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考據(jù)學范式注重考據(jù)內容的真實性、微觀性和證實性,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尤其是在探究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文獻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方法論意義。近年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形成的文本文獻學范式,亦是以考據(jù)為基礎的研究方法,但與考據(jù)學范式相比較,文本文獻學范式更注重內容的思想性、宏觀性和證偽性。考據(jù)學范式與文本文獻范式在方法論邏輯上既有聯(lián)系又有差別,使得它們在當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能夠很好地相互補充。當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既需要運用考據(jù)學范式為其提供理論資源性根據(jù),也需要運用文本文獻學范式為其提供思想資源性根據(jù)。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哲學 考據(jù)學范式 文本文獻范式 方法論意義
張麗霞,江蘇師范大學哲學范式研究院教授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時代黨的歷史觀研究”(22BKS056)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道路的成功實踐深刻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因此,當前學術界有責任闡明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應該是什么,或者說,學術界應該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之處在哪里。關于如何才能正確、準確和科學地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在1865年7月31日《致恩格斯》的信中明確指出,他的理論是一個藝術的整體,而要達到這一點,只有用他的方法[1]。馬克思的這一觀點很明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新,根源于認知方法的創(chuàng)新。因此,本文選擇深度探討文本文獻學范式和考據(jù)學范式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的差別,有助于服務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者們在“中國走向世界”時代大潮中全面、科學地理解和創(chuàng)新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文獻學范式是指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手稿、書信、讀書筆記等文獻資料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中的相關研究資料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范式??紦?jù)學范式是指對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中的版本、術語、語義、語用、人物事件等加以整理、??薄⒆⑹?、輯佚的范式。文本文獻學范式和考據(jù)學范式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方式,也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返本開新的重要工具??鬃佑醒裕骸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構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首先要做到方法論上的范式自覺。
一、注重思想性的文本文獻學范式與注重真實性的考據(jù)學范式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既要把握住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所具有的思想性,也要考證支撐該思想的史料真實性,兩者是并行不悖的。文本文獻學范式與考據(jù)學范式都涉及考據(jù),但這兩種研究范式對考據(jù)內容的關注視角具有差別,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研究內容的思想性,而考據(jù)學范式重視研究內容的真實性。需要說明的是,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的思想性與考據(jù)學注重的真實性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文本文獻學范式中包含追求真實性的內涵,而考據(jù)學范式中包含追求思想性的內涵,但是兩種研究范式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1.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探究“脈絡中的思想”
自馬克思和恩格斯發(fā)動哲學革命以來,學術界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作家文本文獻資料的研究成果可謂汗牛充棟,而這些成果反過來又為進一步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提供了文獻基礎。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文本文獻解讀都暗含解讀者的前理解,因為“解釋從來就不是對先行給定的東西所作的無前提的把握”[1]。據(jù)此判斷,過去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文獻的研究成果,或多或少地都帶有研究者的思想印跡。與這一認知邏輯相適應,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文獻研究者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利用最新出現(xiàn)的文本文獻資料,使用科學的研究方法,考證前人研究成果,以竭力實現(xiàn)當下研究與馬克思主義經典的視域融合,從而真正把握住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究竟是什么。
