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恒,李國臣,胡海波,孫義洋
1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河南鄭州 450000
2 十堰市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 湖北十堰 442011
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一般而言,無非兩條傳變途徑,一是由表入里、有輕到重甚至危重不治,另一個是由重到輕、由里出表逐漸痊愈的過程。外感熱病之傷寒病也不例外,外邪由表人里,從較輕偏實三陽病進展到較重偏虛三陰病的過程,而另一個是由三陰出三陽,由里出表逐漸向愈的過程。仲景《傷寒論》也有“轉(zhuǎn)屬”(如陽明病篇第185 條“本太陽,初得病時,發(fā)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zhuǎn)屬陽明也”)、“陽去入陰”(如少陽病篇第269 條“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和“不傳”(如太陽病篇第5 條“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等條文,李培生主編專門有一篇關(guān)于《傷寒論》傳變的論述[1]。不過這個傳變過程,目前還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傷寒論》目錄順序,即“三陽病之太陽→陽明→少陽,再至三陰病之太陰→少陰→厥陰”模式[2];另一個傳變模式是“三陽病之太陽→少陽→陽明,再至三陰病之太陰→厥陰→少陰”[3]。我們贊同第二種傳變途徑,至于目錄順序,主要是因為少陽、厥陰病處于樞紐地位[4-5]且相對復雜的緣故,故放在三陽、三陰病的后面。今從陰陽角度重新對學界認識存在異議的陽明病和厥陰病做一解讀,并在此基礎上再對六病演變傷津、傷陽兩個主要模式做一探討,然后就整個外感熱病做一簡要梳理,敬請指正。
有專家指出,仲景《傷寒論》之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和厥陰病合稱或簡稱為六經(jīng)病不太完美,容易引起語義上的異議與偏差,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導致了后世醫(yī)家對“六經(jīng)”的誤讀與曲解,不如直接稱謂三陰三陽?。。┖线m。如果以約定俗成將三陽三陰病定型為“六經(jīng)病”,則必須將“六經(jīng)”還原到三陰三陽,以此來認識《傷寒論》所論之傷寒病[6]。我們也非常贊同并支持這一觀點,避免六經(jīng)病被臟腑一經(jīng)絡所束縛,使之回歸到外感熱病本身上來。柴瑞震醫(yī)家也認為,“六經(jīng)”(經(jīng)脈)并不等于《傷寒論》三陰三陽六病,不能強加“六經(jīng)”于《傷寒論》[7]。同時,我們也秉持將三陰三陽病作為“階段說”來認識,如楊金亮醫(yī)師認為的那樣,太陽病多為熱病初期,陽明病為極期,少陽病為中期,太陰病、少陰病為后期,厥陰病為晚期[8]。加以補充的是,假如將厥陰病同陽明病一樣作為熱病極期來認識似乎更恰當,這必將為梳理傷寒這一外感熱病的傳變打下堅實的基礎。況且,三陰三陽病階段說,與當下中醫(yī)學概念中的“證型”概念具有雷同性,《傷寒論》三陰三陽六病,也可以稱之為三陽證、三陰證。有研究指出,《傷寒論》辨三陰三陽病,實為三陽三陰辨證,后人稱其為“六經(jīng)辨證”,并成為《傷寒論》約定俗成的辨證體系稱謂,從原文分析,三陽三陰辨證的實質(zhì)主要為辨病位病性[9]。猜測仲景用三陰三陽六病來描述傷寒病,依據(jù)病人的體質(zhì)差異、病程的長短、病情的輕重三個角度來甄別,然后加以歸類而成。
