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香
(賀州學院 教育與音樂學院,廣西 賀州 542899)
感恩是人類基本美德之一。知恩、感恩、報恩、施恩是人類最基礎的道德良知,也是社會生活的行為原則和處世哲學[1]?!岸鳌痹谥腥A文化千百年來的生存與發(fā)展中,已內化為中國文化優(yōu)秀核心[2]。在四十多年的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中,許多傳統(tǒng)文化和生存生活方式式微乃至消亡,感恩文化也難以幸免[3]。感恩失范已成為當今社會不容忽視的“病灶”之一。感恩失范于個人而言,對其綜合素質、道德感、朋友圈、生活方式及生活質量均有重要影響;于社會而言,感恩失范關乎群體行為準則和行為方式、社會安全及文明建設等方面[4]。因此,推行感恩教育是全面構建和諧社會、樹立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重要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賀州學院以感恩教育為踐行立德樹人的抓手,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及新途徑,將感恩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黨委領行、多部門聯(lián)動配合、全體教職工及全體大學生參與的工作機制,建成社會、學校、學生“三位一體”的感恩教育新模式。本文將賀州學院在近年來施行感恩教育實踐中的經(jīng)驗和感想整理成文,以期能對“三全育人”深入深化工作提供幫助。
知恩報恩是人類的基本道德要求。世界各地都有各自濃郁、鮮明的感恩文化。新型感恩教育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吸收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將家庭教育、社會服務及學校教育相融合的互動模式。
新型感恩教育以學校(教師)—學生的系統(tǒng)化教育為中心,在“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下,圍繞立德樹人的教育要求,貫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結合飽含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家庭教育,通過經(jīng)常性的社會實踐,從親情、人情及家國情實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的感恩教育滲透。通過以輔導員和班主任為主力軍的日?;椭贫然母卸鹘逃?,通過以主題班會、校園活動、社會實踐、見習實習及師生互動等具體活動,將家庭親情、社會人情和師生友情融合成新型的“朋友圈”,努力實現(xiàn)培養(yǎng)富有中國心、飽含中國情、充滿中國味的社會主義新時代工作者的目的。
新型感恩教育強調感恩和施恩,側重于實踐教育,重視在實踐中或者活動中,啟發(fā)或激發(fā)學生接受和感受對“關愛”“幫助”等行為以及“美”“喜悅”等心理感覺的能力,最終達到對和諧社會、對家庭友好、對人友善的認同,甚至升華成將孝順、善意善舉“內核化”的美好人格。
高?!叭恕惫ぷ髦校冀K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工作規(guī)律、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及學生成長規(guī)律,要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特點和發(fā)展需求[6]。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結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全新的感恩教育落實“怎樣培養(yǎng)人”的教育實踐。從“源頭”上就要重視和認可感恩教育,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和引申。
1.“源頭”指的是領導層。領導層充分認同感恩教育,是推行感恩教育的基礎,是感恩教育形成日常化和制度化的關鍵。相對專業(yè)教育而言,感恩教育是一種追求內化、素質化的教育,需要長期、持久地實施,且效果往往不顯著,難以彰顯成效,甚至難以獲得社會、上級領導以及大學生在短時期內的認可。部分高校領導對感恩教育往往停留在做幾次報告、搞幾次活動及開幾次會議的認知層面,并未上升到增強素質和完善人格的層面上去支持。因此,感恩教育有時往往流于形式,成“來時轟轟烈烈,去時空空蕩蕩”之景。