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文本文獻資料的思想性是指,文本文獻學范式認為,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文獻的研究中,經典作家已出版的文本是他們思想的結晶,是研究的重點,而要達到對經典作家思想全面、準確而深刻地把握,必然要考察其已出版文本誕生前的手稿、書信、筆記等材料的思想性。馬克思本人的著述,約三分之二是筆記,如何恰如其分地甄別出筆記中哪些表述是馬克思思想理論形成和發(fā)展的支撐點,是馬克思思想研究的主要任務,而不應把馬克思“對特定事件而生發(fā)的個別觀點無限地抽象,使其成為馬克思社會發(fā)展理論的一般原理”[2]。這就是說,為了避免產生對文本文獻的誤讀,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把資料放到整個思想發(fā)展史中去反思其價值性。
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文本文獻的思想發(fā)展路向是指,文本文獻學范式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作家的思想有其自身的產生發(fā)展過程,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作家任何一種具體的思想都是前后聯(lián)系、不斷走向成熟的。因此,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考證經典作家思想變化發(fā)展的背景條件、主客觀原因等,就是要澄明經典作家的真實的思想發(fā)展歷程。馬克思本人對唯物史觀的闡述,經歷了一般規(guī)律唯物史觀、唯物史觀西歐邏輯和唯物史觀東方邏輯三個出場階段[3],這表明其不是一經生成就永恒不變的。不同時期的馬克思思想存在變化,可能是觀點上的變化,也可能是表述上的變化,還可能是問題域上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恰恰是馬克思多年不斷誠實研究的結果。為了避免斷章取義,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考證經典作家思想變化發(fā)展的脈絡。
2.考據(jù)學范式注重考證“細節(jié)中的真實”
馬克思主義哲學自馬克思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以來,經過世界范圍內眾多馬克思主義者的闡釋和傳播,其文本文獻資料的海量存在已是事實。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文本文獻研究已經過多、過時,恰恰相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依然離不開“我注六經”[1]的研究精神??紦?jù)學范式就是基于這一考量,要求研究者像神探探案一樣,通過研讀文本文獻資料中的大量細節(jié),辨析細節(jié)展現(xiàn)的真實性,以求在蛛絲馬跡中尋得真相,進而客觀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中的微妙變化。
為了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更加深入,考據(jù)學范式認為,應該在繼承經學研究傳統(tǒng)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信息科學比對技術,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立、傳播和發(fā)展中的大量文本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研究,考證文本文獻資料中的細節(jié)。我國歷史上存在嚴謹?shù)慕泴W研究傳統(tǒng),經學研究者擅長對文字、版本等進行考證。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們自覺地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如對中國近代史和現(xiàn)代史產生深遠影響的《共產黨宣言》的各種譯本(僅新中國成立前就有7種全譯本)進行考證。這項工作煩瑣而重要,不僅對于理解《共產黨宣言》的基本內容有影響,而且對于準確理解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史至關重要。
考據(jù)學范式注重細致入微地客觀呈現(xiàn)文本文獻資料。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嘗試用考據(jù)學的方法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更加注重找尋和考證客觀存在的史料細節(jié),以回應彼研究中的時代問題。眾所周知,由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之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十分重要,因此對文本文獻的解讀不能忽視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考量。需要指出的是,這一考量的任務之一就是不能遮蔽歷史邏輯,尊重彼時代的時代問題和研究水平。比如,關于《共產黨宣言》中的一處翻譯,究竟是“廢除私有財產”還是“廢除私有制”,為了得到一個相對客觀的解釋,學者們不僅要考證原文和各個翻譯版本的不同表述,還要考證馬克思、恩格斯當時在其他文本文獻中對此問題的表述??傊紦?jù)學范式就是要注重從翔實的史料中考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論述細節(jié),以期客觀呈現(xiàn)出經典作家的思想。
3.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用論據(jù)佐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形成脈絡
由于前人的研究,我們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成的脈絡已經比較清晰,但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的研究中仍然存在許多需要深入探討的地方。如大量馬克思的文本文獻是未完成的文本,而且很多是在馬克思逝世以后才整理出來的,那么,編輯的編排是否符合馬克思原初的構想,這些文本與其思想和生活之間究竟有何聯(lián)系等,就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的問題。正是基于此,在文本文獻資料中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整個思想發(fā)展史,就成為文本文獻學范式的問題意識。
