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龍
《說“木葉”》的作者林庚先生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入手,運用“比較分析”法對舍“樹”求“木”的緣由作了精妙的解釋,為我們鑒賞古詩詞提供了一定的幫助。下面,筆者就談?wù)劇氨容^分析”法在《說“木葉”》中的作用。
一、引出話題
自古以來,寫秋的詩歌是非常多的,而“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被譽為“千古言秋之祖”。詩人以可見的水波、木葉來寫不可見的裊裊秋風(fēng),非常巧妙。這句詩也對后世的詩人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林庚先生在閱讀這些古詩詞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的奇怪的現(xiàn)象:自《九歌》之后,“木葉”這個詞便成了詩人們鐘愛的描寫對象。
林庚先生通過研讀和比較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雖然“木葉”和“樹葉”的概念意義差不多,但是“樹葉”在詩歌中很少見,甚至沒有出現(xiàn)與此相關(guān)的好詩。由此,林庚先生發(fā)現(xiàn),在古詩中,“木葉”很常見,而“樹葉”不常見。他通過“常見”與“不常見”的對比引出話題,提出了本文要探討的核心問題,即“古人為什么更喜歡使用‘木葉一詞,而不是‘樹葉一詞”。
林庚先生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從日常的閱讀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人們?nèi)菀缀雎缘膯栴},并運用“比較分析”法引出了話題,帶領(lǐng)讀者一起探討這一問題。
林庚先生的論述是從“木葉”到“樹葉”再到“落木”,最后他討論的重點,其實是“木”的特征。文章的開頭他用三個自然段作鋪墊,探求古人為什么要將“樹”,改為“木”,從人們在閱讀中的感知引出了說“木”的這個問題,作者通過說“木”緣由的詳,“木”特征的略,突出聚焦問題的過程。
二、深化問題
對于“木葉”為什么會成為詩人鐘愛的意象,林庚先生進行了猜想:是不是因為古人出于文字需洗練的緣故,省略了“樹”而單用“葉”?隨即,他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想,認為“詩人們似乎都不再考慮文字洗煉的問題,而是盡量爭取通過‘木葉來寫出流傳人口的名句。”既然沒有理由認為古人出于文字洗練的緣由而不用“樹葉”,那么怎么就很少有人使用“樹葉”一詞呢?
接著,林庚先生比較了沈佺期《古意》中的“木葉”和杜甫《登高》中的“落木”,闡述了兩者的相似之處。從“樹葉”到“木葉”,再到“落木”,古人擯棄了“樹葉”,但一直保留著“木”字,如“木葉”“落木”中的“木”就一直被保留著。這主要是因為“木”在詩歌中具有暗示性。由“木”,我們會想到樹,想到樹微黃的顏色和干燥的質(zhì)感。
從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看:20世紀80年代,詩壇呈現(xiàn)出萎靡不振的景象,專門發(fā)表詩歌的報紙、雜志寥寥無幾。文章中提到“木”暗示秋天的景象,秋天能讓人聯(lián)想到“木葉”以及“落葉飄零”,這一特點與當時詩壇的“萎靡不振”相似,“木”字能體現(xiàn)出秋天那種凄涼、肅殺的景象,“木”的藝術(shù)特征也暗示著當時的詩壇狀況,林庚先生內(nèi)心滿是無奈與失望。作者通過“木”字來類比出自己的那種與“木”所表達的意象相同的心境。
運用“比較分析”法,林庚先生由“樹葉”談到“木葉”,再談到“木”,使探究的問題更深入。
三、豐富內(nèi)容
在文章中,林庚先生還探討了“木”的使用場合的問題,即古人會在什么時候或什么場合使用“木”字。
自屈原開始,古人一般會在描寫秋景的時候用到“木”字?!澳尽卑寺淙~的意思,即有秋風(fēng)掃落葉之意,可以營造凄涼、蕭瑟的意境,渲染抒情主人公惆悵、幽怨的心情。與“樹”相比,“木”具有更強的暗示性。由“木”的暗示性,林庚先生聯(lián)想到,正是因為詩歌的語言具有暗示性,詩歌才會具有無窮的藝術(shù)魅力。之后,他運用“對比分析”法探討了“樹葉”與“木葉”所呈現(xiàn)的不同意境,分析了如何通過巧妙排列組合使字詞構(gòu)成不同的意象,進而產(chǎn)生不同的藝術(shù)效果。他對“樹”與“木”、“樹葉”與“木葉”、“木葉”與“落葉”在詩的意境中的差別,作了極為細致的分析,說明了“詩歌的語言具有暗示性”。
我們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從屈原開始使用“木葉”,到杜甫“寧肯省掉‘木葉之‘葉而不肯放棄‘木葉之‘木”,再到林庚先生的“說‘木葉”,正體現(xiàn)了“文字在歷史過程上”“種種關(guān)系”的積累。這也說明中國古典詩歌意象,從古至今,在歷史過程中不斷積累,不斷傳承,并在傳承中不斷豐富“木”所表達的內(nèi)容。
作者運用“比較分析”法,既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又開闊了讀者的眼界。
林庚先生在閱讀古代詩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古人以“木”取代“樹”的現(xiàn)象,并運用“比較分析”法探尋了“樹葉”和“木葉”的異同,闡述了“木”在表達上的“精妙”,揭示了古代詩人舍“樹”求“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