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璇(常州大學 美術與設計學院,江蘇 常州 213159)
關于服飾的起源問題,一直是人們長久以來爭論不休的話題。正式的文獻資料中沒有多少記載,但在與社會、造物一同成長的古文字圖像中,卻隱晦地留下了服飾萌芽時的無言印記。
“巿”對于受西方文化長期熏陶的現代人來說可能已十分陌生,但在古裝武俠片或古裝歷史劇常常會看到“巿”的改良版,盡管許多人可能不能確切地叫出它的名稱,而關于“巿”的最初形態(tài)及功能曾有多種推測。
首先,僅從“巿”的文字構形看,“從巾,象連帶之形”(《說文·巿》),在其金文的圖像上亦顯現出與如今進化后的“巿”相同的形貌“”?!敖怼北痉孪笈褰硐麓沟男螒B(tài),其上增加一橫,就好像下垂的巾布上連著一根系帶,“金文之巿從一從巾,一象大巾上的博帶”(陳夢家語),這塊系在身上的垂著的佩巾最開始是什么樣子的,有多長、多寬,形狀如何、材質怎樣,作何用途,因時間太過久遠,且無相關文獻詳細記載,已不可稽考。而據許書中的訓詁,“巿”穿戴在身上的大致位置應該是“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說明其應該是只能夠遮蔽身前的衣物,可能包括胸腹和下身,又也許只有下半身的前面?!皫垺庇址Q“蔽膝”或“圍腰”,從字面上簡單理解,這種大巾應是系于腰上,長度可到膝蓋。著“巿”的傳統(tǒng)延續(xù)時間很長,從段氏訓解所引用的《禮記·玉藻》看,至先秦時期,先民們仍然保留了太古遺制,衣著上仍會系上“巿”,只是這個“巿”可能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制約,變得尺寸統(tǒng)一而有著明確規(guī)范,甚至有些一板一眼?!皫垺闭w呈上窄下寬狀,上邊緣寬一尺,底邊寬二尺,共長三尺,中部寬五寸,兩角與革帶都寬兩寸。①《禮記·玉藻第十三》:“韠下廣二尺,上廣一尺,長三尺,其頸五寸,肩革帶博二寸?!盵1]如《玉藻》中所描述的,此僅剩裝飾與符號作用的佩巾,聽起來有些像今天做飯時用的圍裙,卻造型奇特,似乎暗含某種含義。然而,圍圍裙是為了做飯時不會弄臟衣服,有時也會臨時扮演擦手手巾的角色,那么“巿”呢?
先時,人們食肉寢皮,尚未學會生產布帛,只能用現成的材料如野獸的皮革、葦葉等物圍裹身體,或許因為沒有鏡子,看不到身后情狀,單純思維下便如鴕鳥般顧前不顧后;或許由于物資的緊缺,只能利用有限的資源包裹認為身體最重要的部分;或許是出于原始的對生殖的崇拜而有意裝飾、凸顯;或許如西方神話故事中所說,因人類智慧開化,產生羞恥之心,故而遮擋身體?②《五經要義》:“太古之時,未有布帛,人食禽肉而衣其皮,但知蔽前未知蔽后?!薄栋谆⑼x》:“太古之時,衣皮葦,能覆前不能覆后?!庇只蛘咭陨线@些動機因素兼而有之?