1.1 主證及其類型 陽明?。?79-262 條)本證有汗出(法多汗-196,本自汗-203 條)、身熱(或潮熱)、便閉(含脾約、不更衣)三個主證(皆因熱而起,熱必傷津)。一般分陽明熱證(汗、熱、渴)和陽明實證(秘);變證黃疸;以及重癥血證(下血-216,衄-227,蓄血-237 條)、失神(煩躁、譫語、鄭聲,循衣摸床-196條)等。當然也附帶有與陰黃、嘔噦溏利等虛證的鑒別,如將其虛證納入太陰病更恰當些[10]。所以總體而言,陽明病以實為主,即陽明熱證、陽明實證、陽明濕熱[11]和陽明血證[12]四個主要類型。關(guān)于陽明熱證,張迪認為陽明熱證可從三焦分治,熱郁上焦者梔子豉湯;熱盛中焦白虎(加人參)湯;熱移下焦豬苓湯[13]。這是后世溫病學三焦辨證的濫觴,與傷寒大家柯琴“陽明為成溫之藪”之觀點[14]如出一轍。
1.2 基本病機 陽明病基本病機為熱盛津傷,因而有學者直言,用一元論的觀點看傷寒熱病,陽明病不是獨立性疾病,其實質(zhì)屬中醫(yī)證候的范疇,其治療急下存陰、保津是關(guān)鍵[15]。這也從側(cè)面印證了傷寒病的階段說以及陽明病為極期論的觀點。言其極期,是指陽明病階段,不僅有二陽三陽合病并病之狀,而且有急危死證。有專家也指出,(陽明)肺宣降功能恢復則向愈,津液衰竭、熱盛神昏則為死證[16]。從陽明病篇的解讀中不難發(fā)現(xiàn),扶陽氣和保津液是仲景治療傷寒病兩大法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保津液是陽明病治療的核心。
2.1 進展模式 陽明病的形成,一方面來自太陽?。ㄌ栮柮鳎?、少陽?。ㄉ訇栮柮鳎柹訇柌‰A段發(fā)汗、瀉下、利小便太過傷津所致,或三陰病特別是厥陰病病勢向好轉(zhuǎn)來;另一方面是本身有痼疾(蓄血-237、宿食-256、瘀熱在里-262 條),而偏陰虛體質(zhì)者更易導致邪入熱化[17]。關(guān)于陽明病本證的演變,既有陽明熱證向陽明實證的轉(zhuǎn)化,還包括氣分向血分轉(zhuǎn)化,與溫病有著一定的相通性[18]。陽明病的進展,主要在于熱津傷的程度,若津傷而陰竭自然會出現(xiàn)神昏、動風、發(fā)熱、出血等急危重癥,甚者厥脫亡陽。這部分內(nèi)容,《傷寒論》中主要集中在陽明病、厥陰病篇,體現(xiàn)在陽明病之熱證、實證和變證(陽明濕熱)向厥陰病之熱厥和寒熱錯雜厥傳變的傾向,如“熱深厥亦深”、上熱(熱渴)下寒(厥利);而此在溫病之衛(wèi)氣營血理論中論述最詳,是傷寒論的有益補充。另外,陽明病變證之陽黃可進展到三陰病甚者陽閉、陽脫,陰黃可發(fā)展到太陰少陰病,甚者少陰脫證。順便補充的是,中醫(yī)學將神昏之失神總結(jié)為脫證與閉證,其中陽閉即陰竭,熱盛津傷之故,若進一步發(fā)展可能成少陰死證厥脫(即陽脫)。
2.2 向愈模式 上述提到的陽明熱證、陽明實證、陽明濕熱、陽明血證四個類型,其向愈演變,陽明實證可回轉(zhuǎn)為熱證,或回轉(zhuǎn)少陽而愈,陽明血證可回轉(zhuǎn)入太陰病(仿溫病學血分→氣分)而愈。而陽明黃疸,依據(jù)虛實態(tài)勢以及濕熱權(quán)重,一部分可回轉(zhuǎn)向愈。
3.1 主證 厥陰病(326-381 條)本證有發(fā)熱、口渴、厥逆、下利、嘔噦,依據(jù)厥陰病篇提綱和整個篇幅條文而歸納的。厥逆為主證,熱、渴及嘔、利為兼證,前者上熱偏實,后者下寒偏虛。當然,嘔、利以虛寒為主,也有實熱證,如“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371條)、“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379 條),仲景列出目的主要在于鑒別。
