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jīng)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青島時再次強調“建設海洋強國,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jīng)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創(chuàng)新步伐”。事實上,“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jīng)略海洋”核心思想就是要“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以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
海洋和海岸系統(tǒng)覆蓋了地球表面的70%,具有廣泛的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近年來,我國海洋旅游業(yè)發(fā)展迅猛。2009-2019年,我國海洋旅游業(yè)增加值由3 725億元增加到18 086億元,增長了3.86倍(同期全國海洋生產(chǎn)總值增長了1.80倍);相應地,海洋旅游業(yè)增加值占海洋生產(chǎn)總值比例由12%增至20%,提高了8%。海洋旅游業(yè)已發(fā)展成為我國海洋經(jīng)濟的重要支柱產(chǎn)業(yè),科學有效地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海洋旅游資源以促進海洋旅游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對我國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至關重要。對海洋旅游資源進行非市場價值評估,將有助于提升決策者判定在海洋旅游資源保護和管理方面支出和投資的有效水平,進而為實現(xiàn)海洋旅游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重要保障。
群島是一種吸引游客的特色資源,許多世界著名的旅游度假勝地在群島地區(qū)。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大陸和島嶼海岸線達32 000 km,據(jù)最新統(tǒng)計共有海島11 000余個,有長山群島、廟島群島、舟山群島、川山群島、萬山群島、三亞附近島群等多個旅游業(yè)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群島或島群。群島旅游資源易受到臺風等極端天氣和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影響,需要不斷地對其進行保護或恢復。對群島旅游資源進行非市場價值評估,是對其進行保護或恢復成本—收益分析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如何科學有效地對群島旅游資源進行非市場價值評估,是目前學術界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群島旅游資源非市場價值包含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其中,前者是指人們與群島旅游資源或棲息地的互動和群島旅游資源的實際使用,主要與消費者剩余和現(xiàn)實娛樂使用有關;后者則涉及人們偏好,與非使用滿足收益有關,具體包括存在價值、遺贈價值和選擇價值。目前,非市場價值評估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陸地系統(tǒng),而對海洋系統(tǒng)的關注則相對不足。國內有限的成果集中在海灘、濕地、生物多樣性等研究方面,而對海洋地質遺跡、珊瑚礁等典型海洋旅游資源的關注則較為欠缺。
青島大學肖建紅教授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7BGL247)、山東省海洋“精品旅游”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057)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2019M662308)等課題的資助下,運用條件價值評估法(ContingentValuation Method,CVM),選擇山東廟島群島、浙江舟山群島、海南三亞及其附近島嶼等三個典型群島旅游目的地作為案例地,選取海灘、海洋地質遺跡、海洋文化、珊瑚礁等四種代表性海洋旅游資源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多案例地、多種海洋旅游資源和大樣本量數(shù)據(jù)的群島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估值研究。成果于2022年1月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著作分為四篇、十二章,內容主要包括群島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估值比較和群島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評估嵌入效應問題兩大方面。
目前,CVM 已被廣泛應用于海洋生物、珊瑚礁、海灘等海洋資源的非市場價值評估中,研究案例地主要聚焦于日本、墨西哥、中國、瑞典、英國、美國、塞舌爾群島、亞速爾群島等。肖建紅教授在著作中對基于CVM 的海洋旅游資源非市場價值評估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詳細梳理,總結出目前研究成果的5個方面特征:一是從成果分布來看,國外研究相對成熟并主要以由海島、群島或海岸帶組成的海洋公園、海洋保護區(qū)或小島嶼國家為研究對象,評估相關區(qū)域內海洋旅游資源的非市場價值,而國內相關成果較少并主要集中在對群島旅游景區(qū)、濱海城市的海洋公園或海水浴場等單個案例或單一資源研究中;二是從資源類型來看,當前研究主要聚焦在珊瑚礁、海灘或海洋生物三類海洋旅游資源的分析上,且多數(shù)文獻只關注一類海洋旅游資源,而對兩類及以上海洋旅游資源非市場價值的評估和對比分析則少有文獻涉及;三是從調查對象選擇來看,當前研究的調查對象主要以游客或居民等單一調研對象為主,缺乏以游客和居民為共同調研對象的系統(tǒng)性研究成果;四是從評估內容來看,當前研究主要以評估使用價值(門票收入、潛水收益、游憩價值、使用費、保護基金等)和非市場價值(使用價值和非使用價值)為主,而鮮有文獻對海洋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進行專門性、系統(tǒng)性的探索評估;五是從調查樣本量來看,現(xiàn)有研究樣本量多在1 000份以內尤其以500份以內居多,而基于大樣本數(shù)據(jù)如2 000份以上的評估研究則尤為欠缺。事實上,大樣本數(shù)據(jù)分析在揭示公眾偏好方面更具可靠性和精準性,而樣本規(guī)模過小則不利于基于樣本統(tǒng)計意義的典型規(guī)律的揭示。接著,著作提出當前基于CVM 的海洋旅游資源非市場價值研究成果存在案例地及資源類型單一、樣本規(guī)模相對較小且代表性不足以及非使用價值專題研究欠缺等問題,亟待基于多案例地、多種資源和具有大樣本數(shù)據(jù)支撐的海洋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專門性研究的推進。對上述研究成果的詳細梳理和總結評述,更加突顯了該著作研究的價值和意義。該著作主要貢獻體現(xiàn)在:
