,財務會計將其從“待認領暫收款”科目轉入“受托代理負債”科目,受托代理資金不納入預算管理,所以預算會計不作分錄。
例3 2021年5月20日,經認領,例1中的2萬元暫收款被確認為本校學生的公寓用品費。
① 財務會計
借:其他應付款——待認領暫收款20000元
貸:受托代理負債——學生教材費20000元
② 預算會計:不作分錄。
3. 經認領,暫收款被確認為周轉類資金
待認領暫收款被確認為周轉類資金時,財務會計將其從“待認領暫收款”科目轉入相關的周轉類暫收款科目,周轉類資金不納入預算管理,所以預算會計不作分錄。
例4 2021年5月20日,經招標部門確認,例1中的2萬元暫收款實為某投標單位交來的履約保證金。
① 財務會計
借:其他應付款——待認領暫收款20000元
貸:其他應付款——履約保證金20000元
② 預算會計:不作分錄。
4. 經認領,暫收款被確認為其他類資金
(1)被確認為應收款項
收到的暫收款被確認為應收款項時,財務會計借記“待認領暫收款”,貸記“應收賬款”等科目;預算會計則借記“資金結存”,貸記相關預算收入等科目。
例5 2021年5月20日,經確認,例1中的2萬元暫收款實為收到的某筆應收賬款,該應收款項發(fā)生于2021年4月,是某教師的應收課題款。
① 財務會計
借:其他應付款——待認領暫收款20000元
貸:應收賬款20000元
② 預算會計
借:資金結存20000元
貸:事業(yè)預算收入——科研事業(yè)收入20000元
(2)被確認為支出退回款
當暫收款被確認為本年度的支出退回款時,財務會計分錄為:借記“待認領暫收款”科目,貸記“業(yè)務活動費用”等科目,而預算會計則借記“資金結存”,貸記“事業(yè)支出”等科目;當暫收款被確認為以前年度的支出退回款時,財務會計則需貸記“以前年度盈余調整”科目,預算會計則需貸記“財政補助結轉”等結轉結余類科目。
例6 2021年5月20日,經確認,例1中的2萬元暫收款實為某維修單位退回H高校的部分實驗室維修款,該維修事項發(fā)生于2021年3月,因維修質量存在瑕疵,經協(xié)商維修單位同意退回部分維修款。
解析:因為本例中的暫收款屬于本年度的支出退回款,所以財務會計應貸記有關費用科目,預算會計則應貸記相關事業(yè)支出科目,
①財務會計
借:其他應付款——待認領暫收款20000元
貸:業(yè)務活動費用20000元
②預算會計
借:資金結存20000元
貸:事業(yè)支出20000元
(3)被確認為外單位或個人操作失誤匯入款
此類資金在被認領時,通常需要將收到的資金直接退還給對方,所以財務會計分錄為:借記“待認領暫收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貨幣資金類科目。此類資金不納入預算管理,所以預算會計不作分錄。
例7 2021年5月20日,經確認,例1中的2萬元暫收款實為某單位會計人員操作失誤匯入的資金,H高校需要全額返還給對方。
①財務會計
借:其他應付款——待認領暫收款20000元
貸:銀行存款20000元
②預算會計:不作分錄。
四、問題與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1. 待認領暫收款發(fā)生頻次高,會計人員的核算任務較重
以H高校為例,該校待認領暫收款近三年來每年的發(fā)生頻次均在900筆以上,平均每月發(fā)生近百筆,平均每天發(fā)生2—3筆,且隨著學校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業(yè)務類型日漸增多,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有日益增加的趨勢,這無疑加重了會計人員的核算工作量。
2. 認領周期偏長,導致待認領暫收款的余額偏高,并間接導致受托代理負債和凈資產的余額偏低
以H高校為例,其2021年待認領暫收款的認領周期接近兩個月(53天),意味著一筆待認領款項需要花費近兩個月的時間才能確認資金屬性,這樣的認領速度導致積壓的待認領暫收款存量余額明顯偏高。如果H高校能夠將待認領暫收款的認領速度提升一倍,那么認領周期將縮減一半(縮至一個月以內),待認領暫收款的余額也將減少一半。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主要由收入和受托代理負債兩類資金構成,所以減少的一半余額絕大部分被轉入到收入和受托代理負債中,其中收入又被間接轉入到凈資產中,換言之,認領周期縮短將導致受托代理負債和凈資產的余額增加。即如果認領周期偏長,自然會導致受托代理負債和凈資產的余額偏低。