3.2 厥逆類型 就整個厥逆(諸四逆厥——手足不溫)而言,仲景列舉了寒厥、熱厥、寒熱錯雜厥和其他類型厥四大類。厥逆伴發(fā)熱、口渴等熱象,“前熱者,后必厥”(第335 條)為熱厥;厥逆伴下利、嘔噦、脈微等虛寒之象,“大下利而厥冷者”(354 條)、“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343 條)為寒厥(注:厥陰少陰并病者為臟厥);提綱“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為寒熱錯雜厥;蛔厥(338 條之烏梅丸)、痰厥或食厥(355條之瓜蒂散)、水厥(356 條之茯苓甘草湯)、脈厥(351條之當歸四逆湯)以及郁厥(“少陰病,四逆”318 條之四逆散)等均屬于其他類型厥。
依據(jù)發(fā)病原因之不同,可將厥逆分為外來因素引起的厥證和內(nèi)在因素引起的厥證兩類[19],熱厥、寒厥屬于前者,而寒熱錯雜厥和其他類型厥屬于后者。從虛實角度看,熱厥以及蛔厥、食厥、郁厥、水厥屬于實證;寒厥或臟厥屬于虛證;而寒熱錯雜厥、脈厥(血虛寒凝)屬于虛實并存。從寒熱角度分析,熱厥為熱證,寒厥、脈厥、水厥為寒證,而寒熱錯雜厥、食厥、郁厥、蛔厥介入二者之間。寒熱之象實際上是虛實的外在體現(xiàn),厥逆重代表虛甚,發(fā)熱一定程度上標志著正氣的恢復(即厥熱勝復),從這一角度看寒熱錯雜厥也可稱之為虛實夾雜厥。
3.3 厥逆之病機 厥逆之病機在于陽郁[20](不通)與陽(血)虛(不榮),從熱厥、寒熱錯雜厥到寒厥,陽氣虛損程度逐漸加重,陽(氣)虛緣于氣隨津失。
3.4 厥陰病篇厥逆之范圍 包括厥陰病在內(nèi)的三陰病(太陰之嘔吐、下利、滿脹以虛寒為主,少陰病嘔、利、厥虛寒更甚)為虛證,所以,厥陰病篇的厥逆僅指熱厥(非純實熱)、寒厥與寒熱錯雜厥三種,而其他類型厥之蛔厥、水厥、脈厥、痰厥和郁厥等均作為鑒別而列出,不屬于厥陰病范疇。如果將厥陰病熱厥之厥逆癥狀與太陽病之惡寒癥狀進行比較,就不難發(fā)現(xiàn),盡管均有發(fā)熱,但有全身惡寒與局部厥逆的差異,其原因在于厥陰病存在體虛的一面使然。三者之中,寒熱錯雜厥是整個厥陰病的核心內(nèi)容,這是由提綱所確立的。至于此提綱(見前面)的可靠性而言,與太陰病的提綱(“太陰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jié)硬”-273 條)進行比較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不容懷疑的(均為長句,均禁下法)。
4.1 厥陰病之形成 主要有熱傷津、寒傷陽2 個主要途徑,還有一部分寒熱錯雜厥由陽明濕化、太陰燥化而來。熱厥,三陽病熱盛而來,如三陽病與厥陰合病并病,或由陽明病進入厥陰[21];寒厥,外邪入里寒化、虛化而來,如少陽太陰寒化而來,或太陰虛化而來。實厥之手足厥逆,陽郁之故,外邪入里致氣機郁滯而陽氣沒有完全達到四肢末梢使然,如熱厥之厥逆癥狀,或緣于內(nèi)在濕熱阻滯氣機[22],或外寒閉阻經(jīng)絡所致。
4.2 熱厥轉(zhuǎn)歸 熱厥轉(zhuǎn)歸有三,一是輕則回轉(zhuǎn)陽明病階段,繼續(xù)好轉(zhuǎn)回少陽,取決于津傷、熱盛之下的正氣狀態(tài),也即仲景反復強調(diào)的厥熱勝復(“傷寒發(fā)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341條),熱厥類似于感染中毒性休克[23]。二是甚則入少陰,即厥陰少陰并病(或者說熱厥進展到寒厥),繼續(xù)加重呈現(xiàn)厥脫死證。三是熱厥進展到陰竭階段,出現(xiàn)類似溫病血分之高熱、神昏、動風、出血等危急重癥,相當于陽明厥陰并病。俞根初融合寒溫,借鑒溫病學的相關(guān)理論,認為厥陰病以熱化證為主,外感熱病中厥陰病證應用清法作為厥陰病的主要治法[24]。有學者也認為“厥陰為溫病之源”,從側(cè)面反映出外感熱病之傷寒、溫病演變規(guī)律具有相似性[25]。
