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邁向整合的電子政務:基于新“冰山模型”的理論構建與經驗解釋

2023-07-06 13:32毛萬磊
青島行政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數字化轉型電子政務整合

[摘要]電子政務整合是當前政府治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內容,亟須開展系統(tǒng)性的理論分析與經驗解釋。新“冰山模型”耦合了流程優(yōu)化、制度保障、價值理念與界面整合的內在機理,為系統(tǒng)性地理解電子政務整合提供了一個綜合性的理論框架。在實踐上,以新“冰山模型”為分析工具,能夠有效梳理電子政務整合的地方實踐并統(tǒng)合解釋成功經驗。面向“智能+”政務的新趨勢,后整合時代應該持續(xù)深化政務平臺整合、探索跨界整合與共享,并且前瞻性地采納新技術與新理念。

[關鍵詞]電子政務 新“冰山模型”整合 數字化轉型

[中圖分類號] D6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642(2023)03—0093—07

整合是電子政務發(fā)展的必經階段,但由于實踐上具有高度復雜性而長期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在信息時代,政府治理能力越來越受到電子政務建設水平的影響,以往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導致的電子政務建設碎片化現象,已嚴重阻礙了國家治理效能的提升。近年來,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整體性政府理念的驅動下,整合電子政務作為政府治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內容,成為公共管理重要的前沿性議題。實際上,由于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變遷與挑戰(zhàn),電子政務始終處于不斷變革之中,理解和預測這些變革對于學術研究以及政府管理者采取恰當務實的行動至關重要。

一、問題的提出

邁向整合的電子政務是當今國家治理不可或缺的技術支撐。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tǒng)籌發(fā)展電子政務,構建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此后,國家密集出臺了推進電子政務整合的相關政策①,電子政務的建設重點由網站建設階段轉向系統(tǒng)性地推進政務服務平臺整合階段。2019年5月“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的上線,標志著電子政務整合取得階段性成果。202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整合工作由平臺一體化向數據一體化縱深轉型。電子政務整合經過多年發(fā)展,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理論研究滯后于實踐發(fā)展的新態(tài)勢。因此,開展電子政務整合的理論研究與經驗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電子政務整合(E-government Integration,EGI)是為實現永久性或臨時性的一體化流程和信息共享,形成一個更大的、更有效率的政府實體單元的改革過程[1],體現為由政府1.0過渡到政府2.0,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電子政務整合程度的高低直接體現在建設過程之中。一方面,整合是影響電子政務是否能夠達到完備水平的重要因素[2]。例如,全球知名IT咨詢公司高德納(Gartner)認為,提升整合水平是電子政務達到高成熟度的重要途徑,即通過不斷重整再構使數據和服務實現要素的跨組織流動[3]。另一方面,整合是政務服務能力的表現。因此,研究者通常把應用整合能力、服務貫通能力或一體化辦理水平作為評估在線服務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此外,電子政務整合本質上也是一種新技術采納和新理念應用,除了技術層面的因素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政府基礎,既包括政府理念、結構與文化等組織層面因素,也包括具備數字領導力的行政首長、高素養(yǎng)的技術型官員等個體層面因素。綜合來看,電子政務整合效果受到來自組織、個體、技術等主客觀因素的綜合影響。良好的政府基礎推動電子政務整合順利實現,反之則阻礙甚至割裂電子政務建設進程。

從理論上看,電子政務整合不僅是政務服務平臺的簡單對接,更是一場政府“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關鍵在于從體制上塑造與整合化運作相適應的政府基礎。但目前國內理論研究并未直接而明確地提出“整合”的概念,相關討論也主要停留在電子政務發(fā)展早期階段關于共享與協(xié)同等相關問題的討論。隨著整合工作的開展,盡管有研究嘗試通過梳理整合實踐來總結改革經驗,但由于整合涉及影響因素較多,少量的既有研究尚處于初步探索過程中,缺少嚴密的邏輯關系將相關因素與機制進行串聯(lián),亟須進行系統(tǒng)性的理論解釋。

在實踐上,盡管打造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已經成為普遍共識,但由于整合工作具有較大復雜性,因此仍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持續(xù)進行;并且目前各地成效差異較大,部分地方正處于整合的瓶頸期,需要進行全面的經驗總結與分析。面對中國的電子政務整合已經呈現出了實踐發(fā)展超前于理論演進的全新局面,本文旨在構建一個新的綜合性理論框架,從理論上深入理解電子政務整合,進而選取代表性省市進行經驗分析以及統(tǒng)合解釋內在邏輯,并嘗試探究電子政務整合的未來任務及其在后整合時代的發(fā)展趨勢。