3. 存在賬齡過長的待認領暫收款
以H高校2021年末的數據為例,其賬齡在5年以上的待認領暫收款有29筆,3年以上的有70筆,賬齡3年以上的待認領暫收款余額占比高達20%,說明仍有相當數量的待認領款項長期掛賬無人認領,這也是導致H高校待認領暫收款余額長期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4. 認領環(huán)節(jié)容易漏記預算會計分錄
待認領暫收款在資金到賬環(huán)節(jié)的賬務處理比較簡單,只需財務會計作分錄而預算會計不作分錄。但待認領暫收款在認領環(huán)節(jié),若被確認為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如被確認為收入、支出退回等款項時,預算會計需要補記資金結存增加的分錄,但因為與之平行的財務會計分錄中,借方不是貨幣資金科目而是“其他應付款——待認領暫收款”科目(如例2與例5所示),這很容易誤導會計人員作出“因為沒有現金收支所以不需要預算會計平行記賬”的錯誤判斷,從而漏記預算會計分錄。
(二)對策建議
1. 積極推廣使用“校園統(tǒng)一繳費平臺”等互聯(lián)網自助繳費模式
校園繳費平臺可幫助本校師生、校外人員隨時隨地通過網絡自助繳納學費以及其他各項零星費用;該平臺能幫助財務部門按照不同的收費項目分類收取各項費用。因此,對于那些單筆金額較小但發(fā)生頻次卻較高的收費項目(如論文檢索費、考試報名費、學生保險費等),高校財務部門應積極引導或強制要求繳費人員通過“繳費平臺”自助繳納。對于通過線上平臺收取的各類資金,財務人員可以定期或分批次集中分類入賬,這種通過平臺“分類收取、批量入賬”的處理方式,與傳統(tǒng)的“分散收取、逐筆入賬”的處理方式相比,不僅大大節(jié)省了會計人員在賬務核對、資金確認等方面的工作量,還能幫助會計人員減少出錯,從而有效提高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2. 加大待認領暫收款清理力度,努力提高待認領暫收款周轉率
應定期對待認領暫收款進行清理,建議至少每月清理一次,催促相關部門及時辦理認領及轉賬手續(xù)。對于已明確責任單位或責任人卻遲遲不辦理認領手續(xù)的,可考慮通報批評等懲戒手段;對于賬齡過長(比如10年以上)無人認領的資金款項,建議通過相應審批程序予以核銷。通過以上舉措,提高待認領暫收款周轉速度,縮短認領周期,不僅將待認領暫收款余額控制在較為合理的低水平值上,還可有效改善受托代理負債及凈資產余額偏低的情況。
3. 加強財務部門業(yè)務學習,提升會計人員職業(yè)素養(yǎng)
暫收款在認領轉賬環(huán)節(jié),會計人員經常犯漏記預算會計分錄的錯誤,可能是會計人員工作不夠認真細致,也可能是會計人員對政府會計制度理解不深刻、不到位所致,這需要財務部門積極加強會計人員的業(yè)務交流和業(yè)務學習,努力提升財務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裴艷麗.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往來款的會計核算管理探討[J].齊魯珠壇,2021(3):23-27.
[2] 張小麗.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高校其他應收應付款項會計核算的思考[J].會計師,2020(1):79-80.
[3] 劉文婷.政府會計制度下加強高校暫付款管理研究——以 N 大學為例[J].會計之友,2019(14):7-12.
[4] 龍英,劉淑方,張震,張執(zhí)力. 高校暫付款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構建——以 S高校為例[J].教育財會研究,2018(6):29-34.
責任編輯:田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