4.3 寒厥與寒熱錯雜厥的轉(zhuǎn)歸 寒厥主要在于陽虛,其轉(zhuǎn)歸輕則回太陰,重者入少陰,或厥陰少陰合病并病,加重也呈現(xiàn)厥脫死證。有學者指出,《傷寒論》厥陰病篇中寒厥的論述,與臨床部分低血容量休克的臨床表現(xiàn)有類似之處[26]。寒熱錯雜厥的轉(zhuǎn)歸,或回轉(zhuǎn)太陰,或回轉(zhuǎn)陽明然后少陽;或加重形成寒厥。
表病內(nèi)傳與不傳,主要與病人的體質(zhì)類型、抗病能力、有無痼疾、治療情況、病后護理,以及疾邪微甚和類型等因素有關(guān)。診時憑脈證判斷其是否過經(jīng),不可拘泥于具體日數(shù),如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之類。傳變方式有順傳、逆?zhèn)?、直中、越?jīng)傳、表里傳,或表里九傳(濕熱型外感熱?。27],或合病并病之類。傷寒大師李培生先生認為表病內(nèi)傳的規(guī)律,一般有從陽、從陰之別,即寒化、熱化。正如鮮光亞醫(yī)師指出,陰寒之體感受風寒之邪,風寒之邪自始至終保持著原有的性質(zhì),自表而里由實而虛向著陰證寒證的方向傳變;陽熱之體感受風寒之邪,風寒之邪逐漸化熱一改其原有的性質(zhì),自表而里由實而虛向著陽證熱證的方向傳變[28]。其中,熱傷津、寒傷陽在整個傷寒病傳變過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寒化、熱化與患者體質(zhì)狀態(tài)有關(guān)。邪正斗爭必導致虛實變化,并在此基礎上決定了其傳變模式的異同,或向愈,或惡化,也是仲景扶陽、護陰的原因。余天泰醫(yī)師認為,盡管六經(jīng)病證其傳變錯綜復雜,因陽主陰從,但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仍是陽氣(即正氣)[29]。
2.1 三陽病的先后次序 關(guān)于三陽病的先后順序,涉及到少陽為太陽和陽明之樞紐,以及邪從太陽入里進展過程中勢必伴隨傷陽而導致體虛,即半表半里或者說表里同病的問題。從三陽病之發(fā)熱主證,太陽發(fā)熱惡寒、少陽寒熱往來、陽明單熱不寒分析,熱象逐漸增加。再參照厥陰病之厥熱勝復,以及厥陰與少陽二者對應關(guān)系,均用和法治之、同處樞紐地位、同有虛的一面來看,少陽病階段之虛不是問題的關(guān)鍵,重點在于其樞紐地位。若寒邪為主,或熱邪寒化(體質(zhì)偏寒),病從少陽進入太陰;相反,熱邪偏盛,或寒邪熱化(體質(zhì)偏熱),病從少陽進入陽明,它是太陽病與陽明病的樞紐。隨便提及的是,這里樞紐還包含陽病入陰或陰病出陽,以及寒化熱化這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袁春梅醫(yī)師研究傷寒三陽病的先后次序,指出少陽介于太陽陽明之間[30],依據(jù)有四,一是剔除太陽,少陽為表陽明為里,才符合先表后里的治療原則;傷寒論的半表半里是指太陽為表陽明為里的前提下而論述的;邪傳三陽的次序是,一日太陽,二日少陽,三日陽明;四是王叔和受到《內(nèi)經(jīng)》的影響把次序弄顛倒了。
