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不斷提升自身寫作水平。讀寫結合教學的應用一直備受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的關注,對于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文章從實際教學的角度研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分析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的意義,同時結合具體教學案例,深入探索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25-0011-03
小學語文閱讀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而讀寫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應用讀寫結合,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不同形式的寫作活動,能夠豐富語文教學內(nèi)容,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但在實際的讀寫結合應用過程中,一些教師很難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緊密聯(lián)系起來,因此,如何應用讀寫結合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是當前教師應當思考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傳統(tǒng)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偶爾會根據(jù)單元的主題設計不同的閱讀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學習不同課文的寫作手法和技巧,但沒有注重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降低。部分教師偏向于傳授基礎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沒有進行實際的閱讀引導,難以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忽視讀寫訓練
讀寫訓練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設計讀寫結合練習,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技能,讓學生通過完成不同形式的閱讀與寫作任務,提高閱讀效率,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但是,一些教師不注重在閱讀教學中設計讀寫訓練,而是選擇將理解課文內(nèi)容作為閱讀教學重點,導致學生很難理解課文的寫作手法,難以運用所學寫作技巧進行創(chuàng)作,不利于提升自我語文綜合學習能力。
(三)缺乏科學指導
根據(jù)課文特點設計不同類型的閱讀學習活動,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進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然而,在實際的課堂觀察和問卷調(diào)查研究中,部分教師不重視為學生提供科學的閱讀指導,而學生很難將閱讀中的寫作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之中。長此以往,閱讀與寫作的教學逐漸出現(xiàn)脫節(jié),學生的多樣化語文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很難獨立完成不同難度的語文學習任務,影響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的意義
(一)促進閱讀寫作知識內(nèi)化
小學語文課程有明顯的綜合性和人文性特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用讀寫結合,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自主閱讀和寫作機會,使之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寫作,實現(xiàn)知識的內(nèi)化,促進學習水平提升。讀寫結合可以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運用語文知識的規(guī)律,積累豐富的閱讀經(jīng)驗與寫作素材,為今后的語文知識學習和寫作做好準備[1]。
(二)提高學生閱讀寫作水平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能夠發(fā)揮重要的銜接作用,將閱讀重點教學內(nèi)容與寫作教學進行融合,從而豐富語文閱讀課程內(nèi)容,利用不同形式的閱讀教學活動來啟迪學生的思維,使之通過閱讀加深對所讀文本寫作方法的理解,掌握傳情達意的各種技巧,在一系列的閱讀與寫作實踐中,循序漸進地提升自我讀寫水平。
(三)增強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讀寫結合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理論、遷移理論的教學活動類型,可以讓閱讀和寫作形成密切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關系,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改變重視閱讀、輕視寫作的錯誤傾向,也能避免課堂上出現(xiàn)“只寫不讀”的現(xiàn)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在課內(nèi)打好閱讀基礎,在課外自覺運用所學方法進行閱讀,豐富自我認知。同時,學生能夠在讀寫活動中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寫作技巧,積累豐富的語文學習經(jīng)驗,進而增強語文綜合學習能力。
三、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立足實際教學內(nèi)容,開展高效讀寫結合活動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火燒云》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細化讀寫目標,為學生提供有關“火燒云天氣景觀”的圖文資料,帶領學生通過閱讀和積累寫作素材,落實讀寫結合,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2]。
1.細化目標,夯實讀寫基礎
《火燒云》描繪了作者晚飯過后見到的夕陽場景,通過描寫天空中火燒云顏色和形狀變化,側面反映出人們對大自然以及生活的喜愛。教師可以圍繞變化來細化教學目標,夯實學生的讀寫基礎。
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重難點,根據(jù)火燒云的顏色、變化,設計不同形式的讀寫活動,立足實際教材內(nèi)容來挖掘讀寫結合元素。然后,設計以下目標:(1)朗
讀課文并總結火燒云顏色的詞語,了解火燒云的變化,能夠用恰當?shù)脑~語形容相關景色,產(chǎn)生對大自然的觀察興趣;(2)充分觀察大自然景象,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火燒云,提高語言應用能力;(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想象和創(chuàng)造,體會課文中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發(fā)展思維能力。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需要立足實際教學內(nèi)容,科學應用讀寫結合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了解課文的寫作方法,加深對重難點詞語的理解。最后,教師要依據(jù)讀寫結合目標來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和合作探究,通過分析不同句子的異同,加深對火燒云的印象。
2.積累素材,積淀文化底蘊
學生對火燒云的了解僅僅局限于課文描述,無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進行想象。對此,教師可以利用生動的圖文資料,講解與火燒云相關的自然景象,帶領學生通過閱讀來積累豐富的閱讀經(jīng)驗與寫作素材[3]。
首先,教師可以播放微課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火燒云的美,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課文內(nèi)容與寫作方法,形成對火燒云相關自然景象的深刻認識。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互動,
根據(jù)學生對火燒云景色的好奇心理,設計不同形式的讀寫活動,為學生提供有關火燒云的圖文資料,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品味語言之美,積累好詞佳句,
從而將對火燒云顏色變化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知,讀出作者對大自然景觀的熱愛,在積累寫作素材的同時,積淀文化底蘊。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行寫作,闡述對火燒云形狀變化的想象,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輕松突破閱讀教學難點,升華學生的情感。