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用論據(jù)來佐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成與發(fā)展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或要素,是因為雖然學界公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經歷了萌芽、創(chuàng)立、發(fā)展等環(huán)節(jié),但對于有些環(huán)節(jié)和理論內涵的理解尚存在深度耕犁的空間。例如,我們熟知,對青年黑格爾派進行批判是馬克思哲學革命的必要環(huán)節(jié),“這種批判本身直接地就構成了馬克思新世界觀的重要因素”[2],然而,近年來,有學者通過研究《布魯塞爾筆記》中馬克思關于機器應用問題的摘錄內容,認為“馬克思對加斯帕蘭、拜比吉、尤爾的工藝學研究對其科學世界觀的形成產生了潛在而重要的影響”[3]。這些文本文獻學研究提供的新論據(jù),為理解馬克思新世界觀的誕生環(huán)節(jié)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內容。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上,馬克思晚年為何不繼續(xù)出版《資本論》,反而轉向人類學研究或者說東方社會研究,這是一個需要考證的轉型之謎,而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用論據(jù)佐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成發(fā)展的關鍵問題,也試圖破解這個謎語。馬克思1880年2月給丹尼爾遜的信表明他要還“一堆糟糕的閱讀欠債”[1],這里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他想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來回答查蘇利奇之問。馬塞羅·穆斯托認為,馬克思是在研究《資本論》的同時展開了人類學問題研究,這是要為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理論提供更堅實的歷史基礎”[2]。從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出場史理解,也可認為馬克思思想讓唯物史觀在原始社會得到驗證,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摩爾根在美國,以他自己的方式……得出了與馬克思相同的結果”[3]。這些論證為解答馬克思晚年研究轉向之謎提供了視角。
4.考據(jù)學范式注重用論據(jù)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形成細節(jié)
為了考證論據(jù)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的真實客觀性,與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考證關鍵性環(huán)節(jié)和關鍵性問題相區(qū)別,考據(jù)學范式注重考證論點產生的多種細節(jié)性論據(jù)的合理性。也就是說,考據(jù)學范式試圖如蜘蛛織網一樣,通過一條一條的論據(jù)絲線來織牢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真理之網??紦?jù)學范式要求把大量的精力投入細微之處的考證,其問題意識正在于此。
考據(jù)學范式要求用論據(jù)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成發(fā)展的細節(jié)詳情,根本目的還在于學者們試圖通過對細節(jié)詳情深入的考證使讀者更加走近馬克思。例如,為了讀者更好地理解馬克思一直想出版卻未能在生前出版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原始思想,學者們在研究其“手稿保存、刊布與版本源流情況”[4]上下足功夫。為了講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百年傳播史,學者們編撰了8集文獻紀錄片《思想的歷程》。其中,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細節(jié):紀錄片以翔實的史料考證再現(xiàn)了中國人翻譯《資本論》的過程,講述了從陳啟修、潘冬舟、侯外廬、王恩華、吳半農到千家駒、郭大力、王亞南克服重重困難進行翻譯,以及2003年中央編譯局最新譯本出版的關鍵細節(jié)與過程。
隨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研究者不再滿足于文本考據(jù)、版本考據(jù),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加細化的術語考據(jù)、語義考據(jù)、語用考據(jù)等,這表明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傳播和發(fā)展中的微妙變化亦成了考據(jù)學范式的主要內容。如學者們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重要術語中國化的源流進行了考據(jù)學范式意義上的闡釋。有學者提出,“以‘矛盾‘實踐和‘文明為核心的‘術語的革命……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學術體系的重要標志”[5]。
二、注重對象宏觀性的文本文獻學范式與注重對象微觀性的考據(jù)學范式
文本文獻學范式和考據(jù)學范式的考證路線,都是立足當下現(xiàn)實以走向理論深處。按照馬克思的從后思索法理解,這種路線就是站在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前沿的基礎上,回過頭來反思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生成和發(fā)展邏輯。從研究問題本身的特點視角理解,文本文獻學范式和考據(jù)學范式存在細微的差別,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考察論據(jù)的理論性,或者說,注重從宏觀性的視域考證文本文獻中的研究對象,而考據(jù)學范式注重從微觀性的視域考證史料的研究對象。
1.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史料”梳理的對象寬泛化
離馬克思的時代越久遠,對馬克思主義理解的分歧就可能越大。基于此,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成為一個學術難點。按照馬克思揭示的資本運行規(guī)律判斷,當下的世界仍然處在資本統(tǒng)治的時代,因此,我們與馬克思在理解上依然具有相似的語境,我們能夠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正是在這種理解基礎上,文本文獻學范式通過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寬泛化的發(fā)展脈絡,以期能夠為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正名的學理根據(jù)。