賀州學院作為應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依地方而生存、為地方服務”已是全校共識,而感恩教育是銜接地方服務與辦學育人之間的橋梁。賀州學院領導層高度重視感恩教育,將感恩教育視為“辦學特色、建?;敝?。為了鼓勵和深入發(fā)展感恩教育,對推行和踐行感恩教育的工作者在工作、獎勵和考核上都給予了一定的激勵措施。此外,還針對教輔人員設立課題研究基金,專項資助有關感恩教育方面的研究。有了如此的源頭“活水”,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得到了保障,感恩教育的開展便“自成溪流”了。
2.“源頭”指的是家庭教育。家教是人類社會最主要、最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對個人的影響可謂“長達終身、深及靈魂”。從本質上說,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家庭生活中體現(xiàn)出的感恩意識、施恩和報恩行為,對感化和教化孩子遠比其他教育來得更深刻、更有效和更直接。在我國,大多數(shù)家長對大學教育存在諸多誤解,例如,大學教育只是職業(yè)教育、專業(yè)教育,不再需要家長這個角色了;大學生已是成人,家教不再對大學教育有作用了;“校門口一丟,四年心不憂”等。然而,大學在教授知識、技能的同時,同樣肩負著性格培養(yǎng)、人格塑造及教養(yǎng)養(yǎng)成等人文教育責任,這些方面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與參與。賀州學院的學生生源絕大多數(shù)還是以廣西各縣各地為主,多來自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以長大了的“留守兒童”一代為主力軍。由于種種原因,這一代人與父母、家庭的聯(lián)系較少,溝通方式常?!敖硬簧暇€”,“不在同一個頻道上”,易產(chǎn)生誤解。
在感恩教育踐行中,賀州學院認為,輔導員和班主任是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重要連接點。感恩教育由己及人,感受和理解家人的關心、愛意是實行感恩教育的第一步。因此,輔導員和班主任在節(jié)假日必須與學生家長聯(lián)系,主動匯報學生在校期間的進步和變化,代學生問候長輩,掌握家庭近況。輔導員和班主任在與學生交流時,可針對其家庭近況巧妙地引入話題,與學生開展“零距離”交流,以中間傳遞人的角色,拉近家庭、學校、學生之間的關系,促進“家庭—校園”之間的溝通,有利于消除學生與家庭之間的誤解,使感恩教育能明確、具體地在“學生、教師、家長”之間推行。
3.“源頭”指的是學生。在傳統(tǒng)教育中,學生是受教者、接受者,一般來說,他們處于教育體系中最末的一環(huán)?,F(xiàn)行的感恩教育通常也認為學生是教育的終端,僅僅把感恩教育作為一種道德教育或者通識教育,無論采取何種形式的教育,滿堂灌的“填鴨式”說教也好,主題專一的班會也行,感恩典范植入式的文藝匯演也罷,最終都是為了在學生身上得到響應。把學生當作教育工具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感恩教育的推行,甚至扭曲感恩教育的目的。賀州學院在多年的感恩教育實踐中得出的觀點大相徑庭,我們認為:學生是感恩教育的中心,同時也是感恩教育之源,即感恩教育的出發(fā)點。因此,任何感恩教育的開展,都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充分考慮現(xiàn)在的“00后”學生對教育、對活動的感受點、興趣點及接收點,精心策劃、循循善誘。學校的系統(tǒng)化教育要善于將“家庭溫情”“社會和國家變化和進步”“制度改良”“互助幫扶”等易于激發(fā)學生情感積極向上的案例巧妙地、隱含地包裝到各類活動中。在長期的潛移默化中,達到社會認同與個人認同相統(tǒng)一。
4.感恩源于關懷。儒家認為,人有惻隱之心。有關心才有施恩。現(xiàn)代的關懷倫理認為,關懷不只是一套具體的行為方式或言語,更應該是一種持續(xù)的生命狀態(tài)。我們不能只把關懷(施恩)看作個體單方面的美德或行動,更應該強調關懷(感恩)是一種關系和交流。加強師生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維持或保持良好關系,是營造感恩教育生態(tài)的最好方法,也是進行日?;椭贫然淖罴逊绞?。
任何工作的實施,都要通過相應的形式。新型感恩教育的實施,不外乎課堂教學、班級活動、校園活動以及社會實踐等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的敵人,就是工作的簡單化和直接化。感恩教育的目的很單一,就是培養(yǎng)人的知恩感恩乃至報恩的意識和行為。感恩教育也沒有什么高深難懂的理論和技術。部分高校在施行感恩教育時,只流于講幾句大道理、灌幾壺心靈雞湯,草草了事,這樣當然也就收不到預期的效果。于是,在下一次開展活動時就更加不愿意貫徹感恩教育了,造成了一個“死循環(huán)”。