二、理解電子政務整合的理論框架

(一)電子政務整合的阻礙因素與推進策略

包括整合階段在內的電子政務發(fā)展各個階段都面臨著來自技術和組織兩個維度的挑戰(zhàn)[4],尤其是需要政府管理者處理好一些嚴峻的、非技術性的制度因素。從制約電子政務整合實現的角度來看,有學者采用半結構化訪談方式識別出17項阻礙因素,并將這些因素概括為戰(zhàn)略、技術、政策和組織四個方面[2]。具體到我國電子政務的整合實踐,黃萃認為政府信息資源建設長期存在著管理體制上各自為政、部門利益主導數據歸屬、重技術驅動輕制度建設等問題[5]。但總體來看,學者們更多地將整合電子政務的阻力歸因于管理層面,特別是科層制的固有弊端,包括過于細化的業(yè)務分工與部門本位主義造成“條塊分割”的政府組織體系、自主性的建設方案以及缺少頂層整體規(guī)劃等。

從推進策略的角度來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整體性政府理念的廣泛應用是推動電子政務形態(tài)邁向整合化的雙核要素。整合電子政務的關鍵不僅在于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采納與迭代,更重要的是通過管理創(chuàng)新匹配起與之相適應的政府基礎,并且采用合適的戰(zhàn)略規(guī)劃與推進策略。在理論上,與電子政務整合相關的較為系統(tǒng)化的理論模型主要有冰山模型[6]、電子政務協(xié)同概念模型[7]、“整合-信息共享-系統(tǒng)互用”框架(INT-IS-IOP)[8] 、“制度-業(yè)務-系統(tǒng)”多層次數據共享分析框架[9]等。在實踐上,電子政務整合是整體性政府理念的應用,形成了整體性政府改革的新模式,具有整體性、協(xié)同性和一體化的特征。碎片化的電子政務根源于條塊分割的行政管理體制,學術界在分析浙江省“最多跑一次”這一電子政務整合的典范時,也多采用整體性政府的視角進行分析[10]。此外,電子政務的發(fā)展越來越強調公共價值創(chuàng)造,重視人文關懷,超越了過往以政府為中心的治理邏輯,尋求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符合公眾需求的電子政務[11]。

既有研究主要關注業(yè)務協(xié)同與數據共享,并且開始從早期的碎片化討論過渡到構建系統(tǒng)化的理論模型。盡管它們沒有直接針對電子政務整合進行理論構建,但相關模型對于理解電子政務整合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特別是較為系統(tǒng)地分析了推進共享與協(xié)同所面臨的阻礙因素與應對策略。綜合既有研究成果,影響電子政務整合的相關因素可以概括為流程、制度、價值三個方面,這為本文構建一個綜合性的理論框架以理解電子政務整合提供了豐富的理論素材。

(二)新“冰山模型”:一個綜合性的理論框架

綜合來看,INT-IS-IOP 和“制度-業(yè)務-系統(tǒng)”多層次數據共享分析框架都過于強調技術理性,忽視了價值理念在電子政務整合中極為重要的引導作用,而“電子政務協(xié)同概念模型”盡管將價值作為影響因素之一,但局限于工具價值層面,即目標指向于“更好的服務、決策和安全”。因此,上述三個理論框架在解釋力上都存在一定不足。相比較而言,重構“冰山模型”作為理解電子政務整合的綜合性理論框架,具有兩方面的優(yōu)勢:一方面,該理論在結構形式上符合電子政務整合的邏輯隱喻,即表面上呈現為界面整合,實則為根本性的可不見的復雜系統(tǒng)建設;另一方面,該理論框架具有較好的開放性,開放性塑造了極高的理論包容度,因此,“冰山模型”或“冰山理論”也被廣泛應用于管理學、心理學、文學等領域。具體到電子政務整合領域,借助“冰山模型”可以對水面上下的內容進行充分的理論構建,從而多維度地吸納電子政務整合的影響因素。