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其被稱為“馬克思主義”的固有的哲學結構(唯物辯證法、唯物史觀、資本邏輯批判、人的解放等),而文本文獻學范式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考證這些固有要素在整個馬克思哲學發(fā)展史中的生成和發(fā)展脈絡,也就是說,對象寬泛化就是要注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整體性。在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中,一些西方學者雖然通過考證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本,提出了一些新見解,然而,這些新的解釋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們重新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文獻,但他們的多數(shù)理解錯誤地否認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整體性,導致作為科學體系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基在他們的闡釋中被攻擊。如路易·阿爾都塞考證后認為馬克思思想存在“認識論斷裂”[1],人類學家勞倫斯·克拉德考證后認為存在一個人類學家的馬克思[2],特雷爾·卡弗系統(tǒng)考證了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學術思想上的關系,并認為兩者存在差異[3]。因此,從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fā)展史出發(fā),考察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的關鍵問題,比如,馬克思的新世界觀是如何誕生的、究竟有幾個“馬克思”、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思想是否完全一致等,始終是文本文獻學范式關注的基本視域。
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文獻研究者們不遺余力地進行版本考證、文本解讀、思想闡釋等煩瑣論證,以期再現(xiàn)馬克思原本的邏輯架構和表達的原始思想,這表明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邏輯性是十分必要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去世后,馬克思的大量文本文獻資料仍沒有出版。當下,雖然一些重要的殘缺文本文獻已經通過研究者的編排陸續(xù)為世人所知,但不同版本的編排差異呈現(xiàn)了研究者對馬克思本人思想邏輯的不同闡釋。而后人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再理解,也依賴于這些版本,因此,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重要文本文獻章節(jié)原初編排狀況就成為文本文獻學范式的重要工作之一,此類考證有利于盡可能還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初邏輯和其思想內涵,有利于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fā)展邏輯。如由于《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遺稿的流傳情況復雜,《費爾巴哈》章已經至少有7種不同的版本[4],《費爾巴哈》章多個編排版本的存在,尤其需要研究者們投入大量精力進行考證和闡釋。
2.考據(jù)學范式注重“個案”論證的對象針對性
與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對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料”進行寬泛化梳理相比,考據(jù)學范式側重于從細微之處入手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中的某些部分或某些要素,以期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個案”研究的針對性。由于是微觀呈現(xiàn),考據(jù)的對象和考據(jù)的方式多種多樣。考據(jù)的對象,涉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手稿、書信、札記、談話、評論等文本文獻資料??紦?jù)的方式,涉及通過對文本文獻資料的某些部分或某些要素進行發(fā)掘、辨析、??焙驼淼瓤甲C事實和歸納例證,并提供翔實可信的證明。
考據(jù)學范式試圖從這些瑣碎考證中厘清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中的“個案”細節(jié),以期解答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經典文本文獻中存在的疑問。如《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呈現(xiàn)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重大轉折的主要文本,因此,國內外馬克思主義者對此文本細節(jié)的考據(jù)不勝枚舉,涉及該文本確切的寫作時間是何時、遺失內容有哪些、如何理解恩格斯對《費爾巴哈》章標題的修改等等。又如關于該如何闡讀被稱為“工人階級的圣經”[1]的《資本論》,路易·阿爾都塞提倡跳過《資本論》開篇三章,認為這三章的內容讓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退回到哲學的框架之中[2],弗雷德里克·詹姆遜則認為“開篇三章實際上包含了《資本論》的所有基本命題,因而是進入整部作品的必然通道”[3],絕不應該跳過,否則會讓《資本論》成為平庸的經濟學論文。
雖然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文本文獻中出現(xiàn)的與核心思想較遠的延伸內容進行考證,費時費力,但考據(jù)學者們甘之如飴,因為這是全面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所謂“個案”延伸內容,主要指對于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沒有本質影響,但有助于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作家思想發(fā)展脈絡和思想內涵的內容。如有學者為了重新探索和思考馬克思思想的起源,對馬克思早期作品《歌之書》中的“精靈”意象進行考證和解讀,認為精靈意象雜多、混沌甚至矛盾,但促使馬克思得出了“神是不存在的,神的戶籍在人間”[4]的結論。
3.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在對象宏觀性中考證論據(jù)的融通性