第一,群島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的界定。著作中群島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是指其可持續(xù)存在、子孫后代使用或自己未來使用的價值,分別對應于存在價值、遺贈價值和選擇價值。具體地,存在價值是指保護群島旅游資源的職責或責任感,被定義為保護群島旅游資源永續(xù)存在的支付意愿;遺贈價值是指為未來一代保護群島旅游資源的重要性,被定義為將群島旅游資源遺贈給后代而產(chǎn)生滿足感的支付意愿;選擇價值是指自己等利益相關者想有未來使用群島旅游資源的選擇,被定義為保持可能未來使用機會的支付意愿。
第二,多種調查問卷開發(fā)設計和跨區(qū)域大樣本量調查。著作參照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提出的非使用價值評估15條指導方針,并結合群島旅游資源的特征,開發(fā)了群島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評估和嵌入效應問題研究的25種調查問卷。問卷分為群島旅游資源研究范圍及基本信息、核心估值問題、人口社會特征等3個主要部分。調查采用面對面調查方式,調查地點選擇了3個群島案例地的10個典型旅游海島和2個典型旅游海灣的核心景區(qū)和社區(qū)(村),預調查和調查時間累計持續(xù)5個多星期,3 個群島案例地共獲得了超過6 000份有效問卷。同時,問卷設計和調查實施過程中采用了控制假想偏差、信息偏差、抗議性反應偏差、引導方式偏差等主要偏差的方法。著作為多案例地、大樣本量問卷調查和非市場價值估值研究提供了經(jīng)驗借鑒。
第三,群島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估值比較。著作基于廟島群島、舟山群島和三亞及其附近島嶼的居民和游客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運用OLS、區(qū)間回歸模型、分位數(shù)回歸模型、定序logit模型、廣義定序logit模型等進行計量分析,比較研究了公眾對保護海灘、海洋地質遺跡、海洋文化和珊瑚礁等典型海洋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支付意愿的偏好。著作研究結果表明:公眾對保護4種典型海洋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的支付意愿具有顯著差異性,即不同資源類型非使用價值的支付意愿不同;公眾不但能夠感知到海洋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的存在,還能夠識別出不同類型海洋旅游資源差異化的非使用價值;公眾保護海洋相對稀缺型旅游資源(海洋地質遺跡、海洋文化、珊瑚礁)非使用價值比保護海洋相對充裕型旅游資源(海灘)非使用價值的平均支付意愿高;公眾保護海洋人文旅游資源(海洋文化)非使用價值比保護海洋自然旅游資源(海灘、海洋地質遺跡、珊瑚礁)非使用價值的平均支付意愿高。著作研究揭示了我國公眾保護海洋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的偏好,為海洋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的存在性提供了實驗證據(jù),也為將非使用價值納入我國海洋旅游資源保護或恢復工程成本———收益分析中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論支撐。著作為群島旅游資源非市場價值估值研究、保護政策制定及CVM 有效性、可靠性檢驗提供了新思路。
第 四,群島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評估嵌入效應問題。著作基于廟島群島海灘和海洋地質遺跡,舟山群島海灘、海洋文化和海灘與海洋文化,三亞及其附近島嶼海灘和珊瑚礁的居民和游客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在“群島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估值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對基于CVM 的群島旅游資源非使用價值評估嵌入效應問題進行了研究。著作構建了包含嵌入效應研究方案設計、假設和模型、典型案例和嵌入效應問題識別的基本研究框架;3個群島案例地共設計了25組獨立子樣本,并提出了27條外部范圍檢驗假設和18條內部范圍檢驗假設。著作研究證明了飽和程度、邊際效用遞減和/或替代效應是海灘、海洋地質遺跡、珊瑚礁等海洋旅游資源邊際支付意愿增加值大小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旗艦資源效應及預算限制是海洋文化旅游資源邊際支付意愿增加值大小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這為數(shù)量范圍、分類范圍及復合范圍嵌入效應的外部范圍檢驗不敏感提供了依據(jù)。著作研究提出:范圍檢驗結果需要更仔細的考量,一些范圍檢驗結果失敗可以用適合的經(jīng)濟理論來解釋,不應該將范圍檢驗作為CVM 研究有效性的唯一判斷標準;在成本—收益分析中,對復雜公共物品(如群島旅游資源)進行整體估值是一種更為可靠的方法。著作為群島旅游資源非市場價值估值研究、群島旅游資源整體價值與部分價值的關系研究及CVM 的范圍問題研究提供了可借鑒的方法體系。
著作選擇的案例地:廟島群島,又稱“長山列島”,位于黃渤海區(qū),是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qū)北部(原長島縣)所轄32個島嶼的總稱,其典型代表性旅游資源包括海灘和海洋地質遺跡;舟山群島,又稱舟山群島新區(qū),位于東海區(qū),地處浙江省,有大小島嶼2 085個,是我國最大的群島,其典型代表性旅游資源包括海灘和海洋文化;三亞及其附近島嶼,又稱鹿城,位于南海區(qū),地處海南省,有主要島嶼68個,其典型代表性旅游資源包括海灘和珊瑚礁。著作中的3個案例地研究不僅豐富了海島旅游研究理論和實踐,更為地域發(fā)展研究開拓了廣闊的視角,為地域海洋海島旅游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支撐??傊餮芯砍晒麨槿簫u旅游資源非市場價值評估提供了新視角、新方法和新思路,對政府、企業(yè)、高校、科研院所等的管理者、實踐者和研究者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責任編輯:呂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