巿,《說文》:“巿,韠也?!h,篆文巿從韋從犮?!?/p>
韠,《說文》:“韠,韍也?!?/p>
敝,《說文》,“敝,帗也?!薄皫摗惫磐绊h”。
袚,《段注》:“一曰蔽膝。方言曰。蔽膝江淮之間謂之褘?;蛑^之袚?!?/p>
以上為按照“巿”字所指“蔽膝”系聯(lián)而建立的語義場,從許慎、段玉裁等大家對“巿”等相關古文字的訓詁理解可以看出,“巿”有遮蔽之義,“蔽”與“巿”的古音發(fā)聲極為相近,屬于聲近義通的同源詞,而“蔽”之聲符“敝”所訓“帗(韍)也”,與發(fā)音相同的“韠”亦同指“巿”之一物蔽膝。如此,段氏所論“按韠之言蔽也。韍之言亦蔽也”,將看起來似乎南轅北轍的文字聯(lián)系在一起就十分容易理解了。而被“巿”遮蔽之物即處于陰處,不知是巧合又或是當中確有玄妙,“巿”的主要遮掩物就是處于蔽膝陰影處的生殖器,先民們稱生殖器為“陰”,如“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后”(《素問·骨空論》)中所說的“陰器”就是指生殖器,至今仍能聽到的“撩陰腿”之說也是用“陰”代指生殖器。“巿”以蔽為用,至于“蔽”的目的,或是遮羞,或是吸引,這兩種極端的看法都有可能,不過從目前仍然存留的原始部落的人們行為,①希爾恩認為:“原始人通過多種多樣掩蓋其裸物的覆蓋物,大概是為了吸引人的注意,以便在當時的觀眾中產生一種性的刺激。例如舞蹈中的腰飾,它就是專門為了在那種帶有色情的舞蹈和喜慶的舞蹈時使用的。它們的刺激目的是顯然的?!盵2]以及歷史遺存下來的大量關于生殖崇拜的器具造物看,“巿”的吸引功用應大于遮羞用途,所謂“遮羞布”之“羞”也許就如“陰”般,單純起指代作用,而非真的“遮羞”,當然相信用“巿”遮蔽的行為背后,除了吸引異性和挑逗的目的外,保護身體重要部位不受傷害應該也是其十分重要的一項功能。
根據上文關于“巿”的同訓、遞訓,及異體字在內的文字表達形態(tài)與命名眾多,有:韋部的“韠”“韍”“韐”,黹部的“黻”,巿部的“”,艸部的“芾”,巾部的“帗”,糸部的“紱”和衣部的“袚”。韋為“獸皮之韋”(《說文·韋部》),艸(艸)為“百芔也”,按照造物從簡到繁的一般規(guī)律看,皮革“韋”與草木“艸”應都屬于最為原生態(tài)的材料,相比于利用蠶吐細絲之復雜工藝織造出的絲織品“紱”,出現年代必然提早許多。段氏引鄭注《周禮》亦載:“古者佃漁而食之,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獨存其蔽前者,不忘本也”,從文獻的角度亦印證了此推論。
眾所周知,由蠶吐絲織造的絲織品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一個絲綢服飾的昌盛時代,僅《說文》中從“糸”部的字就有200 多個,至今仍有許多字活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繹、緒、緬、純、綃、紙、經、織、綜、緯、統(tǒng)、紀、納、紡、繼、續(xù)、絕、紹、細、縮、紊、級、約、繚、纏、繞、結、終、繡、繪、絲、綠、紫、紅、紳、綬、組、紐、緣、縱、绔、縷、線、縫、絡、紛、綢、素等,舉不勝舉,足見“糸”在國民生活中的廣泛影響。
“絲”在我國的歷史由來已久,其在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體現“ ”,文字形狀“象束絲形,兩端則束余之緒也”(羅振玉《增訂殷墟書契考釋》),許君訓詁:“絲,蠶所吐也。從二糸”。與“絲”相同,“蠶”早在甲骨文中就已有顯現,“ ”其形就是一條蠶的形象,今天的“蠶”雖作簡化,從天從蟲,意喻天賜益蟲,卻也更貼近蠶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在石家莊長安區(qū)南村鎮(zhèn)南楊莊村的臥龍崗,曾出土一件仰韶文化的陶蠶蛹,經碳14 測定,該陶蠶蛹燒造年代距今已有5400-5500 年歷史,是目前出土的,最早的人類飼養(yǎng)家蠶的最古老的文物證據。
