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積極探索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模式,符合當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趨勢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文章立足于課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探討PBL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赑BL教學模式的基本要素與實施流程,提出課程思政理念下PBL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路徑。通過具體案例,闡釋明確問題、組建學習小組、制訂學習計劃、開展合作與探究學習、課堂匯報交流成果,反思與評價等方面的具體應用情況。教學實踐表明,PBL教學模式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合作學習能力。
關鍵詞:課程思政;大學英語;PBL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11-0022-04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基于‘網絡+課堂+實踐三位一體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模式構建研究”(課題編號:GH20381)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曹麗麗(1982—),女,碩士,吉林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大學英語教學。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zhàn)略舉措。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大學英語課程是非外語專業(yè)學生的必修通識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要“守好一段渠”,充分發(fā)揮課程思政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即在傳授語言知識、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過程中,擔負起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有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在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新知識的建構。將這一模式應用于課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有助于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yǎng)、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yǎng)的教育,最終使學生實現能力與素質的提高。
一、PBL教學模式及基本要素
PBL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不應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應積極地建構知識。因此,PBL教學模式強調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問題為中心,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主線,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法,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發(fā)展為培養(yǎng)目標[2]。
PBL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幾個基本要素:一是以問題為起點,學生的一切學習都是圍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展開的;二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承擔獲取知識的責任;三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與探究式學習;四是解決問題后形成反饋與評價[3]。
二、課程思政理念下PBL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PBL教學模式實施流程
PBL教學模式的核心在于支持主動學習的教學循環(huán)的設計。學生首先看到假想的問題場景或真實案例,然后參與協作探究,以更好地理解問題、找出學習要點,通過收集、聯系、交流信息的迭代循環(huán)來解決真實問題[4]。PBL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圍繞問題展開,大體可以概括為五個階段: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成果匯報、反思與評價。鑒于此,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PBL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步驟可分為明確問題、組建學習小組、制訂學習計劃、開展合作與探究學習、課堂匯報交流成果以及反思與評價。
課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學,仍然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教師要精準設計教學目標,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流程。教學目標要對語言素材深度挖掘提煉,思政教學目標應與語言教學目標有機銜接[5]。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具體的語言素材學習材料,設計教學目標。挖掘思政元素,提出富有啟發(fā)性的、通過努力能夠“夠得著”的問題,使學生有興趣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順利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在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語言學習與育人的有機融合,力爭實現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潤物細無聲”。
(二)具體實施案例
本研究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1》中Unit 7“Hoping for the better” 為例,進行將PBL模式應用于課程思政理念下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學設計與實踐。