文本文獻學范式不僅要通過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本文獻來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發(fā)展脈絡,而且要澄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誤讀,從而實現(xiàn)正本清源、以古論今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诖四康?,文本文獻學范式在考證“史料”時,必須注重考證“史料”的融通性,即通過考證其在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是否具有承前啟后的相融性來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
文本文獻學范式用翔實的論據(jù)駁斥誤讀,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發(fā)展有其自身的辯證發(fā)展邏輯。如1932年《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下文簡稱《手稿》)公開發(fā)表時,一些西方馬克思主義者鼓吹“兩個馬克思”論或“馬克思反對馬克思”論,人為地肢解了馬克思哲學。為批判此觀點,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用論據(jù)證明,《手稿》是馬克思新世界觀誕生前的艱辛探索,是一個合乎邏輯發(fā)展的思想歷程的必然結論,而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用所謂的“依據(jù)”勾勒“人道主義的馬克思”則是對馬克思當時復雜認識活動的歪曲判斷。在馬克思寫作《手稿》時,不僅其中的觀點尚未完全成熟,而且其寫作過程十分艱辛。如馬克思在《手稿》序言中原本提出,“相反,費爾巴哈的關于哲學的本質的發(fā)現(xiàn),究竟在什么程度上——至少為了證明這些發(fā)現(xiàn)——使得對哲學辯證法的批判分析成為必要,讀者從我的闡述本身就可以看清楚”[5],后來馬克思認為這一觀點還是不要在此闡明。馬克思之所以如此修改,或許是因為馬克思認為站在費爾巴哈的立場上微妙地指出費爾巴哈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是不準確的,或許是因為馬克思原本是想呈現(xiàn)費爾巴哈對哲學本質的理解?!妒指濉分须s糅的哲學術語(有黑格爾的、費爾巴哈的,還有馬克思自創(chuàng)的)也表明,當時馬克思在思想發(fā)展過渡期進行著思想斗爭,梅林稱此時是馬克思分娩陣痛般的寫作階段。
文本文獻學范式既注重用論據(jù)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般性規(guī)律,又注重考證論據(jù)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呈現(xiàn)出的特殊性規(guī)律,表明唯物史觀不僅是科學的世界觀而且是科學的方法論。從馬克思唯物史觀出場的方法來看,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用論據(jù)闡明馬克思在用以哲學批判為主的方法發(fā)現(xiàn)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唯物史觀一般規(guī)律后,又用以政治經濟學批判為主的方法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行規(guī)律——唯物史觀西歐邏輯,還用以人類學研究為主的方法提出了非資本主義社會走向共產主義道路的特殊性規(guī)律——唯物史觀東方邏輯。總之,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從宏觀上考證和闡明唯物史觀的出場邏輯和出場形態(tài)的合理性,進而為其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科學性進行辯護。如毛澤東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就是政治上軍事上的望遠鏡和顯微鏡”[1],即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遍性功能——“望遠鏡”有助于人們把握規(guī)律,認清總趨勢和方向,高瞻遠矚,而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殊性功能——“顯微鏡”,有助于人們見微知著,透過表面現(xiàn)象抓住本質,精準施策。
4.考據(jù)學范式注重對象微觀性中考證論據(jù)的準確性
考據(jù)學范式在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中的觀點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甄別作用??紦?jù)學范式注重考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觀點的論據(jù),即考據(jù)學范式注重從論據(jù)的視角闡明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考證是此論據(jù)而非彼論據(jù)呈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從而證明此論據(jù)對該思想具有針對性。
考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與其話語間的關系,是準確理解其思想的重要一環(huán),這要求注重考證論據(jù)的合理性。如恩格斯多次轉述馬克思晚年說過的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有一點可以肯定,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盵2]若碎片化理解這句話,就很容易得出馬克思自己否定自己的結論,這也為肢解馬克思思想提供了所謂的“證據(jù)”。那么,如何才能準確全面理解馬克思的這個觀點呢?馬克思本人究竟在什么場合表達這個觀點的?其本真含義是什么?恩格斯又是怎么轉述的?為何還要多次轉述?考據(jù)學范式從問題出發(fā),對相關論據(jù)一一考證,通過比對馬克思本人自述與恩格斯轉述的文本文獻資料,闡明馬克思這么說并不是要否定他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理論,而是對當時一些青年人不深入研究原著和現(xiàn)實歷史、胡亂理解馬克思主義的非馬克思主義者的態(tài)度與方法[3]進行的一種反諷。
國內外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思想和理論的文本文獻資料很多,而確定哪一種理解或解讀更加接近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本意,就需要考證論據(jù)的可靠性。如在早期《共產黨宣言》的中文全譯本中,對第二章概括共產黨理論那句話的翻譯就多種多樣,如“廢止私有財產”(1920年陳望道譯本、1930年華崗譯本)、“廢除私有財產”(1938年成仿吾和徐冰譯本、1947年喬冠華譯本)、“廢除私產”(1943年陳瘦石譯本)、“消滅私有財產”(1943年博古譯本)和“消滅私有財產權”(1949年謝唯真譯本)。這七個全譯本雖然沒有翻譯成“消滅私有制”,但基本上選用“Aufhebung”對應的中文動詞“消滅”“廢除”,而放棄使用相對溫和的動詞“揚棄”。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革命時期共產黨人對私有財產的尖銳態(tài)度,因為,從語詞激烈程度來看,“消滅”大于“廢除”,“廢除”大于“揚棄”[4]。新中國成立后的版本,沿用了動詞“消滅”,并把批判從財產的表象層面進入制度層面。總體而言,“消滅”在全譯本中出現(xiàn)的頻率在下降。這些同詞的不同體現(xiàn)了語境的變化,也體現(xiàn)了譯者理解的變化,究竟哪種理解更符合馬克思和恩格斯原本的意思,這是考據(jù)學學者們需要深入考證的。