原始時代,人們畏懼自然、崇拜自然,也對自然中一切神奇的事物秉持敬畏之心,希望能夠溝通天地,實現天人合一。也有西方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因思想意識尚未徹底脫離自然界而產生的物我混同的原始思維,②柯斯文認為:“他沒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分開,而把他自己與自然的現象和力量合為一體。因此,當看到一些現象的時候后,他誤認為自己也由喚起或創(chuàng)造這些現象的可能;另一方面,他又把僅為人所具有的能力與可能廣泛地屬于自然力以及我們稱之為無生氣的自然界的物體,這就是說,他把他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加到了自然身上。”[3]當時的人們相信自身可與動植物等有生命的及無生命的自然物之間相互轉化。蠶從蠶卵、蟻蠶、熟蠶、蠶蛹,最后羽化成為蠶蛾,整個生命歷程經歷多次蛻變,仿若可以重生般,于是與蛙、蝶、蛾、蟬、鳥、蛇、龜、魚等可以變體而生的生物一起被巫覡賦予永生的神圣意義。在諸多古籍文獻中,蠶被推上神壇,如甲骨卜辭中提到用豬、牛、羊三牲祭祀蠶神(“蠶示三牲”);《禮記·祭義》也有“古者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近川而為之,筑宮仞有三尺,卜三宮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于蠶室,奉種浴于川”;《蠶書》中更以蠶作龍,將其完全神化,“蠶為龍精,用直大火,則浴其種”;《管子·水地篇》則認為蠶是飛升之前的潛龍,“(龍)欲小則化為蠶蠋,欲大則藏于天下,欲高則凌于云氣,欲下則入于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在過去出土的眾多上古時期器物造型紋飾中,例如蟠龍紋、饕餮紋的神獸紋案,據專家考證,其原型來自蜷體、分節(jié)、無角與爪的蠶形。這些變異的蠶形多被雕刻于鼎、簋、尊、觚等祭祀禮器上,亦成為巫師溝通神、鬼、人之間的媒介。而蠶吐出的絲所織成的絲織品必然也有著同樣的功效。例如,晉平公討伐齊國,渡過黃河時,荀偃用朱絲系著兩對玉以國君名義向河神祈禱,與之通靈;③《左傳·襄公十八年》:“晉侯伐齊,將濟河。獻子以朱絲系玉二瑴,……沉玉而濟?!盵4]班固 《白虎通·災變》中記載了用朱絲纏繞以救日食的方法;④《關中叢書:白虎通義卷2·災變》:“社者,眾陰之主,以朱絲縈之,鳴鼓攻之,以陽責陰也?!盵5]端午節(jié)時人們會在手臂上系五彩絲線,相信“絲”的神力可以擊退陰邪、躲避災禍,使人不受病痛折磨。⑤《風俗通義·佚文》:“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避兵及鬼,令人不病溫?!盵6]
提到“冠”,會直覺地讓人反應“王冠”“冠軍”“冠冕堂皇”等詞語,華貴、不同一般的感覺,以及近似“帽子”的含義。
然而,在上古字書《說文》中,先民們對“冠”的理解是:“絭也。所以絭發(fā)”,即冠是用來卷束頭發(fā)的。但這種說法實在太過籠統(tǒng),畢竟可以用來卷束頭發(fā)的方法很多,發(fā)箍、繩子、簪子、帽子、巾布等都可以。翻閱其他典籍,發(fā)現更為具體的記錄:“絭者,纕臂繩之名。所以約束褎者也。冠以約束發(fā)。故曰絭發(fā)”(《段注》),“古之冠者,以笄貫發(fā)而巾覆之,故曰所以絭發(fā)也”(徐灝《段注箋》),“冠,貫也。所以貫韜發(fā)也”(劉熙《釋名·釋首飾第十五》),“所以有冠者也,所以持其發(fā)也”(班固《白虎通義·紼冕》),“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易之以絲麻,……見鳥獸有冠角胡之制,遂作冠冕纓蕤,以為首飾”“古者有冠無幘,其戴也,加首有頍,所以安物。故《詩》曰‘有頍者弁’,此之謂也”(范曄《后漢書·輿服志下》)。
按照以上各家關于“冠”的訓解、描述看,上古之冠應是先民們觀察到鳥獸頭上的犄角、肉冠非常好看,受此啟發(fā),于是利用手邊現有的草、木、骨、石、羽等原生態(tài)材料仿照動物的頭冠加工制作而成,是一種置于頭部的飾品。他最初的功用是“持發(fā)”,有的用笄(簪),有的用頍,①《〈說文解字〉的設計解讀·第一章》:“按照段氏疏注,‘頍’ 是中國傳統(tǒng)元服的最簡單形式,是一種圓形的發(fā)箍或額帶,圍在發(fā)際,也因此有人認為這種用布條、革帶、竹條、金屬條等材質編扎成的‘頍’ 很可能就是后世冠冕、巾帽等元服的雛形。不過,根據記載‘頍’應該是中空的,只是勒在額頭上,將兩鬢的頭發(fā)緊緊束縛住,頭頂則沒有任何遮掩,好像孫悟空的頭箍,又為寬形,再用垂于兩側的纓繩在下頷處打結固定??脊虐l(fā)掘中龍山時期的商代玉人形象上,其頭飾‘頍’ 即是一種扁平的冠飾式樣,有的還在‘頍’ 上綴飾寶石,可見在商代時頍冠的形制已相當成熟?!盵7]以固定束在發(fā)髻上的發(fā)罩。在云南滄源的原始巖畫,先民們以樸拙的手法繪制了新石器時期人們的穿戴影像:對稱舒展且向上彎翹的冠服角飾,不比今天一絲不茍、完美還原現實的成像技術,卻準確捕捉了其冠飾的最大特點,將其概括于巖壁上。
