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學習品質包括好奇心、學習興趣、主動性、專注力、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等。文章立足于班級幼兒實際,以班本課程《銀杏 秋》為例,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活動來引導幼兒自主學習與探究,讓幼兒感受秋日的大自然環(huán)境,以期促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快樂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幼兒;學習品質;《銀杏 秋》;自主學習;班本課程
作者簡介:高晨程(1989—),女,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花港迎春幼兒園。
幼兒是成長中的、獨立的社會人,成長初期受到的教育對后期發(fā)展影響深遠。心理學教授塞德茲說:“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幼兒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給予什么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么樣的雛形。[1]”由此可見,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學習品質是極為重要的。自1990年NEGP將學習品質作為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的一個重要維度提出以來,學習品質這一概念受到了廣泛的關注[2]。《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為目標”。《保育教育評估指南》指出,幼兒園需“理解、尊重幼兒并支持其有意義地學習”。筆者從《銀杏 秋》班本活動的開展中,不斷提煉和總結幼兒教育經驗,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讓幼兒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一、多活動體驗,探秘銀杏
隨著江蘇省課程游戲化項目的推進,在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進程中,教師需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從活動的主導者逐漸變?yōu)榛顒拥挠^察者、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站在幼兒的角度,結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學習特點及已有經驗等,不斷調整活動策略,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和探究,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大自然是開放性資源的最大提供者,是幼兒的天然活動樂園。教師要帶領幼兒在自然中感知、體驗和探索,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積極的態(tài)度,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品質。
(一)引發(fā)深度學習,初識銀杏
在一個陽光和煦的秋日午后,班級幼兒在散步時,在音樂區(qū)的地上發(fā)現了一些黃色的小果子。幼兒對掉落在地上的小果子產生了好奇心:“果子是從哪里來的?果子可以吃嗎?它是什么味道的?”
美國創(chuàng)造教育家托蘭斯認為,延遲評價可以避免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念頭受到抑制,使兒童產生更多的想法,增強兒童表達自己想法的欲望,提供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所以面對幼兒的問題,筆者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大家到周圍找一找,看看哪里還有果子,好嗎?”幼兒四散開去,有的彎腰在灌木叢中尋找,有的抬頭觀察頭頂的大樹,還有的尋找四周是否有小鳥路過。