1. 明確問題
該單元的主題是探討人的優(yōu)秀品質與傳統美德,根據這一主題內容與學情分析,確定本單元教學旨在引導學生重視“誠實”,尤其在對待學習方面,應做到努力學習、誠實考試;努力踐行“誠信”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Text A When honesty disappears 指出“誠實”這一優(yōu)秀品質在當今社會易被人們忽視,不誠實的行為在國內外屢見不鮮,涉及不同人群、不同行業(yè)。在校園中,不誠實的現象主要表現為考試作弊與論文與作業(yè)抄襲。因此,本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誠實過時了嗎?”為題,完成舉例型文章的寫作任務。要求學生聯系社會熱點問題與當前大學生的學習現狀,采取舉例型文章的寫作模式,完成寫作任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作文提交到“iWrite英語寫作教學與評閱系統”(以下簡稱“iWrite”),根據“iWrite”系統給予的評價、同伴通過系統進行的評價以及課堂中教師與同伴的評價,對作文進行不斷修改與完善。
2. 組建學習小組
由于大學英語課程采取大班授課的形式,學生人數相對較多。為促進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生以自愿選擇的形式,組成4~5人的學習小組,并自行選出小組負責人。學生可在學習小組中互相學習,此外,由于是自愿成組,學生間的交流溝通相較于教師分組更加順利。
3. 制訂學習計劃
根據單元主題內容,教師與學生共同制訂學習計劃,包括課下自主學習與課堂教學進度安排。學生自主學習主要通過“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完成,具體任務包括課前預習教材詞匯與課文,課后練習教材中有關語言點。課下其他教學資料的分享與討論均通過QQ群完成。
4. 開展合作學習與探究
小組間的合作學習與探究過程,貫穿課前、課中與課后各個環(huán)節(jié)。具體如下:
(1)課前學習。第一,學生觀看教師提供的視頻“美國總統亞伯拉罕”,了解杰出人物的“誠實”品質。第二,通過“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自主學習完成Text A的詞匯與課文內容學習,掃除閱讀障礙,基本掌握課文的主旨大意。第三,小組合作,討論完成作文一稿的寫作。 按照計劃安排,學生的寫作任務需要課下通過“iWrite”平臺完成。每個學習小組由負責人在寫作平臺完成在線寫作,并對其他小組的寫作進行評價打分,完成組間互評;“iWrite”平臺系統會對寫作進行評價打分,并給出修改意見。課前任務旨在使學生明確本單元的主要語言輸出任務,即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并了解與學習主題“誠實”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與詞匯知識,為解決問題進行語言知識的積累;使學生明確“誠實”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珍視的優(yōu)良品質。
(2)課中學習。第一,熱身討論。首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校園中的不誠實現象及其產生的原因與不良影響。其次,師生共同探討大學中普遍存在不誠實現象的原因(Why cheating is common at college?)。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列舉學術作弊丑聞案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學校、教師、學生需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上述種種問題。第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該環(huán)節(jié)主要形式為針對課文內容的問答與討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任務。每組任選兩個基于課文內容與思想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并由一名學生代表發(fā)言,其他學生給予正確與否的反饋,教師給出參考答案。其中,開放性問題:What ar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heating and dishonest behavior and how it will exert on the person who practices cheating as well as on others? 該部分涉及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旨在加深學生對于課文語言與思想內容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第三,分析文章框架結構。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與教師介紹(本文框架:Problem-Causes and Solutions-Evaluation),理清文章結構。重點分析課文第三段,完成識別主題句、舉例與結論的相關練習,掌握舉例型段落(A paragraph of examples)的閱讀技巧與寫作要點。第四,拓展討論話題。教師提問(Do you know “dishonesty”in your present study life? If your answer is “yes”, how can the problem be solved?),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為后續(xù)寫作積累素材。教師引導學生關注諸如“學生的學期與畢業(yè)論文存在偽造情況”“考試存在作弊問題”等現象,適時引導學生“誠信”學習與考試,鼓勵學生努力踐行“誠信”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五,技能與思想同步提高。該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中有關睦鄰友好、與東盟合作的一段漢字翻譯成英文,旨在拓展學生詞匯量,提高其翻譯能力;使學生意識到“誠信”的價值,“誠信”無處不在,并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關心國事,了解國情,培養(yǎng)其國際視野。
(3)課后學習。學生繼續(xù)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閱讀課文與詞匯練習積累的語言表達方式,重新潤色作文一稿語言。根據課下觀看視頻、課堂問答、討論、翻譯練習等任務傳遞的思想信息,進一步豐富作文內容,加深作文的思想深度。此外,結合寫作平臺的系統評價與同伴評價,完成作文二稿的修改工作。
5. 課堂匯報交流成果
第一次課,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寫作成果(一稿),闡明文中觀點與作文的結構安排,師生從形式與內容兩方面共同評議作文是否語言規(guī)范,是否采用舉例型文章的形式,是否有明確的觀點。第二次課,教師根據寫作平臺系統評閱分數,提供學生作文二稿范例(一個高分與一個中等分數),師生共同評議寫作作業(yè)。該環(huán)節(jié)旨在使學生意識到作文存在的語言表述不當與內容不充實問題,避免共性錯誤;學習高分作文的優(yōu)點,從而優(yōu)化各組的作文二稿。在評議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關注學習生活中“不誠實”的現象及影響,潛移默化地實施思政育人。