從上述對“冠”的描述看,其原本形態(tài)似乎與一般認知的,可以擋風遮雨、保暖御寒的“帽”有一定距離。但是,在血緣上,“冠”與“帽(冃)”仍然相連。許君認為:“(冠),弁冕之總名也”,即:在廣義上,冠、弁、冕都屬于冠的范疇。而“弁”訓為“冕也”(《說文》),與“冕”呈遞訓關系。按照《說文》部居分類,“冕”“從冃”,“冃”與“冕”存在字源關系。在“冕”的甲骨文“ ”中,戴在人頭上的元服是尖部朝上的三角形樣子,與段注所載同讀為冃的“鍪”形態(tài)相似,并且段氏認為冠冕的創(chuàng)造是源于冃(帽),只是后來為了區(qū)別冠類禮服,冃變成了專指小兒和蠻夷的帽子。②《段注·冃》:“古者,蓋三皇以前也。鍪著兜鍪帽。言未知制冠。按高注兜鍪二字蓋淺人所加。務與鍪皆讀為冃。冃即今之帽字也。后圣有作。因冃以制冠冕。而冃遂為小兒蠻夷頭衣。”[8]
另外,“冠”的文字構成中,除了表示蒙覆于首的布巾“冖”、代表頭部的“元”,還有意喻法度的“寸”,換句話說,歸屬冠類的冠、冕、弁具有雙重特性,即裝飾性束發(fā)和禮儀性的身份象征。而其實冠上的各種裝飾,本質上是與冠所對應的官職、品階、身份相契合的,所謂以“帽”取人即是如此。
俗語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边@里的“絲”為蠶絲,“縷”即指麻草之物所制線縷。③《周禮·天官·典枲》:“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9]
先時人們采集、游獵以獲取食物與衣物,也許正是在這種每天東奔西跑中越來越多地接觸各種野生植物,以致逐漸熟悉、認識其纖維特性,進而在摸索中掌握植物纖維的處理方法與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古時期所說的“布”并非今天的棉布,而是由葛、苧、麻等野草原材料加工、編織而成的。④《說文》:“布,枲織也?!?段玉裁注:“古者無今之木棉布,但有麻布及葛布而已?!薄缎栄拧V服》載:“麻、苧、葛曰布,布,通名也。按照葛、麻二者的含義系聯(lián),可分別建立以下兩個古文字語義場:
①指向“葛”類的衣飾原材料
葛,《說文》:“葛,絺绤艸也。從艸曷聲?!?/p>
蔓,《說文》:“蔓,葛屬。從艸曼聲?!?/p>
?,《說文》:“?,葛屬。白華。從艸皋聲?!?/p>
藟,《說文》:“藟,艸也。從艸畾聲?!对姟吩唬骸鹚墶!?/p>
②指向“麻”類的衣飾原材料
按以上二組關于“葛”“麻”材料的語義場,可知在我國上古時代,先民們初期選擇的毛、羽、皮、革這類服飾材料因稀少、難得、昂貴而使用受限,也迫使人們不得不將目光投放到數量龐大且更為易得的草本植物上。葛、麻類植物纖維顯然是先民們在漫長的實踐活動中驗證得到的最合適服飾衣料的材質。尤其是麻,能有5 個字同指一物,9 個字與麻有關,涉及部首(“”“”“麻”)達到3 個之多,史書記載麻早在4000 多年前就已遍種全國,顯見麻在我國文明初期進程中助力服飾發(fā)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從功能實用到階級統(tǒng)治的外化表現,服飾類古文字通過自身初期的構形仿象到之后文字形態(tài)、內涵的不斷擴充,逐漸展現出其隨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解鎖的另一性能:“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系辭下》),明顯標記社會中每一位成員的階級地位,以使森嚴禮制框架下形成和諧、秩序的高低、上下等級關系。
無論衣裳、頭冠產生的原因為何,保暖、求偶、遮羞、裝飾,抑或其他,至階級社會建立起嚴格的等級制度后,通過衣帽的形態(tài)、顏色、紋飾、飾物材質等內容標記人的身份、地位、權力,及擁有的財富,已成為“衣帽”功能上一項非常重要的社會屬性,①《新書·服疑》:“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貴賤”,《荀子·王制》:“衣服有制,宮室有度”。服飾的等級體系也由此逐漸建立與完善,附屬于森嚴的禮儀制度,為改朝換代時統(tǒng)治者關注的焦點之一,并隨著認識、工藝、技術、財富等的積累使這種等級服飾的劃分愈加講究。而這種對衣飾等級的重視,在整個社會的影響與滲透是極為徹底的,及至封建社會結束依然沒有消亡,仍然有“先敬羅衣后敬人”的下意識觀念存在,繼而以此將人分成三六九等。