早在2007年,就有研究將“冰山模型”引入電子政務研究領域,認為公眾可見的電子政務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是隱藏在水面之下的需要高度集成才能實現的支持系統(tǒng)[6]。盡管這一模型是為建設有效的電子政務而構建的,但對于綜合已有理論成果構建綜合性的理論框架,以理解電子政務的整合邏輯,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因此,本文將文獻回顧梳理出的流程、制度和價值三個理論要素融入“冰山模型”進行重構,從而得到理解電子政務整合的綜合性理論框架,如圖1所示。在重構后的新“冰山模型”中,水面之上或用戶可見之部分是界面整合,水面之下或用戶不可見之部分依次是流程優(yōu)化、保障體系和價值理念。在工具性與價值性的光譜上,界面整合屬于技術層面的“硬件”建設,流程優(yōu)化和保障體系屬于操作層面的“軟件”建設,而價值理念主要在文化層面塑造和培育。

與其他相對系統(tǒng)性的理論模型以及“制度-技術”的二元考察視角不同,重構后的新“冰山模型”除了將價值理念作為根本性的影響因素納入整合邏輯外,還將電子政務整合中的技術性因素融入制度性改革過程中。影響電子政務整合最重要的制約性因素來自非技術性的制度方面[1],因為制度環(huán)境不僅是技術得以采納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且連續(xù)有效的制度安排銜接了信息技術變革組織結構的過程[12]??梢姡夹g采納融于制度安排之中,并且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電子政務整合的成敗?;诖?,新“冰山模型”將關注點主要聚焦在影響電子政務整合的非技術性的政府因素上。

首先,界面整合是要建立一體化的在線政務服務系統(tǒng),表現為一種系統(tǒng)集成的硬件升級,具有極強的工具屬性。電子政務整合緣起于人民群眾對便捷高效的數字化服務訴求與政府科層制模式下職能分割之間的矛盾。因此,通過界面整合實現單一站點整體性地對外提供服務,是電子政務整合的核心任務和最終目標。其次,流程優(yōu)化是借助制度創(chuàng)新和技術賦能,重新梳理進而再造業(yè)務流程,達到精簡、貫通、綜合的目的,具有較強的工具理性。流程優(yōu)化服務于界面整合,只有圍繞辦事者便利而非部門利益對政務流程進行優(yōu)化,才能完全實現界面整合,真正構建起一體化的政務服務。

再次,保障體系是指推進和維持電子政務整合工作的組織制度體系,具有較強的價值屬性。電子政務整合本質上是一項流程優(yōu)化工作,這有賴于塑造高效無縫隙的跨部門協(xié)作,必然要求強力有效的組織協(xié)調機制和完善的制度體系加以保障。最后,價值理念是電子政務整合所追求的價值導向和所進行的價值創(chuàng)造,具有極強的價值屬性。價值理念是電子政務整合工作的基石,直接作用于組織制度體系的設計思路,并影響著界面整合、流程優(yōu)化和保障體系的目標方向,最終體現在公眾對整合效果的滿意度評價之中。

新“冰山模型”吸納了影響電子政務整合的相關要素,并對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耦合,為理解電子政務整合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綜合性理論框架。模型中的界面整合、流程優(yōu)化、保障體系和價值理念處于工具性與價值性之間,自上而下工具性遞減、價值性遞增,四個層次共同構成了電子政務整合工作的全貌。同時需要強調的是,要素之間的關系不是簡單堆砌,更非分散割裂,而是具有明顯的雙向性,它們相互作用、相輔相成。新“冰山模型”較好地平衡了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之間的張力,從界面整合到價值理念是一個由表及里、逐漸深入的過程,從另一方向上看,又是一個由底向上逐步滲透的過程,構建了一個邏輯緊密的理論框架,也為統(tǒng)合解釋電子政務整合的地方實踐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

三、電子政務整合地方實踐的統(tǒng)合解釋

自2016年我國政府提出“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以來,打造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不僅成為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工作,也驅動了新一輪政府治理變革與創(chuàng)新。目前,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推動下,通過橫向協(xié)同與縱向聯(lián)動,電子政務整合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地方層面形成了以“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為代表的一系列整合典范,但目前對于各具特色的地方實踐的經驗解釋還較為不足?;谛隆氨侥P汀睂ο冗M省市的電子政務整合實踐進行分析和總結,既有助于加強對電子政務整合的統(tǒng)合解釋,也有助于進一步深入推進整合工作和探索未來發(fā)展趨勢。