賀州學院在“三全育人”視角下,主要采用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1.提升思政人員、教輔人員的感恩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能力。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提升是施教者教育手段多樣化、靈活化的基礎。由于施教者自身對“恩”文化的認知局限,導致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將教學工作簡單化,只是采用搜集感恩教育素材、組織感恩教育的活動等方式,用“大道理”、口號式的言語來引導和教育學生學會感恩,這種教育往往因學生缺乏真實體驗或者反感情緒而陷入“空對空”的困境。賀州學院將感恩教育作為特殊課題,單獨地、專門的組織“感恩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研究”系列課題,為思政人員在項目申報、資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在掃除職業(yè)提升陰霾、提高思政人員工作積極性的同時,有效地豐富了感恩教育的教育內容,提高了感恩教育的理論水平并逐步形成了感恩教育的理論體系。通過校內的思政人員、輔導人員的感恩專題教育交流會,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2.樹立榜樣。當代美國教育家內爾·諾丁斯的關懷理論認為,榜樣是引發(fā)關心的最關鍵因素。感恩教育不是專業(yè)技能教學,教師不需要也不可能每節(jié)課向學生灌輸感恩意識,但是要與學生建立關懷關系,以言傳身教來啟發(fā)他們如何關懷別人。教育工作者作為“施恩”的榜樣,要把關懷落到實處,平等待人,要發(fā)自內心地去關懷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教師的關懷,并學會關懷他人。在高校,輔導員的形象和才華是樹立榜樣的關鍵。賀州學院對輔導員的要求特別強調“必有突出之處”“必有可愛之處”。通過本身的特長去吸引學生,引發(fā)關注,從而轉化成相互關心。這是今后長期開展感恩教育的根基所在。
3.淡化形式,提升內容,春風化雨,育人于無形。部分高校的感恩教育,多局限于資助工作中,認為所謂“恩”不過是“受利”“受益”或“受助”。在資助工作中,找典型拍拍照、發(fā)發(fā)言、寫寫心得、敘感受或高歌《感恩的心》一番。這樣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感恩教育直接化,讓受助者和其他人五味雜陳甚至心生反感,完全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感恩教育中帶有明顯的功利性、形式化的做法,都要摒棄。
4.感恩教育的內容要豐富。不僅局限于直接的受“恩”,應該將鄉(xiāng)土文化、社會關懷及友好互助等進步的、美好的部分都作為感恩教育的一部分。凡是能引發(fā)同情心、同理心,激發(fā)人類關愛的內容,都可以及時地、靈活地用作感恩教育,用以增強道德認同感、文化認同感及國家認同感。
5.感恩教育的實施不需要固定的形式。在開班會之前或之后,或在同學小聚集之處,或在課間課后,都可以通過交流當時的熱門話題、熱門事件,有意識地引向感恩教育的方向。比如,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出入校園受到較嚴格的限制,導致群情不滿。有教師利用出入之便,買了五六種柑橘去開班會。在疏導學生的不滿情緒后說,這期間大家外出減少,但手機聯(lián)系反而多了,多年不聯(lián)系的朋友也聯(lián)系上了,各地的特產(chǎn)互相寄送,真是個大飽口福的好日子啊。然后拿出柑橘讓全班來品嘗,能說得出品種的還有獎勵。結果不但化解了情緒,還引發(fā)了各地特產(chǎn)大比拼的討論,成功地開展了一場有關鄉(xiāng)土文化的感恩教育。
施恩是感恩教育的最高目的,也是檢驗感恩教育成敗的唯一標準。大學生既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也是潛在的強勢群體。他們既需要他人幫助,也具有幫助他人的能力。在馬斯洛的層次需求論中,大學生有強烈的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需要。大學時期是人格健全的關鍵時期,通過社會實踐讓他們感受到奉獻的快樂、付出的價值和能力的認可,無疑是健全人格,提高素質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