三、注重證偽性的文本文獻學范式與注重證實性的考據(jù)學范式
從考據(jù)成果的真實性視角理解,無論是文本文獻學范式還是考據(jù)學范式,都要保證考據(jù)成果的真實性,證偽與證實的思維方法也正是源于這種保證。證偽與證實是理性思維的重要認知邏輯,尤其是對于作為辯證思維的哲學理解而言,僅僅擁有證實的邏輯思維,還是不夠的。正是因為證實性思維存在缺陷,諸如卡爾·波普爾等哲學家才提出了證偽的認知方法。從證偽性與證實性的關系視角理解,文本文獻學范式必須既注重證實性,又注重證偽性,也就是說,文本文獻學范式當然應該注重呈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科學性,但也應該注重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文獻資料中某些論點的可疑性和可反駁性。相對而言,考據(jù)學范式更為注重證實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考據(jù)學范式不關注證偽性,只是表明證偽性不是考據(jù)學范式關注的重點。與之相比,文本文獻學范式則更為注重考據(jù)成果的證偽性。
1.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證偽性
一方面,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相關論點產生的時代背景、表述方式、作者心境等非核心要素出發(fā)考證論據(jù),以推測、論證、判定論點的真實與否,即從邊緣要素出發(fā)考證論據(jù)的不合理性,進而論證論點的真實性與否。另一方面,文本文獻學研究方式也注重從考證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變化的邏輯脈絡中考證某些論據(jù)的可反駁性,進而判斷這些論據(jù)的可靠性。這兩種證偽方式,都是文本文獻學范式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研究中通常使用的方法。
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從偽論據(jù)中證明篡改或誤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者們?yōu)槭裁磿鄹幕蛘`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原意義,注重從回應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中的質疑聲中考證質疑性論據(jù)的真實性。深入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料的真實性,是真正理解其發(fā)展史的前提。縱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其誕生以來一直飽受質疑,以至于恩格斯晚年還在專門寫《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來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斯坦、考茨基等的篡改和背叛、一些西方學者碎片化的解讀、某些蘇聯(lián)領導人教條主義的理解等,都是源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真實性的錯誤認知。文本文獻等范式需要證偽這些錯誤認知及其論據(jù)。
用翔實的論據(jù)考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哪些論述得到了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進而在邏輯演繹考證的基礎上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理論,這是一種嚴謹?shù)倪壿嬜C偽方式,它注重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的邏輯演變中證明論點的可檢驗性。從唯物史觀的演變邏輯視角理解,人們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認知并不是一次完成、一成不變的。文本文獻學范式不僅注重考證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多次論述的差別,而且注重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考證不同論據(jù)間的邏輯聯(lián)系,闡明其中的變與不變。
2.考據(jù)學范式注重證實性
為了呈現(xiàn)考證結果的真實性,一方面,考據(jù)學范式注重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相關論據(jù)的客觀性,即注重考證論據(jù)的可追溯性,從而證實論點是否為真,另一方面,考據(jù)學范式注重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相關論據(jù)的多樣性,這表明需要通過考證支撐觀點的多個論據(jù)來歸納綜合論據(jù),以證實論點為真。
反映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真理的客觀性論據(jù),都存在于產生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時代之中,因此,考據(jù)學范式應該注重從唯物史觀的時代背景中尋找論據(jù)來證實論點。從理論來源看,“實踐是認識的來源”[1]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基本邏輯。反映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真理性的客觀論據(jù)存在于每個時代的物質生產、精神文化生產等社會實踐中,考據(jù)學范式應該注重考證各個時期各種社會實踐中產生的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相關論據(jù)。從認知的思維過程看,馬克思指出,感性具體上升到理性抽象后,還需要繼續(xù)上升至理性具體[1]。從論據(jù)的效用看,收集和歸納論據(jù)僅僅是發(fā)揮論據(jù)作用的前提,證實論點才是論據(jù)的最終價值。想要實現(xiàn)論據(jù)的效用,還必須對論據(jù)進行分析、綜合的考證,即紛繁復雜的論據(jù)經過前期的收集和歸納后,還需要通過理性分析、綜合考證才能成為證明論點的有效論據(jù)。換言之,考據(jù)學范式注重對論據(jù)進行歸納綜合性考證。從論據(jù)的存在狀態(tài)看,論據(jù)不僅呈現(xiàn)在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而且涉及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有關聯(lián)的人物的著作、手稿、書信、讀書筆記等資料,所以考據(jù)學范式還應注重對這些論據(jù)進行綜合性的考證。