考慮到創(chuàng)新的擴散與學習效應,初期典范最有示范意義和研究價值。因此,本文選取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上線后的2020年作為研究時點,并根據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發(fā)布的《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報告(2020)》,選取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綜合得分90分以上的省、直轄市和重點城市作為分析對象。鑒于前期電子政務整合主要以省為單位進行統(tǒng)籌,為避免重復性,樣本中剔除了90分以上的省份所轄城市,包括廣州、南京、杭州、深圳、寧波、合肥。最終樣本包括廣東(9673)、浙江(9673)、上海(9393)、北京(9133)、江蘇(9190)、貴州(9190)、安徽(9082)、青島(9013)共8省市。

(一)“一網一端”的界面整合

在新技術背景下,“數字政府即平臺”,而界面是政務服務平臺的門面,具有分隔、交換與連接的作用。用戶通過界面完成與政府之間的信息和數據交換,查詢信息、辦理服務和參與互動功能得以實現。打造一體化的平臺界面是當前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任務,2019年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的上線是界面整合的重要標志。“界面理論范式認為數字化政府建設實質是通過一體化政府界面提供一體化服務,也是一個界面擴大和集成界面形成的過程。”[13]自2018年開始,中央層面開始密集部署平臺界面整合的相關工作,提出了諸如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等改革內容。與此同時,8省市也進行了以“一網一端”為主要內容的界面整合工作,即統(tǒng)一網上服務平臺和統(tǒng)一移動客戶端,如表1所示。

線下政務服務整合優(yōu)化是近十多年來地方政府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內容,其中“一站式”政務服務大廳是最重要的代表性實踐?!耙痪W一端”的界面整合除了與線下政務服務整合優(yōu)化的改革思路一脈相承外,地方政府在完成線上界面整合過程中還體現出如下特點。一是按照中央統(tǒng)一部署銜接線上線下的服務流程,打造“一網端、一門次”的政務服務體系,極大改進了政務服務辦理的效率和質量,整體性提升了服務對象的辦事獲得感。二是在整合范圍上各地方政府不僅實現了網與端的整合,而且開始與企業(yè)部門開展合作,推出了微信或支付寶小程序,體現了跨組織邊界的大整合趨勢。三是兼顧整體推進與地方差異。一方面,盡管模式名稱各異,但各地的界面整合在形式上體現出了較高的一致性,有助于基本政務服務標準化和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另一方面,地方的平臺整合大都是在省級層面進行統(tǒng)籌,在具體內容和方式上體現了一定的差異化特征,為地方創(chuàng)新和突出特色留足了空間,例如,青島市依托“愛山東”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打造了本市的“青e辦”品牌。

(二)“部門協(xié)同、并聯(lián)辦理”的流程優(yōu)化

平臺界面是用戶可見的政務系統(tǒng)部分,在其之后的是依托各職能部門完成的業(yè)務流程。傳統(tǒng)政務服務模式下的業(yè)務流程被功能型組織分割成邊界清晰、信息分隔、前后串聯(lián)的獨立模塊,這是造成辦事者奔波于各個部門、不斷重復提交材料的根本原因。“一網一端”的界面整合要依托系統(tǒng)性的后臺重建,只有通過科學的流程再造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潛能,才能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業(yè)務流程優(yōu)化是制度與技術最緊密協(xié)作的結果,是一場通過完善G2G以更好地實現G2C的改革過程。因此,數據暢通、縱橫貫通的業(yè)務流程是維持整合式界面有效運轉的支持系統(tǒng),也是決定電子政務整合成敗的關鍵性工作。8省市在跨區(qū)域、跨層級、跨部門協(xié)作方面積極采取舉措,基本上形成了“部門協(xié)同、并聯(lián)辦理”的一體化業(yè)務流程模式。