不一會兒,墨墨大聲喊道:“快看!我找到啦!”墨墨指著草地邊緣的一棵銀杏樹,上面掛著一些黃色的果子。雨辰指著樹說:“我認識,這是銀杏樹,它的葉子像小扇子一樣!”筆者環(huán)顧身邊的其他幼兒,說:“果子是從銀杏樹上掉下來的,所以這是銀杏的果子嗎?”幼兒們紛紛點頭認可。
“那么你們還知道關于銀杏樹的其他知識嗎?”筆者詢問。幼兒紛紛總結銀杏樹的特征:“它的樹干長長、直直的;它的葉子像小扇子,平時是綠色的,秋天會變成黃色?!惫P者引導他們思考:“當我們遇到不認識的事物時,可以怎么做?”小豪說:“我們可以繼續(xù)找一找,看一看?!眻驁蛘f:“我們可以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調查,寫一張調查表?!卞f:“也可以翻書找一找?!甭犕暧變旱幕卮?,筆者請他們放學后繼續(xù)進行關于銀杏的調查,相約明日再次于銀杏樹下集合,分享調查結果。
(二)沉浸式感知,再識銀杏
第二天,幼兒們帶著調查表返園,信心滿滿地想要分享自己的調查結果。筆者讓他們分組圍坐在銀杏樹下的草地上,分別展示自己的調查表,向同伴介紹自己調查到的關于銀杏的知識,最后讓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小代表總結本小組的調查結果。
幼兒在秋日的陽光下,聽同伴說,自己勇敢地說,并時不時抬起頭觀察銀杏樹,印證聽到的內容。通過調查、分享和交流,幼兒總結了銀杏的特點:樹干又高又直,樹葉呈扇形,果實為橢圓形;銀杏還有其他的名字,它又被叫作公孫樹、白果樹等;銀杏的果實白果可做成白果粉,也可以做成菜肴,銀杏葉可做茶葉,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銀杏樹也是珍貴的木材,樹干可做砧板;等等。
在活動中,幼兒對園內的銀杏樹展開了全面的觀察,觸摸樹皮、樹葉、銀杏果,嗅一嗅銀杏葉、銀杏果的味道,初步了解了銀杏的外形特征。
(三)自主性調查,點數銀杏
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庇變航洑v自主探索發(fā)現的過程,會比直接知道答案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紛紛變身小偵探,開始了關于銀杏樹的調查。
1.初調查—遇到阻礙,提出問題
幼兒們首先來到音樂區(qū)數銀杏樹,發(fā)現音樂區(qū)一共有四棵銀杏樹。筆者提問:“幼兒園其他地方還有銀杏樹嗎?”幼兒們有的說“不知道”,有的說“沒有了”。這時辰辰說:“應該還有呢!大石頭那里好像還有的?!苯涍^實地調查,幼兒們發(fā)現果真還有遺漏。
2.再調查—遷移經驗,調整策略
回到教室后,幼兒們開始討論,怎樣才能一棵不漏地把幼兒園的銀杏樹全部找到呢?茜茜提出父母帶她去動物園時,用地圖就能看到所有的動物在哪里,所以可以畫一張幼兒園的地圖,解決這一問題。
于是,幼兒羅列出幼兒園的大門、門衛(wèi)、保健室、電子屏、教學樓、大操場、滑滑梯、果林等,再進行分工繪畫,最后將圖畫匯集起來,形成一張完整的幼兒園地圖。
通過復印,幼兒們人手一份地圖,再次從幼兒園門口出發(fā),用雙腳丈量幼兒園的每一塊土地,尋找銀杏樹,并在自制地圖上做上標記。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能根據地圖上的簡易標志判斷自身所在的方位,同時通過對比地圖和幼兒園的實景,清晰明確地在地圖上將銀杏樹的具體位置做好標記。
帶著地圖回到教室,幼兒重新進行了計數活動。音樂區(qū)有四棵銀杏,假山石那邊有一棵,還有一棵在大屏幕后面,總共有六棵銀杏樹。
在這次的銀杏樹調查活動中,幼兒自己發(fā)起活動并全程參與,經由發(fā)現、觀察、討論、調查、分享、總結、概括等一系列調查和統(tǒng)計的過程,獲得了豐富精彩的體驗,自主學習能力、觀察能力、概括能力、繪畫能力、空間方位感和數學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二、多途徑探究,品嘗銀杏
幼兒收集的銀杏果去皮晾曬后,終于到了開殼的步驟。可是堅硬的果殼如何打開呢?有的幼兒提議用錘子敲,有的幼兒提議用夾核桃的夾子夾,有的幼兒說可以用鑷子撬開……通過投票,筆者選取了投票數最高的三種方式讓幼兒嘗試—用錘子敲,用椅子壓,用燕尾夾夾。
在活動中,有的幼兒用木錘子、塑料錘子敲打;有的選擇使用教師準備的燕尾夾撬殼;有的則用核桃夾子夾;還有幼兒選擇將銀杏放到椅子腳下,用椅子壓。而大部分幼兒也獲得了成功,得到了白白胖胖的銀杏果果肉。
剝出來的果肉可以吃嗎?有幼兒嘗試著用舌頭舔了一下—真苦!看來生吃銀杏似乎行不通。
筆者從網上尋找銀杏的食用方法,來到烘焙室,將銀杏放進紙袋子里,放進微波爐加熱。加熱結束后,幼兒打開紙袋子一看,發(fā)現銀杏果殼裂開來了,果肉從白色變?yōu)榱舜渚G色。
“咦!銀杏果還會變顏色啊!”墨墨非常驚奇,他拿起一個熟了的銀杏果,剝去棕色的果衣品嘗:“一點也不苦了呢!吃起來糯糯的!”