3.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在“證偽中辨真”
為了確??甲C結果的真實可靠,文本文獻學范式在研究中借鑒卡爾·波普爾的“猜想-反駁”方法,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文獻資料進行考證,通過證偽來求真??枴げㄆ諣柕摹安孪?反駁”方法之于文本文獻學范式的意義在于,被實踐證明為科學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個別論點是可以被懷疑、反駁的,而這種懷疑和反駁恰是證明其科學性的有效途徑。
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中論據(jù)的可疑點,即注重通過證偽可疑論點,來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邏輯的科學性。如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史的研究中可知,為了反駁“兩個馬克思”論,文本文獻學范式的學者們指出,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們提出的“兩個馬克思”論無非是想消解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為資產階級辯護,其根本目的是削弱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對資本批判的革命性意義。需要指出的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們從文本文獻資料中考證“成熟的馬克思”與“青年馬克思”種種微妙的差別,其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歪曲目的是十分明顯的。
由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理論形態(tài),因此,其“原本”與“現(xiàn)本”的理論之間就存在“可反駁性”的問題,文本文獻學范式就是要證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中不同論點的“可反駁性”中存在著“不可反駁性”的本質特征。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歷史邏輯中理解,馬克思思想一直處在發(fā)展變化之中,從《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的“兩個必然”理論到《〈政治經學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兩個決不會”理論,從判斷只能走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推翻資產者的道路到設想跨越“卡夫丁峽谷”的可能性道路,等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觀點前后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而支撐其不同觀點的各種論據(jù)必然也存在差別,因此也存在可反駁之處。文本文獻學范式就是要通過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文獻資料來呈現(xiàn)這些變化,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整體性,從而證明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由于存在這些可反駁處而顯得更加嚴謹和科學。
4.考據(jù)學范式注重在“證實中辨真”
為了保證考證結果的真實性,考據(jù)學范式更為注重論據(jù)的實證性和多維性。考據(jù)學范式在考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本文獻資料時,秉持“實證原則”來挖掘和梳理相關論據(jù),通過考證論據(jù)是否真實可靠來證明論點是否正確??紦?jù)學范式相比于文本文獻學范式,更加注重從正面考證論據(jù)在論點證實上的有效性。
考據(jù)學范式注重考證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論據(jù)的實證性,一方面是指支撐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論點的論據(jù)是客觀存在的、可證實的,另一方面是指支撐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論點的論據(jù)是經得起檢驗的、可被實踐證明的?;诖?,考據(jù)學范式注重考證論據(jù)的客觀實在性。比如對于“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2]的考據(jù),就需要考證馬克思本人是在哪個文本、哪個場合說的,一共說了幾次,以及恩格斯等其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相關表述又在哪些文本文獻中出現(xiàn)??甲C清楚這些客觀存在的論據(jù),有助于進一步考證各種論據(jù)的差異化表達??紦?jù)學注重論據(jù)的可檢驗性,如馬克思提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經提出就被大眾信服和廣泛傳播的,考據(jù)者需要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本文獻資料中和人類社會實踐中考證論據(jù)的真實有效性。
為了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文獻研究結果真實可靠,考據(jù)者不能單一維度地考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本文獻資料,而要多維度地廣泛考證與論點相關的文本文獻資料,要注重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中論據(jù)的多維性。考據(jù)學范式的多維性考證,就是指考據(jù)學范式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論點的論據(jù)既可以是縱向的,也可以是橫向的,要注重與考證論點相關的多種論據(jù)的多維解釋的真實性。比如考證馬克思耗費畢生精力鑄就的《資本論》究竟是經濟學著作還是哲學著作這一問題,從縱向維度的視角來理解,考據(jù)學范式既要注重考證馬克思本人對《資本論》效用闡釋的論據(jù),也要注重考證其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資本論》的理解和評價的論據(jù),還要注重考證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對《資本論》的相關解讀的論據(jù)。從橫向維度的視角來理解,考據(jù)學范式既要注重考證《資本論》與馬克思其他著作之間相聯(lián)系的論據(jù),又要注重考證《資本論》與馬克思同時代學者寫的經濟學著作和哲學著作相區(qū)別的論據(jù)。唯有對相關論據(jù)做如此深入的考證,才能盡可能確保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文獻的研究結果為“真”。