2.2 三陰病的先后次序 關(guān)于三陰病的先后順序,因為陰陽離決是生命終結(jié)的最后狀態(tài),表現(xiàn)為亡陽、陽脫、厥脫,所以少陰病只能是三陰病的最后階段,而少陰病篇諸多死證也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這樣三陰病的次序為太陰、厥陰、少陰。有學者指出,厥陰病為三陰病之樞紐,非六經(jīng)病最后階段[31],也間接證明了少陰病才是最后階段這一觀點。
3.1 三陽病傳變 進展模式:太陽病→少陽病→陽明病(邪由表入里),或者太陽越過少陽直入陽明,或二陽三陽合病并病。向愈模式:陽明病轉(zhuǎn)歸少陽而愈(邪由里出表)。
3.2 三陰病傳變 進展模式:常見情況太陰→少陰(脾陽虛到脾腎陽虛),少見情況厥陰→少陰(陰竭到陽脫);或者三陽與太陰少陰合病并病,陽明病→厥陰病。向愈模式:太陰厥陰回轉(zhuǎn)陽明少陽,厥陰少陰回轉(zhuǎn)至太陰。
3.3 傷寒病演變類型 一個是熱傷陰路線:太陽病→少陽病→陽明病→厥陰→少陰。另一個是寒傷陽路線:太陽病→少陽病→太陰→少陰(太陽經(jīng)少陽入三陰);太陽病→太陰→少陰(太陽經(jīng)太陰到少陰);太陽病→少陰(太陽直入少陰)。
3.4 外感熱病濕熱型演變 與上述提到的寒證、熱證不同,其傳變類似溫病的三焦傳變模式,即“直行中道,流布三焦”[32]。也是從太陽病經(jīng)少陽病進行進入陽明開始,陽明濕熱之黃疸為其代表,然后隨著濕與熱的權(quán)重紛爭而發(fā)生兩個方向演變,一是中焦向中下二焦擴展;二是熱大于濕走向厥陰傷津之路、濕大于熱走向少陰傷陽之道。見表1。
表1 三陰三陽病傳變模式
仲景把太陽病分為3 大類:太陽傷寒、太陽中風和太陽溫病,依次,我們將整個外感熱病分成溫病類、中病類和傷病類3 大類[33]。冬季包含中寒(體質(zhì)偏寒)、傷寒(內(nèi)外不虛)和寒溫(體質(zhì)偏熱),春季包含中風、傷風和風溫(溫?。?、秋和長夏三季也是如此。不同季節(jié)發(fā)病種類差異以及三種類型的差異,完全是六淫有別以及不同個體發(fā)病時所處寒熱虛實狀態(tài)之差異使然?!爸胁☆悺庇赏瑲庀嗲?、內(nèi)外相因所致,外風入里形成中風(春季);暑挾熱入里曰中暑(夏);內(nèi)外濕相求為中濕(長夏);外燥同內(nèi)燥相結(jié)合致中燥(秋);內(nèi)外寒相因直中形成中寒(冬)。“傷病類”為邪中即發(fā),如春季風淫中人即發(fā)者為傷風;夏季暑淫中人即發(fā)者為傷暑;長夏傷于濕為傷濕;秋傷于燥者為傷燥;冬季傷于寒邪者為傷寒?!皽夭☆悺庇伸鍤庖齽臃鹚?,冬傷于寒在春被風引動為風溫(相當于春溫)、在夏被暑引動為暑溫;或者說,春傷于風至秋被燥引動者為伏暑(命名為燥溫似更恰當)、被冬之寒引動者成寒溫;當然,冬傷于寒或春傷于風在長夏被濕引動者為濕溫(見表2)。需要指出的是,春季發(fā)病,除了中風、傷風和風溫常見之外,不排除傷于寒(倒春寒)或傷于暑(提前至)之可能,同樣,冬季不排除傷于燥和傷于風之情況。
表2 外感熱病時令發(fā)病類型
總之,傷寒論三陰三陽病的傳變,一方面與外感邪氣類型及其盛衰有關(guān),另一方面與病人體質(zhì)及抗病能力、有無基礎病,同時還關(guān)系到治療、護理情況等方面的情況有關(guān)。這其中陽氣在整個傳變過程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它是邪正交爭后邪退正復的基礎。在體質(zhì)類型、寒熱偏移的前提下,結(jié)合少陽病、厥陰病處于傷寒三陰三陽病的樞紐地位,奠定了其傳變模式大體分為少陽病熱化入陽明厥陰熱傷津而陰竭、少陽病寒化寒傷陽而亡陽兩個主要進展路線。而回轉(zhuǎn)向愈路線,也是兩個類似模式,陽氣恢復少陰到太陰再到陽明少陽,另一個是陰津回轉(zhuǎn)厥陰到陽明少陽,所以,仲景論治傷寒病不離扶陽氣與保津液兩大法寶,其中扶陽氣占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