整合式界面要求下的業(yè)務流程優(yōu)化是一個“破”與“立”相結合的改革過程?!捌啤敝饕谴蚱撇块T本位、數據部門化和串聯(lián)式業(yè)務流程,“立”主要是按照“一網一次”的原則將原來“群眾跑斷腿”轉變?yōu)椴块T善協(xié)同、“數據多跑路”。綜合來看,業(yè)務流程優(yōu)化的主要步驟依次是梳理業(yè)務、核減流程、打通數據流、并串聯(lián)組合和線上線下銜接。8省市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在全面梳理的基礎上刪簡、合并、下放審批環(huán)節(jié),依托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將標準化的服務項目高度協(xié)同起來;第二,歸集基礎數據,統(tǒng)一身份認證、事項目錄和支付平臺,建立高層次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和交換體系,“一號”申請,同一事項、同一編碼,暢通“數據跑”的通道;第三,在流程梳理和共享數據的基礎上,按照“一點受理、并行辦理、限時辦結”的原則,持續(xù)審視和優(yōu)化業(yè)務流程;第四,考慮到技術條件、業(yè)務屬性以及數字鴻溝等因素,各地都特別重視業(yè)務流程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例如,借助統(tǒng)一代碼完善線上與線下辦理流程的銜接。

(三)系統(tǒng)性的保障體系

業(yè)務流程是數據與信息流轉的通道,且隱蔽在組織結構與權責關系之中。因此,電子政務整合需要調整乃至變革既有的組織結構和權責關系。在條塊分割的行政體制下,部門業(yè)務設計通常是封閉的,信息數據歸部門所有,即使有合作也強調邊界清晰、責任明確。這種基于職責分工的“功能型”組織結構和部門主義導致業(yè)務流程分散割裂并且具有強烈的路徑依賴[14]。如果跨部門合作與協(xié)同的保障體系不到位,流程優(yōu)化乃至界面整合都將面臨巨大挑戰(zhàn)。電子政務整合是一項具有高度復雜性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門和領導者協(xié)調好事關整合效果的多元主體之間的行動[8]。8省市在整合電子政務的過程中都注重構建系統(tǒng)性的保障體系,可以歸納為組織協(xié)調、政策法規(guī)和考核監(jiān)督三個方面。

平臺界面整合下的業(yè)務流程優(yōu)化也是一場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因此,在組織協(xié)調方面,需要由上級權威協(xié)調橫向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促進部門的信息共享與協(xié)作。8省市無一例外地均重視建立高級別的橫向協(xié)調機制,部分省份更是由分管領導專門負責,完善工作機制、明確部門職責,構建起跨部門、全流程的合作網絡。在政策法規(guī)方面,電子政務整合的推進、維持與優(yōu)化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法治保障。8省市通過“廢、改、釋、立”四個環(huán)節(jié)更新適宜電子政務整合化運作的法律制度框架,特別是2018年浙江省人大審議通過的《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規(guī)定》,是以立法促改革的典范。在考核監(jiān)督方面,地方政府一方面建立綜合化、系統(tǒng)性的而非部門導向的專項績效考核體系,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重視借助信息技術對服務全流程進行監(jiān)督;另一方面,加強服務信息公開,強化外部監(jiān)督,例如,調動媒體積極參與服務質量監(jiān)督,引入第三方機構對一體化實施效果和群眾滿意度進行獨立評價等。綜合來看,8省市都高度重視建立健全系統(tǒng)性的保障體系,從而推進電子政務整合工作并維護其可持續(xù)性。

(四)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

盡管電子政務整合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技術的新發(fā)展所推動的,但在崇尚技術賦能的同時,應竭力避免缺乏人文關懷的唯技術治理。以公眾需求為核心是電子政務建設與發(fā)展普遍遵循的價值理念。新時代的數字治理轉型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通過電子政務整合更好地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在線政務服務,真正實現“數據跑”而非群眾跑,從而提高公眾滿意度乃至增強對政府的信任[15]。位于新“冰山模型”最底部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其為電子政務整合指明了方向,規(guī)定了保障體系建設、業(yè)務流程優(yōu)化和平臺界面整合的內容及方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圍繞公眾需求設計和優(yōu)化電子政務整合工作,即以提升用戶滿意度和獲得感為根本導向,建立和完善保障體系,梳理和再造業(yè)務流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務服務集成度。

8省市在電子政務整合中都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并貫徹到改革過程中,集中表現為電子政務整合的政策設計實現了從以政府為中心到以用戶為中心的轉變。例如,2019年北京市出臺了《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一體化網上政府建設的工作方案》。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具體包括便捷化、人性化、精準化的服務設計,強化線上服務信息公開,建設溝通互動評價渠道,基于用戶體驗和公眾滿意度持續(xù)改進服務質量,將提高公眾獲得感納入績效考核體系,等等。國務院要求2019年底前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提高公眾和企業(yè)辦事的便利度和獲得感,這是在初步實現電子政務整合后更加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的直接體現。隨后,8省市也陸續(xù)出臺政務服務“好差評”實施細則并著力落實,例如,在政務服務平臺上開通“好差評”功能,將各部分評價結果直接公示,建立差評監(jiān)督回訪機制等。

