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彩鳳
“士”在中國由來已久。《說文解字》釋為:“士,事也。數(shù)始于一,終于十。從一從十?!鄙獭⒅芪墨I中的“士”,是指在政府中擔任各種“職事”的人。知識人在古代被稱為“士”,而“士”的出現(xiàn)和“道”的觀念是分不開的,所以孔子說:“士志于道?!薄短砌虏蝗枋姑分械奶砌抡枪糯笆俊钡拇?,他臨危受命,在保護國土完整的同時,更是直面秦王的盛氣凌人,不卑不亢,毫無懼色。他舍身為國、鐵肩擔道義的勇士形象,使后世對“士”有了清晰的認識,對“士”之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一、正面描寫“士”之精神
一是臨危受命,孤身迎戰(zhàn)。唐雎出使秦國頂著雙重的壓力,一是彈丸之地的安陵國被強秦“盯”上了?!鞍擦昃湓S寡人”,祈使語氣中秦王居高臨下,以大欺小,氣勢咄咄,安陵君能不緊張嗎?二是“秦王不說”,這短短四個字就已經(jīng)營造出了劍拔弩張的氣氛。
二是不卑不亢,機智果敢。在一般人看來,肩負著國家使命的唐雎出使秦國理應誠惶誠恐,小心周旋。然而,唐雎回答秦王第一句話的第一個字卻是“否”,如此斷然否定,這得多大的勇氣。緊接著用一句“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的反問巧妙地以千里之大暗諷秦王以“五百”易地的幌子,毫不留情地揭穿了秦王借“易地”侵略的陰謀,可謂字字誅心。
三是舍生取義,不辱使命?!疤熳又贝_乎可以毀山河,絕人寰。大權(quán)在握的秦王自然可以肆意踐踏,威逼利誘,為所欲為,然而他卻低估了一個“士”的智謀與忠勇。“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薄叭羰勘嘏?,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士之所為,非莽夫之勇,更不是一時之能,他們舍生取義,成就“仁”字。若“士”是枝干,那么“仁”為根,“義”為果。舍生取義,以小我換取大我,是無數(shù)“士”為天下蒼生、為正義光大而發(fā)出的聲音。
以上三點是唐雎身上“士”的精神的外顯,是正面描寫,作者還從側(cè)面烘托了唐雎“士”之精神。
二、側(cè)面烘托“士”之精神
一是秦王對唐雎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唐雎的對手是秦王,秦王是一個奸詐狡猾、色厲內(nèi)荏的霸主,他對唐雎的威脅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回合的交鋒上。第一回合:秦王傲慢無禮,奸詐狡猾,先是當著唐雎的面數(shù)落安陵君“不聽寡人”,接著通過“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羞辱安陵國之小,最后用“請廣于君”假惺惺地表明自己的“善意”。第二回合:秦王惱羞成怒,恐嚇藐視?!扳鋈慌北憩F(xiàn)出秦王的不淡定,繼而用“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恐嚇唐雎,表明自己的帝王身份,還用“以免冠徒跣,亦頭搶地爾”表明自己對布衣平民的不在乎。第三回合:色厲內(nèi)荏,主動示好?!吧珦稀币辉~精準刻畫出秦王在唐雎舍命相搏、玉石俱焚之下內(nèi)心的膽怯,“徒以有先生也”主動示好,表示秦王對唐雎的敬佩。在這三個回合中,由“秦王不說”到“秦王怫然怒”,再到“秦王色撓”,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唐雎準確抓住了對手的軟肋,最后讓秦王徹底敗退,這種知微見著的筆法讓讀者看到了一個具體可感的“士”。
二是安陵君與秦王的對話進行對比。教師可以將安陵君與秦王的對話進行對比,“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由此可以看出安陵君何等謙卑,唯恐得罪秦王。安陵君對秦王的畢恭畢敬甚至是懼怕、畏縮,這也烘托了唐雎臨危受命的重要性,是為唐雎表現(xiàn)出的“士”之精神做鋪墊。
今天,“士”之精神依然有著重要的意義,國家和民族需要有擔當、有能力的“士”肩負起民族富強、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士”之精神呢?
三、如何培養(yǎng)學生“士”之精神
一是利用好閱讀課。教師要以課文為抓手,從大單元、大情境的角度探討“士”之精神,讓學生深入地理解“士”是多面、立體的。孟子的《魚我所欲也》論述了“義重于生”的重要性,他是文士;《送東陽馬生序》的宋濂從小志向遠大,排除艱難險阻求師讀書,是學士;范仲淹一句“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守衛(wèi)邊疆、憂國憂民的志士。
二是延伸課外閱讀。學生從課外讀物中也能感受到“士”的精神,如《晏子使楚》中,晏子在楚王的三次羞辱中,用智慧、勇猛及頑強保住了自己和民族的尊嚴;《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在秦晉聯(lián)手進攻鄭國時,以一人之力挽救了鄭國的覆滅……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比不同的“士”,從“士”與“義士”的精神中產(chǎn)生共鳴,從靈魂最深層體會“士”的精神之美。
三是開發(fā)跨學科融合課程。文史不分家,教師可以制定切實有效的教學目標,借助歷史探討“士”之精神,將“士”這個群體放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將歷史、文學等內(nèi)容進行融合,以加深學生對“士”之精神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作者單位 ? 西安高新區(qū)第四完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