看到墨墨品嘗了銀杏果,其他幼兒紛紛從盤子里拿出烤熟的銀杏果,剝去外殼和果衣,品嘗勞動的果實。
活動中,討論、提議、投票、實施,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由幼兒自主生發(fā)并操作完成,幼兒的自主建構能力、操作實踐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獲得了提升。品嘗了勞動果實的幼兒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為日后的學習活動積累了積極的情感基礎。
三、多活動支持,銀杏的游戲
“孩子在前,活動在后”,教師應深入觀察幼兒,不斷探索、挖掘其潛能,讓科學探究活動不斷深入。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教師應從幼兒的視角審視課程,追隨幼兒的腳步,根據幼兒的需求及時調整教育教學策略,增設活動材料,為活動增加更多的可能性。筆者將豐富的材料投放在游戲區(qū)域中,期待幼兒與銀杏在不同的情境下發(fā)生美妙的故事,意在通過游戲促進幼兒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美麗的銀杏葉,可愛的銀杏果,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究熱情。銀杏葉和銀杏果頻頻出現在幼兒的作品中。關于銀杏的美麗畫作、銀杏果點數游戲、娃娃家和點心店的銀杏果菜肴都顯示出幼兒對銀杏的熱愛,展現了幼兒非凡的想象力和極強的動手能力。
馨馨用畫筆蘸上棕色的顏料在畫紙上畫出筆直的樹干,接著,她將畫紙放在一旁,待顏料干透,從一旁的材料筐里挑選出數片黃色的銀杏葉。她用剪刀將銀杏葉的葉柄剪短,拿出雙面膠,貼在葉子的背面。等顏料干透后,她將葉子貼在樹干上,完成了一幅創(chuàng)意繪畫作品。
案例中,馨馨發(fā)揮想象力,運用較強的繪畫技巧和剪貼技能完成了藝術創(chuàng)作。她用繪畫、粘貼等方式表現自己觀察到的銀杏樹,畫面寫實、構圖完整,體現出其敏銳的觀察力和良好的藝術表現能力。
堯堯和培培正在益智區(qū)玩游戲。堯堯和培培拿出一筐銀杏果。培培將銀杏果一顆一顆放進“小熊的雜貨店”,數到15后,他停了下來。一旁的堯堯問:“哥哥,你怎么不數了?”培培看著弟弟說:“我不會數了?!眻驁驅ⅰ靶⌒茈s貨店”中的銀杏果倒出,說:“我來幫你數?!眻驁蛞活w一顆數著銀杏果,一共有22顆。他看向培培,說:“哥哥,你也再數一次吧?!迸嗯嘀匦麻_始數數,他一邊數,一邊將銀杏果放進“小熊雜貨店”,并在一旁的數字牌上寫上了數字“22”。
案例中的培培和堯堯雖然是一對雙胞胎兄弟,但是他們有不同的氣質類型。培培更偏向于粘液質,做事細心但是比較內向,堯堯偏向于多血質,外向活潑,愿意與人交往。他們對游戲活動感興趣,能認真地參與區(qū)域游戲。在游戲中,堯堯能對陷入數數困境的哥哥提供幫助,在社會交往、數學點數和語言表達等方面有較好的表現。培培在游戲中能主動積極地學習和模仿,擁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良好的學習品質。
音樂區(qū),欣怡盛裝登臺,她拿起麥克風唱了一首《美麗的銀杏樹》。優(yōu)美的歌聲引起臺下小觀眾的陣陣掌聲,雖然因為歌曲的難度比較大,欣怡只演唱了其中一段,但她也成了班里的“小明星”。辰辰說:“欣怡,你能再唱一遍嗎?我也想學!”墨墨說:“我從沒聽過這么好聽的歌!你是從哪里學到的?”欣怡:“我讓媽媽在網上找的。”發(fā)現幼兒對歌唱活動十分感興趣,筆者便在音樂區(qū)提供了歌曲《美麗的銀杏樹》的音頻資源,方便對歌曲感興趣的幼兒學習。接下來的幾天,有越來越多的幼兒學會了演唱歌曲《美麗的銀杏樹》。
案例中,欣怡主動學習演唱難度較大的歌曲,并能在集體面前表演,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自主學習能力。其他幼兒能通過主動聽音樂學習和向欣怡請教等方式學唱歌曲,在活動中表現出了極強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具有積極學習的良好品質。
在這一系列的班本課程活動中,幼兒自由探討,深入探索,由秋天草叢中的一個小果子,打開了銀杏的神秘世界。教師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自由、開放、平等、安全的探索環(huán)境,在此環(huán)境中,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究、玩游戲,實現了全面發(fā)展。
結語
當前的教育改革從關注“學什么”向“怎么學”轉變,良好的學習品質也成為學生必備的素質能力之一。充分尊重和重視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引導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勇于嘗試、樂于想象與創(chuàng)造等良好學習品質,將會使幼兒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鮑里斯·塞德茲.俗物與天才[M].柏樺,譯.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
[2]馬里奧·希森.熱情投入的主動學習者[M].霍力巖,房陽洋,孫薔薔,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