6. 反思與評價
學生首先進行本單元的問題評估和學習總結,撰寫反思日志,內容包括自己的收獲與不足,并及時進行自我評價。教師給予書面評價和反饋,對于成績突出的小組進行表揚,并通過QQ群公開展示優(yōu)秀作文范例,通過鼓勵式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教學實踐結果表明,PBL教學模式適用于課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學。首先,由于PBL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要角色是學習活動或是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促進者、管理者和引導者;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自主性。其次,由于 PBL教學模式是以小組為中心,因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作精神,提高其團隊協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最后,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可通過問題解決與否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 即PBL教學模式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教師對教學進度、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與安排進行及時適度地調節(jié)。
盡管上述內容體現了PBL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但在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具體如下:
第一,問題確定未體現差異性。單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根據課程教學目標與單元內容主題設計,難易程度的考量主要是面向全班學生,未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由于大學英語課程是合辦授課,不同專業(yè)的學生英語基礎與學習習慣存在較大差異。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個別學習小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無法順利完成任務。如個別小組的作文經過成員討論、修改,仍存在較多的語言錯誤,這表明小組整體學習能力或學習態(tài)度與其他小組同學差距較大。
第二,合作學習開展不夠成功。由于分組采取自愿原則,小組間成員的能力水平不等,使得個別小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出現畏難情緒,影響學習積極性。許多學生缺乏合作的意識,對傳統教育模式有一定依賴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個別學生出現不愿承擔任務或無法完成分配的任務的情況,導致部分學生承擔的任務過多,任務分配比例失調,完成過程不夠順利,無法真正做到全員全過程參與解決問題。如有的小組無人愿意在課堂主動代表小組發(fā)言,有的小組上傳的作文作業(yè)非集體討論多次的最后成果。
第三,教學評價不夠全面客觀。一方面,同伴互評不夠全面、具體。在課下學習中,同伴互評主要為通過“iWrite”平臺對小組寫作進行評價,學生能夠從詞匯、語法或篇章結構方面給出相對客觀的評價,但往往忽視內容的思想性,致使評價不夠全面。在課堂問答與討論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評價語言比較含糊,且以表揚稱贊居多,使得評價不夠具體、客觀。另一方面,個體學習效果不明確,需合理評估。雖然學習任務安排是小組成員全部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但實際上解決問題的成果展示是以小組為單位呈現的,師生均對小組的整體表現進行評價,無法確定小組內個體的學習效果。此外,由于課下自主學習在時空方面的隨意性,教師無法實施全程監(jiān)管,無法對每個學生課下的參與度與小組的學習時間投入進行相對客觀的評價。
三、結語
本研究探究了將PBL應用于課程思政理念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過程。研究發(fā)現,PBL教學模式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還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此外,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溝通與交際能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但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較難解決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式,樹立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新的學習觀念。教師可與學生共同確定難易程度不同的“需要解決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夠得著”,真正實現語言技能的提高。加強對同伴互評的指導,使學生明確評價維度與原則,教師可向學生提供實操性強的參考模板。對于學生個體的學習參與程度與學習效果,需謹慎評估。總之,PBL教學模式是課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選擇,大學英語教師應更新知識,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優(yōu)化教學設計,積極應對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宋軍,程煉. MOOC平臺下的大學英語PBL翻轉教學模式研究[J]. 學習與實踐,2015(05):136-140.
[3] 肖文娟,馬永良,薛璟. MOOC環(huán)境下PBL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31(01):85-86.
[4] 趙楠,裴新寧. 問題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J]. 上海教育,2019(07):72-74.
[5] 胡杰輝. 外語課程思政視角下的教學設計研究[J]. 中國外語,2021,18(02):53-59.
(薦稿人:劉北方,吉林外國語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石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