四、結論
本文的基本結論是,雖然在還原馬克思主義哲學發(fā)展本真和彌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當年與當下的歷史間距上,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形成的文本文獻學范式和考據(jù)學范式的方法論邏輯既有聯(lián)系也存在差別,但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從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的思想性與考據(jù)學范式注重的真實性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視角理解,文本文獻學范式中包含追求真實性的內涵,而考據(jù)學范式中包含追求思想性的內涵,但兩種研究范式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文本文獻學范式側重探究“脈絡中的思想”,考據(jù)學范式側重考證“細節(jié)中的真實”。就研究問題本身的特點視角理解,文本文獻學范式注重從對象宏觀性的視域考證文本文獻中相關資料的理論可靠性,而考據(jù)學范式注重從對象微觀性的視域考證個案及其延伸性內容的準確性。就考據(jù)成果的真實性特點視角理解,無論是文本文獻學范式還是考據(jù)學范式,都要保證考據(jù)成果的真實性,證偽與證實的思維方法也正是源于這種保證,文本文獻學范式更為側重在“證偽中辨真”,而考據(jù)學范式則更為側重在“證實中辨真”。因此,相較而言,文本文獻學范式是一種更注重考據(jù)內容的思想性、宏觀性和證偽性等的研究范式,考據(jù)學范式則是一種更注重考據(jù)內容的真實性、微觀性和證實性等的研究范式。在當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既需要考據(jù)學范式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提供理論資源性根據(jù),也需要文本文獻學范式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提供思想資源性根據(jù),兩種研究范式都有不可代替的方法論作用。
〔責任編輯:洪峰〕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頁。
[1]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7年版,第184頁。
[2]聶錦芳:《清理與超越:重讀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礎與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頁。
[3]參見張麗霞、任平:《論唯物史觀東方邏輯出場的思維方法》,《世界哲學》2020年第6期。
[1]《陸九淵集》,鐘哲點校,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399頁。
[2]卜祥記:《青年黑格爾派與馬克思的哲學革命》,復旦大學2004年,第510頁。
[3]張福公:《馬克思的工藝學研究以及對其世界觀形成的影響——基于對〈布魯塞爾筆記〉的文本解讀》,《哲學研究》2018年第7期。
[1][2]馬塞羅·穆斯托:《馬克思的晚年歲月》,劉同舫、謝靜譯,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4頁,第36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頁。
[4]聶錦芳:《批判與建構:〈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文本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頁。
[5]李慧娟:《“術語的革命”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學術體系的構建》,《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2期。
[1]路易·阿爾都塞:《保衛(wèi)馬克思》,顧良譯,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第15頁。
[2]陳先達等:《被肢解的馬克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7頁。
[3]特雷爾·卡弗:《馬克思與恩格斯:學術思想關系》,姜海波、王貴賢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版序言,第1—3頁。
[4]聶錦芳:《批判與建構:〈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文本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6頁。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頁。
[2]Louis Althusser,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and London: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1, p.88-89.
[3]弗雷德里克·詹姆遜:《重讀〈資本論〉》,胡志國、陳清貴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10頁。
[4]聶錦芳:《神的戶籍在人間——馬克思早期作品〈歌之書〉中的“精靈”意象解讀》,《學術月刊》2014年第10期。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頁。
[1]《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頁。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85頁。
[3]參見沈湘平、孟子嫄:《如何理解馬克思所說“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8年第2期。
[4]參見陳紅娟:《〈共產黨宣言〉中“消滅私有制”的譯法演化與詮釋轉移》,《中共黨史研究》2021年第2期。
[1]劉建軍等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2021年版,第67頁。
[1]參見《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頁。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