(二)強化讀寫結合指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桂花雨》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分析課文中的問題,對課文的寫作方法形成初步認識,利用不同形式的寫作指導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效率。
1.深度閱讀,啟迪閱讀寫作思維
《桂花雨》主要以“桂花香”為線索,描寫作者的童年美好經(jīng)歷,抒發(fā)作者對家鄉(xiāng)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之情。
首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中進行批注,找出作者喜歡桂花的原因,思考寫童年“搖花樂”的用意,將學生引入深度閱讀狀態(tài)。然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特點,要求學生在深度閱讀中寫出有關課文段落的中心詞匯,利用讀寫結合活動啟迪學生的閱讀寫作思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在深度閱讀中創(chuàng)設特定的環(huán)境,通過展示桂花圖片,介紹相關故事與作者的經(jīng)歷,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能力,驅動學生自主動筆進行批注和整理,使學生理解“桂花雨”的含義。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來進行造句,指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閱讀和寫作,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最后,教師應當強化讀寫結合指導,根據(jù)學生標注的相關詞句,設計不同形式的寫作活動,要求學生參考課文寫作方法與自己的閱讀感受,寫出桂花的特點與作者的不同心情,進而加深自己的閱讀學習印象,促進寫作能力提升。
2.寫作指導,提高閱讀寫作效率
在教學《桂花雨》一文時,教師要在應用讀寫結合活動時強化指導,引導學生逐步進入深度探討階段,通過閱讀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根據(jù)他人的意見與看法來反駁不同的觀點,通過寫作進入語言學習的奇妙境界。
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拋出話題“外地的桂花不如家鄉(xiāng)舊宅院子里的金桂”,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母親的話,結合全文內(nèi)容感受母親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然后,教師要以“家鄉(xiāng)的桂花”為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提煉課文中的佳詞名句,引用作者和母親對家鄉(xiāng)以及桂花的熱愛之情,抒發(fā)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對家鄉(xiāng)的懷念。學生以童年經(jīng)歷和課文為依托,在讀寫結合活動中有感而發(fā),落筆成文,有效實現(xiàn)讀寫結合的遷移。最后,教師要在協(xié)作中指導學生確定立意,列提綱,引用課文好詞好句,讓學生根據(jù)指導來高效寫作,加深對課文閱讀的印象,學會運用語言來表達自我觀點,由此增強教學效果。
(三)開展多種寫作訓練,充分發(fā)揮讀寫結合教學活動的作用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少年閏土》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縮寫課文中的不同故事,根據(jù)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續(xù)寫,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概括、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1.故事縮寫,強化閱讀與寫作技能
《少年閏土》一文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xiāng)》,魯迅通過回憶年少時的生活,刻畫閏土這個淳樸的少年形象,將讀者帶進一幅奇異世界。
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默讀全文,細細品味魯迅文字的獨特味道,鼓勵學生嘗試將課文中的故事縮寫成一段話,利用讀寫活動來強化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技能。然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識字品句,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讓學生簡單介紹魯迅和課文中的閏土人物,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讀寫興趣。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描述,引導學生對比不同的語言文字,體會少年閏土的人物特點,抓住閏土的動作和語言來進行縮寫,使學生能夠回顧和總結課文中描寫人物的方法,在縮寫故事中加深閱讀理解印象,提升寫作能力。最后,教師要堅持學以致用原則,帶領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找出描寫人物性格特點、表達魯迅熱愛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的句子,帶領學生分析課文中四件稀奇的事,開展不同形式的縮寫活動,充分利用讀寫結合突破教學難點,強化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技能。
2.趣味續(xù)寫,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在《少年閏土》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續(xù)寫課文中的不同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描寫人物與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閏土的外貌、動作進行交流和互動,思考魯迅與閏土之間的真誠友誼,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來續(xù)寫故事。然后,教師應全面點評學生寫的故事,聯(lián)系課文以及學生的生活,總結學生的寫作成果,對比課文中的閏土形象來評價學生的作文,由此利用寫作訓練升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讓學生在了解課文寫作順序與重點內(nèi)容的同時,掌握續(xù)寫故事的技巧,了解魯迅與閏土的人物性格特點,學會運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之間互相分享自己續(xù)寫的故事,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體會,完善自己續(xù)寫的故事,營造良好的讀寫氛圍,有效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是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綜合性與實踐性的體現(xiàn),應用讀寫結合可以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提升,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教師應立足實際教材,高效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細化語文課程目標,帶領學生積累豐富的閱讀與寫作素材,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與此同時,教師應利用不同形式的寫作訓練,充實語文閱讀教學內(nèi)容,發(fā)揮讀寫結合教學優(yōu)勢,讓學生從實踐的角度把握語文知識內(nèi)容,積累豐富的學習經(jīng)驗,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穩(wěn)固根基。
參考文獻
劉蓮芳.落實讀寫結合 提升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效率[J].教師,2021(3):49-50.
黃自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概述[J].教師,2020(33):35-36.
關曉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之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0(6):28.
作者簡介:張文年(1982.6-),男,甘肅武威人,任教于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東關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