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礬 胡春林
摘 要:紅色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明的底色,紅色基因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頑強拼搏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精神結晶。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將紅色基因融入職業(yè)教育,引導中職學生學史懂理、學史守誠、學史崇德、學史正行,堅定其實業(yè)興國、技能報國的崇高理想,對中職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明晰中職學生的歷史站位,聚焦新征程對新時代中職學生思想導向、理想信念和發(fā)展方向的新要求,深入挖掘職業(yè)教育的“趕考之路”,對厚植中等職業(yè)院校學生愛國愛黨的情感,樹立中等職業(yè)院校學生立志技能報國的信念,培養(yǎng)又紅又專的新時代中職學生具有實踐價值。
關鍵詞:紅色基因;工匠精神;職業(yè)教育
課 題:本文系2022年度淮安市職業(yè)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涉農院校人才培育模式探究——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學校為例”(課題編號:Hazy22018)的階段性成果。
黨的二十大提出,發(fā)揚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之源,利用紅色資源,繼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這既體現了對新時代黨的建設規(guī)律認識的深化,也凸顯了黨在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中所形成的強大精神力量。紅色基因中蘊藏著中國共產黨人戰(zhàn)無不勝的制勝法寶,是中華民族戰(zhàn)勝困難的密碼。只有用黨的奮斗歷程鼓舞斗爭精神,用黨的紅色基因和光榮傳承堅定理想信念,用黨的實踐創(chuàng)新啟發(fā)靈感,才能讓中職學生牢記使命擔當,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使其在新征程上擔負起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的時代使命。
職業(yè)教育肩負著為國家培養(yǎng)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助力科技創(chuàng)新、推動實施制造強國戰(zhàn)略的時代重任。置身新的歷史起點,分析討論如何將紅色基因融入新時代中職學生培育全過程,如何用紅色基因激勵中職學生走技能成才的道路,用紅色精神磨煉中職學生的意志,堅定其科技創(chuàng)新、技能報國的理想信念,對中職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具有時代意義,對培養(yǎng)又紅又專的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具有實踐價值。
當前我國正穩(wěn)步邁上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轉變的新征程。適應當今世界科技和產業(yè)變革的需要,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是新時代賦予中職學生的歷史使命。以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紅色就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為亮麗的背景。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遼寧時強調:我們的紅色江山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紅色江山來之不易,守好江山責任重大。在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遼闊的土地上,各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博物館和烈士陵園,都是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鐫刻著深刻的紅色烙印,蘊含著刻在中華兒女骨子里的紅色基因。他們是理想信念的鮮活教材,是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繼承革命精神的重點場所,是賡續(xù)英烈血脈的功臣和爭當時代楷模的重要舞臺。
“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紅色教育要從小抓起。職業(yè)學校是紅色教育的重要陣地,教師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紅色基因傳承發(fā)展工作的指示要求,把繼承紅色基因作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學而信、學而行,引導中職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大力發(fā)揚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職階段是中職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通過紅色教育,有利于引導他們厚植愛國愛黨情懷、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要注重弘揚紅色基因的方式和方法創(chuàng)新,可以更好地用紅色教育啟迪心靈、培根鑄魂。
要用心用情用力地保護、利用、探索紅色資源。一方面,重視紅色資源保護與利用,積極建設政府、校園、社會三位一體的協(xié)同工作機制,加大紅色資源整體性保護力度、系統(tǒng)性挖掘。另一方面,不斷拓展紅色資源的保護與傳承渠道與途徑。如頒布并實施有關紅色資源的保護與傳承條例,加強紅色資源保護與傳承制度設計;開展“紅色經典誦讀活動”;組織學生深入學習黨史黨章,增強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樹立正確理想信念;積極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激發(fā)中職學生的愛國情感;通過網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專業(yè)特長,引導其設計制作紅色文創(chuàng)作品;借助VR技術、數字孿生技術,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構建虛擬紅色文化場所,創(chuàng)新紅色教育方法,提高紅色教育效果,讓紅色教育入眼入耳、入腦入心。
堅定的理想信念使人精神振奮、勇往直前?;赝锩容厒兊膴^斗路,紅色基因激蕩紅色力量,紅色血脈傳承紅色信仰,打造出了一支無所畏懼、所向披靡的革命隊伍。革命先輩用大無畏氣概締造了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紅船精神,用血肉拼搏鑄就了腳踏實地、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延安精神,用堅定信念弘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長征精神……紅色基因飽含著革命前輩的艱辛探索和責任擔當,凝結著無數革命先烈的赤膽忠誠與無畏犧牲,熔鑄著華夏兒女自力更生、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延續(xù)和血脈傳承。
傳承紅色基因就是傳承信仰的光芒。大力傳承紅色基因,有助于中職學生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斗、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信念,有利于激發(fā)中職學生不負先烈的付出,勤奮學習,積極進取,敢于擔當,為國苦練技能、為民族復興勇于創(chuàng)新實踐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當代中職學生生逢盛世,肩負使命,應當將個人理想融入社會理想、國家理想,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實際行動向著實現黨的第二個百年目標拼搏奮進,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堅定青春信仰、展示青春風采。
鑒往知來,回溯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職業(yè)教育始終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中職學校應善用紅色資源培育學生,活用紅色精神武裝學生,巧用紅色文化感召青年,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斷在課堂上和實踐中堅持鑄魂育人、厚植家國情懷。