四、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電子政務整合既在實踐上推動了政府治理向數字化方向深度轉型,也在理論上為拓展數字治理研究提供了豐富的中國經驗與素材。本文通過對電子政務整合開展理論研究與實踐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結論如下。第一,邁向整合是電子政務發(fā)展的必然階段,超越以往所強調的數據共享與業(yè)務協(xié)同,驅動了新一輪的政府治理改革與創(chuàng)新。第二,在理論上,影響電子政務整合的關鍵因素可以概括為流程、制度與價值三個方面,貫通三者與界面整合的邏輯關系,可以構建一個理解電子政務整合的綜合性理論框架。新“冰山模型”包括界面整合、流程優(yōu)化、保障體系與價值理念四個層次,有效平衡了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之間的張力。第三,從實踐上看,盡管電子政務的整合是一個高度復雜化的系統(tǒng)性變革工程,但新的“冰山模型”能夠較為有效地統(tǒng)合解釋整合過程和歸納成功經驗。8省市的改革舉措主要包括“一網一端”的界面整合、“部門協(xié)同、并聯(lián)辦理”的流程優(yōu)化、系統(tǒng)性的保障體系以及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這四個方面是漸次推進、互相嵌套的有機統(tǒng)一體。

(二)未來展望

電子政務整合及后整合時代仍有許多工作亟待進行,這種緊迫感不僅由于整合尚未完全實現,更是由于“智能+政務服務”的浪潮已然襲來。信息技術的蓬勃發(fā)展讓電子政務整合的未來充滿想象,要勇立信息技術驅動治理創(chuàng)新的潮頭,未來至少還應該重視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系統(tǒng)地推進平臺整合,持續(xù)提高管理效率和公眾獲得感。毋庸諱言,目前還存在平臺整合特別是移動端整合不夠徹底,公眾使用體驗有待提升等問題。因此,系統(tǒng)性地深入推進界面整合是未來持續(xù)性的工作。一方面,要在國家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之下,統(tǒng)籌推進不同層級政府間、同級政府不同部門間、不同端網間乃至不同地區(qū)間的系統(tǒng)整合,真正實現基本政務服務的縱橫貫通;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和審批新的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特別是基層性平臺和移動端平臺,應盡量使用現有平臺或在已有基礎上拓展。需要強調的是,電子政務整合不是機械的系統(tǒng)合并,而應該以提高公眾獲得感和內部管理效率為導向,建立內部評價機制,充分利用“好差評”產生的績效信息,持續(xù)檢驗整合效果和水平。

第二,推動跨界整合與共享,打造電子社會大格局。整合化已經成為數字社會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將政府內部之間的互聯(lián)互通稱為電子政務整合的1.0版,那么進一步推動政府與企業(yè)、社會等各類組織之間的跨界整合將是2.0版,這要求擴大服務對接與數據連通,打造大整合、泛共享的電子社會大格局。目前,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選擇與互聯(lián)網企業(yè)合作,例如依托微信或支付寶小程序建設政務服務平臺,借助第三方數據進行身份認證等。但2.0版的整合難度和風險遠大于1.0版,除了1.0版面臨的體制性因素之外,不同屬性組織間的協(xié)調、數據權歸屬、安全與隱私以及技術復雜化之后帶來的數字鴻溝與用戶接受度等問題更加突出。因此,未來應該進一步思考后電子政務整合時代的跨界整合和數字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問題。

第三,注重對新理念和新技術的吸納,打造個性化、智能化政務服務生態(tài)。電子政務整合是技術推動政府形態(tài)演變的階段之一,未來將進入數據驅動的更加復雜化、情景化和個性化的智能政府階段[16]。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開始智能化嘗試,例如,推出智能問答和“秒批”功能,但整合后的數據資源和智能化服務的效能優(yōu)勢遠未被發(fā)掘出來。信息技術要成為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的核心驅動力,必須前瞻性地變革管理理念并采納不斷出現的新技術,實現由“一站式”政務服務向“無站式”政務服務轉變[17]。因此,未來應該充分運用移動互聯(lián)網、物聯(lián)網、大數據、云計算、區(qū)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人性化的“智能+政務服務”生態(tài)系統(tǒng),增強政務服務的主動性、預測性和精準性。個性化、智能化是后電子政務整合時代的發(fā)展方向,也是下一輪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的前沿陣地。本文重構的新“冰山模型”在思考關于技術、制度與價值之間的關系與相互作用方面,仍具有較強的解釋力。