許書將“衣”專門作為一個部類單列出來,組成了一個有著117 個指向各式服飾的古文字的大類。如:麻紗制的單罩衣“褧”、粗衣“褐”、上等長袍“衧”、天子服飾“袞”、朱衣之“袾”、玄服“袗”、王后之服“袆”、蔽膝“巿”“韠”“袚”、女子褲裝“繜”、供隸役穿的“卒”、丹縠衣“、袍服“襺”“袍”等。在這些形形色色的服飾名稱中,絕大多數是對各式貴族服裝、佩飾的詳細命名與描述,尤其所述的貴族衣飾雖然字形上歸屬“衣”類,但其古文字所蘊含的字義已明確指出,所用衣料都是用得極為貴重的綾羅綢緞,即使偶有麻質服飾,也是經過復雜工序才制作成的精致細麻,其價值甚至不亞于一般絲綢。而這種對財富與珍貴之物的占有正是等級社會中顯示權力與地位的一項重要特征,使“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也”(《荀子·富國》),從而形成可以序列尊卑、等級和諧的禮制社會。
觀察古文字中的顏色類字會發(fā)現,無論是甲骨文還是金文,指向顏色的圖形文字存在得很少。相比之下,《說文》收集的小篆及部分籀文中卻驀然列出了數目較為龐大的、具有顏色指向的文字,如:絹、綠、縹、?、紫、、緺、綸、綥、、緅、紺、繰、緇、纔、綟、緗、纂、紅、縓、緹、綪、縉、綰、絳、絀、纁、絑、?、緂、紑、素、縳、紈、縞等,從這些顏色類字的組成看,皆以“糸”符表義構形,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到此諸多表義顏色的文字的產生與“糸”之絲綢衣料之間異乎尋常的系聯(lián)。然而,在大多數現代人看來,當中的許多文字已全然陌生,不再為日常生活、交際活動所用,又或者說,代表著深淺等些微差別的顏色字已不再為人所關心,以至成為生僻字,甚至死字退出了歷史舞臺。如此看來,文字的衍生與萎縮應該與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相呼應,是社會、時代演變的真實反映。而這也為從顏色類古文字的興衰中透析上古服色制度與習俗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語言學家布倫特·伯林和保羅·凱曾對不同社會中100 多種語言里的單色詞數量進行過詳細研究,發(fā)現“有的語言只有兩個單詞粗略地表達暗色和亮色”,但隨后,“隨著文化的復雜程度增加而增多……越復雜的社會所需要的顏色詞可能越多,這是因為他們擁有更多的可以由顏色區(qū)別開來的裝飾品,或者是因為他們有更為復雜的制備各種染料和涂料的技術”。[11]對比上文提到的我國甲骨文、金文與小篆中顏色類字的數量變化,亦遵循了這一變化規(guī)律,小篆盛行的秦漢王朝,無論在政治制度、經濟貿易、技術材料、文化觀念等各方面都要比甲骨文、金文時期的商周社會更為先進、優(yōu)越,除了可以提供更加豐富的,制作不同色彩的原材料和設備的物質保障外,最重要能夠滿足統(tǒng)治者政治上的各種想法和需要,用現在的話來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雖有些夸張,但意思相去不遠。而相比之前掙扎與溫飽線上的甲骨文、金文時期的前人,會漠視與生存無關的顏色間的細小差別,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而人們將“衣”位列首位,其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衣者,“依也”,[12]衣裳是先民們發(fā)明用以遮蔽身體的物品,今天看來應該還有保暖身體、修飾身材、吸引異性、顯耀財富與地位等功能,從專注實用到視覺享受,再到其他附加社會功能,服飾的藝術信息隨著社會需要的不斷疊加而愈發(fā)豐富,而面對缺乏文獻資料的上古社會而言,有著圖像特質的古文字無疑成為有效記錄服飾藝術信息的最佳載體。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23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