首先,中職學校應結合學科優(yōu)勢,積極發(fā)展“大思政”理念,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持續(xù)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將紅色教育融入日常教學和思政課教學過程,形成以思政課為點、以日常教學為面,“點面結合”的教學模式。
通過主題班會課、專題講座、參觀游覽、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讓中職學生走進黨史紀念館,了解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感悟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實地采訪等方式讓中職學生體驗革命生活,以“工匠”為切入點,加強對中職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提高中職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促進中職學生全面發(fā)展;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使中職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實踐者;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水平,并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學習生活,培養(yǎng)當代“大國工匠”,夯實理想信念根基,增強思想政治認同。
其次,中職學校應積極配合當地政府,深挖本土紅色資源,系統(tǒng)構建紅色文化,成立紅色基因弘揚育人傳承工作室,組建由政府負責、學校協(xié)同、社會支持的跨領域、跨部門、跨學科的協(xié)同育人平臺。依托地方優(yōu)勢特色和教育資源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點的紅色課程,以紅色經典為載體,把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新時代發(fā)展要求相融合,激發(fā)師生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熱情。
最后,加強中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思政內涵,提升中職學生綜合素質。整合紅色資源,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舉辦“一個物件、一段歷史、一份深情”故事分享會,推出“重溫紅色誓詞”“重塑紅色信仰”“重悟紅色精神”等系列品牌活動,增強中職學生參與文化活動的體驗感,引導中職學生鑄牢理想信念之魂。
新時代是奮發(fā)向上、英雄輩出的時代,是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時代,是技能強國、實踐興國的時代,這對于廣大中職學生來說是難得的發(fā)展盛世,同時對中職學生的成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想在新的“趕考”路上,續(xù)寫青年人的奮斗傳奇,就需要沿著紅色足跡、追尋紅色記憶,腳踏紅色土地、厚植紅色底蘊,用紅色基因照亮新時代的趕考之路,向光而行、迎難而上。
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每一寸紅色土地,每一幅圖片,每一個實物,都是革命先烈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勾勒出共產黨人頑強拼搏、星火燎原的壯闊圖卷。不忘來時路,方能走好趕考路。中職學校要推動建立紅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長效化管理機制,以“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為主題,結合學校實際開展一系列活動,激發(fā)中職學生熱愛革命、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斗志。創(chuàng)新課程設置,把紅色歷史作為一門必修課,強化理論武裝,提高政治素養(yǎng)。深入開展紅色文化教學研討,加強對紅色黨史、紅色校史等課題的研究,挖掘紅色資源后面的思想內涵,探索艱苦奮斗后面的發(fā)展線索,用先進的理想信念引領時代潮流;引導中職學生深入領會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奮斗歷程及寶貴經驗,堅持繼承與發(fā)揚相結合,加強紅色黨史知識的宣傳普及和運用,豐富教材體系,夯實理論基礎,踐行紅船精神,培育施人;引導中職學生把學黨史當成必修課、常修課,啟發(fā)中職學生不斷從黨的實踐中汲取智慧與力量,使紅色基因在新征程上薪火相傳,凝聚磅礴之力,努力開創(chuàng)無愧于國家、無愧于人民的新成就。
將紅色基因融入職業(yè)教育,要向中職學生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構建符合中職學生認知特點的紅色主題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引領中職學生發(fā)揚紅色精神,肩負技能報國的責任使命。育人先育心,新時代的中職學生,是在互聯網時代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思維活躍、眼界開闊、追求事物的新鮮感,善用網絡、科技獲取信息和知識。結合新時代中職學生心理特點和專業(yè)特長,通過紅色教育內容、形式、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就能不斷強化紅色教育的傳播性和針對性。通過開展紅色課堂,建立中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網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組織中職學生參觀線上革命舊址和紀念館、開展線上祭掃等形式的黨性黨風教育活動,對中職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的同時,利用互聯網平臺傳播宣傳紅色文化知識,引導中職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藝心向黨”主題藝術作品展宣傳折頁設計為載體,讓藝術專業(yè)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體會革命先輩的英烈精神;以“做紅跡攻略,弘紅色基因”為主題,引導計算機專業(yè)學生深入了解氣勢恢宏的中國革命史,感悟蕩氣回腸的紅色精神;借助習近平總書記的青春寄語——“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標語牌控制設計,讓機電專業(yè)學生感悟攻堅克難、一往無前的工匠精神,提升對專業(yè)技能學習的興趣。通過課程及活動,堅定中職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與決心,進一步增強中職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紅色基因是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生動寫照,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和源泉。通過深刻領會紅色基因的價值內涵、內在動力、科學思維,對肩負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工匠精神雙重使命的新時代中職學生提升情感認同、增強責任擔當、實踐社會服務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從多維度出發(fā),分析總結了紅色基因對職業(yè)教育的重要價值,提出了將紅色基因融入職業(yè)教育的建議,對激勵中職學生用黨和人民的偉大成就鼓舞斗志,用紅色精神的深厚內涵堅定信念,用革命勝利的科學理論指引方向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和實效性,對厚植中職學生愛國愛黨的情感,樹立中職學生立志技能報國的信念,培養(yǎng)又紅又專的新時代中職學生具有實踐價值。
[1]楊詩穎.新時代高職院?!凹t色工匠”的培育研究[J].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2(3).
[2]秦靖然,林敏建,陳忠濃.紅色基因與新時代醫(yī)學青年培育同向同行的四維透視[J].中國醫(yī)院管理,2022(9).
[3]路葉.推進無錫紅色文化資源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融合的思考與分析[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2(13).
[4]張紅飛.地域紅色文化資源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三重邏輯[J].安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
[5]張婷.職業(yè)院校紅色基因傳承與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5).
(作者單位: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學校)