注釋:

①主要包括《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2016)、《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2016)、《政務信息系統(tǒng)整合共享實施方案》(2017)、《政府網站集約化試點工作方案》(2018)、《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2018)、《進一步深化“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2018)、《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guī)定》(2019)、《國家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20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20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政務數據共享協(xié)調機制加快推進數據有序共享的意見》(2021)、《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2022)等。

參考文獻:

[1] SCHOLL H J, KLISCHEWSKI R. E-government Integration and Interoperability: Framing the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07, 30(8-9):889-920.

[2] LAM W. Barriers to E-government Integration[J]. Journa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5, 18(5): 511-530.

[3] GARNTER R. 5 Levels of Digital Government Maturity [EB/OL].[2022-10-10]. https://www.gartner.com/smarterwithgartner/5-levels-of-digital-government-maturity.

[4] LAYNE K, LEE J. Developing Fully Functional E-government: A Four Stage Model[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1, 18(2): 122-136.

[5] 黃萃. 基于門戶網站的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整合機制研究[D]. 武漢:武漢大學, 2005.

[6] SIN C Y. Foundation of Effective E-government: The Singapore Experience[EB/OL].[2022-10-10]. https://www.belfercenter.org/sites/default/files/files/publication/yokesin-wp.pdf.

[7] 張鎧麟.構建協(xié)同公共服務: 政府信息化頂層設計方法研究[J]. 管理世界, 2013(8): 91-100.

[8] SCHOLL H J. Process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System Interoperation in Government: A Comparative Case Analysis[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12, 29(3): 313-323.

[9] 張楠,趙雪嬌. 理解基于區(qū)塊鏈的政府跨部門數據共享: 從協(xié)作共識到智能合約[J].中國行政管理, 2020(1): 77-82.

[10] 陳國權, 皇甫鑫. 在線協(xié)作、數據共享與整體性政府:基于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分析[J].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18(3): 62-67.

[11] 郁建興. “最多跑一次”改革: 浙江經驗 中國方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9: 238.

[12] 范梓騰. 效率考量、合法性壓力與政府中的技術應用:基于中國城市政府網站建設的混合研究[J]. 公共行政評論, 2018(5): 28-51.

[13] 李文釗. 界面理論范式:信息時代政府和治理變革的統(tǒng)一分析框架建構[J]. 行政論壇, 2020(3): 129-135.

[14] 朱春奎, 毛萬磊. 議事協(xié)調機構、部際聯(lián)席會議和部門協(xié)議:中國政府部門橫向協(xié)調機制研究[J]. 行政論壇, 2015(6): 39-44.

[15] 毛萬磊, 朱春奎. 電子治理改善政府信任的途徑與策略[J]. 行政論壇, 2017(6): 24-29.

[16] 張劍鋒. 數字政府2.0:數據智能助力治理現代化[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9: 41.

[17] SCHOLTA H. From One-stop Shop to No-stop Shop: An E-government Stage Model[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19, 36(1): 11-26.

責任編輯:賀曉麗

猜你喜歡
數字化轉型電子政務整合
論基于云的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構建
試論融合創(chuàng)新思想對新時期圖書策劃和營銷的指導作用
《華盛頓郵報》轉型的實踐與借鑒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閱讀
我國出版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困境與對策
傳統(tǒng)雜志的數字化轉型與融合發(fā)展
電子政務工程項目績效評價研究
佛山市| 盖州市| 惠来县| 石阡县| 虞城县| 崇阳县| 扶余县| 永寿县| 衡山县| 翼城县| 石首市| 巩留县| 禹州市| 柳江县| 卓尼县| 普洱| 库车县| 宁国市| 临泉县| 新建县| 平和县| 上栗县| 安吉县| 灯塔市| 孝义市| 乌兰县| 昭觉县| 花垣县| 连云港市| 康保县| 平塘县| 连平县| 杭锦后旗| 上林县| 南和县| 新蔡县| 航空| 海淀区| 大石桥市| 南汇区|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